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262章

南海风云录-第262章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部战区司令由马林。克雷格上将担任,下辖美军的第六集团军,这个集团军主要是由国民警卫队和后备役部队组成的,由于东部是大后方,克雷格将军原来又是陆军参谋长和后备役委员会主席,所以由他组织训练美军的后备役部队是再合适不过了。

重新划分了战区之后,美国陆军就有了一个统一的指挥和调度,美军的效率以提高,南海联邦在温哥华附近的登陆部队所面临的压力就开始增大,据联邦空军侦察机这几日的侦查表明,美军在阿灵顿附近集结了7各师15万人左右的兵力,另外在斯卡吉特河的上游康特里克附近也有4个师左右的部队,此外还在温哥华东北200公里的梅里特发现了一直美加混合部队,兵力大概有5万人。

刚刚上任的西部战区司令麦克阿瑟中将是美国陆军中的佼佼者,他出生在阿肯色州的小石城,父亲阿瑟。麦克阿瑟二世也是一位将军,参加过南部战争、美西战争,还担任过美军驻菲律宾总司令,是一个十足的将军世家。

麦克阿瑟毕业于美国的西点军校,而是是成绩第一名毕业的,他的平均成绩还创下了西点军校创办一百年来的最高纪录,从此他在军界的升迁速度就呈火箭式跳跃。一战的时候,他是美军第四十二师参谋长,1919年他就成为了西点军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年,57岁的麦克阿瑟以上将军衔从美国陆军退役,与他的第二任妻子琼。菲尔克洛斯结婚,并在第二年有了他的儿子阿瑟。麦克阿瑟三世。

当马歇尔准备重组美国陆军指挥系统和各战区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位赋闲在家的老将军,由于他担任过西点军校的校长,所以很多美军中的中年将领都曾是他的学生,有什么能比这种关系能让他所领导的战区内各个将领之间的关系更协调呢?于是在1941年4月,这位61岁的老人又重新穿上了军装,以中将的军衔成为了西部战区的总司令。

第六卷几年? 第六十章 中将的计划

西部战区其实就是美国的前线,相比于其它两个战区来说,这里的任务要更艰巨,目前南海联邦的军队已经登上北美大陆,并且在西雅图以北的地区建立了防御阵地,所以西部战区司令的责任已经不光是要防御敌人登陆了,还要把登陆的敌人想办法消灭掉,不能让他们用温哥华等桥头堡,进而威胁美国内陆城市。

对于这个担子,很多美国将军都不敢来承担,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担子有点重,另一方面美国陆军相对比较闭塞,对南海联邦军队的作战方式缺乏了解。不过麦克阿瑟将军从小就喜欢挑战且不怕失败,当马歇尔将军找到他并透露出有意让他担任西部战区总司令的时候,他只想了一个晚上,就同意了这个任命。

按照他与马歇尔谈好的条件,麦克阿瑟上任初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自己的军力部署。他选择了原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亨利。阿诺德少将为自己的副手,专门为西部战区安排陆军航空兵部队的一切。

然后,他又选择了美国陆军第2军、第5军、第7军组成了第一集团军;第8军、第9军、第12军组成了第二集团军,并把自己的司令部设在了犹他州的盐湖城。在他所选择的这几个美国陆军部队中,有好几位将级或者校级军官都是美军中最具战斗力的将领,其中就有现任第2军第2装甲师师长的乔治。巴顿少将、现任本宁堡步兵学校校长的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上校、第8军军长沃尔特。克鲁格中将。

由于美国陆军的军衔都偏低,所以很多陆军将领在开战前期都是校官。而同时期的尼米兹等海军军官却已经是少将、中将军衔了,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出,战前美国陆军是多么不受美国政府和民众的待见了。

另外作者在这里注明一下,历史上美国在二战开始之后,也没有独立的空军,它是到了二战结束之后的1947年才正式成立的,在这之前,美军的飞机一部分属于美国陆军航空兵指挥,另一部分属于美国海军航空兵部队,具体是为什么。作者也不懂。

美**方在紧锣密鼓的调整着自己的指挥系统和军力部署。驻守在温哥华港区的联邦军队也略有听说,但是对于谁谁谁担任了美军的什么职务,联邦军方并不太在意,在他们看来。对面的将领是谁并不重要。联邦军队从来不看人下菜碟。他们的作战部署都是提前制定好的,一步紧挨着一步,大家只要按照这个计划去认真执行就好了。

虽然对美军将领的更换没有兴趣。但是联邦驻军对于周边美军和加拿大部队的调动却一点都没忽略。每天凌晨,联邦的几十架侦察机就会向美国内陆飞去,利用机上的拍照系统和无线电侦测设备,仔细的观察地面上美军的活动,然后带回基地去供联邦驻军了解美军的情况。

美军的飞机也不是不想把这些联邦侦察机打下来,不过联邦侦察机一般都飞的比较高,比较快,再加上有机载雷达的帮助,美军飞机很难捕捉到攻击联邦侦察机的机会,它们刚刚起飞,联邦侦察机就能发现它们的身影,然后开始爬升到9000米以上的高度,使得美军飞机只能望机兴叹,而它们一走,联邦侦察机就又飞回来了,时间一长,美军飞机也不去费力费油白折腾了,只要这些讨厌的苍蝇不飞得过低,连美军的高射炮也不爱理它们。

不同于美军的大部队集结,联邦驻军并没有再派来更多的地面部队,依然是2个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师驻守在温哥华港区,但是从珍珠港开来的联邦运输船队却几乎每日不停的向这里运送着各种物资,主要都是航空油料、航空炸弹、战斗机和轰炸机、自行高射炮和自行火炮、部队的吃喝服装和建筑机械材料等。

目前工程兵部队已经开始扩建第二个军用机场,再等2个月,就会有4座可以起飞重型轰炸机的机场可以建成。不过美军肯定不会给联邦军队留下这么多的时间来经营自己的小地盘,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联邦驻军的将领们都感觉到一场更大规模的战役即将开始,如果联邦守军不能取得这场战役的完胜,那么这几十天的努力就将白费了,从战略上讲,就等于是联邦军队失败了。

年5月18日,南海联邦驻守在温哥华附近的军队,遭遇到了登上北美大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美军和加拿大军队投入了近30万兵力,16个师,从南、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同时向联邦陆军的斯卡吉特河防线、舒克桑山防线和霍普防线发起了进攻。

而南海联邦在温哥华地区总共只有3个师的兵力,联邦陆军第三装甲师、第11机械化步兵师和从澳洲赶来的联邦陆军第六装甲师,总计不到8万人。不过联邦军队在这里已经驻守了1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在主要防线上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就连坦克和自行火炮都藏在了隐蔽工事中。

除了人员对比之外,美加联军还从美国西部和中部调集了近1500架陆军航空兵的轰炸机和战斗机,900多门105和155口径火炮,500多辆m3和m4坦克,4000多辆重型卡车。而联邦军队的两个装甲师总共拥有600辆坦克、300多辆自行高射炮和自行火炮,加上机械化师的300多辆轻型坦克和装甲车,联邦空军和海军的近2000架飞机,在装备质量和数量上,并没有明显劣势。

按照麦克阿瑟中将和他手下将军们的想法,在南边的进攻伊始,先由陆军航空兵保护位于前线10公里左右的美国陆军炮群,再用火炮向联邦军队把守的斯卡吉特河防线进行长时间的火力覆盖,掩护步兵在河面上架设浮桥,以便让装甲部队冲过斯卡吉特河,突破联邦军队的防线上的一点,像德国装甲集团那样,对联邦军队的后方造成威胁。

这样一来,联邦军队就只能收缩防线,只要联邦军队的防线手扫到一定的范围,美国陆军航空兵的轰炸机就可以对温哥华港进行有效的轰炸,以破坏联邦军队在此处囤积的战争物资和修建的机场。

按照西部战区司令部的计算,美军目前还没有能力一次性把联邦军队赶下海,因为在温哥华港区还停泊着联邦的航空母舰编队和重巡。如果美军的进攻部队进入了这些军舰的舰炮射程,那么美国陆军的火炮是无法和联邦海军的舰炮相抗衡的,那时候美国的进攻部队就会遭到非常大的伤亡,这个伤亡数量不仅是西部战区司令无法承担,也超出而来美国政府的承受能力。

其实麦克阿瑟将军和他手下的将军们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没有取得空中优势或者说没有完全获得战场上的制空权的时候,任何地面部队都会遭到对方飞机的攻击,这不是你想靠本方飞机保护就能保护的了的。

对于美国的这些陆军将领来说,虽然在后世中很多都是二战中很出彩的名将,但是让他们出彩的胜仗含金量都不算很高,因为他们打的大部分都是顺风战,也就是说是依靠人数和装备碾压对手,就像现在南海联邦军队用更先进的战术和更先进的武器碾压他们一样,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只要不出现人为的重大失误,弱势的一方基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第六卷几年? 第六十一章 名不副实

就拿麦克阿瑟这位西部战区总司令来说,历史上他的二战之初就是菲律宾元帅,正是由于他的指挥失误,导致了菲律宾的美军飞机和轰炸机大部分被R军摧毁,结果他和他的驻菲美军被日本人打得丢盔弃甲,结果7万多人投降了R军,他却带着家属跑到了澳大利亚,还美其名曰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

一直到1943年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重新恢复了实力,经过中途岛和瓜达卡纳尔2场主要的海战,击沉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多艘主力航空母舰,而日本国力已经无法弥补这些战争损失的情况下,他才带着他的部队开始在太平洋战区反攻日本,最终攻占了日本本土,获得了二战中的极高荣誉。

但是在美**队、装备都全部超过日本,且日本国力衰退,军队得到不必要的补充的情况下,随便找一个不是军事白痴的合格军官指挥,都不会比他做得差到哪里去。不过他也有他的优点或者说优势,那就是他是西点军校的校长,他出身将军世家,他本身又参加过一战,在个人经历、家庭背景、军方的关系上都比较深厚,所以他能够更好的协调当时太平洋地区盟国之间的关系,所以说,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战将,而是一个类似于政客的平衡者。

然后我们再说说另一位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他在二战历史上也是美国有名的五星上将之一。不过他在1943年之前基本没打过什么像样的仗,当他带着美国的10万大军登上北非去解救让隆美尔揍的找不到北的英军时。德国已经在斯大林格勒损失惨重,无力再支援远在北非的德军,他才凭借着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与英军一起开始对德军进行反攻。

而那个让他闻名于世的诺曼底登陆,与其说是由他指挥,不如说是由他或者他背后的美国赞助的一次必胜的行动,他并不是凭借着他卓越的指挥才能当上盟军司令的,而是因为他和他的国家是盟军最大的赞助商,就像后世一些电影拍摄一样,你不让赞助方的制定演员当主角。那赞助方就不给你投钱。你的电影就拍不下去。

那时候的德国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东线的苏联消耗掉了德军最精锐的部队和大半的战争储备,就算是盟军不在欧洲大陆上登陆,光用海军封锁德国、用空军轰炸工业城市、向苏联提供足够的物资支援。光凭苏联一个国家。就能把德国打回原形。所以艾森豪威尔同他的国家一样,不过是个投机得非常准确的投机者。

最后再说下美国的另一位名将,乔治。巴顿。这位美国的装甲集团指挥官与前两位比起来,那真是强太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确实是一位军人,是依靠着战功升上来的,是具体的战役指挥者。

他从北非登陆开始,一直都在与德军和意大利军队作战,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那非常具有个性的指挥方式,也证明他不是一只政客,而是一位职业军官。但是他取得的所有胜利,大部分都是面对弱旅,就连北非打败隆美尔的德军也是一样,当时的隆美尔得不到后方的支援,也没有足够的补给,眼看就要打败了英国人,结果美国的几万士兵开着坦克就冲上来了,本来他对抗英军就不属于碾压,靠的真是德军的素质和指挥艺术,在强弩之末的时候碰见一直没上场在旁边看热闹的美**队,只能说是心有余而而力不足了。

但是巴顿作为一名二战的名将还算是勉强合格的,毕竟他真刀真枪的在北非和欧洲同德**队战斗过,虽然当时他面对的德军已经不是真正的德军了,真正的德军都冻死在苏联广袤的国土上了。

如果说真的要凭借二战的名将的话,英法美三国的陆军将领可以称得上合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