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二战回忆录 >

第354章

二战回忆录-第354章

小说: 二战回忆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耸浯拥淖詈笫唤箍赡芡瞥俚芯慕埂8甑恰け茨谔睾桶拇罄蔷癖ヂ胰沸潘腔岷莺莸卮蚧鞯腥说摹�

         ※        ※         ※

  为了了解我一直认为毫无问题的近陆防务及其抵御包围的准备工作,我发了下面一份电报:

  首相(在华盛顿)致韦维尔将军            1942年1月15日

  1.万一你们被迫退到岛上,会发生何种后果,请把你的意见告诉我。

  2.保卫这个地区需要有多少军队?有什么办法能阻止像在香港那样的登陆?靠近陆地一带设有什么防御工程和障碍物?你有没有把握,能用要塞大炮去压制任何部署围攻炮队的企图吗?万事齐备了么?对于无用的人口作了什么布置?我一向以为最迫切需要的,是把该岛的保卫战坚持到最后一分钟,但我还希望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3.这里对你发来的电报,人人感到高兴,这使大家感觉到你是如何意气风发地正在大抓你那艰巨的任务。所有的美国人正像你的英国朋友一样,对你怀着同样的信任。

  一直等我回到伦敦以后,我才接到韦维尔的复电。

  韦维尔将军致首相           1942年1月16日

  我近日逗留在新加坡时讨论了该岛的保卫问题,并且要求作出详细计划。直到最近,所有计划都是以击退海上向岛上的进犯并牵制陆上在柔佛或以北地区的进犯为基础的;对于炸毁长堤,虽然已经作了布置,但对于在岛北建筑防御工事以阻止敌军横渡柔佛海峡一节,却没有采取过什么措施。最重型的要塞大炮能向四面八方回转,但是平直的弹道使大炮不能适用于进行炮战,实在不能保证用它们来压制围攻的炮队。供应情况尚属满意。已授权将某些空军设施和储藏品迁到苏门答腊和爪哇,以免拥挤。一俟接到详细计划,当再电告。大半要看空军形势而定。

  我在19日早晨读到这份电报,不胜惊异,痛苦之至。原来海军基地和城市的陆地方面,并没有设置永久性的防御工事来加以掩护。而且,更使人震惊的是,自从战争开始以来,特别自从日军已经在印度支那扎下根来以后,竟没有任何司令官采取值得一提的措施来构筑野战防御。至于野战防御的空无所有,他们竟连提也没有提过。

  就我对于战争的一切所见所闻,我相信,根据现代的火力,只要有几个星期就可完成强大的野战防御,也可用地雷和其他障碍物来限制和隔断敌军的进攻线。而且我从来也没有想到,那里竟没有团团一圈永久性的彼此分离的炮台来保卫这个著名要塞的后方。我不能明白,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件事呢。但是当地既没有一个官员,国内也没有一个专门的顾问曾经认识到这项极端需要的措施。无论如何没有一个人,甚至连看见过我的电报的,也没有一个人向我指出这一点来;我的电报是根据错误的假定,以为正规的包围是少不了的。我在书本上读到过1877年的普列文战役,还在机关枪时代以前,土耳其人在俄军袭击的虎口之中,就在普列文临时筑起了防御工事;我曾在1917年考察过凡尔登,在那里,在一年前,一支野战军驻扎在彼此分离的炮台里和炮台之间,造成了如此辉煌的战迹。我相信敌人要粉碎新加坡各个坚强的据点,定会被迫大规模地运用炮兵部队,而由于困难重重,旷日持久,这样就会阻碍炮兵部队的集中,会阻碍军火沿着马来亚的交通线集结起来。而现在这一切突然间化为乌有,我面前只见一片可怕的景象:全岛几乎赤裸裸的,即使还不是筋疲力尽却已疲惫不堪的军队,撤退到岛上来了。

  我把这些情形写下来,并非要原谅自己。这是我早该知道的。我的顾问们也早该知道;早该有人告诉我,我早该问问他们。我提了几千个问题,恰恰没有问起这件事,原因在于我的头脑中认为新加坡不可能没有接陆防御,正像一艘战舰下水时是不可能没有舰底一样。我知道为解释这个失策而提出的种种理由:一则军队忙于训练,忙于在北马来亚修筑防御工事;二则民工的缺乏;三则战前经济的限制以及陆军部的集中管理;四则陆军的作用是保护该岛北海岸的海军基地,因此他们的任务是在北岸前面作战,而不是沿岸打仗。我认为这些理由不见得能够成立。防御工事是早应该建筑起来的。

  我当时的立即反应,是要抓紧时间,亡羊补牢。我立刻口授了下面的备忘录:

  首相致伊斯梅将军,转参谋长委员会          1942年1月19日

  1.我必须承认,韦维尔将军16日来电及其他关于同一问题的电报,使我十分惊异。我丝毫不曾想到,具有半哩到一哩宽天堑的新加坡要塞的背后,竟没有全部设防,以抵抗来自北方的攻击;我出航时,曾同约翰·迪尔爵士谈论过这件事,他也丝毫没有想到。如果不把岛建设成一个城堡,那么把它当作要塞还有什么用处呢?建筑一条独立工事线,使探照灯和交叉射击同低洼地带遍地的电线网和障碍物互相结合,同时又准备相当数量弹药,使要塞的大炮能控制敌军设在柔佛的炮台,这是和平时期的起码设备;如果一个要塞已经建筑了二十年,竟没有这样的设备,真是令人不能置信。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在这次战争的两年半的时间中,不是更应该把必须的野战工事筑好了吗?在讨论这些问题的任何时候,你们竟没有一个人把这一点向我指出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一点早就应该做到,因为在最近两年来发出的各份备忘录中,我三番五次地表示,我依靠新加坡岛上这样的防御设施去抵抗正式的围攻,从不依靠克拉海峡的计划。此刻在英国,我们已经发现了有必要保护所有炮台的后部,以防后方登陆的袭击;朴次茅斯的波茨唐山炮台早就指出这些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原则。……

  2.几座面海炮台和一个海军基地还算不得是个要塞,要塞乃是一个·四·周·完·全·设·防的坚固的阵地。仅仅有面海炮台而没有要塞炮台或固定的防御工事以保护后方,无论什么理由都是不能原谅的。由于这一疏忽,要塞的整个命运,就操在一万名乘坐小船强渡海峡的士兵手里了。我正告你,这将是可能暴露出来的最大的丑事之一。

  3.际兹柔佛战役正在进行的时候,应当立刻作出计划,尽量作好工作,计划里应当包括:

  (1)设法在北方战线运用要塞大炮,办法是:使用弱炸药,如无弱炸药,装入一定数量的高爆炸药。

  (2)在可以集结相当兵力的登陆地点,埋地雷,筑路障。

  (3)在栲树丛生的沼泽地及其他地方,架设铁丝网,布置陷阱。

  (4)建筑野战工事和坚固的据点,能进行野炮和机枪的交叉射击。

  (5)在柔佛海峡或在火力范围内的其他任何地方,一有小船发现,即加以征集,并置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6)在海峡每一端配置野炮,小心加以掩蔽,并装设探照灯,借以消灭任何企图进入海峡的敌船。

  (7)建立三四个机动性反攻预备纵队的核心,当被逐出柔佛时即可在此基础上建立军队。

  (8)应雇用全体男性居民建筑防御工事。采取最严厉的强迫方法,务使锄头、铲子能物尽其用。

  (9)不但新加坡必须用尽方法来维持保卫工作,而且全岛也必须战斗到底,直至每一个部队,每一个坚强的据点分别遭受破坏为止。

  (10)最后,新加坡市必须改成一个城堡,保卫到底。投降是不能考虑的。……

  因此三军参谋长发出了下面的指示:

  三军参谋长致韦维尔将军            1942年1月20日

  柔佛战役可能不利于你们,应当加以考虑,并为最大可能保卫该岛做好一切准备。几个重点如下:

  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使要塞大炮能用来对付向陆地的进犯,并且要将有效的射击操纵组织好。当检查储备的可能性时,希告知高爆炸药最迫切的需要数量。

  2.海峡通到陆地的进路,岛上的登陆场所及其出口,要用铁丝网、地雷、陷阱或者其他可能的办法加以阻碍。

  3.一部分保卫海滩的大炮和机关枪要从南边转移到岛北和岛西去。

  4.海峡内或海峡外而在该岛火力范围内的所有船只或小船,都要集中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或者加以破坏。

  5.防御必须以地域体系为基础,使所有地面防卫的位置足以控制最危险的进犯通道。鉴于沼泽地带部署海滩防御的困难,要建立一个机动预备部队的良好体系,准备进行迅速的反攻。也要在腹地发展一个交通壕网,以防止登陆成功后的扩大阵地。为此,以及一般地为了各种防御工事,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民工和军工。

  6.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范以奇袭取胜的夜间登陆的企图。在这一点上,鉴于日军的战略和机动性,要再度侦察似乎不会有人登陆的地点。

  7.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柔佛和新加坡的飞机场以及其他可能登陆的地方,使据报正在印度支那准备的日本空运部队不得侵入。必须充分利用皇家空军人员。

  8.要采取有效办法,疏散和管制平民,并镇压第五纵队的活动。

  9.参加固定的保卫工作的人员须要武装起来,并在本地防卫计划中分配好任务。

  10全岛要彻底搞好信号通讯,又要同苏门答腊机场取得联络,那里可给近距离支援的飞机用作基地。

  11.[我们]相信在以上几点中有许多已经在进行之中,望早日告知为盼。其余各点应即开始行动,切勿拖延;并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步骤,以准备持久的保卫工作。

  同时,我也打电报给韦维尔将军:

                           1942年1月20日

  你现在既已担任美、英、荷、澳四国的西南太平洋最高统帅,我当然不能直接向你发出指示。你的一切作战命令(我希望愈少愈好),将由总统在华盛顿通过联合参谋长委员会转来。虽然如此,当我有什么建议或者有什么问题时,我主张能继续我们的通讯。特别是牵涉到新加坡那样的要塞的地方防务时,更要这样。你阅读今日参谋长委员会发给你的关于新加坡岛的接陆防御的电报,必须本着这个精神。你的许多电报使我大为不安,我要十分清楚地指出:我盼望寸土必守,每一物资或每一个防御设施都能炸得粉碎,以免被敌军掳获,非到了在新加坡市的废墟中进行持久战以后,绝不能考虑到任何投降问题。

  我也发电给三军参谋长:

  首相致伊斯梅将军,转参谋长委员会          1942年1月20日

  此事[缅甸的增援]确归最高统帅掌握,但是三军参谋长应当表示意见。显然,任何事情都不应使我们对新加坡战役有所分心,但如果新加坡失陷,部队迅速转移到缅甸去还是可能的。作为一个战略目标,我认为使滇缅公路畅通无阻要比保持新加坡更为重要。

  三军参谋长致珀西瓦尔将军(在新加坡)        1942年1月21日

  1.战时内阁讨论了马来亚最近的形势。

  2.内阁接到关于日军在马来亚西岸我方战线后继续登陆的报告,十分不安。本来希望当地海军部队能够临时部署,有效地对付大概没有武装的敌船的入侵。请将已经采取的行动以及你们希望对这件事所采取的行动详细见告。

  3.另一个讨论到的问题是新加坡岛的供水问题。回想到香港不得不因缺水而投降,你能保证新加坡即使同马来半岛断绝,也可以维持下去吗?

  4.一个月以前,总督奉令尽量将无用的人口从新加坡疏散。请电告已经疏散的人数和将来的计划。

         ※        ※         ※

  21日早晨当我醒来的时候,我的公文匣子上面放着韦维尔将军的下列电报,报告守卫新加坡的前景悲观之极。

  韦维尔将军致首相            1942年1月19日

  我派到新加坡去研究该岛防卫计划的官员现已回来。防卫该岛北部的计划正在准备拟订中。·守·住·该·岛·所·需·要·的·部·队·人·数,·大·致·同·防·卫·柔·佛·所·需·要·的·人·数·一·样·多,·或·者·还·要·多·一·些。①我已命令珀西瓦尔在柔佛战斗到底,但要订出计划,万一柔佛战役失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