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后她已经可以自己上下楼了,但规则的力量实在大,她依然保持着三月不出门的习惯,足不出小楼。
新年里,赵兴替孩子办了百啐礼,正式给孩子取名“义”,乳名“小宝”。一番忙碌过后,眨眼到了元宵节。
今年的元宵节,程阿珠理直气壮指挥家人在城堡门口挂上一盏灯笼。虽然灯笼只有一盏,但造的硕大无棚,里面是十八支蜡烛做成的一个烛山,外罩一个红色的玻璃罩,让城堡门口显得通亮。
挂完了这盏灯,程阿珠抱着孩子,在城堡门口满意的望着孩子的胖脸,自责的说:“妾身也为赵家尽了力了,今后就要看你们的了,小小姑娘,你怎么还没有动静?”
程阿珠这纯粹是宣扬主母的权力,廖小小羞得说不出话来,陈伊伊在赵兴身后直拿食指捅人,嘴里嘟囔:“十八了,我十八了。”
喀丝丽则一脸无所谓的神态,装作听不懂汉话,茫然的望着那盏灯笼,嘴里说着胡语:“不知今日街上,该是怎样的情景?”
远处,传来了一声爆喊,火光照亮了半个夜空,那是城隍庙所在,那些人喊的是“龙灯上山了!”
“龙灯上山了”,城堡里的人也在齐声呼喊,无论是中国以色列人,还是高丽人、倭国人,都随着这声呐喊,将手里提的灯挂上沿途,而后一起拍手呐喊:“龙灯上山了!”
唐代的元宵只持续三日,到了宋朝则延长至五天,正月十四试灯、十五闹灯、十八落灯。然而杭州的元宵节比其他城市多两天,成了十二上灯,十八落灯。这多出来的两天狂欢时间是钱王归宋后进钱买来的。此后,这两天又成了宋代杭州独有的“祭钱王”礼俗。
初十二日,杭州人会将新做的龙灯抬至城隍山龙庙,拜供后,以墨汁点其睛,称为“开光”,当龙灯开光的那一刹那,全城百姓齐呼“龙灯上山”,并开始悬挂自家的灯笼。
然后是煮汤圆。上灯圆子落灯糕,挂上灯笼的那一刻,主妇们开始煮汤圆,宋时,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正月十二,几颗汤圆下肚后,晃晃悠悠走出巷口就可以看到满街的灯火,赶一回古代的花灯会——这日子真叫幸福。
大约就是吃完汤圆的时间,苏迨带着妻子欧阳氏,苏过带着妻子范氏一起过来了,听他们兄弟说,吃完元宵,苏轼牵着老妻的手,秦观也带着老婆,两伙人一起去找钱勰,以及晁补之的父亲晁端友,这些文人扎堆一起,沿街扫荡元宵灯谜,剩下几个小辈无处去,便来找赵兴游玩。
相当于杭州来说,密州只是一座小城,赵兴早有心看看朱淑真描写过的杭州元宵节,苏轼兄弟一怂恿,他心里也蠢蠢欲动,遂转身询问程阿珠:“阿珠,同去,如何?”
程阿珠至生下孩子后,全副的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她望了望外面,摇头说:“不了,天冷,我怕孩子冻着。”
陈伊伊与廖小小耐不住性子,早已经跳到赵兴身边,渴望的望着赵兴,喀丝丽则一副乖巧的神态,摇头指指孩子,表示自己要陪程阿珠,赵兴略想了想,点头说:“反正赏灯又不止一日,喀丝丽今日不去,便后日去吧,咱们走。”
今天是上灯日,所谓上灯就是搭建灯棚的日子。出了城堡,一路走来,无数的豪门大户正在指挥家人搭设灯海灯山,这其中,以府衙门口搭建的灯山最宏伟。那里扎大型彩灯时称“山棚”,用竹架子搭成一节一节的台阶,台阶上密密麻麻的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灯笼,衙役们登高爬低将一盏盏灯点亮,见到赵兴来,一边热情的打招呼,一边手里不停。
指挥搭建灯棚的是高俅。程族的学生虽然不在了,但高俅做得也很有头绪,几班工人轮流操作,灯山逐渐成型,不一会,工作进行到了尾声,衙役们开始爬着梯子往最高处悬挂灯笼。
高俅忙的脚不点地,赵兴看了片刻,决定不打搅对方,他领着苏迨兄弟沿着西湖走,马车跟在他们后面缓缓而行。走了几步,赵兴好奇的问:“干儿呢,怎么没见到干儿出来凑热闹?”
苏迨回答:“四弟最近又病了,支婆请他看了医生,正打算明天白天再叫一赐乐业的郎中再来看看呢。”
赵兴点点头,他眼睛盯着向湖边的一组客人,这组客人恰好抢占了保俶塔前方的好地段,正在搭建灯棚,那伙人赵兴个个都认识,为首的是周邦式,在他身后的是仰充,仰充旁边的是唐棣(di),字丘山。
周邦式自从去见过章惇后,再没有来拜访赵兴,此刻道左相逢,他表现的若无其事,拱手向赵兴调侃:“离人兄,此刻杭州家家都动了起来,怎么没见到你家搭的棚子?人都说离人兄喜欢摆弄精巧玩意,你所造的明月夜,如今也是各家常备的照明物什,我们都说呢,若是离人兄也搭个灯棚,放上百十盏琉璃灯,一定能大大出彩。”
仰充与唐棣频频点头。这两人不敢多说,因为赵兴实在凶名在外,这几年,赵兴在京城打杀丐帮人员的事情逐渐口口相传,传到了杭州。杭州人联想到赵兴祭雨的时候砍断龙王角的事情,均觉得此人不愧是东京汴梁城的净街虎,宋代的顶级恶霸,连卜庆那样的人也敢追杀不停,实在是惹不得。
这两人没有周邦式那样与赵兴熟络,见面顶多是个点头之交,所以周邦式可以开赵兴玩笑,这两人只要点头的份。赵兴哈哈笑着,先与仰充见过礼,再正是向唐棣见礼,口称:“五驸马,怎么你没有带那五位夫人出来,哈哈,我可早就想见见五位‘夫人’了。”
唐棣得意的笑着,回答:“离人兄说笑了说笑了,别人不知道我,你还不知道吗,惭愧惭愧。”
这位唐棣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是个收藏者,喜欢收藏公主。正宗的公主他收藏不上,只好收藏宗室女。
宋代嫁女是昂贵的,有些不怎么重要的宗室嫁不起女儿,而稍微显赫一点的宗室王爷甚至借钱嫁女儿。由此,就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现象,原本不吃香的宗室庶女反而最为畅销,大富商最喜欢娶这样的宗室女,哪怕不要嫁妆,倒贴也肯干,而唐棣就是其中一个。
这厮也是一位海商,从祖父开始经营海贸,算起来家资以千万计,有时候,赵兴面对对方的三世积累,都有点自愧不如。
凭借着雄厚的家资,唐棣一连娶了五位宗室女,这些没有封号的宗室女实际上并不是公主,但民间不管这些,就把他称之为“五驸马”,意思是五位公主的驸马。这事是唐棣最自豪的,他虽然不怎么向外面炫耀,但别人提起,总能让他乐个不停。
唐棣还不是这时代最牛叉的“公主收藏者”,最牛叉的“公主收藏者”在福建,福建有位海商收藏了十一位“宗室女”,民间称之为“十一驸马”。
唐棣是大富之人,原本周邦式凑不到这样的人身边,但最近周邦式拉上仰充,专门经营杭州至庐州的商路,同时参股赵兴的海外贸易,家财逐渐丰厚起来,也能跟富豪们说上话了。保俶塔面前的这座灯海就是他与唐棣、仰充三人赞助的,悬挂的灯千变万化,琳琅满目。
这座灯海也是唐棣的骄傲之一,原本他跟赵兴搭不上话,如今见到赵兴主动示好,他热情的邀请赵兴进入灯棚,就近观赏。
不愧是富商搭建的灯棚,富丽堂皇的令人发指,灯棚上有用五色珍珠结成网,做成的“(珍)珠子灯”,镞镂精巧的五色染成的“皮灯”,五色蜡纸糊与的旋转如飞的“戏马灯”,还有引人注目的新安产“无骨灯”。这种无骨灯制作特殊,是用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烧缀,及烧成硬壳,去粟,则混然如玻璃球也。景物巧夺,前无其比。
宋代的花灯其实是一个政治讽刺工具,花灯上“多画人物,时寓讥笑,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赵兴浏览了几个灯上的人物,发现周邦式最近以来似乎政治立场松动,上面的讽刺话不再频频攻击旧党人物了,反而更关注于民情、风俗。倒是对朝堂上的争执不偏不依,说的让赵兴都觉得在理。
看到赵兴点头,唐棣很开心,他一声呼喊,五位夫人齐齐迎出,向赵兴行礼,这五位夫人都没有命名,唐棣按顺序给她们取名做“淑芳娴静懿”,这厮憋了一口气,娶呀娶,娶到第五名宗室女。估计宗室里也害怕了,生恐他向那个福建人学习,所以干脆赐了他一个寄禄官——修职郎,这个官是文官第三十六阶,也就是倒数第二阶。
得到修职郎官阶之后,唐棣倒是见好就收,没再继续娶下去,这个修职郎从九品,比迪功郎高一品,因这个从九品官衔,他的五名夫人倒是有了正式的官诰,所以赵兴还不敢轻易接受五名夫人的行礼,他侧过身去,恭敬的还了对方五个礼,这场景落在唐棣眼里,令他很开心。
唐棣这家伙就喜欢拿自己的老婆来捉弄别人,他是个大商人,没错,而且头上只要一个倒数第二的官阶虚衔,但他的五个老婆实在牛,她们虽没有公主的称号的,但个个有“一品夫人”的身份,每每遇到看不起他的人,唐棣就喜欢把他的五个夫人一起叫出来,向对方行礼,看不礼貌死别人。
别人常常被唐棣这种过分的礼貌弄的非常窘迫,但赵兴见过更牛叉的赵琴儿,所以他的回礼中规中矩,浑没让别人挑出毛病来。
行完礼过后,唐棣咧着嘴,咚咚的拍着圆滚滚的肚子,像擂鼓一样,他得意的眯起眼睛,说:“我听说赵兄最近进了一批海货,可惜价太高,一时半时不易出手,我听钱大人说,其中有一些绿宝石,很是值钱,赵兄,不如买些给我吧,我这五位夫人可都是花钱货,人身份放到那里,我总不能亏待了她们。”
“哦,钱大人与你关系不错嘛?”赵兴反问。
唐棣满意的看了一下他的五位夫人,答:“然也!”
“然”个屁,要不是你那五名宗室女,钱勰都不会正眼瞧你。赵兴心里直撇嘴,脸上笑着,笑的很开心。
赵兴能不笑吗,他终于逮到一个大肥羊,看着唐棣简直像看着一堆金砖,很殷勤的解释:“不错,都是中理国与白衣大食(埃及)的绿宝石,天竺工匠打磨的,十多个刻面,做工极精致。每粒宝石都宛若梨花,啧啧,简直是美丽到极致。”
周邦式好奇到极点,紧着问:“多少钱?”
第一百四十四章 执拗的潜入者
仰充也竖起耳朵侧耳倾听。但唐棣显然是个识货的人,他含笑伸出手来,与赵兴两手相握,两人在袖里打着手势,讨论起价格。
二百万贯,这是双方最终商定好的价格,唐棣用六折的价格买下八枚绿宝石,他打算给五名夫人每人配一个绿宝石首饰,自己挑选最大的一颗镶在帽子上,另外给孩子留两颗。这厮不愧是财大气粗。
这个价格听起来吓人,然而这些绿宝石的原价不过就是半船瓷器,唐棣要是知道他花二百万贯只买了半船瓷器的价值,估计该吐血而亡……然而,赵兴不会让唐棣知道的。
近年来,随着巴勒斯坦局势越来越严峻,东西方的贸易已经彻底中断,海商们最多航行到越南,然后通过越南中转,而过了印度洋就是阿拉伯商人的天下。原本的历史应该是这样的,但赵兴的出现使历史有了一点改变,现在,一个类似东印度公司的南洋联盟组建起来,它现在或许还很弱小,但高额的利润,必将使它像一头怪兽一样快速成长,最终,甚至可能独霸东西方商贸。
唐棣三代积累,到了这小子身上,他一门心思主要在“收藏公主”上,再加上海贸的萎缩,使他只能去越南导倒货,这样不出印度洋的海商是不在赵兴眼里的,再加上赵兴的有意隐瞒,使南洋联盟没有在杭州吸纳一位客商,所以唐棣并不知道赵兴正是南洋商会的头目。
他家没有亲身经营海贸多年了,加上绿宝石本身就是稀罕玩意,99%的货物被欧洲包销,所以他不认为自己买的这些宝石出了冤枉价,在你情我愿中,唐棣与赵兴握了握手,达成了这笔天价交易,旁边的周邦式与仰充看的一头雾水,不过,这两人已经隐约猜出这笔交易的数额十分巨大。
他们不敢问价,因为自己那点财富在这两名巨人面前,实在算不上份量,等两人握完手,周邦式与仰充有意识的将目光避开,聊起了当晚的月色。
仰充问:“南伯兄,当此美景,有没有什么新诗?”
周邦式很配合的回答:“呀呀,我正在斟酌,且等一会,仰兄有什么佳句?”
唐棣一挥袖子,豪气逼人的插嘴说:“谈完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