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 月中旬,红25军北出终南山,在西安附近的引驾回从敌人的报纸上获得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并北上的消息。徐海东喜极之余,当即向省委建议西征北上,接应中央。他在7 月15日召开的省委紧急会议上动情地说:“在此行动中,即使我们这3000多人都牺牲了,也是光荣的。”省委其他同志怀着同样的心情一致决定:红25军主力立即撤离鄂豫陕苏区,西进甘肃,牵制敌人,全力策应主力红军的北上行动。
第二天,部队便在“迎接党中央!迎接一、四方面军!”的口号声中出发了。徐海东率领前卫团一路急行,打下两当,夜袭天水,强渡渭水,进占秦安,威逼静宁,攻取隆德,截断西(安)兰(州)公路。尔后翻越六盘山,在白水镇击溃马鸿宾一个旅,在四坡村消灭马开基一个团。不幸的是,在四坡村战斗中,政委吴焕先壮烈牺牲。徐海东为失去这位他最敬重的同志、最亲密的战友而悲痛欲绝。他擦干泪水,掩埋好烈士的遗体,率领红25军继续前进。
部队在西兰公路附近又与敌人周旋了半个多月,天天派人打听中央和主力红军的消息,然而天天一无所获。这时,敌人又从四面围拢过来,欲置红25军于死地。代理省委书记和军政委的徐海东,率部跨泾水,过绍山,于9 月15日到达延川县永坪镇,同刘志丹领导的陕甘红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
红25军是第一支长征到达陕北的部队。它西征甘肃的战略行动虽然没有迎接到党中央,但牵制了大量敌人,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的北上行动。特别是它到陕北后,同红26、红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并在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和副军团长刘志丹领导下,立即投入到陕甘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先后取得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斗的胜利,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劳山战役后,毛泽东即率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并写信给徐海东、程子华和刘志丹,感谢他们的帮助和支援。信中说:“现在,中央红军、25军和陕北红军这三支部队会合了!我们的会合,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伟大胜利,是西北革命运动大开展的导炮!”徐海东看后兴奋地说:“毛主席快到了,再打它一仗,作为见面礼!”随即,他率部南下攻打张村驿。战斗刚开始,程子华即派人来送信,说毛主席下午要到军团部。他立即策马扬鞭往回奔,135 里路,三个多小时就赶到了。见到日夜想念的毛主席,一句“海东同志,你们辛苦啦!”竟使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自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鄂豫皖苏区后,红25军就一直孤军奋战。由于没有电台,听不到中央的声音,得不到中央的指示,就像与亲人失散的游子一样无依无靠。现在好了,党中央来了,毛主席来了,中央红军来了!当徐海东带着毛主席的问候和送给他的电台返回前线时,他感到浑身都是力量。从此,他在党中央和军委首长的直接领导下,斗志更旺,作战更勇,信心更足,作风更强。
1935年11月,他率部会同红1 军团取得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1936年2 月,他领兵参加东征,威逼山西省会太原,巩固了陕甘苏区,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1936年5 月,他又挥师参加西征,直捣三边(靖边、安边、定边),西出豫旺,为策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创造了条件。
埃德加。斯诺就是在这时来到陕北、访问豫旺县城的,从而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有了那篇著名的“红色窑工徐海东”。在斯诺看来,要了解红军,了解中国革命,展望中国革命的未来,徐海东其人其事便是最好的材料。连后来叛变革命的张国焘在其《我的回忆》中也承认:“徐海东的奋斗经历,是一篇标准的红军军人的壮烈史诗……”
1936年12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并电请中共中央派人前去协助解决,同时请求徐海东率领红军主力帮助抵抗国民党亲日派的进攻。徐海东接到中央命令后,以红军南路总指挥的身份,率部星夜开赴西安。杨虎城见了老对手,惊喜而遗憾地说:“哎呀,你就是徐海东啊,咱们早合作就好了!”东北军官兵看到纪律严明的红军,更是欢呼雀跃:“好!好!现在若打起来,我们和红军、西北军三军联合,就谁也不怕了。”国民党亲日派得知徐海东到来,则急令部队连夜后撤40里!
“七七事变”后,徐海东率领八路军第344 旅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和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指挥了温塘、张店和町店等战斗,从山西打到河北,从正太路打到平汉线。由于日夜转战、劳累过度,他口吐鲜血,于1938年8 月病倒在战场上,不得不返回延安疗养。病情稍有好转,他又请命前往华中,于1939年12月抱病指挥新四军第4 支队进行反“扫荡”,与敌激战三昼夜,取得周家岗战斗的胜利,巩固并扩大了皖东抗日根据地。然而,就在这次战斗的总结会上,他又大口吐血,晕倒在讲台上,从此一病不起。
留取丹心照汗青徐海东在他的《生平自述》中这样写道:“我这一生,所经历的道路是光荣曲折的。党把我一个没有文化、受尽旧社会痛苦、百事不懂的手工业工人,培养成一个高级将领。使我不安的是为党、为人民做的工作太少,病的时间太久。今后我将像以往,虽然不能再为党更多地工作,但要做一个永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崇高信仰。战争年代,不管生活多么艰苦,环境多么险恶,斗争多么复杂,他始终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必胜的英雄胆略,勇猛顽强,不屈不挠,率领部队跨急流,过险滩,克顽敌,从胜利走向胜利。和平时期,他不顾病痛折磨,在靠氧气维持生命的情况下,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忘我的献身精神,时刻关心党和国家大事,生命不息,斗志不减,学习不停,工作不止。同志们劝他,他却说:“一个共产党员在停止呼吸前不为党工作,是耻辱,不配做共产党员。”
徐海东对党和革命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对危害党和革命事业的行为深恶痛绝、敢于抗争。在保卫苏区斗争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对“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逃跑主义进行过坚决抵制。在“肃反”过程中,他多次挺身而出,保护了一批好同志。在长征途中,他坚持正确主张,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大义上书毛泽东,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徐海东具有坚强的党性,一切以党的利益、革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重。他识大体、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决维护党的领导。长征开始时,他由军长改任副军长,有的同志不理解,他则说:“只要能为革命做出贡献,叫我干啥都行。”党中央长征到陕北后,他坚决服从中央的领导,维护红军的团结,并毫不犹豫地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支援中央红军。新中国成立初期,每逢有同志去看他,他总是必问三条:政治上犯错误没有?经济上有没有贪污?同老婆离婚没有?
徐海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始终保持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与战士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在饥无粮、住无房的艰苦岁月,他同战士们一道在寒风冷雨中跋山涉水,在深山荒野里风餐露宿。激战时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行军路上,他常把战马让给伤员骑。他曾九次负伤,身上留有17处伤疤,但他从不以此为资本向党伸手。作家周立波感慨地写道:“中国的历史,造就了许多奇异的人,徐海东是这些人中间的一个。”
徐海东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忠厚淳朴、胸怀坦荡。1955年,中央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他知道后深感不安,对前来看望他的周恩来说:“总理,我长期养病,为党工作太少了,授我大将军衔太高,我受之有愧啊!”周总理深情地对他说:“海东同志,授你大将,是根据你对革命的贡献决定的。要我说,不高也不低,恰当!”在领导编写红25军战史时,他明确指示:“一定要写党,写毛主席,写人民,写集体,不要突出我、突出个人。”他常说:“没有党,没有革命事业,我只不过是一个穷窑工。”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党赤胆忠心、为革命立过大功的一代英豪,“文化大革命”中竟然被林彪、江青一伙戴上“黑后台”、“黑干将”的罪名,在政治上、精神上、肉体上惨遭迫害和折磨。1970年3 月25日,在郑州一间阴冷潮湿的房子里,在被断氧、断药的情况下,徐海东含恨离开了人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卓越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徐海东的高贵品质光照神州,徐海东的不朽功绩彪炳千秋!
我军的忠勇将领徐海东同志 伍修权徐海东同志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已经八年多了。每当我想起这位令人敬爱的老同志,就激起我对林彪、“四人帮”的无比愤恨,更加对徐海东同志深切怀念。徐海东同志是我们党的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定地执行和捍卫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对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对人民军队的成长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的军事家,毛主席的好学生,我军卓越的指挥员。毛主席曾高度赞扬徐海东同志是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他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定要把大海搅动徐海东同志是湖北省大悟县徐家桥人,一九○○年六月十七日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六代都是窑工。他本人从小就受着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饱尝了人间的苦难,对土豪劣绅怀有强烈的憎恨和反抗精神。
一九二五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在湖北各地蓬勃发展,黄陂县也建立了党的组织,成立了农民协会。共产党员吝积堂同志知道徐海东同志仇恨土豪劣绅,从小有股闯劲,经常给他讲革命道理,讲俄国十月革命。徐海东同志懂得了穷人不革命就没有出路,坚定地说:“打土豪劣绅,我干!”就在这年四月,经吝积堂,李树珍同志介绍,徐海东同志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到了武昌,用挑水挣来的钱,交了第一次党费。不久,党派他到直系军阀刘佐龙部队,名为当兵,实际上是学习军事。他学得十分认真,很快就掌握了一套军事技术。北伐战争开始后,他又被党派到广东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三营九连任代理排长,参加了攻打汀泗桥、武昌等著名战斗。在汀泗桥战斗中,他带一个排歼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四个炮兵连,缴获十二门炮,受到了当众嘉奖。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我党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一九二七年六月,徐海东同志从武汉返回黄陂县,担任河口区农民自卫军队长。县委交给他十三个人,一支手枪,十四发子弹,要他组织游击队。他带着这些人打击当地的地主武装保安团,使游击队很快发展到三百人。同年十一月十三日,鄂豫边区的党组织发动黄麻工农起义。徐海东同志奉县委命令,带着人和枪参加起义,被编入工农革命军鄂京军。一九二八年秋天,他担任黄被县夏区区委书记,组织、领导了“年关暴动”。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扑灭工农武装斗争的烈火,进行疯狂的大屠杀。敌人抄了徐海东同志的家,烧毁了他家的房屋,杀了他一族六十六人。但敌人的屠杀,吓不倒、压不垮工人阶级的坚强儿子,他从血和火的斗争实践中认识到,干革命,闹暴动,不仅要有枪杆子,还要学会抓紧枪杆子。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早在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时期,徐海东同志就以英勇善战闻名于众,使敌人闻风丧胆。富有革命传统的大别山区人民,至今还广泛传颂着“海东哥”的战斗故事。在鄂豫皖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徐海东同志在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当团长。一九三二年二月,我军在潢川、商城一带围城打援,徐海东同志领导的部队在豆腐店地区担任阻击任务。敌人以二十多个团的兵力压来,他带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