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294章

1908远东狂人-第294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总统,还真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当好的,袁世凯做得已经是很不错了。

徐世昌这话里有话,在座众人多半都听明白了,向段祺瑞望去,却见他脸色阴沉,显然也听明白了徐世昌的真正意思。

现在的北洋,确实已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再不团结起来,那就只有散伙了。

第364章 正定(上)

直隶,正定府,正定城,火车站。

现在,联合阵线“北伐前敌指挥部”就设在这里,而这个指挥部则是由“联合阵线西线前敌指挥部”升级而来,前敌总指挥仍然是指挥信阳战役的总参谋长蓝天蔚。

正定城是昨天晚上拿下来的,没有经过激烈战斗,这表明,北洋军部队已普遍丧失了斗志,一鼓作气拿下京津似乎已不成问题。

但是作为前敌总指挥,蓝天蔚却不敢掉以轻心,他很清楚目前的双方力量对比,虽然直隶的北洋部队数量有限,但是在山西地区,还是一两万北洋部队,如果这支部队向东挺进的话,将对北伐部队的侧翼形成严重威胁。

所以,自从离开彰德之后,蓝天蔚最关心的不是北线战况,而是西线的情报,为了迷惑山西北洋军,他甚至专门派出了一个骑兵团,充当佯动部队,前往晋南与直隶交界处,分散行动。

值得庆幸的是,直到现在,山西北洋军仍没有调回直隶的迹象,而陕西的联阵部队已于前天渡过黄河,与从河南北进的联阵部队一西一南向晋中地区快速推进,这样看来,即使山西北洋军调出山西东进,也不会对北伐部队形成严重威胁了,因为他们的后路不安全了。

现在,蓝天蔚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昨天深夜,得知山西进军顺利的消息之后,蓝天蔚就在前敌指挥部里支了张行军床,这一觉睡到天亮,如果不是一封电报过来,他还会睡到日上三杆的。

电报是联合阵线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部侍从室拍过来的,内容很简单,总司令赵北打算到前线视察,命令前敌指挥部做好接待准备,总司令的火车中午就到。

蓝天蔚立刻开始布置,一方面是为了接待总司令,一方面则是休整部队,连续几天的作战,所有官兵都很疲惫,昨天的正定战役基本上就是强弩之末了,打下正定靠得不是己方部队战斗力的强大,而是靠得敌方部队的虚弱,现在,确实该好好休整一下部队了。

部队在休整,可是作为前敌总指挥,蓝天蔚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吃了早饭,他便带着副官和参谋们去了北边的前线,进行实地调查,看看北洋军的后退到底是溃败还是战术撤退,以便做出适当的战术调整。

但刚到前线,就得到报告,说前线部队抓住了几个北军的“信使”,那领头的两人自报大名,一个叫宋教仁,一个叫张孝准。

听到副官的报告,蓝天蔚有些吃惊,于是急忙吩咐将人带到面前。

人一带到,蓝天蔚更是惊讶,因为这两个“信使”确实是宋教仁和张孝准,宋教仁是同盟会领导人之一,蓝天蔚作为会员,早就认识,当年还一同在辽东支部谋划过反清起义,至于张孝准,当年他在徐世昌幕下效力,与蓝天蔚也有过一面之缘,两人也算认识。

“二位,你们怎么过来了?还给北洋当信使?”

蓝天蔚也没废话,寒暄几句,立刻切入正题。

宋教仁苦笑道:“实不相瞒,我们两人是来给北洋当说客的,求总司令高抬贵手,收兵停战,让咱们都喘口气。”

“说客?你给北洋当说客?若是闰农一个人过来当说客,这倒不奇怪,你宋钝初可是联合阵线的,怎么也来给北洋当说客?这要是叫那些小人知道了,非得到总司令面前告你一个‘吃里爬外’不可。”

蓝天蔚与宋教仁关系不错,这说起话来也就没什么顾忌,而且他心里也确实对宋教仁此举很不以为然。

“吃里爬外?就算是吧。我倒希望有人去告,我很想看看,总司令会怎么处罚一个吃里爬外的庶务委员。本来,我率领代表团去北京,是想借着豫南战胜的机会与北洋好好谈判一下的,可是现在,这战事不停下来,这谈判也就无从谈起,要知道,当初庶务委员会派出和平谈判代表,这件事总司令可是点过头的,怎么还没等谈出个眉目,这北伐又开始了呢?总司令就不怕被人说出尔反尔?现在,已经有报纸在指责联合阵线好战了。”

宋教仁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向蓝天蔚诉起苦来。

蓝天蔚却说道:“钝初,你这可是错怪总司令了,此次北伐,并非是总司令一人的决定,而是总参谋部全体军官的一致决定,总司令也不过是顺应了军心、民意而已。”

“顺应军心,顺应民意,总司令或许有他的理由,可是现在国民希望南北和平,这难道就不是民意?国会里能够得到的东西,为什么就一定要在战场上得到呢?”

宋教仁连珠炮似的发问,倒让蓝天蔚一时找不到什么反驳的话。

或许是见蓝天蔚脸上的表情有些不以为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张孝准也开始发表见解。

“秀豪,你们在南方,或许并不清楚北方的局势,现在东三省的‘关外八旗’靠着日本人的支持上蹿下跳,想趁着南北大战的机会把东北搞乱,如果东北局势不可收拾,就会给日本、俄国以可乘之机,所以啊,此次我们不仅是来替北洋当说客的,更是为国民请命来的,为了国家的前途,这仗还是别打了吧。”

见张孝准一脸激愤,蓝天蔚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闰农,你这话说的可不怎么样,好象此次南北大战是我们革命军人挑起来的一样,如果不是北洋想消灭革命势力,如果不是袁世凯藐视国会和宪法,此次南北之战根本就不会爆发,造成现在的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是北洋!另外,关于东北问题,我们共和军总参谋部早就制订了应对方案,一帮满清遗老遗少,逆时代潮流而动,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说得轻巧!旗人背后站着日本!日本背后站着英国!英国对于贵军总司令的亲德立场非常不满,如果贵军现在就进攻京津,只会将英国逼到日本一边!”

张孝准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他不像蓝天蔚,只去过日本,他也去过德国,和蒋方震在德国、法国考察过军事,对于欧洲的局势有更清醒的认识,对于英国和德国的矛盾也看得比较透彻。

“秀豪,你现在是前敌总指挥,手里有实权,能否下令前线停战?”宋教仁问道。

“不,不!我没有权力下令停战。”

蓝天蔚急忙摇头,心里也是吃惊,看起来,这两个人是不能再留在他身边了,不如把这两个烫手山芋扔给总司令吧,总司令文武兼备,对付他们应该比蓝总指挥更高明。

“两位,你们也别呆在这里了,这里是前线,说不好什么时候北洋军的反击就过来了。正好,中午总司令要到前线视察,你们赶紧带着随从南下,现在就去正定火车站等着,等总司令过来,你们直接跟他说,我啊,只管打仗的事,不管议和的事。”

“也好,既然你不管事,我们还是去找赵振华。”

宋教仁倒也干脆,拉了张孝准就走,两人也没带几个随从,为了保护他们安全,蓝天蔚不得不另外派了骑兵排,护送他们南下正定。

这一路南下途中,宋教仁与张孝准看见了不少北上的联合阵线部队,军容士气都让他们很是惊讶,而那嘹亮的军歌也让两人耳目一新。

“衣衫破,饭碗空,泱泱华夏遍地穷。为何穷?贪官污吏狠,土豪劣绅凶,残酷压榨我民众!……刀枪举,战旗红,讨伐凶顽意气雄!睁眼看,革命军威壮,国民斗志昂,不灭凶顽誓不还。……”

“这是上次讨逆战争时的《讨逆歌》,现在似乎是改了改歌词。”

宋教仁对这首军歌倒是并不陌生,只不过现在的他实在提不起兴趣欣赏了,他很清楚,赵北此次“顺应军心”继续北伐,表面看是为了维护国会、维护宪法,可是实际上却是去北京夺权的,把权力从袁世凯、徐世昌的手中夺到自己手中,如果得逞的话,那么,宋教仁和他的国会就要成为橡皮图章了,虽然赵北是个革命者,可是,翻翻世界历史,这革命者出身的军事强人是比比皆是,权力,最好还是用法律制约起来比较好。

而这,也是宋教仁同意与张孝准一同赶到南方前线为北洋做说客的主要原因,为了尽快南下,他甚至坐上了一辆两轮马车,这一路颠簸,让他很吃了些苦头。

不过这些苦头是值得吃的,因为就在南下之前,徐世昌亲口答应过宋教仁,如果就此停战的话,北洋将完全尊重国会,内阁成员的名单也由国会完全做主,这实际上是承认了宋教仁等人长久以来一直苦苦追寻的那个“政党责任内阁制”,这个交换条件足以让宋教仁冒险到前线去。

如果错过这个机会,那么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只有在北洋集团和赵总司令的军事夹缝中寻求平衡,这才是国会现在的生存之道,宋教仁希望能以此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北洋一方,赵北一方,国会一方,其中任何两方加起来,就能制约另一方,而这,正是联合阵线里的那帮宪政派议员们的如意算盘。

但是如果赵北指挥军队占领了北京,那么,这中枢权力实际上就由北洋转移到了总司令手里,那就是总司令一家独大了,国会奈何不了他,如果他想做“中国的拿破仑”,没有人可以制约他。

于是,宋教仁不辞辛苦,跟着张孝准到了正定前线,他们原本打算沿着京汉铁路乘联合阵线的军用火车南下河南拜会赵北,但是却惊讶的得知赵北要到正定前线视察,这倒让两人稍微兴奋了一下。

宋教人坐在马车里,思考着如何说服赵北“见好就收”,张孝准却将心思放到了那些革命军的队伍里去了。

在北洋呆了差不多半年时间,张孝准虽然没有融入北洋这个集团,但是对于北洋军却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对北洋军已完全失去了信心,他知道,依靠那样一支部队,是无法拯救这个衰微的国家的,他一度因此而意志消沉,直到他在这里看见了这些联合阵线的部队。

“这才是这个国家的希望所在啊。”

望着那些从身边经过的革命军官兵,听着他们那嘹亮的军歌,张孝准在心里长叹一声,对于自己当初留在北洋军效力的选择更加后悔起来,向那名负责保护他们的骑兵排长打听,这才得知,蒋方震仍在武汉负责后勤,无法与他见面,不由更是落寞。

前线离正定火车站只有二十多里地,不多时,宋教仁和张孝准就赶到了正定火车站,一名副官将他们安置在候车室里,等候总司令的到来。

这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到了下午一点,赵北才姗姗来迟,坐着一列运送军火辎重的火车赶到了正定,宋教仁和张孝准急忙赶去站台相迎,等赵北带着随从们下了火车,他们两人惊讶的发现,跟着总司令一起赶到正定前线的,竟然还有一群金发碧眼的洋人,而且从那口音来看,他们清一色都是德国人!

第365章 正定(下)

总司令到前线视察,身边居然跟着一群金发碧眼的洋人,而且这些洋人全都是德国人,其中不少人还穿着军装,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总司令与德国人的关系更“密切”了,而且这也印证了英国政府的担心,德国正在逐步向中国南方的实力派军事强人靠拢,或许,德国的远东战略已悄然改变,德国皇帝正将注意力从北洋集团转移到联合阵线一方,因为事实证明,至少在军事层面,联合阵线远强于北洋集团,只要给联合阵线以强有力的支持,这个新兴军政集团完全可以取代北洋统治这个国家。

看着那些从火车上走下来的德国军人、政客、商人、冒险家,宋教仁和张孝准不由面面相觑,在他们看来,赵北此行如此高调的率领一群纯粹由德国人组成的所谓“战地参观团”视察前线,这简直是在向英国人示威,如果让英国公使知道了正定火车站发生的这一幕的话,恐怕对中英“友谊”会造成严重伤害。

所以,宋教仁和张孝准都拿定主意,对此事保持缄默,无论北洋方面还是英国公使方面,他们都不会主动告之这个“战地参观团”的事情。

“原来阁下就是那位张闰农啊,久仰久仰。当初蒋百里回国,说你去投奔北洋了,我当时就告诉过他,还有蔡松坡,你张闰农去北洋,那就是明珠暗投了,北洋军就是驴粪蛋,面子光而已,这次豫南决战,北洋的皮算是被扒了下来,以后,人们就知道这北洋军是什么玩意了。”

与宋教仁寒暄片刻,赵北立刻就将主要注意力转移到了张孝准那边,对于这位学贯东西的军事人才,他一直存着收为己用的心思,而且前段日子还通过蒋方震、蔡锷给他写过信,虽然张孝准的回信总是强调那个所谓的“从一而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