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911新中华 >

第90章

1911新中华-第90章

小说: 1911新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适的政府,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全部继承下来!”

底下有人高声叫道:“肯特勋爵!贵国公使朱尔典先生不是一直支持北方的袁世凯临时大总统么?为什么现在您反而对他的前途这么悲观?现在看来,华中湖北和江西的事情,贵国在汉口也有总领事,为什么不是他来出面说明局势?在我国看来,这也不过是一次地方性的事件罢了。等到中国的大选完成,会逐渐走上正轨的,而中国完成正式的大选,不就是我们列强承认民国的先决条件么?”

说话的是美国领事库柏,他笑嘻嘻的看着肯特,手里把玩着一个酒杯。对于这些在扬子江没有切身相关利益的国家,对鄂赣战争的局势他们的关注度就没有英国那么大。他们只关心的是民国能不能顺利完成大选。是不是承诺继承各国满清的权益和债务,下面才牵涉到正式呈递国书,承认民国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和肯特他们是一样的,希望这件事情限制在地方范围内解决。

肯特对美国佬天然的就没有好感,对于库柏这个得过罗兹奖学金,在英国读了很久书的美国佬也一样。他僵硬的朝库柏点了一下头,大声道:“谢谢您的意见,在这里我要做几点说明。第一,我们的朱尔典公使他不是为袁世凯着想,而是为他的祖国着想!当时一直到现在,袁世凯仍然是我们闻名国家的最好选择。他懂得国际局势,了解我们这些国家的在华权益所在,并能很好的维护。这才是我们选择他的理由!也是我们必须维护他的地位的理由!”

他目光炯炯,扫视着全场:“第二就是,我和我尊敬的在汉口的同事,有着工作上的分工。他不可能到上海来,我也不可能到汉口去。我们这些在上海的各国代表们,工作应该都是关注着华东的局势会因为这场战争发生什么影响,哪些是我们必须断然阻止的!我相信,我们现在应该断然阻止的就是防止某些华东的地方势力也参与到这场争斗当中!各位先生都很明白我说的是哪个人!防止这局势的进一步恶化。而我们各个国家的权益进一步受到损害甚至得不到承认!为此大英帝国不惜出动一营、两营、甚至一个旅的兵力维持扬子江局面的平静!而这些行动,需要在华有着利益的文明国家的共同支持!”

看到肯特在这种场合就叫嚣着对华东某些地方势力的武力威胁,这些领事谁不明白这场战争,南北双方背后的影子就是袁世凯和雨辰。一个盘据中央,势力深远。一个崛起东南,锐气十足。真到他们碰上了,那就是天雷勾动地火的局面。在英国看来,这种情况必须避免,而某方面的势力必须得到削弱。在另外一些国家看来,在扬子江上有个不服从英国利益的势力存在,也并不是件坏事,能让英国佬恶心一下也会让很多国家开心了。

其实别看肯特叫得这么凶,甚至说出了出兵的话。但是大英帝国自从布尔战争结束后(现在那里游击战还在激烈进行当中),大英帝国的扩张能力已经超过了顶峰时代,正在全球范围内急剧收缩。这些,很多国家也是清楚的。也自然会有国家想来填补他们收缩之后的势力空白……一切都在微妙的变化过程当中。

日本的领事和几个矮小结实的日本军官在那里低声交谈,刻意的避免让大家听见。显得神秘得很。而其他人也是等着肯特说完,也是嗡嗡的议论着。场面一时有些冷场。把肯特一个人晾在台上,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们这次会议,并没有指望马上就能决定一个什么行动步骤出来。而是因为当时在华列强。就民国初成立的局势,制定出了一个列强统一行动的原则。就是每件针对这个局势的动作,必须列强统一。所以肯特才利用这么一个会议提出大英帝国在扬子江上的行动意见,这也是他和朱尔典磋商过后得到的明确指示,朱尔典在北京做各国公使的工作,而他在上海行动。希望至少在名义上得到各国的支持,至于具体怎么进行,当然还有一系列秘密的磋商。但是没想到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提议,现在也没有人附和。让肯特在那里检讨自己是不是表达得太激烈了?

雷诺低声的对肯特道:“勋爵先生,我得到法国公使的指示,对大英帝国如果在扬子江上有所行动。在名义上予以支持……当然您知道,欧洲的局面现在渐趋紧张。而我们在印度支那和华南还有许多利益要确保,在扬子江上的事情,我们也只是能名义上支持而已。”

这些肯特在之前当然已经知道了,雷诺在这个时候重复一下,也是不希望这个同事太尴尬了而已。肯特有点感激的朝雷诺点了点头。不过大不列颠人特有的冷淡味道让这个感激看起来也淡了许多。雷诺在心里低低的嘟囔了一声:“英国佬……”

日本领事分开大家走到肯特面前,朝他微微鞠躬:“勋爵先生,这些事情您希望在一场会议上面就得到大家的无保留的支持。这些可能不是马上就能做到的,您明天晚上如果有空的话,我国很愿意就华东局势和您交流一下意见。”

肯特也点头还礼:“不胜感激,您明晚的赏光到来是我的荣幸。”原来日本在远东不过是英国的一个帮手伙计,以前这个时候日本代表恐怕早就高声叫着支持了。现在随着英国势力的收缩,日本逐渐的强大。也越来越看重自己国家的利益了。想到这里,肯特心里面还叹息了一声。

他也知道今天这个会议不会是有什么结果啦,和雷诺低声的说了两句。雷诺这个会议主持人又摇起了铃铛。肯特还很不厚道的在心里嘲笑了他一句:“法国大厨,这个摇铃真很适合他……”

“各位尊敬的同事和军官先生们,既然我们尊敬的同事今天已经正式提出了大英帝国在扬子江上将有所动作的意见。我们这些华东的领事代表也当然会根据自己目前掌握的局势情况和北京的公使做进一步的磋商,也许还要等到国内的指示……本着列强统一的原则,我相信我们这些可敬的同事们会认真考虑英国领事的提议的……在楼下我们还准备了一些茶点和音乐,大家会议之后,请去放松一下吧!”

这下人倒散得很快,谈笑着就朝门口涌去。扬子江中游的局势,对这些在租界的外国人心里来说,现在也还是遥远了一些。特别是没有切身利益的国家,无非就是报纸上的一些新闻和一些弱小的中国士兵游戏般的战争而已。不少人还在心里抱怨,肯特这么正式的提出了请求,他们又要花几个工作日来整理资料,提交报告了。什么倒霉的列强统一原则,现在上海的夏天,可是一系列舞会、茶会的高潮呢!

库柏经过肯特身边的时候,突然问道:“勋爵先生,您打算近期去一趟徐州么?我和雨辰将军有一些私人上面的交往。可以再次为您引见一下。”

肯特冷冷的笑了,拿起自己的手杖:“作为大英帝国的代表,我不愿意和一个地方军阀打太多的交道。无论如何,还是谢谢您的好意。”他僵硬的朝库柏点了一下头,大步的朝门外走了出去。

这时在徐州,每个人都显得繁忙了许多。八个团动员后的补给工作,部队外调后留守部队防区的调整。地方上各势力的联络工作。已经把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而雨辰更作为江北军的中心,这些天来要接见无数代表各方面的人。阅看无数的文电。同盟会的黄兴在上海作为这场风暴的中心人物之一,在上海也呆不住了。准备到徐州来和雨辰面商一些事情。而中山先生也因为鄂赣战争爆发,一时不方面再如约到达北京,也回到了上海。李烈钧的行动,至少有一个目标达到了,同盟会的代表人物们,没有都到北京和袁世凯表示友谊啦。他们都拿出全部的精神来处理这个事情。希望能得到一个良好的解决而不损害同盟会在地方上的实力。

袁世凯在北京接连发出了东、冬、江、支四份通电。一份口气比一份严厉。刚开始只是严令李烈钧退回原防,毋庸随黄兴查办使进入湖北。后来就解除了李烈钧的江西都督职务,命令由欧阳武代理。这也是他一贯老做法了,提拔敌人的下属取代位置来分化。然后就是质问李烈钧是否是打算暴乱起事,遂其所谓的“二次革命”的心愿?最后一封电报干脆就是明令讨伐了。

李烈钧也一一应对,先是说赣军入鄂,只是为了调停湖北局势。他已经接到黄查办使命令,调赣军入鄂。他是服从命令。后来袁世凯解除他的职务,他发动江西参议会这个工具去电请中央收回成命。称中央国会未曾选举决定之际,江西属于地方自治区域,地方任官由参议会自举,中央无权干涉。当初北方有直隶五路军人和直隶议会拒绝南方临时政府任命的王芝祥督直的议案。当时这些事情本都是南方和袁世凯商议好的,但是袁世凯当时以直隶是地方自治区域,不能违逆民意的理由拒绝王芝祥督直。现在怎么又在江西玩这个把戏?这个大总统是否还有公信力?

最后对袁世凯发出的讨伐令,李烈钧更是不屑一顾,自拟一电声称他出兵援赣,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于法有据,合情合理的事情。先是中央发表黄兴为查办使,他奉调入鄂。鄂军不顾中央命令,向赣军交火,他被迫还击。现在中央又一概推翻前命,认为他是掀起暴动的人物,这就是中央乱命,他不能接受!他还在通电中称,现在北京临时政府,所作所为已经将约法破坏无遗。

先是破坏责任内阁制度,发出命令而不经内阁总理副属。第一任总理唐绍仪被逼出走。而袁氏内阁阁员居然也不按法总辞。接连换了两个总理。又不经过临时参议会通过而强行推动大借款事宜。呼吁马上就召开正式国会大选,只要责任内阁正式成立。他愿意接受责任内阁的调查,如责任归己,甘当一切后果。斧钺加身,在所不辞。

口水帐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有再互相攻击的必要了。一切都看战场上面枪杆子说话罢!

而同盟会中山先生呼吁的是两军就地停火。由北方的段祺瑞陆军部长,和南方唯一节制两省的巡阅使雨辰共同组成一个代表团查办鄂赣战争事宜,一切付诸公论。他的这个提议一提出来,顿时受到同盟会势力的支持,而南方各地方势力代表也纷纷附和。同意这个提案。陈炯明、孙道仁这两个同盟会派系的都督,更是联名电请中央,请北军不要南下,说南方都是地方自治区域,将来政体如何,需待国会正式选举成立,拟定正式宪法之后再做决定。现在宜一切维持现状。若北军南下,难免骚动南方人心,于国事大不利。而他们确保,只要北军不南下,一定劝李协和就地停火。等待南北双方共同组成调查团进行查办。

北方这时才清楚的发现,南方这些省区,都在地方自治的旗号下渐渐凝成了一团。而那个始作蛹者,就是现在看似在徐州安分守己,不发一电,不动一兵的江北巡阅使雨辰!

雨辰可是得意的很。现在这个局面对他算是最理想的啦。李烈钧虽然在湖北计划动手。但是如果没有他的军火和金钱支持,是打不起来的。因为自己在苏皖两省作为坚实的靠山,李烈钧才敢毅然动手的。如果象真实世界中的历史,苏、皖同盟会力量薄弱的话,李烈钧那么胆气刚烈的人物,也是到退无可退才开始二次革命的。自己确实已经深刻的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现在同盟会孙黄没有北上,和袁世凯的合作就无从谈起。南方现在都打着地方自治的旗号。真有些同气连枝的味道。袁世凯的统治基础已经削弱成这样……要是到南方势力再真正的掌握了国会又如何?可能那时的名份大义就完全在自己这边了吧。那时,才叫真正的摊牌,而不是现在,还要藏在幕后。

未来的无限可能,现在正展开在他的面前。

蓝色军服、蓝色短裤的赣军士兵们排成四列纵队,在九月的骄阳下挥汗如雨的快步行走着。他们草笠布鞋,背着汉阳造的步枪,子弹带缠在身上。在同样疲倦的军官督促下,一步也不敢停歇。

武穴激战之后,打垮了鄂军主力。按照常理是应该修整一下的。但是李烈钧也跟着队伍,以百倍的精神命令部队不得修整,加快行动!他一向是不爱在部队发什么犒赏。都是靠精神激励,这次也每兵发了二元票子,军官按等级不同加赏有差。他必须赶在北军南下的时间前面!到时据武汉三镇而守,未必就不是辛亥初起时候那个局面!到时候同盟会的第一功臣,除他李烈钧外谁属?他的主力两个支队已经逼近鄂州了,过了鄂州。武汉三镇也就在马足之下。

咸宁的那个支队,也在湘军的暗地支持下,将咸宁完全掌握。进抵贺胜桥一带。

现在也接到了欧阳武传来的消息,他的团,现在还在武昌坚守着呢。苦苦的在等待他大军主力的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