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吃蜘蛛的人 >

第26章

吃蜘蛛的人-第26章

小说: 吃蜘蛛的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农场里的生活一天一天改变着我。像花儿和当地女孩一样,我说话山响,笑起来没遮没拦,想唱歌就吼它一嗓子。我喜欢这种生活方式!每天我们和太阳一同醒来,在地里挥汗劳作,风吹日晒使我们体魄健壮,漫天的雨雪和飞扬的尘土都挡不住我们劳动的步伐,甚至蚊子也都不在话下。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村里的文化生活贫乏,其他知青也有同感。

尤其到了冬日降临时,昼短夜长,下午4点以后,天就黑了,户外滴水成冰。村里没有电视,没有电影,没有图书馆,没有乒乓球桌,连棋和扑克牌都没有。有的只是马拉松式的政治学习,晚饭后无所事事,当地人家为了省油,早早就吹灯睡觉了。

〃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状况呢?当地贫下中农对我们亲如一家,也许我们可以在晚上表演几段节目来回报他们?〃这个主意不错。在北京时我们多少都学了些歌舞,会唱几段革命现代戏。我们决定把节目串起来向村民们做个汇报演出。

文艺晚会成了凉水泉一件空前的大事。演出那天晚上家家户户倾巢而出,将大食堂挤得水泄不通。几个拖拉机手头天早晨开车去场部借来了发电机,在大食堂架起了照明的电灯。许多村民提前一小时就搬了小板凳来,为的是占一个好座儿。

可以想象我们的演出相当蹩脚,有人忘了台词,在台上抓耳挠腮,也有人演到半中间忍俊不禁。逢到这时,台下的观众也一同爆发出善意的哄堂大笑,没人会向老戏迷那样喝倒彩,我们的观众对我们全情支持。孩子们的眼睛睁得滴溜圆,老人和妇女紧张得嘴都合不拢。每一段表演结束后,大伙儿的掌声、叫好声经久不息……

看到这一幕,我突然想到父亲和他的同志们1943年搬上山村舞台的《傲慢与偏见》。现在我才理解他说的演出引起强烈反响的意思。尽管距他演出的年代已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新中国成立了,开展过许多场运动,但是这里的农民仍然生活在文化沙漠里。他们中很多人直到今天晚上才第一次看到真人现场表演。我们应该做更多的事来改变现状,也许我们也能排一出戏?当然不能排《傲慢与偏见》,要排一出革命的剧目。

我们再聚在一起时,我建议我们排演话剧《年青的一代》,演话剧可比演节目复杂多了,但我的知青伙伴都赞同,于是我们着手挑选演员。

剧中的男主角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叫肖继业,他志愿来到遥远的边疆勘探矿藏。在一次事故中,他冒着生命危险抢救队友,一条腿受了重伤,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当然,英雄人物的肢体怎么能残缺不全呢,最后医生想尽办法保住了他的腿,使他重返边疆。

这个角色,人人都觉得应该由周来担任。周是北京来的知青,长得一表人才,更重要的是他热心而有激情,总是乐意帮助别人。在我们心目中,他就是肖继业的化身。他来演肖继业再合适不过了。

这出戏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叫林育生。他是大学的高班学生,和主角形成对比,他怕边疆的艰苦,毕业后想留在大城市。当然他转变了思想,因为他后来得知他的父母都是革命烈士,最后他也志愿去了边疆。

我们认定这一角色最理想的人选是文,一零一中的高材生,在校时成绩优异。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文本人架一副白框眼镜,看上去颇有书生气。但在那个年代,说一个人有书生气并不是恭维话,这等于说这个人软弱、犹豫、不中用。所以当我们提出由文演这个角色,引得他老大不高兴,〃为什么要我来演?在你们心目中我像他么?〃他抗议地反问。但是他那些一零一中的哥儿们都为他中选而兴奋,他们最终说服他接受下来。(8个一零一中的男同学住一间房,他们自称〃8只快乐的大苍蝇〃。)

这个剧中的女主角也很关键。她叫林岚,是林育生的妹妹,一个热情奔放的革命青年。这个角色我有意让花儿来演,但一开始这个主意遭到一些北京青年的质疑。

〃什么?让花儿演?你觉得她能成么?她初小都没读完,能记得住那么多的台词吗?〃

他们说得不错,花儿12岁她父母就让她辍学在家带弟弟。村里好多女孩有类似的经历,反正不管男孩女孩,很少有读完小学六年级的。离村最近的一所初中在十几公里之外。但我相信花儿能演好这一角色。花儿嘴上不说,我知道她心里别提有多想参加我们的演出。

花儿爱唱爱跳,过去她老在地里模仿不同的人物逗我们乐,一会儿学我们都熟悉的她爷爷的咳嗽,一会儿又学头天隔着打谷场和人骂架的一个肝火甚旺的〃臭家属〃的腔调。我总觉得她聪明,善于观察,是天生的演员坯子,只是没被发现罢了。

如今有这样天份的女孩该模仿港台歌星挣大钱了。而在1968年,花儿为能在我们的剧中扮演一个角色兴奋不已,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为能让花儿出演,争辩说我们来这儿是为了结合贫农,所以我们的演员阵容里至少要结合进他们中的一位。我还答应亲自辅导花儿。

我于是帮花儿熟悉台词,然后是彩排,接下来就要正式献演了。这是村里的又一桩大事。但开演以后,周和文尽在那儿呆板地背了台词,戏演得了无生气,我在台下于着急。

轮到花儿出场了。她一走上舞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林岚,像一阵春风,一阵急雨。她冲上舞台跑过去质问林育生:〃哥哥!你知道吗?肖继业他的腿很快就要被截掉了!〃花儿的嗓音变了,大滴的眼泪涌了出来。每个人都被她感动,其他男女演员顿时进入了角色,激情从他们胸中奔涌而出,挥洒自如,即使在我挑剔的眼光看来,话剧演得也相当成功。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说花儿功不可没,她简直浑身都是戏。

花儿的成功对我来说意味深长。不是因为我对她的判断胜人一筹,而是我为全体知青感到骄傲,我们的牺牲是有回报的。过去我虽然也是自愿来农场,却总认为农村长大的孩子不如城里的孩子聪明,真是大谬不然!我很高兴证实我原先的看法是错的。

从那一天起我就幻想有朝一日花儿能去北京电影学院或解放军艺术学院上学,经过4年科班训练,她会出落成舞台或银幕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我决定教她语文,从教她背一些我记得起来的唐诗开始。

凉水泉的聪明孩子不止花儿一个,另一位老唐夫妇的独生子小唐也是聪明过人。村民告诉我,在小唐4岁时,有一天他父母把他反锁在家,出门下地去了。这种做法在农村很普遍,不像城里的单位,农村没有托儿所。话说这天小唐找到一盒火柴,擦着了火,引燃了棉被,黑烟从炕上腾升起来,很快充满了房间。他想往外逃,可是铁将军把门,他叫救命,没人答应,谁也听不见双层密封窗里的动静。

但小男孩没有慌张,他跑进厨房,在炉子边找到一根拨火棒,然后跑回房间,爬上炕,打碎了一扇窗,又打碎另一扇窗。他这么做与他父母平日的反复告戒背道而驰,于是他逃过一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村里人讲完这件事后总爱加上这么一句。

4年后,同样的灾难发生在老王夫妇的两个男孩身上,两个孩子都窒息而死,一个5岁,一个3岁,我们目睹了这场悲剧。这时小唐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他有时会和其他孩子来我们宿舍玩智力游戏。

〃树上有7只鸟,猎人举枪打死1只,树上还剩几只鸟?〃

〃6只!〃〃5只!〃孩子们七嘴八舌,小唐看看我,会意一笑,好像说他知道其中有诈,然后大声宣布:〃一只鸟都没有了!〃他当然答对了。

我也有些恶作剧的谜语,比方说:远看像个灯笼,近看尽是窟窿。村里没人猜得出,甚至知青也没人能猜对。小唐一听,立刻就说:〃哦?不就是个破灯笼么?把它扔了得了。〃人人都笑了起来,恍然大悟。从那时起我就对这个早慧的男孩刮目相看。

后来发生的事却令我大失所望:小唐被卷入一宗大案。从一开始,村里教他的老师就不喜欢他,说他骄傲。而其他村民却认为这个老师根本不够格儿,仅因为他是政委的红人儿,才得了这份美差。对小唐问他的各种问题,他答不上来,便恼羞成怒。后来他居然在小唐的作业本里〃发现〃了一条反动标语,把这件事汇报给了赵指导员。赵又反映到了农场总部,很快就在虎林县公安局立案,公安干警奉命进村调查此案。警察甫至,就拘留了小唐,日夜审问,连老唐夫妇也未能幸免,警察怀疑他们是教唆犯。他们当然竭力否认,调查继续进行。而那条反动标语则一直是个谜,没人见过它的庐山真面目。领导似乎觉得只要我们看一眼这条标语,我们对党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就会立即崩溃。他们对我们可真够信任的!

有道是〃打草惊蛇〃,〃顺藤摸瓜〃。时间一天天过去,村里的人越来越紧张:〃谁说得准这孩子被这样审讯下去会不会胡说八道?万一他说……〃

甚至连知青也有点儿惶惶然,并不是我们不想与贫下中农同呼吸共命运,而是近来我们与赵指导员的关系颇为紧张。我们有点儿担心他会记仇,给我们制造麻烦。

其实,与赵的关系不好,我们也有部分责任。刚来凉水泉,我们对指导员怀有一种过高的期望,这多半又是受了电影和小说的影响。在文学作品中,指导员总是一位对战士体贴人微的老大哥,和煦如春风,他对战士们的喜怒哀乐了如指掌,他及时给他们引导,善意地指出他们的不足。遇到危险,他冲在前面,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将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总而言之,他是位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加上相貌英俊,身材魁梧。而我们眼前这位赵指导员与之有着云泥之别。

我们初次见到赵时他40出头,身材矮小,肤色蜡黄,一张脸又瘦又长,像一条倭瓜。他有一双小小的老鼠眼,总爱趁人不备从旁边或背后打量别人。我们不单止烦他这些,还有其它:他对人冷漠,不爱理人,整天见不到他的笑脸,一副村里一把手的架式。

也许以外表取人失之公允?有些人天生就不苟言笑。如果赵指导员不来联系群众,我们是不是应该主动去接近领导?大概就是带着这个念头,一群北京知青有天去〃赵府〃登门拜访。

他们一去先在他家门口碰到他妻子,〃第一夫人〃的脸上也看不到一丝笑容,好像这些知青欠了她很多钱没还。她冷冰冰叫他们进去,自己却出了门不知去向。好一个敬客的主妇!

知青进得门来,只见赵躺在炕上,架起二郎腿,品着他的饭后一支烟,看见有人进屋,也不起身,连眼皮都没抬,只是从鼻子里哼出俩音:〃啥事?〃

一干人甚是尴尬,他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留也不是,去也不是。〃我们来向您汇报思想……指导员……希望想得到组织上的帮助……〃有人结结巴巴地说,别人则站在那儿大眼瞪小眼。

〃说——吧。〃赵的声音又干又冷,眼睛望着天花板。烟圈从他鼻眼儿里冒出,一圈又一圈,完全没有请知青坐下的意思。

这时北京知青已被这种简慢气得话都说不出来,根本无心汇报什么思想,他们三言两语就告辞了。回家路上,这帮人默默无语,对这番经历简直难以置信。进了宿舍,他们全都炸开了锅:

〃去他妈的赵!他是什么玩艺儿,竟敢这样对待我们!他以为自己是村里的一把手,父母官,就摆这么大的臭架子!中央首长我见得多了,哪个不是客客气气的?真没见过像他这样儿的。〃

〃就是!他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不过是个小萝卜头!他算什么东西?一个二十四级干部,就差垫底了!我们大院看门儿的都比他高三级,有什么可神气的?〃

最后这段话是〃8只快乐的大苍蝇〃中的一个说的。除了文,其他的7只〃大苍蝇〃都是高干子弟。不知为什么,单单这句话在凉水泉不胫而走,就像安徒生的童话里小孩子说的:〃皇帝什么也没穿。〃刚开始还只在知青里传,我们一笑置之。后来不知谁说漏了嘴,在老职工中间也传开了。他们喜孜孜地到处传播这段话,随后声明不是他们编的,是北京的知青说的。终于这话经过赵的亲信传到了赵的耳朵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感到惴惴然的缘由。

我希望赵别把这些话大放在心上。毕竟在这儿他是一把手,大权在握,我们才是小萝卜头。他究竟怎么想的,我无从得知,他的脸总是阴云密布。思想汇报?真无聊!这帮人在一零一中难道还没吃够苦头么?他们真是自找!——赵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让他们大丢面子,也是活该。他们倒恼羞成怒,挖苦赵的级别,这样只怕真把事情异糟。没听老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么?古训总有几分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