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我是大导演 >

第523章

我是大导演-第523章

小说: 我是大导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有机会出一头恶气了。
    15岁的少年苏拉·沙玛担任《少年派》的主演,光是看着他那懦弱天真的模样,这部电影的主题严肃性顿时霍霍地降了几格,他李小乐确实拥有发掘演员潜力的神奇力量,但是前提是对方必须是一个演员吧,李小乐版本的《荒岛余生》,其主演的比较对象自然是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
    可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个印度小孩都不像是能与汤姆·汉克斯相提并论的人,观众怎么可能能受得了他的独角戏呢?
    《少年派》说不定就是太平洋旅游游记了,欣赏一下风景,跟宠物老虎亲热共度难关,变成彻头彻尾的儿童剧了。
    而相反的,在全世界的影人看来,李小乐却是一位毫无疑问的英雄,是所有电影公司里,最好的老板,在梦工厂倒台之后,他是唯一一位全球型电影公司的身为导演的老板了,黑珍珠公司在这次危机中展现出来的气质,就与其他那些充满铜臭味的公司截然不同,这是一家真正的电影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是真正的热爱电影!
    在媒体们的冷嘲热讽下,电影人们却不约而同的在心里为李小乐祈祷,虽然几乎不可能,但是他们依然还是希望李小乐能再度创造奇迹!让黑珍珠公司起死回生。
    鬼才导演昆丁·塔伦蒂诺甚至在《霍华德·斯特恩脱口秀》上讲了一个笑话:
    “有个好莱坞的家伙死了,去了天堂,他在天堂门口朝里看,望件一个人骑在一台吊车上,手里拿着一部摄像机,他说‘我不知道李小乐已经死了。’旁边的圣彼得告诉他;‘不,那是上帝,他以为自己是李小乐呢。’”听起来明显是讽刺李小乐,但是其实昆丁·塔伦蒂诺是表达了对于李小乐的尊重,向这位挑战不可能的导演发自肺腑的尊重。各个报导都在引用了昆丁·塔伦蒂诺这番话,很快的,李小乐终于有了继中文的“李疯狂”之后的,有了一个全世界影迷都公认的新外号——“李耶稣”(JESUS…lee)。
    这个外号几乎在出现的几天之内就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同,喜欢李小乐的,认为他是一名可以拯救腐朽的商业电影世界的人,一个背负着十字架与各种迫害艰难前行的悲剧式的救世主,他就是电影节的耶稣!
    而憎恶他的人,都拿这个外号来讽刺他的自大与狂妄,哈哈,一个自以为是“耶稣”的中国小子。他以为自己用手摸摸一个人的头,就能把对方改造成一位天皇巨星吗?是的,这是“耶稣”才有的能力
    就当大家都以为《少年派》不过是一幕艺术童话剧式影片的时候,李小乐却带着三位主演演员,飞往了巴黎,与法国国家科学院“拉白鲁斯海洋研究”的巴雷卡·帕潘博士见面,他们又从巴黎转乘法国航空的飞机,前往了港口城市波尔多,李小乐在那里参观检查了一搜科考船“皇家路易十四”号。
    他们享受了法国式的热情款待——大量的红葡萄酒和船长的自弹自唱。
    “为什么我们要来这里?”穿着一身皮大衣的艾玛·沃特森在冰冷的海风中冻的瑟瑟发抖……她不明白,不是一部漂流的独幕戏吗?怎么会需要潜水的科研船。
    “如果你不愿意,我可以换回男演员。”李小乐憋着嘴,满不在乎地道。
    “不行!这个角色是我争取来的!我可是推脱了舞台剧的主角,担任这么一个小角色,谁也不能抢走!”小艾玛大声嚷嚷道,其实原本在剧中,她这个角色是一名寻找灵感的中年男作家,这个角色找到了中年的派,用他们的视角回忆这整件事情。
    不过为了让这部电影更加能让大众接受,李小乐也必须要安排一个提升整体影片气质的小美女,用一个美国小女孩的视角很显然能让全球观众更加入戏。
    最后艾玛·沃特森的毛遂自荐让她最终得到了这个角色。
    其实除了派之外,最重要的戏份都是艾玛·沃特森与扮演成年派的印度演员伊尔凡·可汗的描述的戏份。
    这些戏份并不复杂,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只是娓娓道来,关键在于这两位演员能不能把那种真实的氛围营造好,完全就是靠着演员本身的想象力了。同样是沉船,《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轰然倒塌,与一艘小渔船被浪打翻给人的震撼性是完全不同的,而在故事刚开始之前,没有一位演员知道这个故事中的沉船事件,究竟是什么情景,所以李小乐今天要带他们来感受一下,同时他自己也要拍摄一组真实的水下镜头。他们并不来凭空拍摄的,电影中那艘沉没的船是有原型的,就是在二战中英国Cunard航运公司旗下的豪华皇家游轮——兰开斯特里亚号,一艘遇难人数着超过泰坦尼克号两倍,导致4000生命沉入海底的豪华油轮。与詹姆斯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一样,李小乐在印度制造了一个这艘船的一比一的模型,已经拍摄完成了在船仓上的戏份,然后就会把这艘模型沉没,拍摄那场大海难的镜头。而在此之前,李小乐需要几位主演真正感受一下什么是真正海难,所以他才跟詹姆斯卡梅隆一样,把他们召集在这里,准备进行一场真正的海底震撼教育……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



第691场 下潜入深海
    在波尔多港口的码头上,一头长卷发,像是一个瘾君子一样黑眼袋浓重的巴雷卡·帕潘博士,在冷冽的海风中搓着手问艾玛·沃特森与苏拉·沙玛道。
    “不,这很有意思,在海底探险,除了去外太空看星球之外,这世上没有比这更有意思的事情了。”艾玛·沃特森皱了皱那娇俏的小鼻子,又很是惹人怜爱地搓着手道:“但是这天气实在是太冷了,现在不是夏天吗?”
    苏拉·沙玛也附和地点了点头:“嗯,确实很像是学校里的假日旅行,但是确有意思多了就是温度有点低……”
    “你们知道你们为什么会冷吗?”巴雷卡·帕潘望着他们,从那大鼻子里发生一连串让人毛骨悚然的声音道:
    “这片海域里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可是埋葬了数十艘船,听说每有一艘船在这里沉没,这片海域的海风温度就会降低一度,在几百年前,这里是整个大西洋最炎热海域……仔细听,你是不是能听到海风中那些鬼魂的求救的呐喊声……是的,这是那些尖叫的亡灵的呼喊希望听到的人一起留在海底能陪着他们”
    信仰印度教的苏拉·沙玛,听到这里不由感觉毛骨悚然呢,突然就感受到一阵冰冷的海风迎面吹来,耳边传来“呼呼”的声音,好像真的是海底的冤鬼呼喊,吓得“啊”的一声惊呼出来。
    “苏拉你这个白痴你喊什么喊啊!你这都信啊哈哈”艾玛·沃特森在旁边没好气地笑着扶住他,已经被这个印度小子这懦弱的模样吓得乐不可支了。
    大家都被这个印度少年的反应逗得哈哈大笑,只有作为艺术指导的弗雷德失望地摇了摇头,心里叹了一口气。
    他很想不明白,为什么李小乐千挑万选,选中了这样一个懦弱的孩子,要知道在影片里的派可是可以与老虎在小舟里生存了200多天的,这个角色内心力量之强大恐怕是万中无一,可这个苏拉·沙玛实在看不出来哪里顽强了……
    演员们与剧组公职人员都在与巴雷卡·帕潘博士打趣聊天,每个人都很期待这次的旅行,而李小乐则是在检查着安装在“皇家路易十四”号的小型潜水舱“光明”一号上的深水摄影机。
    与《泰坦尼克号》一样,制作《少年派奇幻漂流》将会是工程和艺术的双重挑战,为了追求真实而震撼的场面,拍摄兰开斯特里亚号海底残骸是必须的,李小乐想要完成与詹姆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时同样的挑战,就必须建造一部能在水下一万三千英尺深处,承受每平方英寸五万磅压强的35毫米摄影机。
    这样的压力能把普通潜水氧气瓶像啤酒罐一样压扁,在詹姆斯·卡梅隆之前,所有的深水摄影都是通过将摄影机镜头凑在潜艇观察孔上这种原始方式完成的。
    但是李小乐与卡梅隆的想法一样,他希望把摄影机置于潜艇之外,这样他就能真正运用电影的拍摄方式来平移和改变镜头的角度了,除了摄影机本身,他还需要一套遥控装置和盛放摄影机的容器。
    “我潜水了三十年,从来没有见过有什么摄影机的容器,能挺住一万米压强的。”留着中分头的法国科研潜艇船长史密斯拍着那台摄影机容器,转头对李小乐无奈地道,他觉得这位导演很乱来。
    “放心,如果这玩意出故障了,你就把船马上上浮,以安全为第一位。”李小乐瘪了瘪嘴,用扳手敲了敲那个固定的支架,确定这玩意完全严丝合缝之后,才点头道。
    “我看,最多1000米,这玩意就会被水压压瘪的……算了,反正你这种艺术家也不会听我的。”船长史密斯无奈地耸了耸肩膀。
    在准备好一切之后,“皇家路易十四”的科学家们与李小乐的团队都纷纷进入船舱,开始了他们这趟深海之旅,这一次的拍摄项目代号为“极地星球”,除了黑珍珠公司的几位高层,以及参与此次探险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剧组成员之外,没有人知道李小乐这位搅动整个好莱坞的李耶稣正乘着世界上一艘法国的科考船,去拍摄真实的兰开斯特里亚号残骸。
    这艘“皇家路易十四”号,是世界上最大的科考潜水船,长四百二十二英尺,可以搭载一百三十名船员,里面甚至有一个小型的室内游泳池,一个室内篮球场,以及用来制造葡萄酒的多个蒸馏器,这艘在冷战时曾经服役的潜水艇,现在已经被更加先进的核潜艇替代,退役后改造成了法国国家科学院的最大的科研设备。
    在不算久远的当年,这艘船上的音响系统里,甚至还被安装了克格勃的窃听设备,当然,李小乐对于这艘与红酒同名的潜艇上的娱乐装置不感兴趣,他在两个星期前已经奖这里的一个会议室,改成了一间放映室,以便审阅浅层拍摄的测试胶片。
    李小乐的剧组还携带了沉船残骸以及“皇家路易十四”的高精度电脑建模的模型,李小乐和法国驾驶员在电脑里花了两天的时间练习,在“兰开斯特里亚”号模型周围移动。
    “趁着船下沉,我们再度练习一遍吧。”李小乐在潜艇下沉过程中,还是有些不放心,叫来了那名叫做尤格里的法国驾驶员,再次练习一遍这个拍摄过程。
    要知道,要将潜艇开到拍摄地点,大约需要十三个小时,而一旦到达,由于水压与摄影机设备的牢固原因,李小乐只有十二分钟用来拍摄真实的场景,时间非常宝贵,光是下潜这么一次的费用就高达400万美金,所以准备工作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以免照成浪费。
    看着李小乐用手柄在电脑里模拟操作,着一个口红般的大小的摄像头,在法国驾驶员尤格里的配合下在深海水域残骸中来回穿梭着,动作迅捷而精细到了极致,让所有人叹为观止。
    “哇……你们这位导演,简直就像是拿着手术刀的外科医生,这技术实在太出色了。”巴雷卡·帕潘博士不由对着弗雷德心生感叹道,尤格里是他们科学院最好的操作员,但是与李小乐比起来,实在是差的太远了一些……
    巴雷卡·帕潘本来还以为李小乐这位中国导演,年纪轻轻的其实没什么真实水平,可现在光是看他掌握手柄遥控摄像头的气度,他就能知道这位中国小导演绝对是一位好手。
    其实外科医生也好,掌镜的导演也好,调整显微镜的科学博士也好,他们都是每天搬弄精密仪器的人,手部任何一点点微小的颤抖,都会让结果差之千里,而掌握这种精密的手法,不单单是不断的重复与苦练,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平静如水的心态。
    就算你的手在稳定,一个稍微剧烈的呼吸,一次过于唐突的心跳,都会影响手上的稳定度,说白了,为什么优秀的外科医生,还有那些掌镜的摄影师或者导演,都是年纪越大水平越高呢?这都是一个心境修炼的问题,李小乐全神贯注的那种状态,让人很难相信他才20多岁的年龄。
    “那是当然,他是我见过最好的导演……”弗雷德,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疑惑,李小乐费了这么大的劲,真的能拍摄出他想要的真实的残骸环绕镜头,放在电影中吗?如果失败了,他还会花400万美金再来一次吗?
    确实,如果李小乐不是制片公司的老板,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允许导演去冒这么大的险的……
    在潜艇下潜漫长的过程当中,艾玛·沃特森与苏拉·沙玛这两个少男少女,心情愉快的玩着各种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两个年轻人显然都很兴奋。
    而随着时间的过去,船员们都开始回自己的房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