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 >

第373章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373章

小说: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铰缘囊徊糠帧T蛏喜糠值亩饕诱龆鳎晕颐窃诘泻螅谝唤锥蔚恼铰越ィΦ蔽磐瓿烧隹谷照铰缘姆烙挝瘛U饩褪嵌粤⒌淄骋焕印5庥植荒芩滴颐窃诘泻笏杏位髡秸亩鳎家佑谡龅亩鳎颐窍衷诩岢值泻笥位髡秸允窃谕骋徽铰云笸贾拢懒⒆灾鞯挠位髡秸淖芊秸搿�

又有些人说:我们最初进到敌后开展游击战时,采取战略进攻方针,不是已经得到很大的胜利吗?假使现在要采取战略防御方针,则从前执行的战略进攻,不是错了吗?

不!我们在第一阶段所执行的战略进攻是对的,因为当时敌人正集中大兵向我正面进攻,敌后空虚,我有进攻的良好时机与胜利的条件。同时我为了停止敌人正面进攻,为了创造敌后抗日根据地,也必须在敌后采取积极进攻,牵制敌人,与打开新的局面,以达到我正面战略防御之目的与完成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任务。因为这样,从前采取战略进攻是完全正确的。不过这还是指敌后战略进攻而言。如上面所说在全国抗战来看,这个敌后战略进攻,仍是局部的进攻,又是为着达到整个抗日战略相持阶段之目的(当然也是为着将来的反攻),不是整个战略进攻的。

现在的情况与过去不同了!过去敌人主要是对我正面进攻,现在是主要的转向我敌后根据地扫荡了。这是一方面。在另一方面,过去我们在华中敌后是大的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时候,现在是开展敌后任务基本上完成,又转到坚持与巩固根据地的时候。因此,我们敌后执行的战略进攻方针,应暂告停止,即应该转到开始执行积极的战略防御方针了。只有认清这一方针,坚决执行这一方针,加紧准备反扫荡与反清乡,才能打破敌人的企图,才能够坚持与巩固根据地。如果没有根据地,就成为没有阵地的作战,结果将会失败的。

要知道,在敌我力量没有基本起变化以前,我们在敌后的战略进攻是有一定限度的,敌人的防守也是有一定时间性的。如果没有认识这点,会忘记了我们的战略是防御的,持久的方针,将会走入极错误的速战速决战略论中去。我以为我们在敌后有个别地区,不能坚持而失掉,就是由于只知道过去的战略进攻,不会相机的转到战略防御,同时也不能适时的部署战略防御的各种工作所造成的。所以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在敌后游击战争,只要进攻不要防御的见解,是错误的。

那么现在敌后游击战争,采取积极战略防御方针是根据什么条件呢?它是根据下面的几个具体条件:(一)敌人对我全面战略进攻业已停止,现在采取保守其占领区的方针,因此估计敌人对我敌后军用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将是必然的,并且现在敌人已开始这样做了!但敌人这一企图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他兵力不足,我国幅员广大,它并不能处处进攻,亦不能处处驻守,更不能作永久的扫荡与清乡与永久驻守很多地方。同时敌人进行的是侵略的野蛮战争,在政治上处于寡助,没有得到国际国内人民的同情,尤其被占领区人民的不同情,因此敌之力量是向下的,它是越打越弱的,最后必然失败的。

(二)我们在敌后发展的任务基本上已完成,现在主要的是粉碎敌人的扫荡与清乡,保存与巩固根据地和军队的时候,不是继续战略进攻的时候了。目前我之力量虽处于劣势,处于被进攻的地位,但我有击退敌人完成战略防御之任务,同时我所进行的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在政治上是占绝对优势的,有广大人民的积极赞助与参加,又有国际爱好和平人士的同情,特别沦陷区人民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的关怀,热烈的赞助我们。因此我们力量是向上发展的,是愈战愈强的,结果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三)我们总的任务是继续坚持敌后抗战,完全巩固根据地,聚集力量,准备反攻,这是互相联系的三位一体的任务,不能孤立的去看(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决议)。在目前情况下应该以巩固与坚持根据地为中心,因为根据地能够巩固与坚持才能继续坚持抗战,才能保存与聚集力量,准备反攻,以取得最后抗战胜利。如果根据地不能坚持与巩固,新的力量就无从准备,即原有力量,也难保存,而没有力量,就谈不到巩固根据地与坚持敌后抗战,更谈不到取得反攻胜利了!所以目前必须动员一切力量,首先要完成坚持与巩固根据地之中心任务。

由上述情况与任务来看,如果我们完全采取战略进攻,不转到战略防御的话,那就会实行过早的与敌决战,这是不对的。反之,完全采取消极的战略防御,实行退却逃跑,放弃根据地,则更是错误。现在坚持敌后斗争,只有执行积极的战略防御的正确方针,才能完成总的任务。

(四)怎样执行积极的战略防御呢执行积极的战略防御任务,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第一,要在思想上一致,这就要做到全体干部与军民都认识积极战略防御方针,乃现阶段坚持敌后抗战的正确方针,只有坚决执行这一战略方针,才能完成巩固根据地之任务,同时又要认识这样的战略防御是处在敌强我弱形势之下执行的,为一种极困难极复杂的事情,如果粗枝大叶,出于主观卤莽态度,则必致于偾事,务须细心多方研究,有了认识一致,思想一致,才能共负艰巨,达到积极战略防御的任务。

第二,要有正确的军事动作,依我各根据地目前的情况,其一般的动作应该是:(一)划分游击区与准备战场和后方:甲、划分游击区:应把根据地周围,划成为若干个游击区(大的可再划分为若干小的),就地坚持,就地游击。这些游击区的划分须依敌我情况,以及地形交通等条件而决定。但每一个游击区,都要对着一个或一方面的敌人游击活动;又要依地形状况及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线状况划分。一般的划法就是把交通要线与战略战术上要点,应划归一方负责,不可把它划为分界线,以免发生两不管现象,造成空隙为敌所乘的危害。

乙、准备战场:为什么要这样呢?主要是为着便于游击(伏击、袭击、扰击等),其次是运动战之用一般的选择地点,多在估计敌人可能来的方向去准备,并要在地形与群众条件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地区,最好每个方向要准备2 个以上的战场,便于机动。至干部队的位置,亦须预先准备,它的位置通常选择在各战场之间(或附近),以及封锁消息,部队运动通讯联络宿营供给等都便利的地方,也要准备两个以上的位置为好。

丙、准备后方:对后方所在地的准备,应该群众条件好,地形好,交通不便利,敌人不甚注意的地方选择,并须准备不大转动的(负伤员与物质)与时常行动的(后方人员)两种,每种多准备几个,以便分散隐藏及通常移动,这些后方不仅大的游击队要准备,就是极少的游击队也要准备必须的隐藏地。

(二)游击部队与侦察通讯的组织:甲、各游击区的部队组织,应有游击兵团(大的游击队)、基干队、便衣工作队、便衣侦察队(班)、通讯队(班)等,这些部队主要重质不重量,愈精干愈好,特别是基干队与便衣队尤要着重于政治上巩固与坚强,因为他通常分散独立活动的。

乙、侦察组织是军队的耳目,也是指导战争者不可少的东西。除武装侦察组织外,还要有秘密的侦察组织,这个组织应分为军事的(战略战役战斗等侦察)、政治的(政治设施经济政策……侦察)两种组织系统,并组成侦察网。它是由根据地最高指挥部拟定总的计划,转令各游击区分别执行。这一工作,不仅军事机关做,还应动员全根据地游击区党政军民各组织去做,更加保证情报灵通。

丙、通讯联络的组织,在游击战争中通讯联络是保证领导与指挥顺利的最重要工具,也是保证战斗胜利的主要武器之一,必须把这件事办好。因此各游击区与中心区之间,前后方之间,游击区相互之间,游击队与主力之间,各游击部队相互之间,均应设立公开通讯站,同时又须设立秘密通讯站(要可靠人员做)并准备两条以上的路线(平时不利用,只在战时用)。

(三)部队一般的活动方针:甲、在敌人未扫荡(清乡)前游击部队活动的方针是向边区敌占区开展游击战争,在军事上打击敌之出扰部队与特工,同时对敌侦察警戒,在政治上展开政治攻势,宣传与组织群众,培养新的游击队,加强敌伪军工作,军事活动应以服从政治活动的一般原则。

乙、在我根据地周围之敌(据点与部队),对我威胁甚大者,只要有机会与可能,必须集中力量消灭之。如对我威胁不大,攻亦不易者,暂不取硬打的办法。但对其出扰部队,必须坚决打击之,以遏其锋,各根据地与各游击区指挥部,应依此方针,定出具体活动计划,使各部队相互配合,共同指定方向活动,求得协同动作。

丙、当敌向我根据地扫荡(清乡)时,我们的动作方针是要各根据地的指挥部,即依当时情况,来估计和下决心适时订出作战计划,规定各游击部队主力部队新的任务及主要动作,使其依照执行,以免混乱。

各游击区的部队活动,仍执行就地坚持,积极游击的原则。并相机向敌占区或敌背后动作牵制与迟滞敌之前进。在必要时,抽调一部协同主力作战。

主力部队的动作,是决定根据地的存亡得失与否的,其作战的主要动作,是在被动中求主动,在防御中寻求进攻(反攻),从战略的内线作战,求得战投战斗的外线作战。如果没有胜利的把握则不打,敌情未明,时机未到不打,硬拼消耗不打,反之,我主力自己有准备而又有胜利把握时,则必须坚决打击之,因为打胜仗根据地可保,否则根据地必遭损失,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要对退却逃跑的避战及漫无计划的浪战两种倾向作斗争。

要采取以上所说的动作,必须不断的研究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及机动运用之,不能久停于一套办法。如在反扫荡中最主要的有两个动作,我们指挥员应该慎重考虑的:(一)是怎样打敌人。在未行动之先,就要想到那个敌人好打,那个不好打,需要多少部队打和派那个部队打。如果实行打的话,应该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打?采取怎样打法,打胜了或打败了又怎样办?要是敌我对峙着又怎样办呢?这些,都是需要思想上预作准备好。

(二)怎样转移部队。在未转移之先,就要想到转移好,还是不转移好?要转多少部队呢?除留坚持部队外,那个部队需要转移和转移到什么地方去?要经些什么路线?甚么时候走好?又甚么时候可到达目的地呢?如都想好了又准备好了,这才下决心转移。同时,又须想到如果情况变化了怎样办?路上遇到敌人又怎样办?这些都需要思想上预作准备的。

第三,要积蓄自己力量:(一)首先要加强军队战斗力。凡脱离生产之武装,无论主力军或地方军都要精干,军事政治都须强,做到以一人当10人,以10人当百人之用。

我记得过去红色游击队有许多队员在行动中,他是战斗员也是指挥员,同时又是宣传者与组织者。他不仅懂得与敌人作公开斗争,还懂得与敌人作秘密斗争,样样都很坚强。现在我们如要求每一个战士都做到这样,除一般进行军事政治训练外,特别要抓紧干部教育,因为干部是部队骨干,如干部强战士一定强,其教育方法是:一面总结每一个战斗与工作的经验教训实际教育之(主要的);一面利用战斗间断中经常教育之,同时又要办学校与训练班,进行比较更有系统的教育,提高干部质量(不仅部队干部如此,其他干部也如此)。

(二)储蓄群众武装力量。在根据地的民众和武器,都要组织在民兵(自卫中精壮的)与自卫军中,作为坚持根据地的主要力量之一(军事建设杂志中有民兵专论,这里不重谈)。但民兵的教育内容在军事上只教以简单的军事知识——如打枪、打手榴弹、侦察警戒、行军、宿营、伏击、扰击时的动作,在政治上是主要的以民族的、民主的、生产的、阶级的教育。这些教育如果只讲空洞理论,不讲实际生活内容,则将收效极微,必须把它本身所获得的利益与他现在和将来所负的政治任务联系起来讲,才能启发其觉悟与认识。这就是大处着想,小处着手的做法。

这样群众力量,不仅在根据地游击区内要广泛的组织,同时还要积极的向边区敌占区,利用各种方法与方式繁殖起来,这对将来反攻有莫大的作用。

(三)实行党员军事化。我们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