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31章

甲申天变-第31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四敢于肆无忌惮的抢劫李自成这个大贼头,而且不怕李闯事后报复,光凭这一点老神棍魏无牙已经推算出李四的逻辑:“李闯必败在吴三桂手下?而且败的很惨?”

“吴三桂还能翻盘?”宁远一线有满洲精兵,山海关内有李闯大军,吴三桂的那点精锐已经成为无本之木,李自成就是干耗也能把吴三桂拖个半死,那点兵力怎么看也没有战胜的可能。

“吴三桂兵力毕竟有限,”在说道吴三桂这名字的时候,语速明显迟滞了一下:“他要是不顾一切起来,李自成就危险了。”

“朝廷都亡了,他不顾一切又能如何?”老路的脑子憨一些,无法领会李四话中应有之意。

“你……李兄弟是说吴三桂要联合满洲人?”老神棍脑袋转的快,立刻目标李四语中所指。

“吴三桂和满洲人打了十几年,怎么会和满洲联合?”

“我的天爷,”魏无牙猛然一拍大腿站立起来,把小案几都带翻了,不顾撒在衣衫上淋漓的汁水大声叫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吴三桂一定是投了满洲,一定的。”

李闯进京这样的好机会满洲没有放过的道理,借道蒙古从长城关口入关是满洲人南下的两条道路之一,怎么看都象是要打大仗的样子。前些天过来私贩军械的密云后卫官兵也证实了这一点,确实有大批满洲兵假蒙古之道往长城关口方向进发。叫人不能理解的是,这么大一股满洲军队眼看着要靠近长城的时候忽然折了回去,消失的无影无踪。

只要不打仗就是上天照应。密云卫的边防军才没有闲心理会敌人到底去了哪里。

“肯定是去了山海卫!”魏无牙终于明白过来,兵分两路的满洲大军又合兵一处,整个西路军完完全全的调去了东线:“满洲倾尽举族之力集结于雄关要塞之前,多尔衮敢如此孤注一掷,一定是和吴三桂勾搭好了的。我敢拿口袋里仅有的四大枚铜钱打赌,吴三桂和多尔衮有勾结……”

老神棍就是个人精,脑袋瓜子还不是一般的灵光。

“朝廷养了辽东军几十年,不会就这么投靠满洲人的吧?”路丙寅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和满洲人血里火里的干仗多少年了,怎么拉的下这个脸?”

“吴三桂早已是事实上的藩镇,他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

“他四叔说的也有道理,或者真是这么回子事情也说不定。”长久以来对李四的信赖让老路选择了怀疑自己而去相信李四,毕竟他有如妖般的大智慧。

若吴三桂真和满洲人勾结起来,局面可就复杂纷乱的所了。作为资深辽兵,路丙寅最明白蜷缩在极北苦寒之地的满洲人对于中原的渴望,也最清楚满洲人的奴役政策。

当年努尔哈赤那个来奴酋的时候,两辽的汉人被屠戮者何止百万?即便是生者也是世代为奴……

国门一破,满洲人蜂拥而入,整个中原再也阻挡,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兴衰荣辱,不再是改朝换代江山易主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到两个民族的存亡断续,关系到子孙后代是做满洲人的奴隶还是做这片徒弟的主人……

“天下要亡了么?”李四当时曾说过李闯进京不算什么天大的事情,老路终于明白他话李的含义。

亡大明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亡天下了。

“亡天下?不会。”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是李四本人也感觉到一股王霸之气勃然而发:“还有我们,天下就不应该亡……”

“四叔,你说该怎么做吧,我听你的。”少年人就是血热,路涧第一个挺身而出。

“哈哈,好像要做多大事情似的,天还没塌下来呢,有什么大事也要等以后再说,先把这座银山分了吧。”

“分银子?怎么分?”屋中人问的异口同声。

“当然是人人有份的均分,叉子队的家伙多分一点。”

“不能分。”反对分银子的声音同样是整齐划一。

“乱世已至,你我根基浅薄。”无形之中,老神棍已经开始融入这个团体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李兄弟格杀皇太极,至少在京北一带,你的声望无人能及,如今太子已在掌控之中,正是登高振臂成大事业之良久。此等银山正好资军,为千秋霸业起始之本……”

老神棍魏无牙说的也是屋子里所有人所想的,只不过大家对大明朝还有一丝眷恋,不象他这么无所顾忌的说处来而已。

现在李四的名望是有了,又有太子这个招牌戳着,在乱世之中这就是最大的本钱。再加上叉子队的武力,只要打出恢复大明的旗号,走到哪里都是一股力量。如今如有神助的得到这么大一笔银钱,正好登高一呼号召四方,成就一番事业,怎能如没见过世面的小地主一样把整座银山分散开来?

“嘿嘿,分吧,我有我的道理。”

求票求收藏,新书人气少,诸位若是看着还凑合,请帮俺口耳相传,好歹也能加点人气不是,谢。

火中栗

第五十六章 他不是大善人

将近两百万两银子,这本身就是一股力量。牢牢掌握叉子队这支武力,利用大明储君的名义号召四方,不难成就一番惊天伟业,这也正是魏无牙最大梦想。

可是这么大的一笔钱就被李四零零碎碎的分开了。

看着村民欢天喜地的把成堆的银子捧回家,老神棍魏无牙心如刀绞,好像大家是在分他魏无牙身上的肉一样。这笔巨大的财富完全可以转化成为更多的兵士,完全可以转化成为精良的武器,甚至有可能缔造一个英雄的伟业。

就这么被这些懵懵懂懂的村民零敲碎打的瓜分了,魏无牙真是肉痛的紧呢。斜着眼珠子不住瞪着李四,这个家伙不会真的是财神转世吧?把一座银山分给别人还能做到面带笑容。

以往战死者家属和伤兵的体恤钱都在五百两以上,在这个年头,五百两对于寻常的家庭来说,是绝对的天文数字。然后就是刀把村的村民,按照人头计算,不论是娃娃还是婆姨,有一个算一个,每人先送五十两。至于那些偏远的村子,则按照出力出工的多寡依次递减。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虽然物价腾贵,可五两白花花的银子就能买三个样貌还能交代的过去的丫头,或者娶个良家媳妇顺便办一场还算风光的婚礼。

尤其是外围的那些村民,撅着屁股耕一辈子田,也不见得能够攒下两吊钱。忽然之间就天降横财,就是吃奶的娃娃能够分到整锭的元宝,着实让老实巴交而又不知所措的村民感动不已,已经有许多人欢喜的大哭起来。

“分钱了呀,分了这么多钱呐,老爹你在天有灵,看看吧,这可是真正的元宝哩……”从来也没有见过大元宝的村民跪在地上,捧着银子喃喃祷告。前几辈子都在为了钱苦苦挣命,家里的婆姨心疼娃娃拿一文钱买半包牛皮糖,都要被男人们狠揍半个晚上,如今不必费力就有了元宝:“感谢李大财神呐,回去我就砸了神龛换上李大财神的长生牌位……”

“那么激动干啥?这都是你们应得的报酬,也就是你们的工钱……”李四满面春风是宣扬这是村民应得之财:“叉子队收获来的,都有你们的一份儿,你们也是为叉子队出过力的嘛。”

工钱?

确实为叉子队出过工出工力,可也不过是几天的劳作而已,怎么能分这么许多?

就是全家老幼做工八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呐,分明就是李大财神看乡亲们受穷心有不忍,这才大做散财的善举。

“你个傻儿呆脑,还愣着干啥?快给财神磕头……”在一些老者虔诚的叫喊声中,许多人真把李四当成了赵公明元帅,纷纷磕头。

“乡亲们,不必如此,真的不必如此,这就是你们应得的钱财。”李四尽量使话语更加直白浅显:“这么说吧,这些钱就是红利,咱们的队伍打了胜仗得了好处,你们就应该分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战争红利……”

“啧啧,还是李兄弟眼光长远呐,组建叉子队的好处不光是保护家园,原来叉子队还能赚钱,真是没有想到。”作为叉子队最初的组建者和兵源地,刀把村的人们最先明白了什么叫做战争红利。

“我是真服气了,原本以为种芝就是全天下最赚钱的营生,如今看来,打仗比种芝要厉害的多。”

“要是叉子队再出去打几场胜仗……”有脑子灵光的已经在憧憬美好的未来:“不行,我得把库房再扩一扩,要不都没有地方装银子了呢……”

“嗯,叉子队还是人太少了,还要再扩建。本钱么我是要多出一些的……”这是那些有商业头脑的家伙的想法,叉子队人多了器械精良了,训练跟得上了,才能打更多更大的胜仗,才能分更多的红利。

“去岁的账目上李四兄弟可是亏空着咱们的钱哩,把那些账目抵了就算我入的股吧,哎呦……”

还不等这个家伙说完,立刻招来他父亲的暴打:“真是喝完水就往井里撒尿的货,你买马车的钱哪里来的?娶媳妇的钱是哪里来的?不都是李兄弟给的?你还有点良心没有?老子揍死你个夯货……”

李四给大家带来这么大的好处,以前的他那点亏空谁还好意思提起?李大财神能亏空你的钱那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不知道外面村子里有多人削尖了脑袋想送钱给李四空亏呢。

老子打儿子本就最天经地义的事情,再加上这小子犯了众怒,也没有人上去劝阻,反而一哇声的起哄叫好。

“愚妇村氓,”老神棍魏无牙给这些欢天喜地抱着银子大笑的村民下了定义:“今日打了胜仗分红利,明天要是打败了,你们就要亏血本了哩。看见银子就没有脑子的小民,分了李四的红利会越陷越深,直到彻底和李四捆绑在一起……”

分银子这件事情,完全就是李四以个人威望强行施展,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赞同,虽然他们也不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样。

至少老路和老神棍就腹诽的很,拉拢这些村民的举动已经做了不少,没有必要再把这么大一笔财富分的零零散散。

路丙寅和魏无牙都不是贪这些银子,而是想把这些银钱作为成就一番事业的资本。他们二人无法理解的是,李四黑不听白不听的就这么分了,难道他不晓得乱世中壮大武力才是生存之根本?

“我想着吧,四叔天神一般的人物,肯定是有他的安排。爹爹你也说过,四叔要布的局很大,你我是想象不出的。”路涧对于李四的崇拜已经从盲从发展到了迷信的地步,无论四叔做出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路涧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都会表示支持,哪怕他根本就不晓得李四是在做什么。

就算李四说太阳是方的,路涧也会相信日头有四个角儿。

“四叔是大英雄呢,”一直在旁边看着李四身影的娥子眼睛里都带着小星星呢,看四叔被这么多人崇拜敬仰,她心里也乐开了花:“这叫啥来着?对了,这是仗义疏财的壮举……”

娥子没有读过书,一来是老路没有让女儿读书的觉悟,再者就是这丫头也认为女儿家家的读书没有啥用处。很难得她能知道仗义疏财这个词儿,而且自我感觉把这个词汇用在李四身上最贴切。

“屁的仗义疏财,”在很大程度上,老神棍认为李四和自己是一种人,就是属于那种爱占便宜不吃亏的主儿。李闯把大明朝折腾倒台了,李四趁机把太子鼓捣出来,以后旗号一竖起来,这就是大义。李闯率主力和吴三桂对掐的时候,李四又趁机把李自成装钱的荷包豁开个口子。

想方设法占便宜的李四会是仗义疏财的大善人?

火中栗

第五十七章 胜利大分配

这么大一笔银子不是说句话就能分干净的,整整折腾了一天半。

外围的几个村落的有些乡亲开始还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儿,看着邻居把元宝都捧到了家中,才知道遇到了千年不遇的横财,立刻放下手中活计赶过来……

在这一天多的时间,村子里比过年还热闹。大伙一哇声的称颂李四的好处,对李大财神的崇敬简直都没边儿了。乡亲们都是实在人,说不出许多顺听顺耳的好话儿,不过眼神儿里的热切都能把人融化。

确认所有人都成为大大小小的财主之后,李四惊讶的发现银子居然还剩下许多,月约莫有三五十万的样子。

“咋还剩下银子了?乡亲们都过来,咱们接着分,啥时候分光分净才算个完。”

众人无不轰然。

大伙已经都把好处捞的足足,剩下这三几十万就算李四明打明的揣进自己腰包,也丝毫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态度,怎么也想不到李大财神居然有如此魄力。

大伙都知道李四的账面上还拉着亏空,再要把这些剩余的银子分了,李四可就一点也捞不到了。真要让这位大财神一个钱也没有的光着俩巴掌,大伙还真不好意思。

原来往自己荷包里揣钱也能揣到不好意思的程度!

这样的好光景以前想也不敢想,就是现在把这样的情形给外面的人说了,估计也没有人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