1908远东狂人-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沙皇俄国政府的最新动向,美国政府并没有明确的指示给驻华公使,只是提醒司戴德注意蒙古草原的局势发展,并随时将最新消息传递回美国,以方便美国政府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詹天佑的震惊可以理解,毕竟,沙皇俄国虽然在日俄战争中战败,但是对于中国来讲,这个北方强邻始终是一个不好招惹的恶邻,而且沙皇俄国对蒙古地区一直非常觊觎,随时都在寻找机会将蒙古一口吞下去。
沙皇俄国对蒙古地区的蚕食早已开始,而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蚕食”就变成了“鲸吞”,尤其在日俄战争结束之后,由于在东北问题上的让步,沙皇俄国逐渐与昔日的敌国日本联起手来,通过1907年签订的《日俄协约》,两国在瓜分东北地区和蒙古地区的问题上达成了妥协,各自规定了势力范围,日本取得了东北地区南部,俄国则将东北地区北部和几乎整个蒙古地区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戊申革命”爆发之后,趁着中国局势动荡,俄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决定再举行一次高规格的谈判,以进一步增进1907年日俄协约的“效果”,于是才出现了日本政界元老伊藤博文的“出访”中国,伊藤博文本来是打算先与袁世凯进行谈判,以解决悬而未决的“蕲州事变”问题,但是由于他在北京大前门火车站被朝鲜刺客安重根刺杀身死,结果不仅“蕲州事变”问题久拖不决,就连俄国政府与日本政府的高规格外交谈判也不得不推迟,这固然为中国争取了一点点的喘息之机,但是这个机会稍纵即逝,北洋政府没有抓住,而接下去的南北大战也使日本与俄国又得到了一次浑水摸鱼的机会,这才是沙皇俄国敢于在蒙古问题上突然采取“大胆行动”的主要原因。
“司戴德先生,感谢您的提醒,我会马上将这个情报转告鄙国总统先生的。不过,我有句话还是想问一下,在您看来,如果沙皇俄国真的胆敢在蒙古采取行动,那么,美国政府会持何种立场?”
詹天佑将那几张电报抄稿装回了文件袋,然后向司戴德问了一个问题。
司戴德拿回了文件袋,将那几张电报抄稿又拿了出来,用火柴点燃之后放进桌上的那只烟灰缸里,看着那几张电报化为灰烬,然后才长长的叹了口气。
“请原谅我的直率,关于蒙古问题,我强烈建议贵国政府采取针锋相对的立场,虽然我现在不清楚美国政府是否会直接出面向俄国政府提出抗议,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美国政府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因为中国局势的持续动荡而影响两国之间的商业与贸易,而且,如果蒙古草原上也有美国商人的重大利益的话,我想,美国政府或许会在蒙古问题上更加强硬。刚才我之所以强调这条铁路关系贵国的国家利益,也正是出于这个考虑。”
这话里有话,詹天佑听明白了。
此次司戴德之所以违反美国政府的保密规则向詹天佑透露沙皇俄国的阴谋,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醒中国政府,同时他也是想借此机会进一步增强美国财团在中国铁路问题上的发言权和利益分享权,他刚才的那几句话已说得非常清楚,如果美国公司将铁路修建到蒙古地区的话,那么,美国政府将有充足的理由插手蒙古问题。
本来,詹天佑还想问一问,司戴德为什么不直接将这个沙皇俄国的蒙古阴谋告诉民国大总统赵北的,但是转念一想,他很快琢磨明白了,司戴德现在是美国驻华公使,而现在的美国政府又一向津津乐道于自己的“中立”和“公正”,而且此事涉及刺探它国情报,因此,这件事情不能由司戴德来办,也不能由其他任何一个美国政客来办,而只能交给一个不相关的人去办,而詹天佑显然就是这个合适的人选,他既是中国人,同时也是民国中枢政府雇佣的铁路工程专家,由詹天佑向中枢转告这个情报最合适不过。
而且,看着司戴德信心十足的样子,詹天佑甚至怀疑司戴德就是奉命透露这个情报的,奉了美国国务院的命令,或者是美国国务卿向他下达的训令。
虽然司戴德这么做,多少有些掩耳盗铃的味道,不过考虑到他的外交官身份,那么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是政治搏弈,国际政治搏弈,只不过美国政府不想站在前头,所以,美国政府决定将中国人推到前台去,而美国政府则站在背后,根据国际局势发展而决定自己的立场,当年满清朝廷与沙皇俄国政府交涉东三省移交问题的时候,美国政府就是这么干的,现在不过是故计重施而已,只不过当年的满清朝廷软弱无比,即使有美国撑腰也不敢得罪俄国。
不过想想也是,美国与中国隔着太平洋,而俄国却与中国在陆地上接壤,相比之下,满清不招惹俄国也是无奈之中的明智之举。
现在满清已经完蛋了,共和政府已经成立了,这一次能不能强硬起来呢?詹天佑心里也没有多少底,毕竟,沙皇俄国是协约国集团成员,与英国是铁杆盟友,一个俄国已是招惹不起,如果再扯上英国、法国的话,那么,中国恐怕连躲都躲不起了,更让人担忧的是,那个日本也是协约国准成员,而且也对所谓的“满蒙地区”垂涎三尺,现在的中国,那真正是被豺狼虎豹包围起来的一只绵羊,稍有不慎,就会被撕碎吞食,之所以现在还没被撕碎,只是因为这些豺狼虎豹互相之间的不信任。
司戴德虽然明确表示他在蒙古问题上支持中国,但是问题在于,这只是一个口头承诺,谁也不敢保证美国政府是否真有决心与沙皇俄国正面对抗,如果美国只是为了让中国为它火中取栗的话,那么,对于中国来讲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司戴德先生,您的建议我记下了,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在铁路建设问题上向总统先生进言,我的立场与总统先生是一致的,现在这种财政状况之下,引进外国资本或许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
詹天佑不动声色的向司戴德抛出一个鱼饵,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转变了以前的立场。
中国的铁路事业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中国的铁路要由中国人来修,这是他心中不变的信条。
第442章 以退为进
詹天佑与司戴德在六国饭店进行了一次为时半个小时的会谈,双方都急于结束这场不能走漏风声的会谈,于是詹天佑很快就与蔡廷干一同离开了六国饭店,乘上一辆没有任何标志的马车,匆匆离开了东交民巷使馆区,径直向总统府行去。
这一路之上,詹天佑眉头紧锁,一言不发,蔡廷干虽然心中有些好奇,但也耐住了性子没问,在外交部门呆的时间长了,这“守口如瓶”已经不是职业要求了,那已变成了本能,詹天佑既然不说,那么蔡廷干也就不问。
一路沉默,等到了总统府,马车停下,蔡廷干先下了车,径去联系拜会总统事宜,詹天佑依旧坐在马车里,继续琢磨司戴德说过的那些话,以及蒙古草原上的局势。
但是詹天佑毕竟不是职业政客,虽然前清的时候他确实有一顶四品顶戴装门面,可是他对政治也没太多兴趣,因此,他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吩咐助手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铁路发展计划书,拿着笔在上头批批改改,很快就沉浸在铁路强国的事业上了。
等蔡廷干返回的时候,詹天佑还在修改铁路发展计划书。
“眷诚,总统请你过去,你跟着我走。”
蔡廷干拉开马车的车门,向身后一指,那里却停着一辆美国造福特汽车,正是总统派来接詹天佑的。
詹天佑收拾了公文包,跟着蔡廷干上了汽车,两人就这么直接去了总统府后花园。
到了花园附近,汽车停了下来,蔡廷干示意詹天佑下了车,两人在几名卫兵的陪同下徒步向花园里走去,刚进花园,就迎面看见几个青年走来,身边跟着一人,詹天佑不认识,但蔡廷干却是认识的,那人正是军事情报局的局长田劲夫,以前他是赵北的卫队长。
蔡廷干急忙拉住詹天佑,两人站在路边,等田劲夫等人过去,而对方也是很有礼貌的向他们两人点了点头,什么话也没说,就这么走出了花园,这帮人路过蔡廷干跟前的时候,那几名青年互相之间小声的交谈着,使用的却不是中国话。
“他们说得不像日本话。”
等那帮人走远,詹天佑才小声嘀咕了一句。
“朝鲜话,应该是朝鲜人。”蔡廷干点了点头,也没多罗嗦,拉着詹天佑就继续向前走。
等到了一座跨院,赵北的卫队长秦四虎已等在跨院门口,看见两人走过来,急忙将他们请了进去,并带着两人进了一间厢房。
赵北就在厢房里,正与几名副官整理桌上的一些文件,见詹天佑和蔡廷干走进屋,赵北迎上前与两人握手寒暄,然后指了指沙发,请两人稍坐,秦四虎也端上红茶。
等那几名副官离开厢房,赵北才坐到了两人对面,闲聊了几句之后便切入正题,向詹天佑询问京张铁路的建设事宜,这一谈就是半个小时,最后话题扯到了张家口至归化的铁路问题上。
这时,蔡廷干借口外务部有事,识趣的告退,这厢房里就只剩下赵北和詹天佑两个人,就连秦四虎也站到了门口。
詹天佑急忙将美国驻华代理公使司戴德在六国饭店里对他讲过的那些话转告赵北,并提醒总统先生,目前这种局面之下,最好能够把美国财团推到前台去,使美国政府可以有足够的理由插手蒙古问题,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詹先生,你的话未必没有道理,不过蒙古问题很是棘手,不是引进美国资本修建一两条铁路就可以解决的。现在,我们最危险的敌人依然是那个日本,虽然沙皇俄国也同样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但是目前来讲,我们不能两面竖敌,我们必须集中火力对付那个最危险的敌人。
美国人的如意算盘我也明白,他们是想把我们推到对抗俄国的前台去,并使我们对美国更加依赖,但是我们不能被人当枪使,因为我们不知道美国政府对抗俄国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当年日俄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也曾试图利用满清朝廷对抗日本,但是后来却背着满清朝廷与日本政府达成了外交谅解,还签署了条约,把满清朝廷给卖了,现在我们必须吸取满清朝廷的教训,多留个心眼,在没有明确的好处之前,我们绝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为了拯救这个国家,我们可以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处境是困难的,所走的每一步都必须非常谨慎。”
赵北淡淡的叹了口气,讲出番道理,力图使詹天佑明白,为什么中枢政府不同意与美国财团联手修建铁路去蒙古草原。
其实道理很简单,作为一个知道历史发展大势的穿越者,赵北很清楚中国的主要敌人是哪个,沙皇俄国固然对中国虎视耽耽,但是自从日俄战争战败之后,沙皇俄国就将战略重心由远东地区转回了欧洲,而且随着德国拒绝与俄国续签盟约,因此,德国已成为俄国最危险的敌人,为了应付这个敌人,俄国不得不将目光始终盯紧欧洲大陆,至于在远东的扩张,俄国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侵略性,而作为俄国的最重要盟友,英国政府也不希望看到日俄战争之前的局面重新出现在远东地区,因此,英国也不支持俄国在中国采取决定性的步骤扩大势力。
所以,在赵北看来,即使他的穿越导致了所谓的“蝴蝶效应”,使历史发生了变化,但是目前来讲,应该还不会对欧洲和世界整体格局造成大的影响,俄国依然是德国的敌人,德国也依然是英国的敌人,如此一来,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最危险的敌人不是那个外强中干的俄国,而是那个还没有真正被西方列强平等看待的日本。
在历史上,日本是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机崛起的,它一方面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扩大在中国的势力,逐步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排挤出去,另一方面也利用欧洲工业体系被纳入战争轨道的机会将日本的工业品倾销到整个亚洲地区乃至欧洲地区,这种很有战略眼光的政策使日本一举成为亚洲地区举足轻重的强国,同时也使中国“借力打力”、“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走向终结,从此之后,英国苦苦维持的远东战略平衡格局逐渐失衡,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就已不可避免了。
现在,赵北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尽量维持这种远东战略平衡,力图使列强在华力量继续保持平衡,并在这种平衡局面中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至少在目前,赵北不希望与日本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即使两国之间必将进行一场战略决战,也绝不能由日本掌握主动权,什么时候开战,这得中国说了算。
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这不仅需要做出长远的战略规划,更需要赵北采取主动行动,使日本无法在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