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清穿武氏(雍正庶福晋) >

第14章

清穿武氏(雍正庶福晋)-第14章

小说: 清穿武氏(雍正庶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朔雪等有头有脸的宫女们轮流着斟酒,上了十来样菜后,皇子们那一桌已经气氛高涨,又闹着要行酒令,十阿哥等人撺掇着向来最爱掉书袋的三阿哥起令,三阿哥想了想笑道:“要说个应景的才好!”,说着微微侧头,脸上显出思索之态。

五阿哥笑道:“三哥学问好得很,只怕起个繁雅得紧的,我们兄弟都要被难死。”一说说得众人都笑了。

十阿哥已经喝得有了几分酒意,听到那个“死”字,站起身醉眼斜睨道:“今日可不能说这个字!该罚!该罚!罚酒一杯!”。

五阿哥酒量甚好,来者不拒,仰头便是一杯酒倒了下去,又转头道:”我敬寿星一杯!”。

十三阿哥坐在四阿哥身边,闻言笑着站起身举杯道:“多谢五哥!”,武宁见他虽言笑自若,但仍明显与四阿哥更为亲昵不拘。

不一会儿,陈德诺快步跑来,俯身在福晋耳边说了几句,福晋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便见陈德诺指挥着几个小太监搬来了一溜儿屏风,打开共八扇,每扇间用棉布连接,收放折叠自如,屏心是绢地山水图,下部的裙板前部为方格锦地镶黑漆。

这屏风影影绰绰地将席上众人与外间隔开。武宁心中一动,见席上无人注意自己,便探头向窗外望去,果然隐隐见着几个蓝衣琴师都拿着琵琶笛子鼓板,已经列得整整齐齐,在院子里候着。

第20章 生辰

武宁心道:那方俊芳来了!抬眼瞥见珠棋也是精神抖擞,手里捧着酒壶,眼珠子却几乎飞到了外面。武宁看着好笑,抬手用筷子一端在她手腕上轻轻拍了一下,瞪了一眼她,意思是让她警醒着,莫要服侍众位贵人出了差错被责罚。珠棋对着武宁点了点头,方才退下。

便听三阿哥笑道:“方才五弟既然埋怨我爱“掉书袋”,好,今日便只让方俊芳捡着有“歌”字的,每唱一支,我们喝酒,怎么样?”,见众阿哥未说话,又望了一眼屏风后面道:“这个总算容易罢!况且又与她本行贴题。”。

众人这才都道:“好!便是这样!”。

席间人或多或少都听过方俊芳的名头,一时多少双眼睛都望向屏风后面,只见一个太监微微躬了身子引着一人上来,武宁见那太监身影熟悉,认出是四阿哥身边的苏培盛。

苏培盛边上的那人身披拖地披风,身材颀长,头顶松松弯了个发鬓,斜斜地坠在一边,别有一番风韵。因着屏风隔着,只觉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并看不清容貌。待得站定了,她微微顿了顿,这才不疾不徐向众人行了个礼,虽是身份卑贱,然而行动间自有一股说不出的矜持与排场,武宁暗道果然是当红的歌人,众人初时还有说笑的,见了这方俊芳通身气派,都停了口。

宋格格嘴角微微透出一丝淡笑,冷眼望向福晋,见福晋正聚精会神望着那方俊芳。

边上一个蓝衣琴师见方俊芳行了礼站定,便不发一语,自在另一边小太监早摆好的椅子上坐下,将琵琶调了调弦。

这琴师年纪不大,一张长方脸蛋上眉眼端正,人物亦是整齐体面。他十指修长,左手放了空弦,右手随意一个临挂,只听那琵琶上四弦乐音流水般掠过,虽被刻意压着音量,仍旧是未成曲调先有情。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甚是熟练,虽是一众王公贵胄前,却没有半点怯场的样子。

那边厢,鼓板师傅也叮叮当当地敲了起来,与琵琶声相应,初时声音并不大,只觉得节奏越来越快,渐渐地拔高了,越加紧急,便似一条巨龙向空中攀去一般,方俊芳凝神听着那鼓板节奏,忽然抬起头来,向屏风后冷冷一盼,众人虽是坐在屏风后,却都只觉得她那双眸子扫过了自己,虽有举酒欲饮的,也都停下了动作,屏气听着。

方俊芳扫完了这一圈,遂开了歌喉。方入耳便知不同,声声宛转,有如花底莺语,荷上滚露,果然是昆腔的味道,那水磨嗓子连绵不绝,只觉得中气十足,竟是没有用完的时候,拖了老久的尾巴,忽然便极巧妙地换了气,若是不注意聆听,根本听不出那气口接缝来。

随后到了一个尖节儿上,方俊芳的嗓子忽然便散发开,又似换了一个人,豪迈英爽又如北曲风格。众人听在耳中只觉得音节如百花齐放,万鸟来空,无迹可寻,一时满堂上倒似有五六个方俊芳在唱曲儿一般,那方俊芳最巧妙之处便在于,无论她怎么唱,那声音都似就在你耳边一般,并不远离,极是穿透。

咿咿呀呀地唱了半晌,笛声悠悠而起,琵琶声声转脆,方俊芳这才入了正题,只听她极婉转地开了唱词。却是北宋欧阳永叔的一首《采桑子》:“荷花开後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後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窗外虽是冷风飒飒,但她歌声所到之处,众人仿佛都觉得到了那江南西湖边,但见十里荷花,水光潋滟。

方俊芳的嗓子略觉低哑,却有段说不出的风流媚意,直似唱到人心尖上。

大家齐声喝道:“好!”,于是斟酒共饮。

武宁初时也只道这方俊芳不过是名气响亮,而今听来,服气万分,忍不住也跟着众人拍了手。抬眼便见皇子们那一桌上,四阿哥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武宁对着四阿哥笑了笑,抬起酒杯小小地晃动了以下,对着四阿哥遥遥相举。

四阿哥笑着,抬起酒杯对着武宁微微举起,敬了,仰头喝下去。

武宁笑着低下头,心里泛起一股甜甜的滋味,抬起目光,却见福晋和宋格格正盯着自己,赶紧放下了酒杯。只觉衣袖被人一拉,武宁一转头,见正是身边的李格格,她半边腮帮鼓得高高,正在吃一块点心,手中还满是油腻。

武宁不动声色瞟了一眼自己的衣袖,庆幸那布料上幸好未遭毒手。

李格格恍然不觉,点头对着武宁满面兴奋地道:“武姐姐,这方俊芳怪不得名气这么大!唱得确实是好,我长了这么大,第一次听见有人的嗓子能这么好听,方才听着,心魂都要被她摄了去,简直是……”。

武宁笑着接道:“只应天上有,人间几回闻。”。

两人正说着话,宫女们已经送上新菜来,说着是宫里娘娘赏赐给着十三阿哥生辰宴的加菜,武宁抬眼瞧去,原来是一道包哈局烤鸡,鸡肉烤得酥香四溢,皮上又洒了脆生生的白芝麻,金黄焦嫩,盘边又附了小碟子,中间装着各味调料,有南小菜、凉菜、醋,蜜汁酱等。不多时,又为这一桌女眷上了各人一份的燕窝鸡丝汤、海参汇猪筋、鲍鱼汇珍珠菜、淡菜虾子汤、假班鱼肝。

武宁顾不得吃,抬眼瞅着那方俊芳,听她唱了几曲,皆是富贵气象,金玉满堂的唱词,嗓子虽然好听,但渐觉无味,想来因着三阿哥要求每首曲子都带一个“歌”字,这唱来唱去恐怕也只得围着舞榭歌台的主题打转。

正想着,方俊芳却曼声开了首新曲子:“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此刻琵琶声停,转轴拨弦三两声,重新又起,方俊芳继续唱道:“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是李后主的一首《虞美人》。

武宁心道这方俊芳肚里果然收了不少词章。这么想着,忍不住又抬眼去望四阿哥,见四阿哥边听曲子与旁人言笑晏晏。

十四阿哥本不甚在意地听着,到那方俊芳唱到了“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的词句时,忽然将酒杯向桌上不轻不重地一顿,皱眉道:“今日十三哥过寿,唱这种凄凄惨惨的调子做甚么!”。

福晋脸色一变,望向陈德诺,那边厢,苏培盛早已经赶了上来,俯身低声对那两个琴师说了些什么。

方俊芳站在屏风后,向十四阿哥的方向望了望,微微顿了顿,并不出声,下一首曲子低声唱道:“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唱到这里,乐声戛然而止,众人心中皆是怅然若失。

十三阿哥从听见这首《蝶恋花》的第一句便绷紧了身子,脑中全回忆起了中秋宴那晚遇见清明的情景,待得方俊芳唱完了,他向前倾了身子追问道:“这首曲子你是打哪儿学来的?”。

苏培盛见十三阿哥亲自发了话,而方俊芳仍然站在原地,连忙上前斥道:“十三爷问话,还不跪下!”。

方俊芳闻言缓缓跪下,低声道:“回十三阿哥的话,此曲乃是俊芳幼时跟着家母所学,是姑苏的民间调子,那里的孩童都会唱。”。

女眷那一桌席间众人见十三阿哥亲自对方俊芳出声询问,纷纷交换了微妙的眼神。

武格格院子中。

清明自听见那歌声起便一直魂不守舍,待得听见这曲《蝶恋花》,她再也忍受不住,猛地站起身来,三步并作两步便往外走去,宫女荷田不明其意,在后面追了几步叫道:“清明!你做甚么?主子有命,让咱们在院子里好好待着!”,喊了几句,哪里叫得住清明?却见她脚步匆匆,已经走远了。

兜兜转转顺着那长廊绕了几回,正要到了近前,清明却听那歌声倏忽消失,她一下子没了方向,见不远处走过的是李格格院子里的小太监,忙上前躬身行礼。那小太监认出她是武格格身边的人,便满面堆笑还了礼,清明问了几句生辰宴席所摆之处,匆匆向那里赶去,还没到近前,便被苏培盛手下的小喜子小庆子拦了下来。

小喜子见清明气喘吁吁,脸色焦急,又知道她平素是个沉静性子,断不会这样,越发以为武格格院子里出了什么事,不敢小视,赶紧陪笑着道:“清明姑娘,有什么事,您说一声,小喜子帮您通传,您这会子进去……也不太合适哪!”。

清明定了定神,正要说话,却见苏培盛领着两个琴师走了出来,身后又跟了个穿着披风的女子,面貌被风帽掩去了,并看不清脸。

第21章 旧爱

清明愣了一愣,下意识就要追上去,恰逢苏培盛一转头见了她,先是一愣,随即笑道:“倒是巧了,武主子方才发话说正要差人去喊你呢,快进去罢!”。

清明被他如此这般一拖延,再回头看时,那戴着风帽的女子早已经走得远了,只留下一抹青色背影,风衣下摆在风中兀自晃动不休。

清明略略定了定神,赶紧对着苏培盛行了礼,苏培盛受了,清明加快脚步向着堂内走去,正赶上一列上菜的宫女太监们鱼贯而入,她跟在后面进去,倒也无人注意,举目一瞧,见武宁正坐在李格格身边,清明便快步走到武宁身后。

武宁抬头笑道:“来啦?”,却见她脸色异常,微觉诧异,不由得多看了她一眼,清明怕被人看出蹊跷,连忙低下头去,不经意间,却赫然见众皇子那一席上,一人正是那日中秋宴结束后,月夜下吹笛的贵公子!

清明一颗心怦怦而跳,见他坐在四阿哥身边,而今始知是皇子身份!不由本能地向武宁身后躲了躲。

十三阿哥作为寿星,正被身边人敬了一杯又一杯,自然未曾注意清明一个小小宫女。

武宁却察觉清明的异常,她疑惑地顺着清明的目光向众皇子那一桌扫去,正好对上了八阿哥的视线。

八阿哥凝视着武宁,眸中神色幽暗,成分复杂,有苦涩,有不甘,有辛酸,甚至好像还有……某种感情?

武宁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一团疑云慢慢升了起来。

不会这么狗血吧!武宁在内心默默地想……

各种言情小说的桥段出现在她的脑海里:男女主角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一朝风雨、命运无奈;女主被迫嫁人,虽入候门,心如死水。与旧爱偶然相逢,两相凝望,脉脉无言……

武宁一脸黑线地想到四阿哥说的“你从前性子太冷”云云等,心里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什么,只觉得种种疑惑便似散落一地的珍珠一般,眼下被一根丝线有条不紊地串了起来,轮廓愈加明晰。

耳畔有人轻声咳嗽了一声,武宁身子一震,猛地回过神来,见是珠棋小心翼翼地为她上了一碗蟹黄豆腐羹,又送上雕花银质调羹道:“主子小心烫。”,边说着,边抬眼,带了几分警醒看了武宁一眼。

武宁被她一提醒,一抬眼,正看见桌子对面福晋静静看着自己,不知道之前已经观察了多久,武宁背上一寒,珠棋随即依旧退到身后。

武宁接过调羹,在那豆腐羹中默默舀了一勺,心里想着心事,浑然不觉那豆腐羹已经被自己的勺子弄得不成样子,李格格扯了扯武宁的袖子道:“武姐姐,不是这么吃的。”,武宁回过神来,赶紧送了一口进嘴。

蟹黄肥美,满口生香,武宁用帕子捂住嘴,轻轻吹了几下,心里打定了主意——珠棋是跟着自己从娘家过来的人,况且看方才她的表现,她一定是知道从前的情形的,便从她身上入手罢!

宴罢,众人各自散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