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安深吸了一口气,“难道这些人就不管了?拦在城外就能当做看不见?”
“官府每天早晚施粥,城中富户偶尔也会来施粥。只是人太多了,也顾不得这么多。”齐鸣道,“万一让这些人冲进城里,饿疯了的人可不会有理智,到时候打砸抢掠,损失的岂不也是普通百姓?”
平安撩起车壁上的窗帘往外看了一眼。那么多人,光靠每天两顿稀粥,有多少能够熬到明年春天?
“朝廷发了赈灾钱粮,一路过来别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事,可见流民不是不能安顿,只不过是有些人不愿安顿罢了。”平安沉着脸。
“慎言!”孙德轻飘飘的看了平安一眼,“这不是咱们该管的事。这话若是传出去,恐怕不妥。”
平安觉得自己的心里好似有一把火在烧。
人命关天,眼前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看到这样的情景,还能够无动于衷?他们的心是铁石做的?还是已经被权势金银填满,再看不到其他?
平安视线在所有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问,“谁去城墙下喊话?”
要出去,就意味着会被下头那些人围起来。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
如果不是这些人都有来头,平安真想把人一脚踹下去。不过既然都是这样的人,那将来动起手来,他也不用手软了,挺好。
“有泰,我们下去。”平安转头招呼一直在往窗外看的人。
有泰抓住了旁边放着的包袱。
平安知道里面都是他的干粮,但并没有说什么。
下了车,有泰将包袱打开,那些本来正跪在地上磕头到了流民立刻就爆发出巨大的能力,猛然跳起,扑过来争抢。抢到了就立刻往嘴里塞,也不管自己噎得快翻白眼了。
平安心中一片酸涩。他知道那是什么能量,那是求生的力量,那是想要活下去的强烈愿望。即便活着也是受苦,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尽头在何处,但他们还是想活着。
就像他当初被人扔在乱葬岗,却还是死死抓住了一个人的脚踝,让人将他带了回去。
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才能看着一切越来越好。如果看不到,那就自己去创造吧!
平安抿了抿唇,见有泰还在盯着那些流民看,低声道,“这样没用的,你有多少食物也不够。”
有泰立刻转向他,目光灼灼,“平安,你主意多,替他们想个法子,总要有条活路……”
既然没有人救他们,那就教他们自救吧。
“你先去城墙下喊话,让人过来接我们。”平安说,“这里交给我吧。”
等有泰走了,他才转向一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中年人,“你是这些人的头儿?”
中年人没想到他会问这个,点点头又摇摇头,然后才道,“这些流民都是各处来的。”他抬手往后虚虚的划了一个范围,“这些都是跟我一个地方的乡亲,多少能说上话。其他地方的就不成了。”
平安知道古代人重乡土观念,却不知原来他们连逃难的时候,都还是这样抱团。
不过也是,人少的话,怎么能够抢到足够的吃食,让大家都活下来?
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简单多了。
平安左右看了看,见旁边有个小山包,山上种着两棵枯死的树,还算醒目,便朝那里指了指,“等我们进城之后,我会让人出来给你们送吃的。吃完以后,你去找其他的领头人,让大家在那里等我,我有话说。如果不愿意来就算了。”
“这位……”中年人本来想叫老爷,但一看平安那张过分年轻的脸,这称呼就叫不出来了,支支吾吾的道,“少爷……叫咱们有啥事?”
“好事。”平安说,“你们想不想吃饱饭?”
“想当然是想,可要怎么……”
“去那里等我,到时候就知道了。”平安没有多说。这其实也是个小小考验,若是这些人不愿意,那他也就不会强求。
有泰很快回来了。没过多久城里便出来了一队士兵,将流民全部隔开,平安他们的马车才得以前进。等他们进去,城门便又重新关闭,显然不给这些流民任何可乘之机。
中年人盯着车队一直进了城门,才被身边的人喊醒,“大哥,他说了啥?”
“他说待会儿送饭出来给咱们吃。”
“骗人的吧?”众人闻言立刻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不过多半是不信的。四处流浪的日子过久了,对于其他人的善意自然就少了许多期待。所以刚才跪在地上哀求,许多人都仍旧是有气无力的样子,图的只是那个万一,有泰能将干粮拿出来,已经出乎他们的预料了。
中年人很沉着,“等等看。”
也对,反正也没有别的事情做,就等等吧。
进了城,平安让其他人去驿站住宿,自己则带着有泰上了街。
“咱们去干什么?”有泰问。
平安道,“去花钱。”
他领着有泰,一路走到了聚福钱庄门口,看了看那两座据说内部掏空,用金子填充的巨大石狮子,然后才迈步入内。
“客官是存钱还是贷钱?”掌柜的并未因为平安的年纪而轻视,很快走出来问道。
平安道,“取钱。”说着摸出了一块凭证。这玩意是赵璇给的,平安没去查过里头有多少钱,但肯定不少。临走的时候抱着以防万一的念头带上,没想到还真有用上的这一天。
见到凭证,掌柜的神色立刻就变了。
这种凭证,只有大额存款才会开,因为可以异地取款,钱庄要抽取一笔费用。若是只存个几十上百两,那还不如自己扛着去呢。所以这少说也是几千两的生意,掌柜的自然眉开眼笑。
事实证明赵璇的确很大方,这是三千两的凭证。平安犹豫了一下,让人取了一千两出来。
将近一百斤的东西,平安和有泰一人分了一半,扛着去粮店买了几千斤粮,又去布庄定做了一千套粗布衣裳,最后去了鞋店,将城里的鞋子一扫而空。这些东西全都让店家派人送去了州衙门口。
即便如此,提出来的钱还是剩下大半。两人扛着银子来到衙门门口时,这里已经堆满了粮食,有不少百姓都在围观,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州衙门口垒了临时的大灶,上面架着大铁锅。平日里施给城外难民的粥就是在这里煮出来,然后再送过去的。若是有善心的富户施粥,也是借用这些大灶。
平安就是来借用这几口大灶的。
他弄出来的动静太大,衙门里的人自然被惊动,所以开口要求借用大灶时,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要干什么了。万州知州还亲自出来,十分亲切的跟平安说话。
流民聚在万州的时间不短,这里还属于京畿路,天子脚下,若是传进京城里,他这个知州也就到头了。所以每天都战战兢兢。现在听说平安买了那么多粮食要施粥,自然要赶快来看看。
平安对这位知州没什么好脸色。城外的灾民一天喝两顿粥,而且是那种汤清得可以照见人影的稀粥。可是城里看上去却丝毫不受影响,粮店里竟然可以买到几千斤粮食!
要说里头没有猫腻,连有泰都不信。
安顿好住处的工匠这时候也陆续来了,开火煮饭。让所有人惊奇的是,他们煮出来的,竟然是白花花的大米饭,而不是粥!
煮好的饭被陆陆续续抬出城外,分发给灾民们。听说这顿吃的是白米饭,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爬起来排队——这么多天都是这样过来的,大家早就习惯了。
而且还有各自的领头人在旁边维持秩序,所以并不算乱。
平安站在城墙上看了一会儿,心中有些满意。逃难的时候都还能维持秩序,这些人应该是可用的。
他转头对站在旁边的知州道,“大人,若我能替大人解决这些流民,大人是否愿意将赈灾的粮食都分发给他们?”
“这……”知州有些肉痛,“总要留下些备用,万一又有其他流民来了呢?况且这眼看就要入冬……”
“大人莫欺我年轻。”平安皮笑肉不笑的道,“入冬之后便会有心的赈灾粮发下来。即便没有,你也可以上折子去求——”他淡淡的瞥了知州一眼,“大人,不是自己的东西非要拿着,可是会烫手的。还请大人三思。”
知州能在京畿路掌管一州之地,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他知道平安是从宫里出来的,要去秦州。虽然具体怎么回事不清楚,但平安年纪轻轻就能出来办差,肯定是上头有人。所以虽然有些不甘,最后还是捏着鼻子答应了。
“大人果然勤政爱民,万州流民安置得当,想来陛下知道了,也会高兴。”平安对他的识趣很满意。
之前跟平安说话的中年人叫蔡大年。之前等得难受,他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去找其他几个领头人说了平安的意思,但大部分人都不信他。但蔡大年不知道为什么,却始终觉得那位小爷不像是会骗人的。也许是平安跟他说话时的语气太平静,太笃定。
现在白米饭真的送来了,蔡大年心中不由激动起来。
他直觉的认为平安是要给他们指一条活路,一边让大家排队领饭,一边打定主意,要跟着平安走了。
吃饭的时候其他几位领头人过来跟蔡大年商量了一下,都愿意去看看平安要说什么。
等到所有人都吃完了饭,满足的躺在地上晒太阳时,平安准时出现在了小山包上,身后跟着的是弓箭厂的领导班子所有人。既然做出了决定,当然需要其他人一起参与。
等人到齐了,平安开门见山的道,“我这里有个差事,要费苦力的。而且不是在这里,是在秦州你们可有愿意跟我一起去的?”
“管饭吗?”有人问。
平安笑了,“既然是要卖力气的活儿,饭自然是管饱。不光管饭,还有工钱拿。”
“可是我们家人都在这里……”又有人说。
“家人也可以带过去。或者你们不放心,也可以自己过去安顿好了,再将家人接过去。到时候我会统一安排,不会让他们自己上路。”平安道。
齐鸣孙德四人在平安身后面面相觑。他们都明白平安是要这些流民去做什么了。弓箭厂不可能只有这不到一百人支撑,总要招收工人。原本定下的是到了秦州再招,现在看来,平安却是打算招收这一批流民了。
路上招人,自然要多耗费一大笔钱,安家费和路费都要给,到了那边还要给这些人准备住处,显然十分麻烦。但平安分明是打算自己出这笔钱,四人对看了一会儿,没有人开口反对。
这时几个领头人的问题问得也差不多了,都说要回去商量一下,看看哪些愿意去哪些不愿意。
平安很理解。故土难离,总有些人无论怎样艰难,都始终不愿意离开家乡,这样的人他也不喜欢强求。于是他又告诉了大家另一个好消息:万州府打算将赈灾粮发到每个人手上。愿意跟着他也可以,不愿意的,自己回家去也行。
听闻这样的好消息,所有人脸上都露出振奋的很色。
这是一个坚韧的民族。即便是在这样艰苦的时候,他们脸上都还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和憧憬。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很低,也很容易满足。可即便是这样小小的要求,也经常得不到满足,过得水深火热。
平安的心中忽然滚烫起来。
他曾经不止一次怀疑过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不是正确,直到这一刻,他才终于能够给与自己肯定的答案,他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也都是值得的!因为这能够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富足的生活,不会再因为一场天灾**,就必须背井离乡四处游荡,求一口吃食。
这一刻平安忽然懂得了一句以前他每每读到就颇有感触,但始终觉得欠缺了一点什么的话:虽千万人,吾往矣!
接下来的事情很顺利。这些流民能够离开家乡出来,就是为了求一条活路。故土虽然难离,但若是能生活得更好,离开家乡也没什么。虽然也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跟着平安离开,但更多人却决定跟着他。反正连家小都能接过去,家安在哪里不是一样的?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决定先去探探路,若是靠谱,再将家人接过去。
最后几个领头的人一商量,索性就留下一批人在这里照拂家人,等到大家过去安顿好了,再统一把人接过去,也不会误了平安的事。
平安听到他们这么说时,不由一呆。他没想到自己释放了善意之后,那么快就收到了这些人的回馈。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却意义重大,说明这些人是真的在替平安,也替他们自己的未来着想了。
平安看着知州将赈灾粮食发下去,自己则私底下拿出了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