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33章

甲申天变-第33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娥子很熟练的把野葱的干沫子和细盐撒在烤肉上,细细的切下一块,小心的递给长平公主:“这獾猪肉最是肥嫩,油水也足,我最爱吃的呢,公主娘娘也尝尝吧。”

獾猪肉肥的流油,是山民的最爱。奈何公主不大喜欢这肥腻的物件儿:“我还是吃这个吧,看起来不那么油腻。”

在这个时候,越是肥腻越是好肉,放弃肥肉选择干瘦的野羊是山民绝对不做的蠢事。或许皇家人物不知道獾猪肉的价值吧。

娥子赶紧切下野羊肉给她:“这野羊肉是我亲手洗的,肯定把毒性都消干净了。”

“这……这羊肉有毒?”长平公主对这个“毒”字有异乎寻常的敏感,拿着筷子不敢下手。

野羊这畜生灵敏的很,最是难以捕猎。村民往往在箭镞上涂抹一种叫做“毒鱼胶“的慢性毒药,只要射中野羊就可以慢慢跟随这受伤的畜生,等它毒发无力奔跑之后再慢慢收拾。至于有毒的羊肉只要用盐水清洗,把残存的羊血弄干净之后依旧可以食用。

“原来如此,”听罢李四的解释之后,长平公主吃了一小口。似乎不愿意在这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上浪费时间,终于打破沉闷开门见山的问道:“李校典曾允诺十日内护送太子东行去往山海卫,如今十日将至,为何不见李校典有所动作?”

“山海雄关已然易手,吴三桂投了满洲人,这时候东行就是自投罗网。”老神棍魏无牙跳出来,无论春秋冬夏的摇着那柄破折扇,努力想在长平公主面前给自己增添几分运筹帷幄的风范。

“这位是……”忽然跳出个獐头鼠目的家伙,这家伙是谁呀?魏无牙的突然出现让长平公主摸不着头脑。刚刚放松戒备的侍卫也把手放在刀柄上,大作忠诚护卫之姿。

“你们这是做什么?知道我是什么人吗?”老神棍指着那四个侍卫很嚣张的大叫,根本就不等李四介绍,急吼吼的表明自己的身份:“我乃是李校典的军师谋主,叉子队的首席智囊,乡亲们都称我为赛诸葛……”

村民称魏无牙为赛诸葛的说法纯粹的子虚乌有,大家也根本就没有把他当什么智囊,甚至有好几回把这个经常偷东西吃的“军师”揍的满头是包。

对于这个面皮堪比城墙,硬往自己脸上贴金自称军师的老神棍,李四还真是哭笑不得。不过有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来确实要方便一些。

“据传闻,平西伯吴三桂已经剃发,投靠了满洲人,”李四尽量把语速放的低缓:“所以说,东行之举尚要从长计议。”

“平西伯世受皇恩,先皇待其甚厚,当不会做出投敌之事。”李闯兵败一片石的消息长平公主等人也曾耳闻,也隐隐约约听说了吴三桂投靠满清的风传。只是在没有得到证实之前,这些大明遗孤不愿意放弃心目中最后的希望。

若吴三桂真的投靠满洲,大明最后一丝希望也就彻底葬送,这是太子党人说什么也不愿意看到的。

“世受皇恩投靠反叛的重臣还少么?也不缺他吴三桂一个吧。”见李四没有当面否认自己的“军师”身份,魏无牙欢喜的很,说话更是肆无忌惮,话里讽刺的味道愈发浓烈。

闯军破京之后,争先恐后投靠的阁臣勋贵数不胜数,哪一个不是世受皇恩?

大明养士垂三百年,连一个文天祥也没有,确实让公主脸上无光。虽然这个样貌猥琐的老家伙是在冷嘲热讽,却也不算说的错了。

现在大明太子唯一能够调动的武力就是那百十名侍卫而已,就是这些少的可怜的武装力量也是李四等人拼死从乱军中带出来的。何况作为公主的长平远不如那些东宫学官更有话语权。

其实长平公主早已经隐隐感觉到了局面已经比想象中更加恶化,各种迹象表明引以为希望的吴三桂很不可靠,只是人们不愿意放弃这个唯一的最后的希望罢了。

背后冷风依旧,面前篝火熊熊。

“娥子,添些柴火。”

娥子晓得四叔在说很大很大的大事,乖巧顺从的应了一声,却发现剩余的木柴多是潮湿:“四叔,柴火湿了……”

“大火无湿柴,添吧。”

良久不语的长平公主终于开口:“若是传闻为伪……”

“李四将誓死护送诸位殿下去任何想去之地。”李四忽的站起身来,郑重的不能再郑重的给长平公主行个君臣大礼。

“若是传为是真……”长平公主依旧端坐不动。

“李四亦将誓死护送诸位殿下去任何想去之地。”还是这句话,果断决绝隐有金石之声。

“李校典舍得这辛苦开创的大好局面?李校典辛苦收拢的这些百姓如何处置?”长平公主依旧面无表情的端坐;,一句一个李校典的说着。

“大火无湿柴。”熊熊篝火之中,那些潮湿的柴火正烈烈烧的旺盛。

一直端坐安然受李四大礼的长平公主款款起身,规规矩矩的对李四行个大礼:“李校典果然不负先皇托孤托国之重,请李校典受长平一拜。待我说服太子之后,李校典再受太子封拜之礼。”

“臣愿粉身以报,誓死护卫太子重掌天下,复我大明河山。”

为啥四叔和这个公主互相行此大礼?懵懵懂懂的娥子怎么也想不明白。

看到长平公主对李四行大礼的时候,老神棍魏无牙也是血气一热满面赤红。他可比娥子这丫头有见识的多了。

就这二人互相行礼,已经算是完成封拜之礼,那可是登坛拜帅时候才用的隆重礼节。经这一拜,叉子队的名分就已经确定。只要等到太子再来拜一拜,叉子队就是正正经经的大明复国军了。

直到长平离去的时候娥子才发现,一直面无表情的公主,双眸之中隐有水光。

“嘿嘿,李校典,国之重臣呐,托国之重呐,啧啧,戏演的不错,”魏无牙在一边怪声怪气的调笑。

“滚一边去,”李四笑骂:“句句肺腑,怎么你这老东西就定要说我是在演戏?”

“哈哈,是不是演戏你我心知肚明。”魏无牙笑的止歇之后说道:“依我来看,闯军和满洲人正纠结不清,正是咱们动手的大好时机,何必等这些什么公主太子?满洲人的战力你最清楚,若是等到遍地都是满洲兵的时候,咱们的机会可就……”

就算是需要大义的名分,大可以胁裹了太子去做想做的大事嘛。

“我也不完全是在等他们,眼下还不是最合适的发动时机,我们还要等。”李四看着夜空,仿佛在计算着什么:“不过也快了,你的鼓吹事宜还要加强,反正就是宣扬必须要南下了,咱们一定会再回来的。”

“鼓吹的事情我最拿手,而且做的顺风顺水,你说的时机是啥?我怎不能领会?”老神棍再一次感觉自己的思维跟不上李四了。

“你要是知道就真成神仙了,哈哈”李四笑骂他一句:“我才是真正的神仙,你不过是条神棍而已。”

PS:本书所有铺垫已彻底完成,剧情将展开。

火中栗

第六十章 大忠臣呀我是

经过了大秤分银的狂欢之后,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可谓一日三惊。

李闯兵败一片石的消息很快得到证实,紧接着就是吴三桂带领满洲兵进了京城,还不等人们有所反应,易服令,剃发令就哄传开来。(关于剃发令的内容,想必读者已经看过不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或许有的读者会说满清入主中原之初执行的是温和政策,这是一个误区。多尔衮前脚进北京,后脚就下了剃发令,只因为反对浪潮太大,立足未稳的满清心存恐惧,这才暂时撤销,也仅仅是撤销了几个月而已,后面就是血淋淋的留头不留发了。)

人们刚刚明白剃发令是怎么回事,圈地令又来了。

京城五百里方圆以内的土地悉归旗人所有,几日之内旗人就要引马携绳,准备跑马圈地了。

逃人法,授充令在几天的功夫里接踵而至。

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几百年,忽然之间所有的田地都成了旗人的;身体发肤是亲爹亲娘给的,怎么能剃去?

别的地方先不说,刀把村范围之内立刻就有如鼎油之沸。

魏无牙早就在鼓吹南下的思想,先前还有些抵触者,毕竟热土难离嘛,辛辛苦苦开创的大好局面怎么舍得离开?

满清各项政令在几天内雪片一般飞来,反而让这些不愿意离开故土的百姓转变了念头。

因为刀把村距离长城隘口不远,对于满洲人的这些政策早就有所耳闻,尤其是关外汉人的凄惨处境使得大伙都明白一个道理:满洲人摆明了是要把汉人当奴隶的。

对于满洲人搞出来的这些律法规程,所有人多在一跳三尺高的大声叫骂。唯独有一个人击掌叫好,欢天喜地的好像捡到金宝的叫花子。

这个为满洲人的奴役政策大声叫好的家伙当然是魏无牙这条老神棍。

“真是天助我也,满洲这些蛮子帮了我大忙了,哈哈,如此这般民怨沸腾,大事可成。”一直在鼓吹南下寻找世外桃源的工作进展还算顺利,毕竟有李大财神的名头在那里摆着,很多人愿意跟随其后。可也有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素有威德的老人家,似乎不大愿意离开这片世代生息繁衍的热土。满洲人这么一鼓捣,再没有人愿意留下,跟随李大财神南下的工作立刻全面展开。

无论是大明灭亡还是李闯兵败,魏无牙都不大关心,反正朝廷也没有给过他什么,灭亡不灭亡的和他无关。甚至满洲人入关,老神棍也缺乏足够的关切,最多又是一个胡族乱华而已,天下百姓的甘苦和他没有一点关系。

他关心的事情只有一件:自己的前途和利益。

魏无牙只为自己打算。

号称百万山呼海啸一般席卷中原的李闯就象一股龙卷风,来的迅猛去的快捷。看似坚不可摧强大无匹,说败就败了。真应了那句话:兴也勃焉,败也忽焉。

对于李自成的惨败,老神棍连一丁点的惋惜也欠奉,甚至懒得分析李闯这么快就惨败的原因。

“老子早就说过李闯是成不了大事的,哼哼,老子是啥眼光?老子的眼珠子是要注视全天下的呢。”当初抛弃(其实是做了逃兵)强大的闯军是魏无牙这辈子最为正确的决定之一。

李闯在中原的实力眼看着就要土崩瓦解,满洲人虽然进了北京,估计也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放眼整个中原,也只有李四的这股力量具有潜在的成长可能。

手握能战敢死之武力,钱财粮秣充盈,又挟持了太子,这才是实实在在的霸王之资。

不论李四把戏演的如何精彩,不论李四怎么扮演大明的精忠之臣,魏无牙从来就认为李四是挟持了太子而不是拯救。

“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前途不可限量呀。当初叉子队还很弱小的时候老子就看出李四是个能成大事的,哈哈,老子的眼光就是准呀,当年诸葛孔明未出隆中先分天下的气概也不过如此了吧?看来我就是天生要做一代军师的材料……”魏无牙洋洋得意起来,要是在他身后安一条尾巴的话,肯定早就翘起半天高了。

“满洲人肯定把所有的注意力到放在李闯处,以咱们叉子队的战力,以咱们充足的银钱粮秣,带着太子南下不是问题。到时候太子登基……”魏无牙很意淫的想着:太子登基之后,李四就是实打实的实权重臣,把持军务朝政那是肯定的。甚至可以把太子废了,让李四自己当皇帝。那时候,我从龙最早的老魏起码能捞个国公吧……

“太子登基?”李四已经很少在魏无牙面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难说呀,崇祯航地殉国都一个多月了,南方诸王会没有动静?”

按照熟知的历史,那个狗屁不是的福王差不多就要是弘光帝了吧。

“南方诸王?你是说……”魏无牙的脑瓜子灵活的很,立刻就明白李四话中之意:“可是太子在咱们手中,他们称帝是不是名不正言不顺?”

“太子是在咱们手……咱们这里,可是谁知道呢?南方的那些个王爷知道吗?”

皇帝殉国,太子和整个东宫离奇失踪,南方诸王没有道理不称帝,这是很简单也很自然的道理。

魏无牙忽然发觉自己还是不如李四,起码没有李四那种胸怀天下的眼光,自己只是在关注中原这片是非之地而已,怎么就没有想到江南?

“那……那咱们应该怎么做?”要是南方诸王称帝的话,而且可以肯定人家正在准备或者干脆就已经称帝了,这队魏无牙打击不小。

“什么怎么办?该做什么继续做就是了。”明显李四要淡然的多,似乎根本就不太在意谁会当皇帝。

“还有什么该做的?好像都做完了吧?”

“老子整天忙的脚后跟打屁股,你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李四笑骂:“军师军师,有事先知,事到临头你还不知,你算个屁的军师。”

“我……我真想不到该做什么了。”魏无牙很罕见的老脸一红。

“你尽快帮我拟个条陈,给太子那些人送过去。”

“条陈?甚的条陈?写些什么?”

“笨蛋,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