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直播之工匠大师 >

第439章

直播之工匠大师-第439章

小说: 直播之工匠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更改的方案全票通过。

    潜水员再次下水,进行详细的测量。

    虽然不是全部重来,但是很多的工序都是得重做的。

    看着沉管再次被移动,众人心里都捏着一把汗。

    在陆子安的指挥下,果然如他所说,在左侧微微往上调整了三厘米。

    这一次,就连陆子安都感觉心跳有些加快。

    但他的声音依然非常平静:“开始对接!”

    

第680章 史无前例() 
再一次对接,他们比之前更加谨慎。

    微调,看上去好像比整体移动要来得简单,但其实真正操作起来,难度是大于整体重新对接的。

    因为沉管横截面积约400平方米,对接误差如果太大,就可能会导致止水带失效。

    隧道的止水带也是集所有工程师的力量,新研究出的一种全新工艺。

    它比傀国现有的止水带效果更好,在之前的试验中,是达到了百分之百的防浸功能。

    如果因为对接的问题,使得止水带受到了影响,那他们之前的努力又算什么?

    隧道浸水的话,整个工程将毫无意义。

    想起这严重的后果,林总工心都凉了半截,不禁对当前的工程更加紧张了些。

    倒是苏总工神情还算自然,他轻声道:“碎石垄的精度是经过仪器反复测量的,只要计算不出现错误,这次校准后应该不会有问题了。”

    基槽上,为了使得沉管更加稳定并且安全,他们在海底的基槽上还铺了一层碎石垄。

    陆子安嗯了一声,手指在屏幕上虚点了一下:“这几条线,就是碎石垄,虽然有对基槽进行过清理,但是对碎石垄并没有造成影响。”

    听了他们的话,林总工总算是感觉到了一点安慰。

    在所有人目不转睛的注视里,沉管再次缓缓地上移。

    5厘米、4厘米……

    微调过这一点后,整体再进行拉合。

    沉管上拉5毫米,初步拉合结束!

    甚至都不需要他们下达命令,潜水员们迅速跃入了水中。

    深海之中,浑浊的海水来回荡漾,潜水员们时而出现在视野,时而又隐匿在阴影中。

    原本关掉的灯,在经过确认后,重新又点亮起来。

    莹莹的绿光,刺破了黑暗,伴随着海水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从来没有这一刻,这绿色是如此让人心动。

    一道道数据飞快地传输过来,工程师们埋头苦算。

    “……3……2……嗯?”

    有人发出低呼声,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计算结果,忍不住重新计算了一遍。

    苏总工皱了皱眉头,微微探身向前:“到底是多少?怎么这么久还没算好?”

    “等,等一下,我再算一遍,可能是我算错了……”

    这声音中,带着三分不敢置信,又有几分恐慌和希冀。

    林总工斜觑了一眼陆子安,看着他唇角不易察觉的淡淡微笑,忽然感觉全身都放松了。

    “是多少就是多少,放心大胆地说出来!”林总工抚案而起,竟是难得的意气风发:“就算是1厘米,也是我们应得的!”

    埋头苦算的工作人员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目露无奈:“如果是1厘米,我肯定就直说了……”

    苏总工眉头一跳,直接起身走了过去:“那是多少?”

    总不至于,比一厘米还小吧?

    这人再算了一遍,苦着脸,慢慢地道:“我,我怎么算出来,误差是0。05厘米?”

    到底是舾装出了问题,还是重新对接的时候碰动了线路?

    0。05……这怎么可能呢?

    走到一半的苏总工顿住身形,定了定神,忽然不知道下一步该提哪只脚了。

    林总工有点懵,捂着心口,瞪着他:“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零点……零五……”

    旁边的工程师全拥上去,各自飞快地计算起来。

    一遍,两遍……

    “我的也是0。05……”

    “这数据真的没问题吗?”

    在巨大的惊喜面前,他们甚至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没问题的。”陆子安浅笑着,轻描淡写地道:“因为原本的误差为五厘米,如果是想调整到三厘米以内,其实左上角调1。5厘米就行了。”

    但是他说的是三厘米。

    所以误差直接被压缩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

    0。05厘米。

    不知道是谁,扔下手中的笔,直接鼓起掌来。

    就连苏总工也忍不住举起手,用力地鼓掌。

    现场掌声雷动。

    林总工一直憋着的气,终于轻轻吐了出来。

    他颓然跌坐在椅子上,轻声呢喃道:“邯国那条海底隧道,最精准的地方是四厘米……”

    就这样,还是在德国工程师团队的细心指导下才达到的。

    而他们不仅引以为豪,更是连看都不给他们看,外界更是把他们的精准度吹上了天。

    现如今,德国人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们做事严格较真……

    苏总工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忍不住回过头来,定定地看向陆子安。

    如果,他们的这个数据传出去,建筑界怕是会疯狂吧……

    这精准度,简直可以和机器相媲美了。

    “哈哈,看我做什么?”陆子安手一摊,挑了挑眉:“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怎么样,苏总工,今晚你要不要请客好好搓一顿吗?”

    从工程师顿时来了精神,起哄起来。

    “请,必须请!”苏总工财大气粗,一挥手:“今晚全去小食堂,咱们搞个自助餐,想吃啥就点啥,想吃多少吃多少!全算我账上!”

    “哇喔!”所有人都兴奋起来,本来就很开心,现在更是激动得直蹦。

    指挥室里一片欢腾,等苏总工的话传出去,并直言不限人次不限工种后,很快外面也传来了欢呼声。

    所有厨师全部回到了岗位,担心人手不足,苏总工甚至还让人去外边找了几位大厨过来。

    这真的算是大手笔了,食材更是直接从酒楼一大车拉过来的。

    食堂里热闹极了,陆子安更是被人各种敬酒。

    当然,为了工程,他们也并不能真的喝酒,所以都是饮料代酒。

    不过就算这样,陆子安也喝得够呛。

    应轩几次想替他,陆子安都拒绝了:“就图个开心,这也不醉人,没事的。”

    他如此平易近人,众人更加热情高涨,食堂里的气氛顿时更上一层楼。

    苏总工却没有过去,他叼着烟,慢慢地,详细地,把整个过程事无巨细地向上级进行了汇报。

    【史无前例的高精准度,来自于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和坚持,我们会更加严格把控后续工程……】

    敲下最后一个句号,苏总工轻轻吐出一个烟圈,将烟摁熄在了烟灰缸里。

    当初他还觉得,官方让他请陆子安这样一个工匠过来做顾问有些儿戏,但事到如今,他才恍觉,陆子安这个顾问,请得真是……

    太值了!

    首节沉管的成功对接,给了所有人一针强心剂。

    他们一往无前,每次生产两节沉管,一月对接一次,干劲十足。

    有了陆子安坐镇,每节沉管的精准度都非常高,其中第七节沉管甚至达到了0。02的精准度。

    这样的顺利,带给了他们一种沉管对接也没什么难度的错觉。

    以至于,当安装第十五节沉管的时候,他们被突发性异常回淤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第681章 雪崩式坍塌() 
    看着屏幕上,隧道基床表面厚厚的泥沙,所有人都沉默了。

    如果肉眼看着都这么厚的话,那测量起来,恐怕有六七厘米深了吧?

    前面的沉管安装得太顺利,就连前天才安装好的第十四节沉管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以至于所有人都无法相信眼前的现实。

    这一日阳光晴好,正是难得的好天气。

    没有暴雨,没有洋流,这基槽究竟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厚的泥沙堆积?

    “昨天的检测结果呢?”苏总工垂眸,拖过手边厚厚的一叠资料。

    林总工记性很好,抬手拉出一份文件:“这个,昨天的情况是很好的,今天上午有反馈过情况,基槽有泥沙,但当时还不多,在可控范围内,没有这么厚。”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严重,没有一个人闲着,全在拼命地计算。

    潜水员很快将最新的数据输送过来,他们仔细分析、验证过后,才递交了最新的报告。

    “泥沙回淤厚度在不到24小时里达到了6厘米至8厘米,刚刚超过了标准值!”

    “根据最新测量结果,泥沙堆积最厚的地方达到了8。6厘米。”

    “如果按照以前的标准的话……沉管安装的基床面泥沙淤积标准容重为1。26千克立方厘米,回淤物的淤积厚度不得大于4厘米……”

    但那是以前的标准,是按照国际标准制定的。

    事实上,在有了陆子安的加入之后,他们的标准早就提高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

    陆子安总是有办法,让精准度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可是眼下,他们别说按陆子安的标准了,就算是按国际标准,这一节沉管也安装不到位。

    林总工掌心捏了把汗,不过短短几分钟,后背就被冷汗浸湿了一大片:“这……”

    他和苏总工交换了一个眼神,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沉重。

    而施工现场的询问,也像一根针一样扎进了所有人的心底:“那这沉管,还装吗?”

    屏幕里,海水轻柔地抚在沉管上。

    巨大的沉管悬在基槽上方,已经停了很久了。

    整个指挥室,都陷入了一种焦躁的情绪里。

    如果撤出安装,就意味着这个世界瞩目的海底隧道施工将被迫延期……

    可是如果继续,就算陆子安在这,也不可能将这些泥沙的存在抹除。

    苏总工还在思考解决的办法,林总工已经果断地做出了决定:“通知所有人,开会。”

    施工队原地待命,指挥部这边已经迅速在会议室集合。

    经过多日的磨合,如今陆子安带领的这些人,被命名为技术支持团队。

    同他们一样的团队,在他们这里还有两队。

    苏总工和林总工两人在首席落座,神情严肃:“好了,大家都畅所欲言吧,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直接说。”

    指挥部和各团队,基本分为了三方。

    一方以陆子安为代表,坚持质量第一:“如果质量跟不上,这桥修了有什么意义?”

    一方则是工期为上:“工期这么赶,好不容易挤出来的时间,难道要因为区区泥沙而延期?”

    剩余的人,则表示弃权。

    他们既想要质量,又舍不得工期,左右为难,索性弃权。

    究竟是要质量,还是要工期?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是陆顾问的标准太高了,依我看,许多桥梁隧道都是以国际标准实行的,也没出过什么问题啊!”

    “既然能做到最好,为什么要将就?”

    “如果能做到最好,谁不想做?问题是现在做不到啊!谁知道这泥沙回淤是长期还是短期,如此这次不装,下回泥沙堆的更多怎么办?每拖长一天,就是巨额的资金在输出!”

    “如果就这样装上去了,后期泥沙更多,对整个隧道产生不良影响,你想过后期的维护费用吗?”

    双方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等他们吵到一定程度,苏总工才沉声问道:“陆顾问,你怎么看?”

    被点名的陆子安抬眼看了他一眼,指尖在桌面轻轻一点:“我认为,最好是把情况变为可控,再进行对接,不要图一时之快,留下一堆烦忧。”

    这话真的是非常实在了。

    林总工按了按眉心,看看时间,从发现问题到现在,他们已经讨论了四个小时了。

    “行了。”他声音低沉,带着一分沙哑。

    抬起眼时,众人看着他,仿佛瞬间便老了十岁。

    “停止沉放。”林总工目光沉痛,做出了这个令他非常痛苦,却不得不做的决定:“传命令下去,将沉管撤回坞内!”

    “总工……”有人惊疑不定地看向苏总工和陆子安。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苏总工摆了摆手,打断了他们的询问:“去吧。”

    消息传到北亰,举国关注。

    在交通运输部的协调指导下,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均在第一时间派出资深专家紧急支援……

    国内25位常年研究珠江口泥沙、潮汐和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