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202章

甲申天变-第202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按咱们赴死军的叫法儿,这木头桩子叫啥?”

“这就叫大炮!”

“我的天爷,这就是木头桩子嘛,啥时候成大炮了?”

刀牌手撇撇嘴巴:“要不怎么说你们这种种地的把式没有见识呢?这是给城里的鞑子看的,吓唬吓唬人就算。反正离的这么远,谁也看不清楚谁……”

“就是诓人呗,我懂了。对了,刚才我看见俺家的骡子了,还有人骑着哩,那畜生只能拉车犁地,可不是用来骑的。要是发了骡子脾气会伤人的……”

“你站整齐了,别说话,什么骡子不骡子的,到了这里那就是战马。”

“……”

为了增加戏剧的真实性,老神棍还特意的找了个百十个弓箭手,把一百多封劝降的书信射上城头:“想城中诸军,已知我赴死大军之威,为生灵计,为百姓计,当早知顺逆速开城门。本帅不计从前唯论如今,若一意自误,大军过处,鸡犬不留,切之,切之……”

若你们再不投降,我可就真的要攻城了。到时候杀个尸山血海,你们可别后悔……

大话都叫老神棍说尽了,牛皮几乎也要吹破了,可沁州城里还是一点儿要投降的意思也没有。反而能够隐隐约约的看到鞑子正驱赶着百姓上来,扛着木梁沙石等物加高城墙。

随便他们吧,反正老神棍压根儿就没有打算真打,当然他也打不下来。

第二天一大清早,老神棍又重施故技,这回的语气可要强硬的多了:“尔等可当我雷霆一击乎?”

别看老神棍演地不亦乐乎,其实心里头也着急呢,也不知道路涧他们那边打起来没有?还是赶紧把事情料理完了的放心,这种装神弄鬼的把戏骗了多久的。

为了防止很快被人看出来,当天夜里,老神棍就阻止了一次夜袭。

反正也是夜袭,能够拉上去的军队都拉上去,后头的冒牌货就是摇旗呐喊而已。

三千多人的队伍可是实打实的军队,又是地支营这种配置齐全的队伍,在黑夜之中还真演了一回攻城大战的好戏。

拢共就发动了两次攻击,云梯丢了七八架,还折损了不少地人手,连个攻上城池撕破防线的机会也没有。当然老神棍早就下了命令,禁止士卒真的玩儿命硬攻,要不然的话,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第二天的时候再看吧,还真有一番大战之后的样子,沁州的戒备更加森严。

“行了,再坚持个三天五早晨地完全没有问题。”

这一回老神棍是真的有事情做了,命令民夫就地砍伐树木垒土筑壕,好似真的是建造攻城器械一般。

老神棍再一次把呜洋呜洋的书信射上城头,这一回可不是劝降了,而是赤裸裸的威

吓:“尔等据我河山,不知大势顺逆,实当诛之。不受降,攻破沁州片万无存……”

反正就是有大的不说小,见了骆驼就不再吹牛。这也是老神棍压箱底儿的绝活,好似真的是暴跳如雷要硬攻一样。

一直到晌午过后,连老神棍都感觉这戏唱的有点儿过火地时候,终于传来了期盼已久的消息:打起来了。

其实阿济格的援兵已经到了,只不过卡在半途之中到不了预定位置而已。

远在沁州一百七十里之外,是涅河的一个大拐弯处,进了胡甲山的山口,就算是到了沁州地面儿上。在这个一山一河交汇之处,路涧等人打一场窝囊至极的伏击战。

无论是路涧还是丁乙,怎么也没有想到忠诚伯安排好的一场围点打援地戏居然给唱砸了。

一万多赴死军主力,歼灭了满洲战兵两千挂零,还有一万多的敌人没有圈住,跑了。

而且这一万多满洲兵并不是溃败,而是撕开赴死军的包围圈之后迅速稳住阵脚,把山口给堵的死死,反而把赴死军给陷在不尴不尬的地步。

虽然路涧和丁乙这两个赴死军地猛将啥也没有说,可眼睛里都能冒出火花来,几乎要互殴起来。

原因很简单,鞑子本就有这方面的防备,作为主攻力量地两个先锋营冲的太快,没有实现战术合围。而鞑子也相当地机灵,一看架势不对,掉头就往后退,还真有几分毒蛇嗜手壮士断腕的气概,丢下被赴死军分割地那一部分,大踏步的退了回去。

无论路涧还是丁乙,冲锋陷阵还可以,要是说独当一面,李四还真是高估他们了。

尤其是这种局面下,缺乏坐镇的指挥,两人都是猛则猛亦的人物,谁也指挥不了谁。虽然说这个战场是路涧的首尾,可他都冲在了最前面,还怎么指挥别人?

要是李四本人在场的话,绝对不会出现这种荒谬到家的错误。其实也是李四过分高估了赴死军的战斗力,赴死军的兵力稍微占据优势,要是一口气把鞑子的精锐包饺子,即使是李四在场的情况下,还真是有点儿困难。

主要还的是赴死军前期打的太顺了,对于攻击的绝对迷信直接导致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战斗方式。阿济格地部曲可不是那些驻守地方的清军可以比拟的,多是百战余生的老兵,就是李四亲临,最多也就是把这些援兵分割开来吃下一大块,要真的想要全歼,这么点儿兵力显然不够。

要说这种低级错误的根子,还是出现在忠诚伯李四身上,可直接的责任人就是他路涧路营官。

“真他娘窝火呀,这算怎么回子事情。”巨熊一般的丁乙还在一边儿大声叫骂,隔着老远就能听的清清楚楚:“做好的布袋,没有他娘地扎口子,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

路涧在一边儿也是上了真火。

这一战可是四叔算计好了的,结果打成了这个鸟样子,要是四叔知道的话,还不晓得恼成什么样子呢。要是四叔在场的话,一顿暴揍肯定逃不过去,当然要是四叔在的话肯定不会弄成这样。

自从淮扬以来,四叔的脾气是越来越暴躁了,这种情况下,肯定把路涧地闹大揍成猪头。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占了点儿小便宜,结果把战略目标给丢了,好好的歼灭战打成了对峙的硬仗,说出去都丢人。

路涧甚至可以肯定,四叔知道这里的情形之后,很大的可能是把自己这个营官先撤了再说其他。这个独当一面的机会是四叔抱了很大的希望的,结果路涧没有把握好。

打仗,远不是勇猛能战那么简单的。

路涧想要成为四叔地臂膀独当一面儿,还差的远。

“路涧,还是你指挥,我打头阵,怎么样?”丁乙联合了癸字营的马海宽提出自己的计划:“我们俩硬攻,你们在后头垫上,功劳都算你的……”

“放屁!”少言寡语的路涧也恼了脸面:“这样折损多少弟兄你知道不?以后的任务怎么完成?要是鞑子再后退地话,咱们是攻坚还是退回去请求支援?”

丁乙也恼了:“那是你应该琢磨的事情,大帅给你指挥了,我早就说过你不行,你还抢,现在好了,抢吧……”

路涧腾的就站了起来,眼珠子都能冒出火来,恨恨的盯着丁乙。

“看我干啥?我说的不对还是咋地?”丁乙也不示弱。

“二位,听我一言。”孔有德上来:“反正也是打成这样了,争吵无益,鞑子吃了亏,肯定也要在思虑是要再搬援兵继续增援还是退回去放弃沁州。咱们的任务是明确地要前进的。既然已经是这样了,早已经失去了骤然打击地效果。眼下就只有结寨和鞑子对峙,同时遣一劲旅轻装前进,绕到鞑子侧翼进逼普铜关,攻的下来最好,攻不下来也能让面前地鞑子分兵……”

路涧和丁乙对视一眼,谁也不没有说话。

还是马海宽最先发言的:“这个战法确实可打破当前的僵局,可普铜关那边肯定是有所防备……”

“不会这么快,面前的鞑子军就是来增援的,只要动作够快,就算是鞑子知道了也来不及做有效的反应。若是进攻足够猛烈的话,鞑子就只有分兵。关键是要快要猛,能不能攻下来反而不那么重要。按照我的估计,即刻动手的话,四天之内最多五天,就能有效果出来。到时候轻装的队伍还可以杀个回马枪,再次和这边汇合。当然得足够的快,必须跑在鞑子的前头,要不然就给人家包饺子了。”孔有德看了看路涧:“我就是这么个意思,至于如何排兵还是要看路营官的意思。”

孔有德不算是忠诚伯的嫡系,有的话也不能说的太开,这个意思所有人都明白。

路涧也知道孔有德说的在理,可这样的战法和原本的战略计划完全不符,虽然这个时候不大可能再征得四叔的意见,可路涧还是愿意再深思熟虑一番。

孔有德说完了这一番话,本是准备离开的,一看路涧的神态就知道他在犹豫不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上的局面瞬息万变,战机一过即逝,路营官好自思量吧。



四叔在路涧心里就是一道翻不过去高山,在这种情况下,年轻的路涧还真是不知所措。

路涧还是不言不语,扎着个脑袋想的脑仁儿都疼了,过了足足有一袋烟的功夫,这才霍然起身:“丁乙听令……”

丁乙有点儿楞:“我说路家小子,你可想清楚了……”

“丁乙听令!”

第182章 搬家

李四知道西路军出现的失误之后,脸色十分难看,身营官更是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尤其是路丙寅,心情更加忐忑。真的想飞过去揍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一个半死,同时也希望保留住路涧的指挥地位。

这可是独当一面的机会,摆明了就李四兄弟要栽培路涧的意思,可那个夯货居然没有把握住,身为父亲的路丙寅要说不着急那才是鬼话呢。

按照赴死军的内部体制,根本就没有什么副帅那类的职衔,所有的大事小情都是李四本人一言而决,升到营官这个位置已经是个坎儿了。这回李四兄弟露出栽培的意思,几乎是明说要路涧再进一步的意思。

可这个傻小子居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把事情办砸了。

如今的李四已经和当年的李兄弟大有不同,很少见到当年笑呵呵的笑面佛形象,脾气大的吓人,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是以命令的形式传达,就是眼巴前儿这一票的悍将营官又有哪个是不怕忠诚伯发脾气的?

或许这也是上位者的缘故吧,反正老路和李四说话的机会也少的可怜,尤其是在这种事情上,“再给涧儿一个机会”这样求情的话儿都不敢说出口。

营帐中沉闷良久,李四终于对联络令兵说道:“你告诉路涧,让他抽自己十个大嘴巴子,不见血不算,要是还不长记性,就不停地抽,抽到长了记性为止。”

路丙寅心里一宽,知道这个李兄弟又给了儿子一个机会。要说让路涧自己抽自己的耳光,根本就算是微不足道的惩罚。当兵吃粮的,还有哪个不挨长官打地?就是在赴死军中,这种体罚也不少,反正大伙儿都是这么过来的。

“再告诉那个小王八蛋,刚才那十个耳光是大帅赏的军法,我这里还有十个耳光的家法,让他一并领了。”

在赴死军中,大帅的意志凌驾于军法之上,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这些主力当中,李四这种以个人意志统军地做派早已经形成传统,也没有人认为有什么不妥。

这个赴死军就是大帅地。他怎么做都是对地。这也是长久以来对李四本人地一种迷信和盲目崇拜。

在真正划时代地战法出现以前。尤其是这个冷兵器依旧占据主导甚至是统治地位地时代。出现一个或者一批军事奇才地可能几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战场上应变能力主要取决于临阵经验。

依靠丰富经验积累起来地应变能力。比某个天才地灵机一动更有实际意义。赴死军不缺少敢打敢拼地猛将。缺少地是能够独当一面地将才。在频繁地战斗中。军中地中高级军官也确实有很大地进步。但是长久以来形成地对忠诚伯本人地迷信和绝对服从也是一个桎梏。让他们习惯于按照李四本人制定地计划作战。一旦战场局面出现变化。虽然不至于不知所措。始终不敢打破李四地绝对权威。

西路军出现失误以后。最明智地做法就是赶紧寻找其他突破方向。或者是想办法调动当面之敌。而不是在犹豫中等待李四本人地进一步命令。在这方面。孔有德地经验要比路涧等人强地多。虽然路涧等人已经采用了孔有德地战术。可孔有德这个人不是李四地嫡系心腹。没有赴死军嫡系人马地那种绝对忠诚。

这也是李四首先提拔路涧地根本原因。

经验可以慢慢积累。但是提拔地前提是绝对忠诚和绝对可靠。

“四火。”

“在!”一直站立在李四身后的亲兵队长挺身而出。

李四看了看这个一直跟随的年轻人:“甲字营由你暂领,你就先做甲字营的营官吧。”

“是!”四火一叉手。

这已经是实打实的提拔了,四火微微低头。

“甲字营是我的直属营,你也是我的亲兵卫队出身,领了这个营,要时刻记的自己出身,要是坠了我的名声,你就不必再来见我了。”

甲字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