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庋呙鳎慌率κ搴臀叶蓟嵩崴驮诔荽笥!
裴云叹息道:“建业蔡氏在南楚是有名的世家,自然是有些高手护卫的,蔡临又是蔡氏嫡子,也难怪如此。”
杜凌峰道:“将军,高邮守军居然有胆量前来救援广陵,是不是南楚的援军已经准备过江了。”
裴云摇头道:“司闻曹传来的消息,现在陆灿正在建业要求接管淮东军权,尚维钧仍然推辞不肯。”
杜凌峰愕然道:“尚维钧难道不知道现在淮东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么?”
裴云笑道:“这件事情倒是有些蹊跷,似乎有人截断了淮东和建业的消息往来,广陵的求援书根本就没有到达建业。”
杜凌峰茫然,但是他很快就将此事置之脑后,道:“师叔,那么现在怎么办,高邮守军竟然敢出城作战?”
裴云正欲答他,一个斥候过来禀报道:“将军,已经探查清楚那些人不是高邮守军,而是高邮湖水匪,首领名叫官枫,此人水性过人,在高邮首屈一指,因为抗拒骆娄真强征粮饷才被迫入湖为匪,平素劫富济贫,深得高邮民心,不过他和广陵大营蔡临是生死之交,若非是蔡临缓颊,只怕骆娄真早就调动水军来清剿高邮湖了,今日正是他率了部众救援广陵。”
裴云笑道:“此人倒也讲义气,只可惜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何郢,你明日去取高邮,凌峰,去楚州传我军令,调一营水军到高邮待命,到时在水军护翼下,何郢渡水袭取广陵东侧,促不及防之下,广陵旦夕可破。”
众将轰然领命,十月二十日,何郢袭取高邮,十月二十一日,一营水军到了高邮湖,原本在攻取扬州之前是不准备使用水军的,所以水军是在楚州洪泽湖待命的,如今情形有变,只好调一营水军到高邮湖对付水匪。
十月二十二日,广陵的决战开始了,这一次雍军有备而来,在官枫出城攻击岸上的雍军的时候,大雍水军突然出现,大雍在江淮和南楚对峙多年,水军精锐不比南楚差多少,和这些乌合之众的水匪比较当真是天壤之别,一番苦战之后,水匪全军覆灭,除了官枫侥幸逃回广陵之外,无一生还。雍军本已切断了广陵和扬州之间的通道,如今东面的高邮湖也落入雍军掌握,何郢借助水军屡次攻击东城,这一次,广陵真的成了孤城。
十月二十三日,在雍军连续的猛攻下,广陵城终于失去了抵抗的能力,虽然雍军将士都强烈要求裴云一举攻下广陵,最好是屠城泄愤,但是却被裴云阻止,令人向城中射去箭书招降。
旬月之间已经是老了十余岁的蔡临望着手上的箭书,他的神情是异样的淡漠,看看身前众将,都已经是疲惫不堪,更是几乎人人带伤,如今广陵城内只有万余残军,整整两万军士死在城头之上,广陵军民死伤叠籍,真是再也打不下去了。反而是城外的雍军,靠着充足的攻城器械和强悍的战力,虽然是攻城一方,却只是损失了一万五千多人,主力依然无损。为什么援军还没有来?蔡临可以从麾下将士的眼中看到这样的疑问,城防残破,外无援军,士卒疲敝,就是名将之姿也难以继续守城,更何况蔡临自认只是平庸之才,微微苦笑,他黯然道:“明日出城请降。”
看到众将如释重负的神情,蔡临知道他们并非是因为可以保住性命而欢喜,谁也不知道雍军会否因为损失惨重而报复,可是只要能够从无休无止的攻城战中解脱出来,这已经足够了。无必救之兵者,则无必守之城,广陵军民心志已经崩溃,当真是没有守住的可能了。
众将离去之后,站在屋角的一个古铜色肤色的青年走过来道:“蔡大哥,你当真要投降么?”
蔡临看了他一眼,道:“官贤弟,你对蔡某已经是仁至义尽,趁着今夜,你从高邮湖逃走吧。”
那青年愤然道:“蔡大哥,昔日若不是你援手,我爹娘早就被官府所杀,二老临终之时尚命我舍命相报恩情,我岂能独自脱身,你若身死,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爹娘之面。”
蔡临黯然道:“我当日不过是举手之劳,你何必放在心上,况且我是托你去求见陆大将军,请他早日在京口准备迎敌,我明日不过是请降,以裴云的声名为人,是不会为难我的,此事十分紧要,更胜我的性命,你拿着我的信物去吧。”
官枫犹豫再三,道:“既然蔡大哥如此说,我便去见陆大将军,大哥放心,等我见了陆大将军便回淮东,想法子救你出来。”
蔡临笑道:“好,我会等你来救我,你晚上就走吧,我很累了,准备好好休息一下,这些日子难得有一天晚上不用担心雍军袭城,我也该好好休息一夜了。”
官枫见他神色憔悴,便告辞道:“大哥珍重,那么晚上我就不来辞行了,你放心,最多五六日我就能回来,到时候一定会来寻你,在江淮,我一人可以来去自如,绝不会被雍军发现的。”
蔡临点点头,转身回内室去了。当夜官枫趁着夜色离开了广陵,大雍水军只有一营,防范得并不严密,所以官枫顺利地潜入高邮湖,游了一夜,登岸向南而去。
十月二十四日,蔡临酣睡了一晚之后,修面整饬之后,沐浴更衣,换上了一身青衣,他本是出身名门,也曾有过功名,虽然改了武职,却仍是不脱文人气度,穿上青衫,不似是浴血守城的武将,倒像是游学的文士一般,混不似前几日的狼狈模样,望望铜镜里面消瘦但是精神奕奕的容貌,他微微一笑。用过早饭,众将和广陵官员已经在外等候,他望了众人一眼,笑道:“诸位不必担忧,率众顽抗者,是蔡某一人,雍军若要问罪,自有蔡某当之。”众人都是面面相觑,见蔡临如此神情坦荡,众人也都放心许多。
巳时初,蔡临令人开了北城门,自己率众将和广陵官员步行至雍营请降,此时,裴云早已得到禀报,对于这个抵抗大军半月之久的南楚将军,他心中颇为敬佩,为了表示敬意,他也带了众将列阵出迎,双方相距二十丈才停下脚步。雍军众将望着蔡临,都是暗暗称奇,这人看上去倒像是一个白面书生,想不到竟然能够在雍军猛攻之下苦守孤城半月。
蔡临望望前面气度森严的雍军军阵,淡淡一笑,他本是世家子弟,书香门第,从来都是崇文轻武,只有他读书不成改学剑,更是违背父命进了军旅,只可惜自己才能平平,以至于兵败至此,还有何颜面请降苟活。他一举手,止住南楚众将步伐,独自上前,距离雍军军阵数丈,他方站住,望向雍军主将裴云,朗声道:“裴将军,蔡临痴心妄想,率众抵抗贵军,半月之间,血溅孤城,将军如有怪罪之意,蔡临一身担之,尚请宽宥广陵军民。”
裴云也高声道:“两国征战,理应如此,裴某不才,也不会因此事报复广陵军民。”
蔡临朗声一笑,拔剑出鞘,副将黄城只道他要献上剑印,表示投诚之意,便捧了将印过来,孰料蔡临引剑就颈道:“蔡某乃是南楚之臣,没有请降的道理,今日以死谢罪,身后之事,便由黄副将作主。”说罢,在裴云“不可!”声中引剑自绝。鲜血滴落,蔡临身躯仆倒于地。
南楚中人都是惊愕万分,黄副将更是大叫一声,扑到蔡临尸身前痛哭流涕。雍军众将纵然原本心存恨意,此刻也是怨尽恨消,望着蔡临尸首唏嘘不已。
良久,那副将泪尽而起,取了蔡临血剑和剑印上前拜倒道:“末将南楚淮东军广陵大营副将黄城,谨代广陵军民,向淮南节度使裴将军请降,唯请将军宽恕士卒百姓,末将等皆任凭将军处置。”
裴云下马上前,接过剑印道:“大雍淮南节度使、平威将军裴云,谨代吾皇接受广陵军民归降,将军且宽心,裴某不会妄杀广陵军民泄愤。”
那副将叩首道:“末将叩谢将军宽宥。”在他身后,广陵众将和官员都拜倒谢罪。至此,淮东之战最血腥的一幕终于过去。
裴云宽慰广陵投降众将官员之后,返回大营,正准备安排进军扬州,这时候有楚州信使送来卫平的书信,裴云打开一看,眉头紧皱,将信件交给众将传阅。
杜凌峰随侍在侧,也看了书信,他性子最急,惊叫道:“怎么可能,荆长卿明明已经下在大牢,尚有家眷牵累,居然一家人都消失无踪,这怎么可能呢?”
张文秀、何郢和其他将领也是面面相觑,裴云淡淡道:“一个荆长卿倒是不算什么,不过此事说明我军过于急促了,传我将令,何郢随我先取扬州,文秀负责将淮东各镇都清洗一遍,凡是和南楚关系紧密的人都要盘查清楚,不可再留下后患,不妨留下一些空隙,让那些忠心南楚的官员百姓南逃,这样淮东也清静些,皇上的意思,是要稳守淮泗口,即使不能顺利渡江,也不能再失去淮东。”众将轰然应诺。
雍军在广陵修整三日之后,裴云率军赴扬州,十月二十九日,雍军兵锋到了扬州郊外,扬州郡守弃城而逃,雍军兵不血刃攻取扬州,至此,淮东全境陷落。
更 多 精 彩,更 多 好 书,尽 在 w w w 。 5 1 7 z 。 c o m
第六部天长地久第十三章冷月无声
淮东消息断绝,南楚大将军陆灿自请主淮东,主政尚维钧不许,雍军据扬州,虎视京口,军报入建业,尚维钧惊恐莫名,乃许陆灿军权,陆灿督九江大营三万众,舟船两千五百艘,陈兵京口,对峙雍军。
——《资治通鉴雍纪三》
十一月初二,雍都,长乐公主府邸,临波亭之内,进入十一月,长安的深夜已经是非常寒冷,更何况前几日还下了一场雪,可是江哲却偏要临湖赏月,怎不令小顺子头痛,一大早他便令人将临波亭里面的火龙烧得暖暖的,当江哲从寒园来到临波亭之时,亭内已经是温暖如春,不过看着江哲寂寥黯淡的神色,小顺子不由一阵苦恼。自从大雍南征开始之后,江哲便是隐居在府中,哪里也不去,除了在寒园读书,就是在临波亭发呆,这些日子,不仅婉拒了李贽的召见,就是李显、石彧等人也一概不见。小顺子自然明白江哲为何如此,大雍南征乃是迟早之事,只是众人都没预料到,一旦成真之后,江哲竟会如此消沉。
良久,江哲突然吟道:“久为劳生事,不学摄生道。年少已多病,此身岂堪老?”
小顺子听得心中一惊,诗词中涉及生老病死,往往易成诗谶,江哲早年殚精竭虑,以致华发早生,几乎吐血而死,可不是“久为劳生事”么,“不学摄生道”虽然略有偏差,这些年他也开始修练一些养生的功法,可是碍于天资,实在是进步不大,“年少已多病”自不待言,若是“此身岂堪老”这句再应验了,岂不是一语成谶,想到这里,小顺子只觉得出了一身冷汗,连忙上前道:“公子何出此言,若是公子觉得在雍都不能安居,不若我陪公子回东海去吧?”
我淡淡道:“这一次皇上攻略江南,并未和我商量进军之策,你可知这是为何?”
小顺子眼中闪过利芒,道:“莫非皇上对公子已经生出疑忌之心,所以才故意将公子排除在外,这次大军征南,理应设立平南行辕督管各军,若是如此,齐王殿下乃是众望所归的平南行辕元帅,可是皇上也没有下旨设立,莫非皇上对齐王殿下和公子的交情生出不满了么?”
我摇头道:“皇上是否疑忌齐王还未可知,但是就连齐王也没有提议筹建行辕。至于对我,皇上若是真的生出疑忌之心,是断然不会露出这样的形迹的,他只是担心我留恋故国,不愿难为我罢了。更何况平汉之后,皇上心中已经生出骄矜之心,他以为灭楚易如反掌,三路大军五十万人马齐头并进,江南不过二十万精兵可以和大雍一战,自然是一战成功,玉石俱焚。不仅是皇上,就是齐王殿下和诸位将军,也不免存了轻视江南之意。我之忧虑,俱在于此。”
小顺子拊掌道:“公子对江南之事了如指掌,莫非这一战大雍将会损兵折将么,既然如此,公子为什么不向皇上说明情况呢?”
我苦笑道:“有些时候,事情若不摆在眼前,是很难让人相信的,皇上和诸臣商议平楚之事时,即使以石彧的稳重,都说出‘南楚内有权臣擅权,且有凤仪余孽为患,将相不和甚矣,虽然有大将如陆灿者,也断无立功于外的道理,我军循序而进,纵然不能一战平楚,也可攻略淮南,占据蜀中,夺取襄阳,令南楚只能倚长江苟延残喘。’这样的话来,可见大雍上层已经失去了冷静。反而是南楚,虽然陆灿受制于权臣,却是上下同仇敌忾,戮力同心,这一战,大雍必然败于南楚。我已经上了密折给皇上,说及此战胜败尤在两可之间,劝其不要急于兴兵,可惜皇上将密折留中不问,显然是不同意我的意见,或者还会以为我是不忍见故国兵燹,所以危言耸听,其实大丈夫岂可瞻前顾后,我受大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