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仇恨,更加激发了为解放湘西人民而战的斗志。
面对残忍猖狂的匪徒们的暴行,黄克诚义愤填膺,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扫清湘西土匪,为家乡造福,为湘西的父老乡亲们除害!
1950年1 月,以黄克诚为首的湖南省委召开了党代会。
会议分析了湖南地区的形势,提出了1950年的工作任务:以坚决地彻底地肃清反动残余的土匪特务武装,有步骤地进行反封建的社会改革、消灭封建势力的政治统治和封建的经济剥削,开展生产节约、救灾备荒运动,为湖南全党工作的总方针。并指出:剿匪是当前中心工作的中心环节,不解决土匪问题,任何社会改革、生产建设都无从谈起。特别是湘西,剿匪更加紧迫和重要。
湖南省军区制订了周密的剿匪计划,要求我湘西剿匪部队集中兵力,第一步先消灭最猖狂、最反动的大股土匪;第二步军事进剿结合政治争取,消灭盘踞一地观望待机的股匪。省军区还进一步指示,在剿匪中,要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把军事扑灭、政治争取和群众捕捉三者密切结合起来,分时间、分地点、分环境,灵活地运用这些原则,务求把土匪消灭干净。
接着,湘西军区、四十七军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向剿匪部队广大指战员发布了剿匪政治动员令,号召全体指战员在具有光荣历史意义的剿匪战斗中,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决彻底地消灭湘西土匪,为人民解除痛苦,为我军争取新荣誉,为建设新湘西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随后,剿匪部队展开行动!
1 月上旬,各进剿部队相继进入进剿地区,对大股土匪展开了全面的春季进剿。
在这次进剿中,我军头一仗是“八面山之战”。
八面山顶是块几平方公里宽的平地,四周均是悬崖峭壁,仅有几道岩梯可以上山,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通往八面山的各路口和岩梯都被土匪设了闸门、碉堡和堆积了无数滚木擂石。
匪军的司令部设在被形容为只有燕子才能飞上去的岩间山洞里,名叫“燕子洞。”
因此,土匪们吹嘘:“八面山是大陆上的小台湾”,“共军想打下八面山是不可能的。”蒋介石也不断为他们打气。事后从缴获的电文中,看到台湾给他们发来的电报,允诺“在八面山空投支援。”
为了攻克八面山,我进剿部队发动群众献计献策,研究了攻山的方法,准备了许多绳索、软梯和长杆挠钩。
经过一个星期的刻苦训练,攻山战斗于一个夜间开始。
我攻击部队巧妙地避开了土匪把守严密的大门,从大小岩门之间的悬崖峭壁上用钩杆和绳索爬上了山顶。
次日凌晨,我攻击部队出其不意地攻上了八面山,消灭了把守路口的土匪,然后,攻占了匪首司令部,全歼这股土匪,取得了八面山之战的胜利。
从春季开始一直到该年年底,我剿匪部队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挥下,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终于将湘西匪徒全部肃清。
湘西解放了,百年匪患消灭了,“湘西土匪永剿不灭”的迷信被打破了。
广大湖南人民群众对人民解放军感激万分,他们纷纷给部队和省委写信,赞扬说:“共产党真是伟大,人民解放军真是伟大,神仙办不到的事情,被你们办到了。”
在一年的湘西剿匪中,黄克诚一直密切关注着剿匪的进程,当捷报飞来时,黄克诚感到莫大的欣慰。
建国初期,在湖南所开展的“镇反”和“三反”“五反”运动中,黄克诚能收能放,处事得当,既没有放纵敌人,也没有滥杀无辜,从而很好地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对于新解放的地区来说,镇压反革命本是立即要做的事情。因为湖南基本上是和平解放的地区,情况就又复杂一些,反革命潜伏势力很大,尤以湘西为甚。有和土匪合流的,有在地方称霸的,也有以合法身份掩护,待机而动的。
建国之初,国家首先要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政令比较宽大,没有立即提出“镇反”问题。湖南当然也是如此。
然而,当时的反革命势力却产生了错觉,以为我们被军事胜利陶醉了,不注意它的存在了。
于是,一有机会,反革命势力就活动起来,而且越来越猖狂。形势逼人,非采取措施进行镇压不可了。
黄克诚,这个一贯不愿开杀戒的老将军,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新生政权,建议湖南省委考虑镇压。当黄克诚和一些有关同志商量时,许多同志习惯于从宽大方面考虑问题,有的同志则有点轻视这些反动势力,以为他们是小残余,不足为患。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志想不通,认为开杀戒不符合中央精神。
抗美援朝开始,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人朝作战。
这一形势的变化,使所有潜伏的反动势力都大喜若狂。反动势力认为,他们的时机到来了,反攻有望,解放军怎么能打得过强大的美国军队呢?
随后,社会上的反革命势力肆无忌惮地开始了活动。社会上谣言满天飞,什么“国民党马上要反攻大陆啦”,“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啦”等等,弄得人心惶惶。为此,许多群众反映,共产党怎么这样宽大无边呢?连这样公开叫嚣的反革命言行都不管、不杀,不是要酿成大乱吗?基层干部们也感到形势严重。这样,赞成镇压反革命的就多了起来。
但是,一些中层领导同志仍然顾虑很多,下不得手,怕犯错误。
此刻,问题的关键在中央下决心。
黄克诚相信中央会作出正确的决定。
当时,同湖南一样,全国的反动势力在“抗美援朝”的形势下,都蠢蠢欲动。
中央早就看到了这点。
1950年10月,中央作出决定,指示进行镇压反革命。黄克诚立即传达了中央指示。然而,个别同志仍迟疑不决,不相信中央有这个决定。当时,湘西的负责人周赤萍就是这样一个。黄克诚亲自到湘西去督促他镇反,对他讲道:“湖南反革命最多的就是湘西,开杀戒的命令是中央决定的,根据湘西的情况,估计总得杀掉相当数量的反革命,才能控制住局面,你就下决心干吧。”
周赤萍听说要杀人,顾虑更大了。他亲自跑到武汉中南局,找到当时中南局的负责人邓子恢问这件事。经邓子恢证实以后,他才相信确实是中央的决定。这才下决心严厉打击反动势力,打开了湘西镇压反革命的局面,回击了反革命的进攻。开杀戒之后,在二十天的时间里,就处死了不少人。这时,黄克诚意识到必须对镇反加以控制了,否则,就会搞成扩大化。1951年3 月,黄克诚给邓子恢发电井报告中央说:湖南执行中央决议以来,杀的反革命人数已不少;目前已个别出现了逮捕范围扩大,处理方式简单的情况:我们拟即收缩,停止大捕杀,转入经常工作,限制范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斗争。
中央很快同意了以黄克诚为首的湖南省委的意见。1951年3 月30日,毛泽东在电报中回复说:我认为黄克诚3 月23日的意见是正确的。镇压反革命,无论何时,都应是准确的、精细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并且完全应由上面控制,……各地如有“逮捕范围扩大,处理方式简单”的情况者,应立即加以收缩。……运动尚未展开者,则应当推动运动的尽快展开……
在向中央发电的同时,黄克诚已决定在省内加强控制,收缩范围。下令不许随便杀人,没有省委的批准,一个人也不准随便杀掉。
然而,收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群众运动是很多人的运动,各有各的主观随意性,杀戒既开,又有点停不住了。
黄克诚亲自过问此事,严令禁杀,过了一个星期,才使运动完全停了下来。
停杀之后,计算总数,已经超过了黄克诚估计的数目。由于控制及时,湖南杀的反革命绝大多数是该杀的,是人民赞成杀的,可杀可不杀而杀了的,为数很少。
镇反打击了敌人的气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清醒了干部的头脑。
中央决定“镇反”是完全正确的。湖南下决心这么一镇压、杀了一大批反革命,治安情况完全改观。肃清了土匪,镇压了反革命,湖南就太平了。
连湘西这个历史上最不太平的地方,也从此平安无事,政府可以正常工作,法令通行元阻,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了。
总起来看,湖南的镇反运动,起先是推不动,后来慢慢动了,以后越动越快。真正动手开杀戒,不过二十天左右。由于黄克诚密切注视着运动,一看有过火迹象,便立即下令刹车,这才免于发生扩大化。
“镇反”运动之后,黄克诚又领导开展了湖南的“三反”“五反”运动。
“五反”运动,主要是清除工商业者的“五毒”行为。由于湖南工商业不太发达,较易处理,这方面问题不多。
问题比较难办的是“三反”运动。
“三反”运动主要是整肃党和政府内的腐败分子。毛泽东主席早在七届二中全会就告诫全党要警惕糖衣炮弹。
自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毛泽东便特别注意资本主义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在我国搞复辟,特别是注意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生活上,影响、腐蚀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所以,他便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地来打击他认为危险的倾向,于是,防右、反右成为他的主导思想。
反贪污运动被称为“打老虎”。大老虎即指大贪污犯。这个运动对黄克诚来说,比镇反还要难于开展。
镇反的对象是反革命,难在开杀戒这个政策问题上。中央下了决心就好办了。“三反”则是在内部清除贪污分子,一是难于找准对象;二是难于下手打击自己的同志。
“三反”运动,中央决心很大,为了避免下面走过场、敷衍了事,一方面惩治贪污从严,枪毙了两个地级党员干部刘青山、张子善以作示范;另一方面下达了数字指标,以便督促各地,认真查找,进行斗争,把贪污腐败分子挖出来。
对于中央的指示,湖南试行了几天以后黄克诚就感到有问题。
镇反是敌我矛盾,目标明确,根据情况可以估计一个大约数字。在国家和党内“打老虎”,目标和数字都不易搞清楚,采用限定数字的办法,会使一些单位,一些群众,为了完成任务而硬找对象,为了完成任务,而搞变相的逼供信。这样就会扩大化,搞出冤、假、错案。
于是,黄克诚召开省委会研究,决定县里不搞三反,以免控制不了,搞出许多错误来。县里和区、乡不搞运动,基层就稳定了。基层稳定,大面上就不乱了。“三反”只有上层搞,省委比较容易控制。
陈钧,省工业厅副厅长。
黄克诚一向认为,陈钧为人正派,是个好同志,可是,在“三反”运动中,他被告发为贪污分子,省委决定他离职审查。审查结果证明,告发不实,完全是个冤案,陈钧虽在查清后,宣告无罪,但一经离职审查,他就难于回原单位工作了。对此,黄克诚深感歉疚。
当时,黄克诚正奉命调离湖南,行前匆匆,没有顾得上向陈钧当面赔礼道歉。
三十多年后,在提到此事时,黄克诚曾经自责说:陈钧不能回原单位工作,完全由于我们失于慎重,行动轻率的过失。我是书记,首先负这责任,理当面见陈钧,认错、道歉。此事未办,心中很是不安。到北京后,我曾就此事向中央组织部长安子文说及:过失在我,希望中组部在给陈钧分配工作时,照正常调动处理,将弄错了的所谓贪污问题,不存档案,不留痕迹,以免影响到他的将来。
黄克诚就是这样一个勇于自责的人,一个善于改过的人!1952年8 月。
北上的列车上。
黄克诚坐在车窗边,透过车窗,黄克诚看到铁道两旁的田野里,正翻滚着喜人的麦浪。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嘴里喃喃地自言自语道:“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啊!”
此次北上,乃是黄克诚奉中央调令,离湘赴京工作。三年前,黄克诚回到湖南,回到自己的家乡,从国民党统治者的手中,接过了这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三年之中,黄克诚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地工作,稳定物价、湘西剿匪、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土地改革、工业建设等等一系列繁重的任务,都在黄克诚的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
三年里,湖南的生产事业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统计资料表明:湖南省工农业总产值1950年为二十三亿多元(按现行人民币算),1951年即达到二十七亿多元,一年就约增加了百分之十八。农村的大宗经济作物,如棉花,1950年为一万一千吨,1951年增加到三万吨,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六十八点八,农业的增产,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