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俗黛 >

第52章

俗黛-第52章

小说: 俗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有些伤感的笑道:“小玉儿,外祖母老了,将来这振兴荣府的事,只能交给你了。”

说完,抚着黛玉的后背,轻轻的抚摸着。黛玉忽感到很恐惧。为贾母的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她原只想自保。可贾母,却把荣府要交到她身上。

她几次想表明自己的态度。可话到唇边。终是没敢吐出来。因为她怕。非常怕。贾母可不是个感情为先的人。自己合乎她的想法了。她才这样重视自己。若自己和她的想法违背了。她还会这样吗?

算了。还是慢慢集聚力量。等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了。再说吧。

此事过后不久,贾母便把贾氏宗族中所以青年子弟的信息都掌握了。她从中选了十二个聪明灵俐且家境贫寒的。分成念书,经商二种类型。把这些都交给了黛玉。黛玉暗暗打听名师和知名商人。给名师和知名商人高额薪资,让他们教导这些人。并开始悄悄资助这些家银两。使得他们无后顾之忧,专心供养孩子。且说这些子弟中,三年后就又一个叫贾芝的,在科考中得了第二十名进士。在贾妃的帮助下,竟在朝中渐渐当了大官了。还有一个叫贾琚的。跟一个卖茶的商人学经商。几年之后,竟成了很有名的大商人。这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黛玉因培养这些人,忽又想到一事,府里的贾兰将来可是当官的苗子。肥水还不流外人田呢。那李纨一个寡妇,领着个幼子,在荣府的日子想必也不好过。原小说中,贾母和王夫人好象并没怎么太爱护她。弄得贾兰一出场,好象就和贾环一起出场。这可是很奇怪的现象。黛玉便有意无意接近李纨。在老太太的面前,有意无意提起贾兰是多么可爱一个孩子。多么爱读书。是个科举的料。渐渐地,贾母对这个重孙子也开始喜欢上了。经常让李纨把兰来领来瞧瞧。李纨母子在府中的地位提高不少。那李纨知恩图报,几次下来,二人走得近多了。黛玉有意了解府里的情况,那李纨别看平时不多言不多语的。可一交谈,黛玉才发现,什么叫旁边者清。那李纨不但消息灵通。而且看法独到。也是个有主见的人。怪不得在贾府一片声色犬马的环境中,能培养出贾兰来。那李纨有一次和黛玉说话,隐约地提及,黛玉为什么不多看看二舅舅呢。二舅舅最近得了咳疾。身体不太好呢。

黛玉猛想起,自己把府里最重要的一个人物给忽视了。按原小说里,贾赦只知女色,而贾政却是较有清正之名。不过这人能力一直不行,自己也一直没把此君放在心上。不过,此人毕竟是贾府与朝廷联系的重要人选。将来自己未必用不到这位二舅舅。因此忙买了不少好药去看二舅舅。管他用不用得着人参,先买个几根百年的人参带去。贾政平时和王夫人并不住在一起。却是荣禧堂附近一个独立的小院子。黛玉带着雪雁,捧着药盒。来拜见贾政。

贾政正躺在房里静养,忽听外甥女黛玉来看她了。真是大吃一惊。黛玉来了这几年了,除了年节必要的拜见外,根本没来看过他。如今怎么突然来看病了。

他正写个折子。忙放在桌上。笑着让人请黛玉进来。

黛玉走了了贾政的房间。一边笑着问疾,一边扫视着屋子里的一切。

一色半新不旧的家具,迎面倒放了好几个书架。书架上摆着许多史书。书架旁,还有一个玉石大桌子。桌上摆着笔墨纸砚等物。贾政引黛玉去桌旁坐下。黛玉一眼看见桌上有一本农政全书。书旁还有一个折子。折子上写着二行字,却是写如何兴修水利的事。可写了二行,却写不下去了。

黛玉脑子一转,原小说里,贾政好象是工部的官员,这写农田水利的折子是皇上的意图吗?自古上有好焉,下必甚焉。

装作若无其事和贾政聊了一会病情。又送上人参。贾政是个识货的。扫了这些人参一眼,就知黛玉很花了些钱。对黛玉的目光便慈爱多了。黛玉如无意间把手放那本农政全书上,随手翻了几页:“二舅舅在看农田方面的书?”

贾政有些发愁样,随口说道:“皇上因河南地区连年大旱。而江淮一带又连年大涝。很是忧心。不但农田涝了,便是城里也经常积水为患。有一个地方,竟淹死了人。因此水利的事十分挂心。有人建议建一条运河通到河南地区,可国库还与北番有奴国对峙。每年都要用大笔的银子。所以这银子就是个大问题。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若能有什么法子为君为忧才好。”

第三卷:腐朽的大家族  第二十二章:朝政

黛玉心说自己这段期间光顾着宅斗了,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概不知。这真是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打人经了。

她心念一动。想起那薛宝琴可是随父亲经常出洋的。还说有外国美人写诗云云。可见红楼这里,并没完全的闭关锁国。又想起那穿越小说《明》中写到的洋井。还想到了国外那让人羡慕的下水道。她不是科技专家,可没法象武安国似的发明个洋井出来。她虽知道地下水道。可现在没有水泥,怎么支撑呢。国外二百多年前就有很发达的地下排水设施了。只可惜自己不知道怎么弄。她想了想笑道:“二舅舅,我很小的时侯,好象听我家的客人说过,,那洋人那里的农田水利比我们发达得多。好象有什么洋井之类的机器,干旱时倒能从地下极深处提上水来。还能在地下建排水统。要是咱们的人能到国外参观一下,看看人家都怎么抗旱。怎么兴修水利。说不定就能解决大问题了。”

贾政微微皱了一下眉:“出洋?太远了!”说完便不吱声了。黛玉心里一动。记得康熙年间,外国就有传道士来中国了,象汤若望之类的,在清初很是风光一时。贾政既觉得出洋远,那若就近的有传道士,说不定他们会知道一些事呢。

黛玉忙笑道:“二舅舅。京城不知有没有国外的传教士。听说这些人都知道很多国外的事呢。我听说他们中有人还会建红衣大炮。若是建个炮营,将来与有奴国打伏,必然从武器上占尽便宜。”

传教士?红衣大炮。

贾政突然精神一振。原来,一年多前,他还真见过一个传教士。此人还和他谈过,国外的工具如何先进。当初他一直觉得中华是天朝上国。听这传教士说国外好,就有些不顺耳。便敷衍二句。就离开了。

此时黛玉一提及,他突然想到,若是自己能找到传教士。再献上红衣大炮,或找到农田水利的法子。那皇上岂不对自己刮目相看!一想到得到皇上的重用。贾政就兴奋到不行。、但为着在小辈面前保存威严。还是咳了一声道:“这个,倒是可待商榷。”

贾政的老夫子样令人喷饭。黛玉也不想再说下去了。闲聊二句。黛玉便告辞而去了。

黛玉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过了十多天后,贾母有一次和她闲聊,突然提起,贾政因和一个传道士闲聊,那传道士竟会做红衣大炮。如今钱正重正与北番有奴国对峙。若有了红衣大炮。那可就胜算大多了。

因此向皇上上了一道折子。请求皇上同意那传道士建红衣大炮。

皇上对这个折子重视到十分。马上传见了那传道士。又亲自拔钱拔地让传道士建红衣大炮营。

这且不算,皇上又因这件事,对贾政刮目相看。听说。马上就会升贾政的官了。

黛玉听着十分欢喜。呵呵,贾政升官,也有自己一份功劳。

不!不!

没有自己的功劳,全是贾政英明神武。这件事自己绝不能提。咱得做雷锋,做好事不留名。这成迹从来都是领导作出来的。俺们知道什么呢?俺们只能是领导指哪咱打哪。俺们都不长脑子。哈哈哈。

黛玉顺情说了半天二舅舅的好话。

贾母觑着眼瞧了瞧黛玉。突然笑道:“黛玉,你倒不居功。你二舅舅说过,这件事是听你的话才办成的呢。”

“哦。”黛玉嘻嘻笑了。原以为二舅舅会把这功劳到处显摆。不会说听一个小女孩的主意的。谁知二舅舅到是个实诚人。竟对贾母说了。

她笑道:“以前听人讲过传道士的事,那回看二舅舅时,听二舅舅讲皇上对农田水利和战事的事烦心。我就顺嘴说了一句。”

贾母宠溺地搂过黛玉:“小玉儿,你最是个多才多智的。可惜了。倒是个女孩。若宝玉有你一半就好了。”言罢唏吁不已。

黛玉从贾母处出来,顺脚又去看二舅舅,贾政正在书房看书。见黛玉又来看她,对黛玉热情得不得了。那付劲头,根本就不象是外甥女,倒象某重要大臣。让黛玉的虚荣心极度膨胀了一把。末了,贾政又把服侍的人全部退下了。

黛玉便知贾政有事。果然。贾政聊了二句闲话后,马上说皇上建了火炮营。调了不少精兵猛将。如今已有三万人了。说不久要去和有奴国打仗。黛玉心里一动。这火炮统共才建了几十门,,却建了三万人的火炮营?皇上对有奴国可是太重视了。

想了想,忽又想起贾母和自己说的朝政。钱正重拥兵自重。前段期间,边镇有二个付将老了,皇上派了二个大将去边镇。结果有奴国突然就偷袭了边境。钱正重就与有奴国打起来了。那二个新派去的将领被敌方包围,竟被射杀了。后来,钱正重就带兵与有奴国对峙上了。有人传这次与有奴国开战,就是钱正重主动调起的。黛玉心里一动。皇上派这火炮营大概明着去和有奴国打仗,暗地里是不是对着钱正重去的呢。。

贾政说到这,顿了顿,看了看黛玉说道:“皇上最近很烦心,因为火炮营的统领没有合适的人选。几个大将互不相让。都想当这个统领。”黛玉心说皇上烦你烦什么。这事也不是你能烦的啊。

正想着,忽听贾政叹道:“为人臣子,不能为君父分忧,实在是无能之极。”

就这句话,差点让黛玉笑喷了。

心说二舅舅你是皇上老丈人,你叫皇上就叫皇上好了,还君父。虽说古代这是常用的说法,但听着怎么这辈份乱套了呢。

见贾政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黛玉暗暗感叹,古代的教育工作比上一世做得好啊。你看看,忠君爱国的思想多深入人心,这贾政都溶到骨头里了。当官当到这样,虽无能些,也算是不错了。黛玉对贾政倒有些好感了。总比贾赦只知贪钱好色强多了。

黛玉对朝中的武将还真没太关心过。不过,贾政能把朝政和黛玉说,证明他因上次的事,对自己很有期待。若不回答,难免让他失望。日后有事也不会和自己说了。这可是她接近贾政,稳固在贾府地位的一个途径呢。朝政党争的事;上一世看电影电视看多了;也有点心得。

黛玉笑道:“皇上烦心带兵的人选。据我料,不是哪个能打仗。是哪个能不引起钱正重的戒备心。”

“啊?”贾政瞪圆了眼睛。黛玉笑道:“二舅,皇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意在钱正重也。”

贾政想了想,恍然大悟状。

黛玉想了想又摇头说道:“其实哪个人都会引起钱正重的小心,知名的大将的不用说,钱正重会防着,不知名的,估计又会怀疑皇上故意松懈他,我想想啊……对了;若皇上除派个统领外,再外派一个监军。那监军假装与统领不和。处处掣肘。二人矛盾极深。再弄些个监军克扣军粮,闹得军心大乱之事就更好了。只要钱正重一放松警惕。仿李塑来个雪夜入蔡州。呵呵。钱正重就好看了。这监军的人选哦,其实是个很好做的人选,不需自己打仗,不需自己上阵,只要克扣些钱粮,与统领闹矛盾就行。而最后的功劳却很大哦。”说完,无限怅惘地想,这个监军的人选不错啊,不用费脑子,就能立功劳。她正想着,眼睛就有点发直,贾政还以为黛玉看他,他赶紧摇头:“我是不行的。我能力不行。不过,你这个主意却是太好了。我明天就给皇上写奏章。”

这回轮到黛玉摇头了:“二舅舅。这事不能写奏章,更不能和皇上说。

“啊?”贾政有些发愣。黛玉左右看了看,她低声说道:“二舅舅,皇上要除钱正重可是天大的机密事,如何能写奏章。这万一泄露,也许皇上为表自己并无此意,都能杀人取信。”

贾政吓得身上一抖。颜色大变。黛玉又说道:“况且皇上如果能防着皇后,也会防着每个妃子家,咱们稳稳当当的当个官挺好的。先冷眼瞧着。别往是非之地进。”

贾政讶然地看着黛玉。那神情好象根本没听懂黛玉说什么。过了好一会,贾政摇头道:“皇上乃旷古名君。那钱皇后一家飞扬跋扈,结党营私,皇上才不得不防着些。我们一心为皇上做事,皇上必然知道。”

黛玉下意识的想捂腮——牙疼!原小说里,贾政可不是进取心这么强的人啊。怎么这都劝不服他。黛玉忙笑道:“二舅舅,你说得倒对。只是军中的事,咱们又不懂,咱们以为高明之策,说不定在皇上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