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灵光之一--回眺卧牛山 >

第21章

灵光之一--回眺卧牛山-第21章

小说: 灵光之一--回眺卧牛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小燕接着起座第二个交了卷。其他的人还在埋头答着题哩。

小华、小燕相继轻手轻脚走出考场时,监考领导和老师全都看看手表,脸上显出了惊异表情。校领导离座就把两人交送的试卷拿来看,不禁低声对身旁两位男女老教授道:“好样的,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啊!”男教授低声回道:“不,那男娃只用了五十分钟!”女教授道:“那女娃也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校领导更感惊异了,又道:“这男娃的字写得很有风味哩!”说着已过了两个小时,只见又有几个考生先后交了卷。待过两个半小时时,场上只剩下一女四男五个考生了。又过了半个小时,五个考生也都陆续交了卷。于是这次笔试便提前半个小时结束了。十位监考人也算松了口气,校领导携着二十份答卷(按交卷先后顺序排列),和大家一同离开考场回阅卷办公室。

待小华、小燕的表针都指在十一时半时,两个人就到餐厅用饭了。此前他俩回招待所后,便聚在小华居室谈答题。小燕道:“我三题全答了:第一题是写了一篇不足九百字的散文《宽松应试心》;第二题写了一古一今两个文学大家李清照和冰心,还安了标题《李清照的诗词和冰心的散文》约二千字;第三题我就举了我的小说处女作《小男生小女生》,安的标题是《我写〈小男生小女生〉的经过和体会》。”小华拍掌笑道:“很好,很好,你可能要夺冠哩!”小燕道:“你讥笑我了,不跟你说。”停了停又问:“哎,你怎么答的呀?”小华道:“保密,等吃过午饭再告诉你。”小燕急道:“不行,非得马上说不可!”小华抵不过去,只得一五一十地告诉她:“我也是三题全答了。第一题写的是一首词《满庭芳·巢湖鱼家》,只有九十五个字;第二题也是写了一古一今两个人,屈原和高尔基,安的标题是《屈原的爱国诗歌和高尔基的怀乡小说》约两千五百字;第三题举了我的杂文《共产党人的生死荣辱观》,安的标题是《我写<;共产党人生死荣辱观>;的经过和体会》。我献丑了,说了这么一揽子。这该好了吧?我们去吃饭吧!”小燕站了起来笑道:“你这次真要状元吉第了!哎,你把那首词诵出来给我听好不好?”小华道:“我一时兴起写出来,写好后就忘了,怎么能诵出来呢?”小燕不依:“你骗人!你不诵出来我就不吃饭!”小华只得诵道:

“岸畔渔家,渔民苦乐,悄悄浴汗巢湖。……唉呀,我记不得下边的了,可能是饿了,脑子缺乏补充了,怎么能记得住呢?走吧,吃饱了我就想出来了,然后给你诵全词,好不?”小燕笑道:“你这开篇已点出是写巢湖渔民苦和乐的了,虽平淡却生奇又浓味迭起了。好词!那就先吃饭去吧。”

华、燕两个用罢餐正出厅门,就见迎面一位女郎先招呼小燕了:“侬吃过了?侬真快,阿拉刚答完二题,侬就交卷了!他是侬那位?志同道合才好呢!”小燕听出是上海话音,便笑道:“你高姓?我好喜欢你哩!”那女郎道:“阿拉高兰英,家住上海南汇。阿拉男友学习丢不开未能陪了,阿拉只好独自来应试了,好寂寞啊!”小燕卟哧笑道:“可见你与他一直比翼双飞。好,好呀!”高兰英也开心地笑了。小华插道:“但不知你那位高名?能不能交个朋友?”高兰英道:“侬肯与他交友?巴不得啊!他叫张文远,香港人,刚考进复旦大学新闻系读书。”小燕道:“是个有作为的小伙儿!”小华笑道:“楼外有楼,我恐怕太高攀了。”高兰英不放过道:“告诉姓名吧,将来或许能相会一起。”小燕就拿出纸笔把自己的名字、住址写给她,她也写出了家庭住址,然后就进厅用饭去了。

下午,小华和小燕当然不放过首次到宁,免不得游山玩水的机会了。他们瞻中山陵、观明孝陵,游玄武湖、玩莫愁湖,还在莫愁湖荡舟、拍照,好不兴奋。尤其是两个人合影,其喜悦之态溢于言表,就差没着礼服不能当作结婚照了。

第三天一早,就见南大招待所门前宣传栏贴了张大红纸喜报,原来是此次招考考生录取排名榜,所幸应试二十名考生全被录取了。榜上前三名的考生是:华男萍(安徽)、燕秋颖(安徽)、高兰英(上海)。小高在榜前一把抱住了小燕,眼泪扑溯溯流淌两腮:“我就知道侬两位会在榜首!可没想到阿拉能排在侬后边,做梦也没想到啊!”她又悄悄告诉小燕:她最崇拜中华民族脊梁鲁迅了,由于他逝在上海,她常去鲁迅墓瞻仰,也读过许多研究鲁迅的资料,所以她这次举了鲁迅,写起来就十分顺利、十分得心应手。安的标题是:《鲁迅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旗帜》。“也许这就是阿拉能排上第三名的理由吧。”小华听到这个标题就大声赞扬:“好文章!应该拿出去发表。”小燕道:“好小高,如果你愿意,就默抄出来寄到《芜湖萃文报》,保管刊在头版头条位置。”高兰英兴奋地答应了,并要小燕把报社地址抄给了她。

这天下晚,考生们又见到宣传栏贴出一张通知,写道:

诸位考生:

谨向大家贺喜!大家明天就可回籍等待入学通知了。具体入学事宜,可见半月后的入学通知附件《须知》。本校期盼你们按期到校上课。

特此通知。

第四天一早,考生们就各奔东西回籍了。小华、小燕到下关码头乘宁芜班轮,逆江而上,一路景致观尝不尽,尤其是那“天门中断楚江开”的东、西梁山,使两人惊叹不已。上午十一时,船便驶到裕溪口码头停靠,两个人下船直奔火车站,知是下午二时的火车,便在车站附近一家小饭馆用了午餐,然后就在候车室坐等购票。小燕道:“我累了,就先打个盹吧。”小华道:“你尽管偎依我身体睡,还有一个小时才卖票哩。”小燕就放心地紧闭双眼沉入梦境了。待售票窗口卖票了,她还没醒来。小华不敢喊醒她,只好又等了一刻钟,心中有点焦急。幸好一列货车进站,长鸣声使小燕猛然惊醒,揉了揉眼,见小华还坐在身边,便道:“不是卖票了?你购好了?”小华笑道:“你再不醒过来,我和你只得乘十一号汽车,手拉手走一百二十里回巢县了!”“好你这只鹅!应该早就喊醒我才对啊!快购票去!”小华答应一声就到售票处购了两张火车票,接着就和小燕排队进站上车。因为是始发车,当然不愁没有座位。两人坐下后,小华对小燕道:“梦还没作完吧?这下还有两个小时可让你美美地继续作下去了。”小燕拉着他,紧紧偎依在一起,道:“两个一道睡,一道作梦,才好哩!”于是两个人就同时闭紧双目睡去了,也不管火车起站、出站,奔腾、嘶唤,他俩象沉睡在一张床上似的,怎么也吵不醒了,因为他们紧张几日确实累了,此时都一股脑儿地放松开来,怎么能被车声闹腾吵醒?小燕真地作起梦来:她和小华乘长江渡轮到芜湖码头时,见小方正站在岸边笑嘻嘻地迎接,身上还穿着雪白的医生服,头上戴着雪白的医生帽,就放声喊:“方妹!你留在芜湖了?”这一喊就把小华惊醒了。他看表针已指在下午四时了,便乘势拉醒了小燕:“哎呀,你倒好,看到干妹就大喊,把我吃了一惊啊!”小燕定了定神道:“方妹那样的高才生,很有可能被留在芜湖工作了。你若不信,我是信的。”小华道:“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呢,等到她的信来了不就证实了?”说着,火车已进巢县站。他俩精神饱满地下了车,毫不费劲地就登上了卧牛山回到住处。

次日是星期一,两个人高高兴兴到《巢州日报》上班,少不得同事寒喧、大家叙好一阵已毕。小黎问小华:“你和小燕俩个外出也得先告诉我一声,是不是到无为看干妈去了?我问燕妈,她只是笑而不答。”小华因为到南京应试这件事,不能自己公开,只能待接到正式入学通知后,由报社领导公开,所以只好顺水推舟,不置可否了。小燕和赵大姐坐在对面工作,赵大姐少不得询问应试结果。小燕道:“还未最后定呢,半个月后见到通知了,就是录取了;见不到就是白跑这一趟。”赵大姐见她说的也是,就放过追根究源了。老颜心中岂有不明白的:这两个人成竹在胸啊,看来不多久报社就会见不着他们了。

就在下午上班时,小燕就收到了从芜湖卫校寄来的一封信。她知道是干妹来的,喜不自甚,连忙拆封看:

姐:我现在已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内二科上班工作了,今天是上班第二天。到单位报到前,我曾一再要求到巢县的,可是校领导不同意改分配方案,说已经决定了,为什么不服从呀?我没办法,只得服从分配,上班工作了。姐,我们虽然不在一座城工作,但心是相通的:你永远是我姐,我永远是你妹。请相信我。

盼来信。

妹:方义兰〓十月二十七日

小燕读罢信,心情十分看好,因为此前她还担心方妹一旦来巢县工作,我和小华都已上大学了,她人生地不熟会很孤单的啊。现在好了,她留在芜湖了,那是她滚打三年的地方啊,还有她的亲戚照应哩!她便迅速把这信交小华看,笑道:“我的梦还真灵哩!你看吧。”小华接过来看,也喜道:“这下好了,你的后顾之忧没有了。你应回封信让她安心工作,找机会去看望她。”小燕道:“对对,晚上我就写回信。”

方义兰上班工作后,恰逢秋季流感高发,每天门诊病人急增,忙得不可开交。她虽是试用医生,也是当作主力使用哩。不过她由于父亲医术的熏陶自己更有了扎实功底,所以也就应付自如了。不到一周,她已和同事处熟,上班、下班同来阵往,也不觉身单心虑,渐渐感觉一切正常了,不过心还是想着燕姐哩。就在11月5日上午,她就收到了小燕的回信:

妹:收到你的来信又不知多高兴呢!你这个高才生能留在芜湖工作,是你的造化啊,姐祝贺你,你华哥也祝贺你啊!望你安心工作,积极进取,争取做出好成绩来。但是也别疏于保养自己。有了健康身体,就有了做好工作的保证。姐相信你会做得到的,因为你是医生。我们是干姐妹,是好姐妹。我们的心当然是永远相通的。姐不会忘记我们永远亲蜜相处的诺言的,无论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相信姐吧!

祝工作胜利!

姐:燕秋颖十一月二日夜

不知不觉就到了11月15日。这天下午,小华、小燕就同时收到了南京大学发来的录取通知书。他们当然喜出望外,但仍未擅自往外传,连小黎都未说。直到晚上,才两个人一道向颜组长报告了。颜组长看了两份通知书,排号是01和02,就问:“你们两个一是状元、一是榜眼?哎哟,太厉害了啊!”随后盛站长也知道原委了,贺喜道:“祝贺状元、榜眼及第!真是龙凤呈祥啊!”燕母得知未婚女婿、女儿同时高中,自不必说也是欢喜万分。老颜晚上就在办公室对李主编、程组长说了,都感觉脸上增光添色不少,到第二天上班时,全报社、广播站人全轰动了,大家都满面喜色地给小华、小燕贺喜,弄得他俩怪不好意思的。小黎道:“你俩真保密,害得我半个多月后才知道真相,原来你们那几天不在报社,是往南大应试的啊!”说得报社领导也都咧咀笑了。不到下午,小王、小朱、大李、小马也都知道了,人人称颂,个个祝福,吴琼和李云厚在巢县结婚时,小华、小燕虽贺了喜,但因工作紧张,又急着准备回和县探母,就未多聚。吴琼只在巢县度了一周“蜜月”也急着回肥西上班了。要不然她非得要把小燕抱在怀里不可哩。

其实这次南大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函内,还附有一份入学须知,对应试考生中的前三名还特别附了一份贺信。而且贺信中还注明发给奖金:第一名获甲等,奖给人民币三百元,第二名获乙等,奖给人民币二百元,第三名获丙等,奖给人民币一百元。不用说,小华是获甲等,小燕是获乙等,上海那位高兰英是获丙等了。因为贺信没呈老颜看,大家也就不知还有这一层了。

第十四章

闲话少叙。只见李主编对行政主管柏家成道:“今晚报社出几个钱办席,大家聚一聚,也把广播站同志邀来,共为小华、小燕贺喜。”柏家成就去办了。晚席办了两圆桌,报社十四人、广播站五人,又请了燕母和李云厚(他是小华乡兄)、王英,共二十二人,每席十一人,就摆在了县委食堂大餐厅。席间,李主编笑容可掬,带头频频举杯向小华、小燕祝酒。程、颜二组长也分别满杯相祝,盛站长更是借花献佛,和小华、小燕碰了个三满杯哩。小华、小燕就站起来回杯道:“深深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盛情,我们有生不会忘记在《巢州日报》这段美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