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156章

甲申天变-第156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暗通款曲也不算什么稀罕的事情。尤其是这种兵不血刃就能收复故地的事情,最能激励人心。

打仗打的也不少,人也死了不少了,始终是处于被动迎战的防御作战,如今终于能够收复失地,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城池,可政治意义也极其重大。

至少这就说明了大明朝不再是完全的被动防御,已经开始在局部展开反攻,这可是提振民心士气的一剂良方。

这些小县城本就是在赴死军的院墙里头,拿下来不是什么难事。那边的新附军也看明白了这种形势,早就和淮西这边按照商议起义反正的事宜。

能够兵不血刃的拔下这几个钉子,自然是很好,可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吧。

偏偏杨廷麟是欢喜的很,不住的围着那石桌兜***,那架势就好像是叫花子捡了个大金宝一样:“真是天助我也,只要那些泗、灵,对我大明助力极大……”

“是有所帮助,东南可合围淮扬,西北可进取徐州。尤其是徐州,四战之地,若是握在手中,可临山东可转中,进退自如……”李四笑呵呵的给杨廷麟描绘未来的美好前景。

“徐州?不,应该扬州!”

杨廷麟来到淮西,就已经表明了朝廷是在打反攻扬州的主意,这已经是摆在明面儿上的事情,李四自然是心知肚明。

要是面对的是别人,李四肯定要要拿出装傻充愣的本事来胡搅蛮缠,可对杨廷麟这样的老朋友,就得拿出点实打实地玩意儿了。

“我也知道朝廷准备攻取江北,尤其是扬州。可如今的扬州已无实际价值,即便就是顺利拿下扬州,依旧要面对西、北两个方向之敌,最多是回到扬州沦陷之前的局面。而且扬州已是死城,对于江北的战略意义已经不大……”

“况且长江同样也是满人的防线,强行渡江作战,这里头的损失可就大了……”

反攻扬州最好的法子还多铎留下地那老一套,先扫清外围,然后再图。冒着敌人的坚固江防硬功……就是李四也舍不得这样干。

蒙古旗扼长江据运河,摆开的就是死守江防的架势,杨廷麟还能不知道了?这也是来淮西联络的赴死军的根本原因。

“扬州一战,归根结底还是从陆路下手最好。”杨廷麟也承认一这个大体战略,可从陆路上下手之后从你淮西才行,尤其是你李四现在已经算是把泗州地大门敲开了一半,收复扬州其实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你是占了天大的便宜,风凉话怎么说都成。可朝廷还要顾及自己地脸面,这收复失地的第一战说什么也要争一争的,要不然来你淮西做什么?就为了灌一肚子酒肉?

“朝廷……

的心思……”杨廷麟看着李四不住地坏笑,也是恍然好哇,你这是和我动心眼儿呢。朝廷里的心思你早就知道了吧?旁的我也就不说了,你取泗州,然后牵制扬州,朝廷从正面猛攻,这收复首战就是有再大的损失,朝廷也要和你赴死军争一争的……”

李四忍不住的“噗嗤”一笑:“我说老杨,杨大人,你凭良心说说,这个时候我是应该进取州还是应该牵制扬州?”

打开泗、灵一线,就等于是敲开了徐州地外围,只要进取到徐州一线,就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到时候北伐从任何一方向上展开,都可以做到从容不迫。费老大地力气和人力物力,取得一个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的扬州,也是孤选江北。除了政治上有所收获之外,战略意义远不如徐州。

“强力攻徐,你李四地声望必然更上层楼,俨然就是抗击清兵的第一人了。”杨廷麟老老实实地说道:“可朝廷不愿意看到这些,说句你不愿意听的,我也不希望你比朝廷走的更前。毕竟你李四和我杨廷麟都是大明的臣子,这么做的话,朝廷的脸面上也不好看……”

“脸面和战机,哪个更重?”

杨廷麟沉吟了半晌子,终于说出推心置腹的话儿来:“若朝廷不是在南都,说什么也要取徐州,谁要是拿扬州来说事儿而坐视了这个进去的良机,我都要拿鞋底子抽他的脸。可朝廷还是朝廷,比不得你这样的藩镇之军,很多事情还是要顾及到的。

当今圣上也不算是昏君吧?好歹也算是你我的弟子,新朝初建,尚不稳固,急需收复扬州的战功来支撑人脉提振人心。若你李四不帮一把,赴死军径自去取徐州,你李四的声望是上去了,淮西的局面是打开了。可朝廷那边……可就难堪的很了,其中牵扯你还不知道么?我的忠诚伯,大局为重呐……”

杨廷麟直势四,那意思分明就是在说:你李四看着办吧,要是你心里真的还有这个朝廷,就配合一下。若是你心里早不把朝廷当一回子事情了,随便你吧。

“泗、灵一破,若不尽快攻打,徐州必充足时间准备。徐州如此坚城要塞,要是准备充足了,再想攻打,可是难上加难,又不知要有多少勇士无故摧折……”李四长叹一声,神色黯然的说道:“哎,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念及大行皇帝的嘱托,也是夜不成寐。太子虽然已经登基,可收复故土的路还远呢!啥也不说了,谁叫我是大明的臣子呢……”

杨廷麟霍然起身:“好,先皇人,将社稷大事托付你李四之手,果然有远见的。仅仅凭此事,谁要再说忠诚伯是包藏了三心两意的,我第一个就不干!”

李的所作所为,很多地方都露出了和朝廷分道扬鏣的苗头,风言***的话儿也有不老少。要说有不臣之心,那是夸张了,可欲行自立的言语可真是不少。

廷麟是和李四并着膀子一路走来,说什么也不相信这些。要说李四跋扈张狂,绝对绝是有地。可杨廷麟依旧认为李四是满腔的忠心血诚,最多是有点居功自傲,说什么三心二心的绝对没有。

“得了吧,老杨,你少拿这些大帽子在我脑袋上扣。我吃了亏我自己心里明白,你得给我拿点实在的东西出来……”李四玩笑道:“要不然就把你这个朝廷重臣扣在淮西,做了人肉馅的包子给弟兄们吃。”

杨廷麟哈哈大笑:“只要你忠诚伯心里还装着朝廷,就是把我的骨髓油敲出来,我这心里也美着呢。三千,三千石精米,一百杆火铙,是朝廷给你的军酬……”

“才这么点儿?朝廷不会这么小气吧!”对于那三千石粮食,李四还有点儿兴趣,可一百杆火铳,未免是太抠门了。

“知足吧,这还是我给你说好话争来地呢,”能有这样的结果,杨廷麟也很满意:“就先这么说定了,详细的布置安排咱们再通讯息,我来了好几天,酒肉也吃了不老少,总算是能回去给朝廷一个交代……”

“老杨,等等,我还有个小事情,你得帮我一下。”

“甚”

“那个钱谦益……”

听了李四所言,杨廷麟心里也纳闷儿。平日里李四是最看不上这些东林人的,什么时候和这些人搅和在一起的?

“嘿嘿,私交,私交而已,说什么你也得卖我这个面子。”李四有点儿胡搅蛮缠的意思了。

“行,这事情我回去看看,就算是复了官位,肯定也是芝麻绿豆地小官,还是有职无权的那种。这算我杨廷麟还你的人情吧。不过你也知道,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和东林靠地太近。”杨廷麟还这么嘱咐李四呢。

“知道,知道……”

杨廷麟是心满意足的去了,可老马却满脸不高兴,小心的说道:“大帅,小人说句打嘴的话a李四微微摇头:“老马啊,这个世道,吃亏地就人,杨大人做了好人,坏人就要咱们来做了吧,对不住他也就这一回了……”

老马。

要说起声望和本事,身边的这位李大帅绝对是当世第一人,他的风光和名头都是实打实拼出来的。可要说起个人人品德行,李大帅可就远远不如杨廷麟杨大人了。

最起码杨大人不会搞这当面儿一套背后一套的把戏。

杨廷麟的本事不算很大,可一腔热血未必就比自己少了,怎说也是个真正踏踏实实做事情地人。这种人才要是在淮西这边,肯定要要受到大用的,可说到底不是自己地人呐,就连李四自己也在心里念叨:“老杨啊老杨,你那条道儿要是走不通了,就赶紧回头吧……”

如杨廷麟这种人,属于忠君爱国鞠躬瘁的典型,可对天子忠诚就能解决问题了?这个处于大变革前夜地时代,以前的那一套仁义道德未免显得有些过时,需要一套崭新地思想出来。

如江南兴武小朝廷那边,若这个小朝廷还是以前弘光朝那样,事情反而就简单多了,嘁哩喀喳的推翻它也不过是时机的问题而已。可这个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出现的朝廷在自己手里居然展露出了一丝生机,虽然还弱小的很,总算是露出了蓬勃的活力。尤其是那套新近才开始提出的民本思想,也是千年来未有的新局面,说不准还就真能成了气候。

虽然李四本人不大看好这个东西,可总算也是开了一个新的路子,至于能走多远还不得而知。切看着吧,若小朝廷真的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来,未尝就不是一件好事。

就是自己所走的这条道路,又有谁知道是好是坏?能多一个选择,总就有了回旋的余地。至于究竟哪条路才是最适合这个民族的?现在谁也说不好。

路子是要由人走出来,至于最终要走上哪一条,除了这个民族本身,谁也无权选择。

就好像是眼前打鞑子一样,只要你是真心的为民族而战,不管你用的什么那种方略,都是可以团结的,最不济也就是各打各的呗!回到民族复兴之路上来说,也是这么个意思。眼下来看,虽然淮西和江南都是有这样那样地心思,可都是在为了这个民族而努力,都想开辟出一条崭新的路子,至于哪条路才能走的更远,现在还不是下断言的时候。

就拿眼下和朝廷协同作战共取扬州来说,朝廷是为了自己的生望和体面,四也是应允了杨廷麟。

可真要说打扬州,李四绝对不会这么干的。

放弃大好的机会,耗费人力物力去取一个没有什么战略价值地目标,李四脑袋里还没有灌满糨糊呢。

至于什么趁势取徐州,更是彻头彻尾的满嘴瞎说,完全就是顺口胡咧咧。以赴死军的能力攻占徐州,虽然是胜券在握,可李四也不会把宝贵的赴死军拿去攻坚。

李四的战略核心就是最可能的杀伤敌人地有生力量,而不是争夺什么一城一地的得失。说白了就是:杀人才是最主要的。

就算是顺利下徐州,满清那边会眼看着右大腿上被捅这么一刀?肯定是竭尽全力地反扑,那时候赴死军的大部分兵力都要被牵制住,这笔账怎么算赴死军也不划算。

不管是扬州还是徐州,不过是赴:军的烟雾弹而已,在迷惑敌人的同时,也是在迷惑朝廷。要是真地想在扬、徐有所作为,主力北调是必然的。可赴死军的主力正源源不绝的开赴往庐州西北,大方向上完全就是相反的,显然是要突进河南了。

在明年开春以前,必须取足够的战果,用赴死军地叉子为淮西的犁开辟出充足地生存空间,一块一块的撕扯满清地血肉。这是江南战后赴死军的战略方向,绝对不可动摇。

在死军势力范围之内,只能有一个声音,只能有一个思想,那就是他李四地声音,就是李四的思想。至于赴死军必须不停的攻取,不断的战斗。而所有人都必须为攻取和战斗服务,至于其他,现在不能容忍。

干十营已经有七个正往西线调动,地支十二营也有四个营过去,更有炮营、马步营、扬州营、火铙营等主力会陆续抵达,总兵占到赴死军的一般还多,总战斗力几乎达到李四全部战斗力的弃城以上。如此大的准备和调动,绝对不可能为了配合江南,为了一个扬州而有丝毫改变。

六安以北一直到蒙城以南,都是赴死军的往来人马,车队民夫络绎不绝,各营各队正开赴往指定的集合地点。

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一早一晚的还有那么点寒冷的意思,军中御寒的衣物被服还没有分发下来。

可大伙儿的热情极高,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趟起的尘土足有半天高,簌簌的落在土黄色的军装上,一个个都成了土人儿,脑门子上汗水流淌而下,把脸上半寸厚的黄土刷成一道儿一道儿的,恍如刚从黄土包子里钻出来。

拉开这么大的架势,炮营、火铳营再有两天也就上来了,看样子不会比淮扬一战小。可放眼四顾,也找不出值得赴死军如此大动肝火的目标。

作为赴死军中的战士,肯定比下面的老百姓知道的多。百姓们也在猜测赴死军的下一个目标是哪儿?是徐州吧?估计就是徐州,四战之地,兵家必争,大帅还能不想打徐州了?

老百姓们大多认为李四是要对徐州下手了,可战士们知道,李帅的目标绝对不是徐州。

河南,肯定是河南,这队伍都调到这儿了,不是河南还能是哪?

可河南乱成了一锅粥,北边有会党教众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