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说天下系列-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李渊踌躇满志想要起兵时,突厥的军队却忽然压境到太原城外。这毫无预兆的突变让李渊措手不及,他急忙召集谋臣来讨论应对之策。
年轻气盛的刘弘基站起来说:“现在以我太原的兵力,放眼天下也没有多少敌手。这个始毕可汗来犯,倒不如放手一搏,将他拿下,壮我军威!”
几个年轻的将领听了这话,也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支持。只有老成持重的裴寂说:“我们所要面对的最大敌人,首先是隋军,接着还有大小义军,这些都是要损耗很大兵力的,也是我们操练部队的主要目的。谁料到突厥忽然来犯,实在对我不利。一来,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对付突厥;再者,一旦开战,以勇悍著称的突厥势必会削减我们的大量力量。虽然我们实力相当,不一定会输,但如果隋军乘机来攻,再加上各路义军,到时候可就难保胜算了。”
裴寂一席话分析得透彻,李渊也深深点点头。他环顾四周,只见大家一个个都开始变得静默,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敌人而头疼。
李渊笑了一笑,故作轻松地说:“其实,我们既然要起兵,内外的忧患都要想到。只不过在计划之中,我是先打算平定义军,增大实力,然后和隋军对阵。等到平定了这些内患之后,再出兵平定突厥。人算赶不及天算,现在突厥反而第一个冲到了我们的面前来了。不过也不用因此惊慌,行军打仗,讲究的就是一个应变,如果这点变化都应付不了,我们还怎么去应付接下来更多、更大的战斗呢?”
听了这话,李世民忽然站起来,对李渊和诸将说:“突厥来犯,我们不能不抵抗,不管是为了保卫国土,还是被迫迎击,但现在的情形,我们不能浪费实力。所以最好可以寻找办法,将损失减小到最少。”
李渊看着这个儿子,从之前的激情莽撞,到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沉稳了。他不再会第一时间要求开战,也不再只想用武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是经过慎重的思考,希望可以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这是他成熟的表现。
李渊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李世民说:“不知道父亲还记不记得,那一年我跟随云定兴去雁门勤王救驾,就是和这个始毕可汗正面对阵。”
李渊说:“我当然记得,那是你第一次领兵,就取得了勤王大捷。”
李世民说:“有了那一次的交锋,这位突厥可汗和我也算是老对手了。通过上一次交战,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多疑的人,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这一次我打算还是用老办法来对付他!”
李渊急忙说:“那可不行!计谋使用一次就够了,第二次肯定会被识破。始毕可汗也算是一代枭雄,他霸占北突厥草原多年,征伐无数,你的这些把戏要是敢再次摆在他的眼前,肯定会被他拆穿。”
李世民说:“我只是抓住了他多疑的弱点,针对他这一点下手而已,并不会完全照搬上一次的办法。”
看李渊依旧有些不放心,裴寂说:“世民虽然年轻,但是已经参与了很多次实战了,而且又饱读兵书,相信他一定能拿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现在正是磨炼他们年轻人的时候,倒不如就把机会给他们,让他好好表现一下。”
李渊半信半疑地点点头,对李世民说:“那你把计策说出来,让我听听你想怎么做。”
李世民胸有成竹地说:“我这个计策还是以一个‘疑’字为中心。现在突厥来犯,兵马实力相当,所以我们与始毕可汗要拼的是谁更加勇猛。而一旦他发现其实我们太原的实力远远强于突厥,他恐怕就不会这么看了。所以,我要造成一个假象——太原的兵马实力非他所看到的那样,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刘弘基、长孙无忌等人聚到李世民身边,焦急地说:“我们就依照你的计策行事,你快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李世民说:“这两天,突厥在太原城外远远驻兵。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放倒城头的旗杆,撤下布防,城门也要半开,将守城的卫兵撤退。”
李渊说:“这岂不是非常危险,突厥乘势来攻可怎么办?”
李世民说:“您放心,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始毕可汗是不会轻易动手的。”他回身对刘弘基等人又说:“我这么做,是为了让他觉得太原并不在意他。到了夜晚,你便带领一队军马,藏到城周的山林之中,第二天天亮,你便带着万人大军从突厥营前经过,进到太原城内,让他以为我们的援兵到了。”
刘弘基高兴地说:“妙计!妙计!这样一来,肯定能吓那个可汗一跳!”
李世民说:“依照这个办法,我们连日都可以重复实施。那始毕可汗一天不动手,我们就每天演一出援兵戏给他看。”
裴寂大笑着说:“二公子的计谋真是妙啊!我只怕我们的援兵源源不断,那始毕可汗会被吓跑,也没有什么动手机会了!”
李世民说:“这正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不用一兵一卒,只用气势,就将他们全部吓跑!”
李渊听了这一番解释和布置之后,满意地点点头,对李世民说:“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但是也要小心始毕可汗不上你的当!”
刘文静等人说:“留守就放心吧,就算到时候真的开打,我们也不怕。如果二公子的计策成功,确实可以为我们节省下不少的兵马呢。”
李渊点点头说:“既然这样,那就依计行事。”
李世民领命,带着刘弘基等一干年轻将领,一番布置之后,当天夜里派了数万人的队伍悄悄出城,等到第二天天色大亮之后,那支队伍又雄赳赳地进到太原城里。如此反复了六天,始毕可汗终于坐不住了,眼看着太原的援兵不断,马上就要超过自己的兵马一半多了,真的打起来,自己的胜算确实没有多少,倒不如先撤退再说。
第六天,李渊登上城门一看,突厥军队已经拔营离去。不由得哈哈大笑,对李世民说:“这一次,可是全赖你的妙计,才能不费一兵一卒就将始毕可汗赶走啊!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只要他军心动摇,胜利就是我们的了。”
李世民谢过父亲的夸奖,笑着说:“当年我在雁门关和始毕可汗对阵,用的就是这个计策;这一次又是用疑兵之计将他退兵,等他回去之后发现了真相,说不定会暴跳如雷啊!”
裴寂说:“二公子所言极是。那突厥可汗本来就是暴躁之人,要是他发现我们骗了他,说不定会有更凌厉的反扑,我们应该及早想一想对策才是。”
刘弘基大大咧咧地说:“现在我们是顾不上,所以才放他一条命,等到我们平定了其他地方,他再来的时候,一定打他个落花流水。”
裴寂说:“那如果我们正在平定其他人马的时候,他忽然来犯,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说:“裴叔父说得对,看来我的眼光还不够长远,没有想到这些事情。”
李渊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你也无须自责,突厥一直都是反复无常。当年文帝将义成公主下嫁给他,希望可以通过和亲换取边界的平安,但是你看现在还不是一样不断来犯。为了我们的金银玉帛,他会不断来挑衅,我们和他之间,注定要有一场大战的。”
李世民听到李渊的话,忽然灵光一现,对李渊说:“既然他求的只是我们的金银玉帛,那我们就给他,这样他不就不会再来骚扰边境了吗?”
李渊奇怪地看着他说:“这是什么意思?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没有志气了?”
李世民笑了笑说:“不是孩儿我没有志气,只是我们眼前的形势容不得我们有志气。始毕可汗始终是一个大患,我们不可能分出兵力来一直在这里等着他。如果这样,反而牵制了我们的力量啊!倒不如给他金银财宝,让他满足,等我们真正有实力战胜他的时候,再和他一决胜负,到那个时候,再让他知道我们的志气!”
一直在边上的刘文静听到李世民这一番话,不由得拍着手说:“说得好!大丈夫顺时处事,能屈能伸,先放低身份与他交好,等到有实力的那一天再决胜负!二公子真是有过人之见啊!我愿意出使突厥,把这个意思向始毕可汗传达,保我边疆安宁!”
李渊、裴寂等人也纷纷点头,对李世民和刘文静这一提议表示赞同。
在乱世之中谋安稳向来都是非常不易的,李世民正是抓住了对方的特点,以疑兵退敌,又投其所好,通过他的策略,不仅让突厥始毕可汗对太原退避三舍,而且与之交好让突厥远离中原,为李渊的征战起兵解除了后顾之忧。李世民,这位被千古传颂的英雄深深明白:所谓的英雄胆气不是凭借一时的豪勇,而是放眼将来,以对局势最为有利为原则来选择自己的姿态,并不以一时的屈就为耻,因为他有想要达到的更为高远的目标。
9。 稳住李密:君子能屈能伸
李渊经过充足的准备之后竖起了反隋的大旗,他纪律严明,军法严肃,与民约法,稳定了局势,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在政治上获取了完全的主动。与此同时,他不断征服周边的义军,让自己的队伍扩大起来。在王世充、窦建德、李密等人都蓬勃发展的同时,李渊也不甘落后。
占据着陇西等主要地盘的李渊,封自己的大儿子李建成为唐国公世子,以裴寂为丞相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礼乐征伐都进行了严密而细致的布置。随着一次次胜利的获得,他不仅迫使隋将屈突通投降,大破薛举、薛仁杲父子,并镇压了企图在河西地区自立为帝的凉王李轨,乘着获胜的势头,刘武周、萧铣等义军队伍也被荡平。从关中到中原,李渊势如破竹。然而,在平息了这些力量之后,义军中的巨头李密成为他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敌人。
公元617年,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率军,计划要进军关中。隋军的主要战斗力量集中在这里,打算和李渊决一死战。但让李渊放心不下的,却是位于洛阳附近的李密。
李渊迎风站在高处,看着自己的军营扎下的庞大寨子,对身后的李世民说:“我们从起兵走到现在,每一步都非常不易,只要一步走错,之前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要化为烟灰。这一点,你明白吗?”
李世民说:“我明白,所以走得越远,我们就要越加谨慎。”
李渊说:“现在,我们就要入关了,这可是严峻的一战。但是身后却站着一个更为严峻的敌人。其实我知道,他也是非常想要入关的,只不过被洛阳缠住了,一时半会儿离不开而已。可若是我们执意前行,势必会牵动他。到时候他要和我们争起来,我们前要对付隋军,后要对付他,那可就难办了!”
李世民点点头,说:“正是如此,我们不能两头作战,必然要停下一边来。”
两个人正说着话,裴寂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递给了李渊。
李渊打开信一看,不由得怔住了。李世民急忙问:“父亲,是谁来的信?出什么事了?”
李渊说:“是李密,他邀请我前往河内郡与他结盟。”
“啊?这怎么成!”李世民激动地说,“李密在这个时候邀请您,分明是有企图啊!”
裴寂顺了顺气,对李世民说:“也难怪他会写这样的信来,之前我们和其他义军作战的时候,主公曾经写信给他,表示想要和他结盟的。那都是为了让他不与我们为敌而想出的权宜之计。现在没有想到李密居然将计就计,要我们去河内郡和他结盟。”
李渊边往回走边说:“李密也算是将门之后,他之前其实也是无暇顾及我们,所以才接受了所谓的‘结盟’一说,而暂时没有与我们为敌。现在他这样明显地邀请我们,看来他已经容不下我们了。”
裴寂说:“一山难容二虎,现在各地的义军都已经平定得差不多了,能够有实力和他抗衡的显然没有几个了。而他和王世充在洛阳对垒,一时半会儿局势还不够明朗,但我们的势头却发展迅速,所以他想腾出手来先把我们制伏啊。”
李世民说:“听说这段时间以来,李密连续被王世充打败。这个时候他本来自顾不暇,却想要和我们争夺,真是不自量力。”
李渊摇摇头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他暂时吃了败仗,但不等于他就不能重新站起来。我们不可轻视他。”
几个人边说边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军帐中。李渊命人召集将士,希望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刘文静看大家一时也没有什么主意,便对李渊说:“主公,李密的心思很明显啊,您这一次可千万不能去河内郡。”
唐俭说:“现在是两难,如果去了河内郡与他结盟,那就吉凶未卜了;但如果不去,就怕李密会以此为借口,说我们根本没有诚意与他结盟,进而与我们为敌。”
李渊说:“是啊,现在的情况,我们看来只能取舍了:是先进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