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清穿武氏(雍正庶福晋) >

第58章

清穿武氏(雍正庶福晋)-第58章

小说: 清穿武氏(雍正庶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有鸟儿在天上飞一般,四阿哥见她眼光,也顺着往天空看去,不由笑道:“看方向,是二格格那里。”,话出口,心里微微有些后悔,望向武宁,见武宁低头喝粥,神色如常。

二格格是康熙三十四年生人,而今已经十四岁,她素来被李氏娇宠,这一日见风大势高,便闹着要放风筝,李氏哪里拗得过她,只能让着太监宫女们陪着二格格出去了。

二格格身边,除了嬷嬷们,其他都是年纪相仿的小宫女,难得有这样松快的时候,都拍着手在一边笑看着,那几个小太监拿了风筝,在园中奔跑得急了,难免有互相撞倒的时候,便惹得众人拍手大笑。李氏立在台阶上,也抬头看去,见风筝放的极好,高高地展翅在天上,只变成了几个小黑点,二格格跳着笑着,洒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李氏见着,恍然想起自己当年刚进府里的时候,脸上也不禁露出一丝微笑来。

周围的小太监见侧福晋高兴,小主子高兴,更是凑趣,你一言我一言地直夸风筝放的好,二格格奔得开心,抬头仰望着天上,一路飞快退着,忽然撞进了一个胸膛,她回头,见是四阿哥,顿时呆住了,道:“阿玛……”。

李氏赶紧上前来,先拉过了二格格,方道:“给王爷请安。”,四阿哥笑道:“你们好兴致,我大老远地就看见了天上的风筝,顺便过来看看。”,那几个小太监跪了一地,二格格眼见着天上风筝就要掉下来,急得赶紧跺脚道:“把线柄给我!把线柄给我!”,李氏喝道:“没规矩!见到你阿玛,还管什么风筝?”。

四阿哥拦住李氏,道:“让她放吧!”,二格格听了四阿哥这话,越发大胆起来,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一会儿,一只风筝已经栽倒了下来,李氏忍不住捂住嘴笑了起来,早有小太监一路跑去将那风筝捡了回来,双手奉给二格格。

二格格气呼呼地跺脚,道:“不要了!”,将那风筝挥手摔在地上,四阿哥见那风筝是鹏鸟造型,一双眼珠子活灵活现,便随口问道:“是谁扎的?”,一边金天鹤过来笑道:“回主子爷的话,这里的风筝都是小赖子扎的,他手艺最是不错了。”,一边又回头寻了一眼小赖子,只见一个胖墩墩的小太监被人一脚踢了过来,他连滚带爬地在四阿哥面前伏下,磕了头道:“奴才小赖子,给王爷请安。”。四阿哥见他有些眼熟,想起过年时府里花灯似乎也是他扎得出挑,便点头道:“是你?手艺很是不错,再多扎几只送来。”。

小赖子万万想不到自己竟走运,被四阿哥看上,立即磕头如捣蒜一般道:“有王爷这句吩咐,奴才一定尽心!”,又微微仰了头,道:“不知王爷要什么花样的?”。

四阿哥想了想道:“除了鹏鸟,你还会什么?”。

一旁金天鹤早抢过来道:“王爷,小赖子的人物风筝扎得也是极好的,还有花鸟!”,李氏见他抢答,瞪了他一眼,那小赖子擦了擦脸上滚下的汗,赔笑等着四阿哥发话。

四阿哥略略凝神,随即道:“扎一些花儿和蝴蝶吧,就在这几日送来,动作加快些。”

第84章 回梦

古人云: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现在武宁就颇有这样的感受:圆明园里的景致实在是太美好了;对比雍亲王府的雕梁画栋;圆明园则是一番山水畅远。因为是康熙赏赐的园子,所以不能动手改建,也正是因为如此,反而保持了它的最初风貌。

这一日;武宁被嬷嬷们簇拥着;坐在园中山石下;笑着见荷田带着几个小婢女在面前乱跑;放着风筝——那风筝也是这几日四阿哥让苏培盛急匆匆地给武宁送来的,说是怕她在园子里憋闷;拿了风筝来放;既有意思;又可以活动活动腿脚。

风筝扎得极是精致,有各色花朵、也有蝴蝶蜻蜓形状,其中一只牡丹花风筝,花瓣上连露水都画了出来,蝴蝶的那只更是漂亮,羽翼纹路纤毫毕现,连触角都做得十分精致,仿佛活了起来,笔工细腻流畅,只是带了一股浓浓的颜料味道,一闻便知是急赶工出来的。

清明陪着武宁在一旁,两人正说话间,便看见一行人拥着一乘轿子从花木那边过去了,清明眼力好,道:“那是李侧福晋。”,武宁远远地看过去,道:“爷统共就带了我们两人,自然是她了。”,话音刚落,那乘轿子却转了回来,行到武宁面前,李氏被人扶着下了来,武宁上前行礼道:“见过侧福晋。”,李氏抢上前一步,扶住她道:“武姐姐莫要生分了。”,又抬头遮着眼望了望天上那风筝,道:“这风筝真是漂亮,活灵活现!是王爷送来的罢?”。

荷田正收了风筝过来给侧福晋行礼,听了这话,脱口道:“回侧福晋,正是。”,清明见她这般没规矩,向她警示了一眼。

李氏笑了笑,牵了武宁的手,慢慢走到一边软垫铺就的山石上坐下道:“姐姐福气真是好,咱们王爷可是时时刻刻心里挂着姐姐呢,前几日在我那里,刚看见二格格玩的风筝,就催着小赖子赶快把蝴蝶风筝扎出来,原来是送到了姐姐这里。”。

武宁听她说到二格格,微笑道:“不过爷念旧情罢了,侧福晋才是好福气,二格格出落得越发是个美人了。”,李氏听了这话,脸上笑意淡了几分,眼里浮上了一层忧虑,道:“我倒宁愿盼着她永远都是那么小,别长大才好。”。

武氏知道她担心二格格的婚嫁问题,又不便多说,便轻轻拍了拍李氏手背道:“侧福晋放宽心,二格格也是王爷的女儿,王爷那么疼她,总会……”,李氏明白武宁的意思,心里稍觉安慰,盯着那树下点点斑驳花影,点点头道:“你说的是。”,又抬手捶了捶膝盖道:“年纪大了,这凉石上不敢多坐,怕回头骨头又疼。”。

武宁与她一起站起来打趣道:“甚么年纪大?侧福晋这话说笑。”,两人正说着话,一阵欢声笑语传来,她们转头看去,见两个小婢女捧了那牡丹花风筝往天上扔,却是放不起来。荷田跺脚道:“蠢!蠢!哪有这样放风筝的!”,说着扬了手里的梅花风筝示范起例子来。那两个小婢女对望一眼,一起捧着那牡丹花风筝跟着跑起来,直踩得一路花瓣飞扬,落英缤纷。

李氏笑着看了,慢慢道:“咱们刚伺候王爷的时候,也差不多是这个年级呢。”,又垂眼凝神,道:“这园子里就咱们两个,姐姐有空,来我这里逛逛,咱们很长时间没走动了。”,武宁笑道:“只怕侧福晋到时候又嫌我天天去,惹人烦呢。”,李氏微微打了打她手背,道:“哪里的话。”,伸手让婢女嬷嬷扶了,走了几步,又回头冲着武宁一笑,那笑意里倒是惆怅之意多过欢喜。

清明见李氏被众人拥着,上了轿子,行得远了,才走过来撑起了纸伞在武宁头顶,柔声道:“主子,侧福晋回去了,咱们也回去吧,这地上热,暑气蒸腾起来,莫要伤了身子。”,武宁点头道:“是觉得有些吃不消。”,伸手给清明扶着了,却觉得手腕处一阵痛痒,低头看去,见已经肿了足足鸡蛋大小的一片红。

清明唬了一跳,道:“大抵是毒虫咬的!赶紧回去抹了药膏罢!”,武宁初时与李氏说话,并未注意,此时被清明一提醒,才觉得痒痛钻心,她忍不住用指甲轻轻挠了挠,清明连忙道:“主子,可不能碰!”,说时已经迟了,那红肿顿时又厉害了几分。

锦画随侍在李氏轿子边上,两人顺着圆明园里的小道慢慢往居处行去,眼看着快到了,李氏抬手示意,锦画便道:“停轿!”。

那几个抬轿子的小太监轻轻稳稳地将轿子落在地上,没有一点晃动。锦画搀扶着李氏下了轿,李氏对着身边几个欲要围上来的嬷嬷道:“我自己过去便是了。”,那几个嬷嬷知道她们主仆二人有话要说,便离得远远地,保持了一段距离跟着。

锦画低声对李氏道:“侧福晋,武格格虽然得王爷的喜爱,但是无子无女,上次那死胎又伤了身子,以后也不足为惧。”,李氏望了她一眼,道:“我惧她什么了?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王爷难道还能像眼下一样对她?”,又沉默了片刻道:“她是个好性子,也没什么坏心眼,不生事,不出头,这些年的局势还亏得有她稳住。若是换上王府里吹笛弄箫的那一位,这府里才有的戏看呢!”。

锦画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她指的是耿格格,连忙道:“侧福晋是什么身份?那院哪能跟您相提并论?”,李氏默默听着,隔了片刻才道:“我是什么身份?不过是几个孩子的额娘,王爷对我的好,也是看在孩子面上,就是当年抬举我,也不过是为了孩子。”,锦画不敢再接口。

两人说着,脚下已经上了青石台阶,李氏伸手抚过石青色廊柱,想着自己当年二八年华,娇憨女儿时种种情态,微微出神。

武宁回了居处,清明忙挑了凉膏来要伺候她擦上,荷田见了那红肿,却拦住道:“不行!这里面有毒汁,得挤出来。”,说着取了绣花银针,点了火折子,用那火焰反复撩了,清明在旁看了,忍不住道:“你莫要乱来!”,忍不住又对武宁道:“主子,不行的话,咱们还是请大夫来罢!”,武宁已伸了手给荷田,荷田手执银针,对准那红肿发亮处轻轻一刺,顿时一股亮晶晶的透明毒液流了出来,红肿处立时瘪了下去,荷田放下银针,接过清明手中的药膏,用小勺子细细挑出来了,给武宁抹上,又用纱布一层层裹上,武宁只觉得一股清凉之意直沁入肌肤,那又痛又痒的感觉顿时去了十之七八。

清明瞥了一眼荷田,拍手笑道:“不得了,赶明儿宗大夫要多出个徒弟来了!”,荷田笑眯眯地扯了帕子将手上残留的药膏抹去,对武宁道:“奴才幼时在家乡时,夏天里时常被这种虫子咬。”。清明轻轻推了推她道:“给了颜色就开染坊!赶紧去准备晚上主子要的凉面罢。”,武宁道:“不急,反正在外面坐了一会儿,只是看着她们放风筝,我倒没怎么动,这会儿也没什么胃口。”,两人正说着,外面却通报苏培盛来了。

武宁起身出去,苏培盛在院中给武宁行了礼,笑道:“武主子,奴才奉王爷的意思,来接主子去耕织轩。”,武宁一愣,道:“去那里做什么?”,苏培盛道:“王爷只吩咐奴才来接,其他的一概没跟奴才说,奴才也不敢问。”,武宁想了想,道:“请苏公公稍等片刻,我收拾一下就去。”,苏培盛忙退让在一边,陪笑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武宁回了里屋,想着晚上蚊虫多,便换了一身小袖旗装,又特意将袖口紧了紧,抹上了些防蚊虫的膏药,连脖子手背都不放过,才带着清明荷田出了门。

苏培盛来时,天边尚有个鸭蛋黄一般的红太阳挂在晚霞上,待得武宁收拾好出来,天边已经发出青灰色,那晚霞褪得一干二净,只一抹淡白的月色从云间缓缓透出来,晚风里夹杂着花木馨香,这圆明园其实距雍亲王府并不远,但许是因着湖光山色的原因,向天空望去,只觉得满天星子都澄澈了不少。

武宁出门上了轿子,清明跟在轿旁,与荷田两人扶着她坐稳了,才命人起轿,苏培盛有意挑了那景色繁盛、路又平坦无破的道去走,便微微有些绕,待得好一会儿才隐隐见到了一大片湖面后的耕织轩。

湖水其实不浅,但因为水质清透,在岸边时几乎能一颗颗数清河底的卵石,水中藻荇交错,随波微伏,近岸垂杨拂柳,枝叶尖儿挂在水里,河水自上淙淙流过,光听着声音便觉得凉快,有蜻蜓点水,双双低飞,武宁正低头贪看那美景时,便听四阿哥声音笑道:“让你家爷一阵好等!总算是来了。”,苏培盛连忙请罪。

第85章 夜戏贺寿

武宁抬眼;见四阿哥立在岸边;风吹得他袍角猎猎作响。清明荷田扶着她下了轿子;武宁行到四阿哥面前;蹲身道:“给王爷请安,王爷吉祥。”;四阿哥扶了她起来,握了她的手向前行了数十米;武宁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那湖上远处红灯点点;慢慢行来一处画舫;舫上灯火辉煌,在湖面留下了团团明灭光晕;那画舫初时移动得极慢,待得快到岸边来时,渐渐快了起来,之间江面上划出一道道水痕,将水里的灯影都搅碎成一片波光碎影,兀自动荡不休。

武宁惊讶地几乎说不出话来,道:“爷……”,四阿哥见那画舫停下,便道:“走,上去罢!”,武宁身不由已被他拽着上了去,早有小太监搭好了水架,床舱中亦布好了酒菜,武宁坐了进去,才见船尾几个宫女,手中有笛箫古琴,只等着四阿哥发话。

四阿哥掀了掀袍角,也钻了进来,笑吟吟道:“前阵子,爷说会带你游船,怎样?爷总算是言而有信罢!”,说完,对着苏培盛抬手示意,苏培盛连忙去船头吩咐,不多时,画舫缓缓移动起来,那船尾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