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昏君 >

第163章

大昏君-第163章

小说: 大昏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凤飞舞突然采取行动,以雷霆万钧之势打击那些怀有异心的世家大族,同时紧闭城门,消息无法外传,城外田庄的家族势必力根本不知情,即便庄中家丁数量众多,也没有半点准备,加上城卫军的凶狠杀伐,这些家丁大多不敢反抗,抵抗的程度反倒没城内激烈。
    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在城内被当场格杀的人数就已经突破三千人大关,被捕入狱的人数就达数万,所有大牢人满为患,不得不临时增设几处牢房。
    重要人犯,全都关押在黑衣卫的大牢里,人犯当场审讯,各种令人毛骨耸然,后悔来到这世上的大刑够你一一品偿,哪怕是置生死度外的死士也熬不住,何况,就算你熬得过去,还有擅长迷魂术慑心术的高手等着给你施术,不怕你不把祖宗N代所干的丑事一五一十的吐出来。
    金銮殿内,文武百官一个个战战兢兢,心中有鬼者更是面无人色。
    此时,瑾皇后已经不在殿中,人走了,却没有宣布退朝,百官谁也不敢擅自离去,四周全是如狼似虎的甲士在虎视眈眈的看守着呢。
    现在已是傍晚时分,有宫女太监鱼贯而入,在殿中摆上矮几,端上热气腾腾,诱人食欲的食物,食物,相当的丰富,至少,比叶大天子设宴时的菜肴丰盛多了,不过,这不是瑾皇后比叶大天子大方,而是,他们都被变相软禁了。
    外头,必定发生了大事,瑾皇后才会如此而已,这些文武百官,此刻哪怕是饿得饥肠辘辘,但哪有心情吃饭?
    当然,以内阁首辅谭江民为首的忠心保皇派则是旁若无人的享受着宫廷美餐,舒心的观赏某些同僚的丰富表情,以皇上的吝啬,这种白吃的机会的可是很少的呢。
    有人表情泰然自若,有人紧张得满头尽是豆大的冷汗珠子,官服都被汗水浸得湿透,端酒杯的手抖个不停。
    大殿之内,弥漫着一种沉重得令人要发疯窒息的抑迫感,甚至,嗅觉灵敏的人还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杀伐之戾气。
    瑾皇后再次现身时,已换了一袭淡兰色宫装,笑靥如花,显得似乎挺开心的样子。
    但对于某些大臣来说,瑾皇后的笑容里,越发显露出令人心寒胆颤的杀伐戾气,不过,没人跪下认罪,心里头都抱着侥幸的心理,东窗,未必事发呢。
    瑾皇后俯视殿中百官,笑意更浓,“哀家,已经给过你们机会了。”
    这话一出,一些心中有鬼的大臣心头突的一跳,脸色再变,越发不安起来。
    一脸猥琐笑容的卫无计笑眯眯的从内间出来,这厮此刻,竟然还有心情观赏金碧辉煌,肃穆庄严的金銮殿,心中啧啧称奇,同时感叹万千,格老子的,老子终于能浏览到金銮殿了。
    看着殿中惴惴不安的文武百官,卫无计咧着嘴,脸上猥琐的笑容越发浓了,他从袖中摸出一张写满了一长串名字的纸张,咳了一声,把文武百官的眼球都吸引到身上后,才笑眯眯道:“念到名字的大人,请出例。”
    这厮口中的“大人”两个字,让人怎么听着都感觉很别扭,讽刺的味儿太明显了,便是神色镇定的内阁首辅谭阁老都不由得皱了下眉头,这家伙还是个读书人呢,有辱斯文啊,皇上最宠信的军师又怎样?等皇上回来了,老臣照样参你一本,哼哼!
    “礼部尚书丁柄华。”



第341章 铁血英魂
    被点名的大臣,战战兢兢的出列,这些大臣,都是参与了谋逆的大臣,一些还没点到名字的大臣已是面如死灰,胆小的更是心理崩溃,扑嗵一声,跪伏地上,拼命的叩头哀嚎,请求宽容。
    不过,现在已经迟了,瑾皇后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如狼似虎的甲士上前,剥下他们的官帽官服,拖死狗一般拖走,若大一个金銮内,充滞阵阵撕心裂肺的哀嚎声与求饶声。
    黑衣卫审讯人犯的效率很高快,但刽子手砍脑袋的刽刀更锋利,出刀的动作更快,菜市口,成批成批的人犯被五花大绑,刽子手掌中的刽刀一挥,人头就滚落地上,干净利落。
    围观的人很多,对于这种事,居住在皇城的市民早就见惯不怪,甚至把这种事儿当成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八卦。
    每一个五花大绑的人犯被押上刑台,都招来围观百姓的各种咬牙切齿的咒骂声,臭鸡蛋、烂菜叶漫天乱飞,这是卫无计派人混杂在百姓中散布消息所取得的效果。
    几大帝国正在集结重兵,准备犯边,联军攻破,必屠杀城内百姓,奸淫掠掳,这些被斩首的家伙,全是卖国贼,死不足惜。
    其实,联军即将进攻的消息,早已传遍大周全境,全国上下一片恐慌,这是肯定的,卫无计再散布消息,虽有火上浇油之嫌,但恐慌之中,也能令全国军民于绝望中爆发愤怒与斗志,为保卫家园,拿起武器战斗,这也是在逼不得已所出的置死地而后生之策吧。
    皇城内外正在进行大血洗,平塘关前线,大周将士同样在浴血奋战。
    “士兵们,你们都是好样的,帝国会记住你们的!”将军府内,柱国大将军鱼桐罗拼命挥剑杀敌,口中同时嘶声高吼,身上破损不堪的战甲沾满了血迹,有自已的,更多的则是敌人的。
    疲惫不堪的将士高声呼吼着,拼命的斩杀冲上城头的敌人,但是,敌人越来越多,而同伴,越战越少,但是,士兵们寸步不退,直至战死倒下,因为,他们都已经没有退路。
    而且,他们放弃了跟随主力突围的脱生机会,自愿跟随鱼老将军留下来殿后,掩护主力突围,本来就抱着与城池共存亡的决死之心。
    鱼桐罗负责镇守周燕交壤的边关要塞平塘关的同时,也负责镇守周楚接壤的边关城池俞林城。
    大燕名将关鸣岐撤军后不久,便传出了几大帝国结盟,百万联军正在集结的消息,鱼桐罗不敢存有半点马虎,加强戒备。
    五天前,百万联军兵临平墉关下,对平墉发起了猛攻,鱼桐罗率军拼命抵抗。
    楚国名将慕云风突然率军奇袭俞林城,有城内潜伏的细作密谍帮助,再加上一些世家大族的背叛倒戈,俞远城仅坚守了一天便告失守,门户洞开,慕云风率大军绕至平塘关背后。
    平塘关背腹受敌,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沦陷只是时间问题,鱼桐罗当机立断,命副手宁中延率主力撤出平塘,退至樊城一带布防,层层阻截,延缓联军推进的速度,为帝国争取宝贵的时间备战,自已则率少量敢死队坚守平塘,与城池共存亡。
    鱼桐椤率敢死队坚持孤城三天三夜,直至城内屯积的大量火器用尽,才下令焚毁雷霆战车、巨型弩弓等重型攻坚武器。
    第四天清晨,在百万联军的疯狂进攻下,北城率先失守,跟着是慕云风率军突破南城,鱼桐罗率残存的敢死队撤进将军府内,进行最后的抵抗。
    慕云风率军攻破将军府,鱼桐罗在所有士兵及亲卫队全部战死,身负重伤的情况,他仍然挥舞卷了刃的长剑,砍杀了十数名敌兵后,方才横剑自刎。
    看着满地死状各异的尸体,慕云风此刻的心情颇为沉重,一个小小的平墉关,竟然把百万联军阻挡了三天三夜,周军的抵抗,顽强得令人难以置信,竟全部战死,无一人放下武器投降,重伤晕迷被俘的不能计算在里边。
    据潜伏在大周境内的密谍传来的消息,百万联军集结时,大周全境,民心恐慌,联军压境时必不战自溃。
    “好生收敛鱼老将军的遗体,厚葬!”慕云风沉声吩咐一番,心情沉重的离开严重损毁的将军府。
    俞林城、平塘关失守,一百五十万联军声势浩大的涌入大周境内,向大周腹地推进。
    宁中延率主力撤出平墉后,在樊城一带布防,层层阻击,尽可能的延缓联军推进的速度。
    八月一日,宁中延部在樊城坚守了二十天后,樊城最终告破,宁中延战死。
    随后,面对百万联军的疯狂进攻,平津、苏宁等城相继沦陷,联军兵临临漳城下,皇都受到威胁,大周朝野震动。
    临漳城,是大周国都的西门户,临漳失守,则门户洞开,国都危急,联军铁蹄南下,横扫大江南北,大周,必亡国。
    在鱼桐罗战死的一刻,八百里加急塘报已送进皇宫,瑾皇后等人无不惊得脸色苍白。
    金銮殿内,群臣纷纷进言,劝瑾皇后移驾,撤出京师,皇城的大清洗,已经引全城军民不安,此刻,百万联军进攻,连克数座重镇,兵临临漳城下,愈发引起动荡,撤往江北,凭长江之天险,足以御敌,到那时,皇上的大军必定已回师增援,各地勤王之师也抵达,大军云集,足与联军一战。
    以内阁首辅谭江民为首的保皇派则反对撤退,坚持死守临漳城,与联军决一死战的,皇都,帝国的精神所在,哪能拱手相让与敌人,那岂不引发更大的动荡与民心不稳?
    也有的大臣提出言和,只要多送金银锦帛美女,给足了好处,联军或许会撤军,大多大臣则选择了沉默,也不知他们的心里有何想法?
    瑾皇后站起,俏面一沉,凤目含煞,冷声道:“哀家决意与城池共存亡,谁再提言和二字,别怪哀家不讲情面!”



第342章 朕知道你对朕好
    瑾皇后的果决,赢得了以内阁首辅谭江民为首的保皇一派的全力支持,便是那些主张言和的投降派,此刻也只有跟着支持,由不得他们选择。
    在皇城没有失陷之前,他们暂时还是拴在同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逃不了,当然,如果城破,他们到那时再投降也不迟。
    全国动员令在数天之前就已下发,卫计无之前派人散布的谣言,加上百万联军兵临临漳城下,效果明显凸现出来,无数青壮踊跃报名入伍,但是老人妇女,都拿起各种武器备战,保卫家园。
    各洲府刺史太守大人们正在征召军队,组建勤王之师,正在向皇城靠拢集结。
    大周全境,在弥满惶恐不安的氛围中全力备战。
    关外,达坦城。
    叶大天子才率第三军团与部族联军于昨天抵达达坦城,大军休息一天,明白起程开拔,由虎门关撤回关内。
    盛京城下,牧淳风统帅他的黑狼军团与十万部族联军负责困死城池,叶大天子率军离开时,可是留下了全部的炸药、轰天雷等火器,若还让努尔赤及他的所有儿子逃跑,就算叶大天子不治罪,牧淳风也没脸见人,还不如自刎谢罪。
    叶大天子率第三军团和二十万部族联军班师回朝,走的虎门关的方向。
    北疆,宫棠枫已接到圣旨,除了留下飞鹰军团的三万人马和三万部族战士镇守城池外,正率本部一十五万人马,部族联军二十万回撤,于虎门关和叶大天子的大军汇合。
    几大帝国结盟,正在集结百万大军,叶大天子必须做好应战的准备,第三军团二十万人,飞鹰军团一十五万人,外加四十万部族联军,足与几大帝国的联军一战。
    战场上,人数,并不能决定一切,还有太多的因素综合起来,方能决定整个战役的胜负,士气尤为重要,但这玩意,有些候就象瘟疫一样,传染得很快,不利因素影响士气变得低落的时候,全军的士气也跟着迅速低落,所谓兵败如山倒,就是这道理,而大胜之军,往往上千几百人,就敢于追击溃败如潮的数万大军。
    叶大天子正很头痛,不仅是因为几大帝国结盟,百万大军即将压境,大周已没有退路,必须倾尽全国之力,度过此次难关。
    各种军需损耗,自是不必说了,就算击退了几大帝国的百万联军,大周也是元气大伤,没个二三年的休养生息,也再难有作为。
    对于塞外部族的治理,更是一大头痛问题,攻占一座城池容易,便要治理好一个地方,却是非常的困难,这关系到民生问题,大草原太辽阔,人丁稀少,河流少,不适合栽种各种农作物,粮食供应,基本是靠关内供给。
    也不是不适合栽种,可是大草原太靠近大沙漠,草皮是防止沙漠侵袭的最后堡垒,一旦开恳过度,麻烦就大了,至少,目前来说,只适宜放牧,在沙漠与大草原的边缘栽种防护林,这是必须的。
    人口迁移,那是必须的,叶大天子可不是有N个民族存在,他要把所有的部族都同化融合成一个大家庭。
    太多的工作需要做,而这些,必须等到击退几大帝国的百万联军之后,方能实施。
    大军长途行军,将军疲惫不堪,需要休息,叶大天子下令第三军团和部族联军在达坦城外驻营,也顺便等候宫棠枫所部到来,之后合兵一处,经虎门移师平塘、俞林关,抗击百万联军的攻击。
    战争,想要最大限度的减小损失,最好就是把战火引燃在敌国境内,这样,自已的国家就能免受极大的损失,叶大天子心里头祈祷联军的行动能够慢一点,鱼桐罗能够守住平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