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双阙 >

第4章

双阙-第4章

小说: 双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惊奇地看着我,说:“姮?”
  我尴尬地笑,脸红到了脖子根,讪讪地不知如何回答。心想艮你胡说什么,我几时说这是我作的?!
  父亲却当我害羞,呵呵地笑了,高兴地叫人打赏。众人恭维之声纷纷响起,人人笑容满面。父亲笑得欣慰,母亲笑得骄傲,陈妫笑得僵硬,觪笑得赞赏,姝笑得满不在乎……
  我更尴尬,心想我不是有意抄袭,俞伯牙表怪我……

  红妆

  春日融融,百花吐蕊。
  我站在宫檐下,看着丘带着寺人们将一片片饱蘸花汁的丝绵放到太阳底下晒。这方法是贾宝玉“教”的,当年看电视剧的时候我就跃跃欲试。可惜身处大都市,上哪找那么多姹紫嫣红的鲜花。我见这个时代没有胭脂,只有茜草浸米粉制成的朱粉,质地粗糙,于是就做这种土腮红给母亲用。
  母亲很喜欢这腮红,说比那些楚地来的朱粉好用多了。
  我喜欢帮母亲化妆,她的脸皮肤细腻,五官秀丽,当化妆模特很合适。不同的花汁制出的腮红颜色也深浅不同,有的就被我当成眼影与腮红搭配,试图给母亲化现代妆。母亲也很乐意让她的脸给我当画布使,总是微笑着,耐心的看着铜镜里的我在她脸上涂涂抹抹。
  母亲的肌肤本来就很白,我觉得再敷白粉反而画蛇添足。这个年代的粉,即使是精品级的颗粒也很大,晚妆还凑合,白天盖在脸上就像刷石灰,厚厚一层假得很。于是我索性舍去白粉,只把腮红、眼影、青黛和唇朱化妆,反而映衬出母亲的天生丽质,看上去整个人都年轻了。
  这种新奇的妆式,由杞夫人在一次非正式宴会上的露面迅速轰动了杞国的贵妇界和脂粉界。我听世妇说宫外的贵妇们都在热烈讨论这种妆容,经穿行各国的游商带入杞的朱粉比平时多了几倍不止,却苦于颜色太少,质感太差,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化在母亲脸上的效果;为了一睹杞夫人脸上的天机,这段时间命妇贵女们往母亲宫里走动的频率陡然升高。
  如果我是雍丘的商人,这倒是个发财的机会,可惜照目前来看,国家养我是养定了。不过老天是公平的,商人们可以到处走动,我却至今还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
  四年过去,我慢慢地长大了,第二性征的发育已经在这具稚嫩的身体上凸显。沐浴后,我注视着镜中的自己,漆发如瀑,眉目如画。莹白的肌肤,尖尖的下巴,花瓣般柔嫩的双唇,最妙的是那双杏眼,顾盼间流波宛转……至于课业,我的雅言都已经达到能和觪辩论典籍的程度了,可是仍然找不到出去的机会。
  暗叹了一声,我倒在床上,丘过来放下重重幔帐。看着帐上轻轻摆动的玉璧影子,我渐渐坠入梦中。
  ※※※※※※※※※※※※※※※※※※※※※※※※※※※※※※※※※※※※※※※※※
  两天后,丝绵晒干了,我把它们装在漆盒里,带到母亲宫中。
  路上遇到了姝。四年来,十三岁的姝已经长成了一位千娇百媚的娉婷少女,据宫里的世妇说已有不少的公族卿士前来问询。觪却不以为然,说,那是因为他们没见过姮。
  见礼后,她看着丘手中的漆盒,娇笑两声,说:“人人皆道君主姮惊才绝艳,却不知原来姮不但琴艺比乐人出色,连朱粉也做得比市井的好。”
  我也笑了,笑得天真无邪,道:“姊姊谬赞。不过这漆盒中的并非给寻常人用的朱粉,而是给夫人用的腮红。”
  说完,我行了个礼,带着丘和随人撇下脸上阴晴不定的姝向母亲宫室走去。
  陈妫对母亲这件事一开始并不放在心上,后来见到众贵妇的热烈追捧,连父亲也忍不住称赞母亲丽质,才上心起来。证据是丘曾告诉我,庶夫人那边的寺人私下里向我宫里的人打听腮红的制法。
  我并不介意,打听就打听呗,反正制作的是我和丘两人,其他人只管采摘和晾晒。
  这不能怪我,我有些恶搞地想,你没看过红楼梦不是我的错。
  ※※※※※※※※※※※※※※※※※※※※※※※※※※※※※※※※※※※※※※※※※
  母亲看着漆盒,笑道;“几日前才做了一盒,如何又做了新的?”
  我说:“如今百花正盛,色彩齐全,做多些可备不时之需,再者,”我眨眨眼,“如若那些命妇想要,母亲便赐些给她们也好。”
  我想过了,这东西制法简单,也不是非要看红楼梦才知道,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琢磨出来,不如现在趁早做多些给母亲做人情。
  母亲温柔的看着我,拉起我的手,轻轻道:“难为吾女……”
  我对她嫣然一笑。
  她却是一愣,盯着我看了良久,我差点以为脸上有东西,正要看镜子,母亲却叹道:“姮已经十二岁了,日后不可轻易对人这么笑。”
  是赞我吗?我花痴地想。
  抱着母亲的脖子,我撒娇道:“诺,姮只对母亲这么笑。”
  母亲宠溺地搂住我。
  用膳的时候,觪来了。
  十八岁的觪已经是一个俊朗的青年,不再是梳着总角的小男生了。父亲对他很是器重,提早给他行了冠礼,处理大小事务都将他带在身边。
  据说他每次出到雍丘大街,路边的女人就会突然多起来。我笑他说雍丘女子尚算斯文,若是到了卫国,他必定要被木瓜砸得半死。觪却笑,若姮在,只怕天下的琼琚都不够。我佯怒打了他一下,心里却挺高兴——觪说我是美女。
  看到我也在,觪露出温暖的笑容,给母亲见礼。母亲见到他很高兴,走上前扶起他,然后一只手拉着他,一只手拉着我,吩咐寺人传膳,然后笑眯眯地往堂上走去。
  膳后,父亲身边的寺人进来了,说父亲找觪有事商议。母亲讶然:“何事如此匆忙?刚用过膳便要商议?”
  觪笑道:“大约是为了伯懋父征东夷得胜归来之事,少不了要去成周庆贺。”
  母亲点点头,觪起身告退。
  我问:“伯懋父?王孙牟?不就是母亲的兄弟?”
  母亲道:“然也。你外祖父卫康叔薨后,伯懋父继为卫君,此次便是由他统领殷八师东征。”
  “哦……”我明白了,脑子里飞快地想,王孙牟得胜归来,必然风头大盛,杞与卫既为姻亲,必然要派个高级别的人去朝贺,在众多卿士公子中,身为王孙牟外甥的觪最为合适。我心里打着小算盘,如果是觪的话……可以试试跟父亲说让我也跟他出去。
  ※※※※※※※※※※※※※※※※※※※※※※※※※※※※※※※※※※※※※※※※※
  觪诧异地看着我追上来,我冲他笑笑:“阿兄,我与你一道去见君父。”
  “姮去见君父所为何事?”觪问。
  “为姮随阿兄同往成周之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觪奇道:“你怎知要去成周的是我?”
  我得意地笑道:“姮猜的。阿兄难道不这么想?”
  觪也笑道:“姮果然聪明,只是,你又怎知君父会准你跟随?”
  我狡猾地看着他:“这就要拜托阿兄了。”
  觪正色道:“胡闹,此去路途遥远,你一介女子,若有个闪失,我如何向君父母亲交代?”
  我不以为然:“那有何难,我听师氏奎说阿兄骁勇,曾遇猛虎于太室山,徒手毙之。此去路途虽长,却也是大周治下,阿兄又在,何患之有?”
  “哦?师氏如此说过?”觪两眼发亮。
  我肯定地点点头。看着他受用的样子,暗笑,师氏奎其实说的是“手刃之”,我改了一下。又赶紧趁热打铁:“再者,阿兄别忘了还欠着姮的礼物。”
  “礼物?”觪愕然。
  我狡黠地笑道:“阿兄忘了?姮八岁的生辰礼物,阿兄曾说姮若想到了,可以随时讨要。”
  觪一副不可理喻的表情:“这也能当礼物送?!”
  我正容:“君子重诺,阿兄不可反悔!”
  觪叹了口气,无奈地笑道:“如此,便如姮所愿。”
  我满意点头。
  觪说这件事他自己去和父亲说,让我回去等他消息。
  正宫内,父亲果然命觪出使成周,觪欣然应允,然后向父亲提出完成使命后,想带我一同前往卫国探望病重中的外祖母。
  父亲沉吟片刻,说:“也好,汝外祖母久病,恐时日无多,尔等代母亲前往尽孝,也是应当。就让姮随汝同往成周,再往卫国,省去这中间来回的许多繁琐。”
  觪应诺。
  我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之前准备的长篇大论如今一句也没用上,高兴得我拉着觪的手又蹦又跳。母亲虽气恼我们没同她商量就擅作主张,训了觪一顿,却还是在第二天就忙着为我们张罗行李。

  旅程

  三天后就要出发了,我像一个真正的十二岁女孩一样,兴高采烈地为即将到来的美妙收拾行装。
  屋子里翻得乱七八糟。我将所有衣裳、配饰都拿了出来,一件件摊开,研究要带哪些走,如何搭配。在这个时代,衣服的颜色无外乎红、黄、黑、青、白几种,所不同的不过是深浅程度、衣料和纹饰罢了。东西越是简单,要想精彩,学问就越大。我头疼地看着这摊了满屋子的衣裳,冥思苦想。我是要去旅行,除了两三套正式场合用得着的吉服以外,其他都要挑轻便的常服。我绞尽脑汁,想出了无数方案,又否决了无数方案,在屋子里整整折腾了两天。
  丘将我日用的杂物一件件地放进包袱里。
  其中,一只小皮袋里装着的是我的美容工具——小剪刀,指甲钳和牙刷。这个年代当然没有剪刀和指甲钳,它们是我把图稿画在木牍上,让丘去找青铜作坊的工匠做的。工匠的技术也是没话说,东西第一次做出来,就已经有个六七分像了。我提些意见,再修改几次,成品用起来居然和和现代的一样顺手。本来还打算做个睫毛夹的,想想算了,先不说那根弹簧要怎么办,就算做出来了,没有睫毛膏夹什么睫毛。不过有没有也无所谓,这张脸有着长长的睫毛和天然的蛾眉,实在用不到什么工具。
  一块绸布里包着我的团扇。周朝没有空调我不抱怨,可是居然也没有扇风用的扇子。羽扇倒是有,但那是撑在仪仗队里摆看用的,人们想凉快用的是袖子。这团扇是我凭着记忆中的样子,和丘两人试验修改了无数次做出来的。天气慢慢回暖,这次出去不知要多久,便把团扇也带走。
  包袱旁边放着两个锦面大抱枕,这完全是丘的杰作,针线活我不是不会,但丘的水平我这辈子都恐怕赶不上了,所以对于这种结实程度要求很高的东西,我一般都拿给丘做。
  我借口丘年纪大了,舟车劳苦,不让她跟着。这当然不是全部的原因——我这次是要去玩的,她跟去管着我还怎么玩?丘对我的体贴很是感动,几天来一直絮絮叨叨地叮嘱这叮嘱那。我心虚,面带微笑地听,从不岔话。
  ※※※※※※※※※※※※※※※※※※※※※※※※※※※※※※※※※※※※※※※※※
  阳光明媚,祭过行神后,我和觪终于在母亲的殷殷嘱咐中和寺人卫队的簇拥下离开了杞宫。
  我端庄地坐在安车里,透过时不时被风撩开缝隙的帷帐,看到雍丘大街上人山人海的百姓挤着凑热闹——果然有不少女子啊!我暗笑着,隐约看到前面的车上,觪一身玄服,脊背挺得笔直。人们似乎很好奇为何觪的身后会跟着一辆女人的安车,争相地往我这边望来,无奈车帷将我掩住,他们想看也看不到。
  眼见着出了城,又出了廓,车队离雍丘越来越远。我欣喜地掀起车帷后面的一角,看到春日下渐渐变小的城池,城墙上的双阙依然屹立,默默地注视着正在离去的我。
  暖洋洋的春风拂过大地,车中溢满野草的芳香。我心满意足地深吸一口,向车外张望。
  柔柔的阳光下,杞国的田野阡陌交纵,一望无垠。庄稼抽出细长柔嫩的叶子,在风风中轻轻摇曳。远处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透过密密的芦苇丛闪耀着粼粼的白光。听宫里人说,上祀日民间的青年男女会到水边踏青,互赠鲜花香草,嬉戏相谑。我不禁想,那该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画中人的心情又该是多么甜蜜!可惜我看不到,上祀日我只能待在从小看到大的宫苑里袯楔祭祀。
  如今终于出来了,看到天地如此广阔,心也被快乐装得满满的,如果小宁和我一样的心情,她会热烈地吟一首酸诗。我想起小学课本那经典的第一课《春天》:
  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
  我们来到小河边,来到田野里,来到山冈上。我们找到了春天。
  记得当年的我呆呆地盯着课本上的插图,幻想着爸妈带我去去课文中描写的野外看春天。回到家跟爸妈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