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开始说什么也不同意……”
“后来呢?”朱由校听得入神,转过目光看了看骆养性:“骆……将军,你、你受地伤不要紧吧?”
“末将不要紧,多谢皇上关心,”骆养性躬身要拜,朱由校连忙伸手扶住:“骆将军不用多礼,注意身子,这些年在辽东,可苦了你们,以后就留在京里,经常来看看朕。”
骆养性顺势起身,惊不定的看了眼李彦,不知道他这时候说这些干什么。
李彦将朱由校地反应看在眼里,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这孩子当真淳朴,自己虽然要抢他的权,对他也有好处。
李彦笑了笑,继续说道:“人家姑娘不愿意,骆将军就很失落,结果微臣看不下去,让包有才一打听,得知那姑娘竟然病了,就因为骆将军一去不回,没有娶她。”
“她不是不愿意吗?”朱由校平常接触不到这样地事情,听得很有趣。
王国兴看到李彦给过来的眼色,上前说道:“皇上,并非那姑娘不愿意,只是民间地传统,这种话不能由姑娘家自己说出来的。
”
“还有这规矩?”朱由校有点懵懂。
李彦借着说道:“皇上,这规矩都是约定俗成的,其实比纸面上的东西更管用,要不是包有才打听到这个消息,骆将军可就娶不到人家,那个姑娘,怕也要郁郁而终。”
“三娃你说的包有才,是不是当年的包打听?”朱由校还记得登基前面那段日子,最开心的就是去李彦他们的作坊玩耍,那个“包打听”号称没有他不知道的,经常会给朱由校说些好玩的事情。
“正是!”李彦点了点头,话锋一转:“孙大人组织这次攻势,战事正急,朝中御史却交章弹劾,然后被圣旨召回,孙大人空有一腔抱负,却被那些结党营私的官员猛烈攻击,按惯例,被攻击的官员只能请辞,皇上若是相信孙大人,就应该不允请辞,然后平息这次争端,然而,皇上却罢了孙大人的官职”
“啊,朕、朕不知道啊,魏忠贤他说,孙大人这么大年纪,在辽东操持多年,也该歇息了……”朱由校让李彦说得很后悔,在这位皇帝的心目中,对孙承宗是很有好感的。
“皇上大概还不知道,孙大人被勒令即日离开京城,瑟瑟秋风中,满腔心酸无人可诉,甚至想见皇上一面都不能!”李彦有些萧然地说道。
“朕、朕……孙大人现在何处?”朱由校这会儿已经急了:“朕这就下旨,孙大人官复原职,并且马上来入宫见朕。”
李彦叫了一声,立刻有人进来摆开文房四宝,按照朱由校的意思写了圣旨,李彦拿过来给朱由校看过,御笔点过,才拿过去用印发出。
司礼监已经被拿下,玉玺其实已经掌握,李彦也可以像魏忠贤那样随意弄些假圣旨出来。
李彦扶朱由校到桌旁坐下,至少现在,能够得到朱由校的配合,有些事情会容易得多:“皇上,魏忠贤弄权,很多孙承宗大人这样的官员都被罢斥、放逐,皇上可还记得刘一刘大人、周嘉谟周大人、还有杨涟、左光斗他们?”
“大胡子他们啊,都是好人,”朱由校挺纯的笑了笑,当初他让李选侍胁迫,就是刘一、杨涟等人将他抢了出来,扶上皇帝的宝座。
朱由校虽然不喜欢那些纷繁的事务,以及无休无止的争吵,但是成为皇帝以后,他就不用像往常那样,给李选侍欺压,甚至遭人白眼,才有条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甚至要什么有什么,这些都是因为他是皇帝。
“这些好人,如今已经罢官削籍,杨涟杨大人、左光斗左大人甚至给锦衣卫抓进狱中,每天遭受数番酷刑,用绳子穿了木棍,套在杨大人他们手指上,不停敲击,使得小木棍越穿越紧,上下翻动,十指连心,痛不欲生……”
“还有夹棍,将杨大人、左大人的脚放在棍上,用绳捆住,再用大杠猛击脚胫骨……”
李彦如亲眼所见,描述杨涟等人所受酷刑,突然跪倒在地,带着哭腔:“臣请皇上下旨,立刻释放杨涟等人……”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二二九回 放权
启五年十一月,回京报捷的兵部侍郎、辽东巡抚李彦宫,杀魏忠贤、客氏,随后宫中接连发出数道圣旨,诏孙承宗、刘一、朱延禧、赵彦等人官复原职,并释放杨涟、左光斗等人。
虽然经过李彦的迂回解释,朱由校并没有追究李彦等人发动政变的责任,并顺从他们的请求,恢复了孙承宗等人的官职,并释放了杨涟等人,然而当他得知魏忠贤、客氏、王体乾等人俱已死亡的时候,仍然禁不住悲从中来,强烈要求看到客、魏二人的尸体。
眼看天色渐明,接下去的这一天,其重要性并不下于昨夜,历史的走向到底如何,都要看这一天的最终结果。
李彦看了骆养性和王国兴一眼:“骆大哥、王大哥,皇上这边,也算是稳住了,我看,咱们还是按照计划,骆大哥你去掌握军队,尽快稳定局势,不能让京里乱起来,特别是京营和京卫那边,都需要用兵弹压,让申湛然配合你。”
“京城的勋贵那边,就要有劳王大哥前去安抚,刘文炳有手段,没想到他能‘请’动几位大佬,不过后面的事情,就要看郭大哥的了,只要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咱们的胜算就能更多一些,”李彦沉吟着说道,京城不同于辽东,一时间感觉手头能用的人特别少。
眼下还能对付,只不过复辽系在朝廷中一直没有什么根基,要想主导以后的朝政,又谈何容易。
骆养性担忧地看了一眼里间,刚才刘文炳找了太康侯张国纪,说动张皇后进宫劝慰皇上,然而以朱由校之前同魏忠贤、客氏地关系,皇上那边情绪怕是很难平静。
李彦此刻安排二人坐镇京城,一则是确实需要人手,复辽系中,自李彦以下,也就是这两位总兵威望最高。二则也是对他们的保护,万一朱由校等会无法消气,都可以由李彦来承受,只要这两位手里抓着兵权,就不必担心情势发生太大变化。
骆养性在汤站堡之战中表现得极其狠辣、老练,由他来坐镇军中,加上申湛然的冷静和筹谋,应该可以稳住局势。
虽然此次进京的主力是李彦的嫡系厂卫营、辽南军,以及辽西军,东江军只有两个哨,以复辽军的训练指挥体系,完全可以确保执行顺畅,更不虞骆养性有什么异常举动。
到了这个地步。大家诚然是一条绳子上地蚂蚱。然而涉及到这种层次地权力斗争。齐心协力是一个方面。有些事情。也不得不注意。
李彦未必会这样想。但所谓“坏地体系让好人也堕落”。如果他可以放纵权力。在这个时候并非是信任。反而一种诱惑、陷害。
同样地。因为位置关系。王国兴从辽西带过来地军队最多。这个时候他并不直接指挥军队。而是争取勋贵地支持。发挥其特长地同时。也避免了某种变化地可能。
“大人。皇上这边……”王国兴虽然和朱由校是表兄弟地关系。不过两人并不熟悉。他也明白李彦地意思。不过此事他们终归是一体地。以大明地权力体系。李彦一倒。他们这些武将根本没有说话地权利。
李彦微微笑了笑:“放心吧。皇上不会动我地。你们去把外面地形势稳定下来。刘文炳你留下来。如果有什么事情。能给我出出主意;文官那边。就交给宋钟国。有复辽军在这里。阉党翻不起什么大浪。”
王国兴和骆养性对视一眼。拱手告辞离开。此刻是一点时间都不能耽搁。
王国兴和骆养性离开后不久,邵荣就让人抬过来魏忠贤、客氏的棺材,尸体已经打理干净,从表面看不出两个人哪里受伤致死,甚至脸颊都涂了腮红,并不觉得很苍白。
李彦已经将这些日子地《华夏商报》拿给朱由校看过,上面每一字都在叙述魏忠贤和客氏的滔滔恶心,以李彦对朱由校地了解,这位年轻的皇帝很看重亲情,魏忠贤和客氏正是依靠这一点,才赢得他地依赖,从而权势熏天
因而李彦并不打算如何诋毁魏忠贤和客氏,他只是告诉朱由校,魏忠贤和客氏揽权的罪状,也只承认士兵误杀了魏忠贤,而客氏是畏罪自杀。
李彦也向朱由校表示,今日所为,全都是出于公义,实在是魏忠贤欺上瞒下,已经犯了众怒,他不得不为之。
至于朱由校会不会理解,是否能消除两人之间地隔阂,李彦也难以预料。
朱由校再度出现的时候,已经变得颇为平静,在看到魏忠贤和客氏的尸体以后,又伤心得直掉眼泪。
直到孙承宗、朱延禧、崔景荣等人的到来,张国纪才上前劝慰,朱由校也忍住泪水,好像一下子成熟很多的似的,像孙承宗询问魏忠贤和客氏的葬礼。
孙承宗看了李彦一眼,见他微微摇了摇头,略一犹豫,便按照魏、客二人眼下的地位,定下葬礼的规格。
赵彦、崔景荣和朱延禧也是刚刚给魏忠贤捋去官职,离京以后,就给李彦安顿起来,才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宫里。
李彦知道这些大臣往后未必会跟自己步调一致,甚至他们还可能反对军事政变,但在这个时候,他们起码能够起到稳定局势的作用。
李彦希望政变以后能够平稳过渡,而不是让这个国家陷入纷争。
朱由校将孙承宗定下的规格提了一级,原内阁大学士朱延禧出言反对,这个因为反对称魏忠贤为“元臣”的大学士认为如此规格并不合适,应当由法司审勘,如其有罪,则不应风光大葬。
朱由校小脸苍白,滚落大颗大颗的眼泪,唬得几位大臣不知所措。
李彦连忙站了出来,并支持对魏忠贤依高规格下葬,在他看来,这是末节,并不值得过于计较,何况对魏忠贤的厚待,并不代表阉党能够得到宽恕。相反,在这个问题上向朱由校做出让步,则在其他问题上就可能获得朱由校的配合。
朱延禧、崔景荣等人能够在阉党横行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到最后,说明他们都不是迂腐之人,而面对阉党的气焰,又能坚持自身立场,品性也不用怀,他们相互看了两眼,最终还是没有说话,在这个问题上向李彦和朱由校做出了让步。
李彦见状也舒了口气,若是杨涟等人在此,定然不会同意,那事情就会比较难办。
朱由校欣慰地看了李彦一眼:“那就这么办吧,孙师傅,这件事就麻烦你安排一下。”
“臣领旨!”孙承宗目光复杂地看了李彦一眼。
朱由校点了点头,显得非常疲惫:“魏……朝政方面,各位大人看着安排吧,朕累了,朕先去休息。”
朱由校说着就起身向里屋走去,因为知道皇后就在里面,大家也不好跟过去,站在原地面面相觑,如此重要时候,皇上距离将事情全都丢给他们,不管不问,甚至连一点表示都没有,他们又知道如何处理?
李彦直起身,回头一看,几位大人都直勾勾地盯着他,孙承宗捻须说道:“李大人真的打算给魏忠贤风光厚葬?”
李彦微微叹了口气:“本官知道诸位对今日之事定然另有想法,只不过眼见朝中正派官员纷纷罢斥,魏阉权势日渐嚣张,如不及时予以制止,恐怕后果不堪设想,本官也只好逾越了。”
孙承宗摇了摇头:“当日杨一清也曾设计除掉刘瑾,李大人今日所为,虽然逾越,也并非不可,只是如何善后,李大人可有准备?”
孙承宗也知道,现在皇上不想管事,在他们几个人当中,李彦品级最低,却手握重兵,已经将京城控制在手,此时他说的话才最管用。
当然,若有李彦有什么非分想法,孙承宗等人也未必会俯首帖耳,众人都直勾勾地盯着李彦,是敌是友,就等着他的一句话。
李彦点了点头:“本官已经让人封锁了京城,皇上签发的圣旨也已经发出,京城周围的军队,除复辽军以外,一律不得随意调动;宫里放出去的消息,将会说建奴的刺客行刺,魏忠贤、客氏等人遇刺身亡……”
“李大人,你这是何意?”朱延禧挑了挑眉头,他和孙承宗一样,都曾做过朱由校的老师,而且在场几人当中,他的内阁大学士地位最高。朱延禧觉得魏忠贤已经死了,那此刻就该清算此人的罪行,而不是继续遮掩。
“李大人应该知道,不管你怎么遮掩,也无法掩盖历史的真相!”做过礼部侍郎的朱延禧说话倒是毫不留情。
李彦拱了拱手:“朱大人误会了,本官的意思只是对外这么说,史官自然可以真实书写,魏忠贤的罪行,依然要着三法司查问清楚,犯法者皆不能放过。本官之所以要这么做,是想维护京城、乃至大明的稳定。”
“本官在辽东征战多年,深知我大明虽然国力强大,然而内忧外患亦是不少,一旦内乱不休,则外患将至,为今之计,只有众志成城,方能实现我大明中兴。”李彦慨然道。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二三零回 内阁
延禧目光微微一凝,崔景荣、赵彦等人也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