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书狂 >

第348章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348章

小说: 重生之我为书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估计是秋水先生无疑了。

    心里面,刑艺确定了下来。

    不过,既然秋水先生不愿意正面暴光,那自己这边也不没事找事。只要秋水先生有时间将写好的文章发在水木bbs论坛,那就Ok了。

    脸上带着笑容,刑艺这一次却是再也不急了。

    ……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没有怎么理会刑艺的想法,黄一凡再写开始写了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同样来自鲁迅,名字叫做藤野先生。

    可以说,藤野先生是鲁迅小说当中一篇非常独特的文章。与之前黄一凡发布出来的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起来,前两篇散文只不过是黄一凡拿来的热身之作。真正黄一凡所要写的,真正黄一凡所要搬到这个世界的文字,并不是什么回忆童年类的趣事。

    事实上,鲁迅的文章能得以流传,鲁迅能成为一代文豪,靠的也不是这一些轻松欢快的散文。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沉闷的。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骂人的。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犀利的。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为了挽救中国人精神的。

    这一篇《藤野先生》,便是一篇挽救中国人精神的导言。

    令黄一凡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当中记载的两则故事。

    第一个故事:当时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中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

    第二个故事: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

    至此,一代文学巨匠,便在那一刻走上了人生的正轨。

    ……

    “妹呀,校方并没有解释秋水的真实身份,明明他就是真正的秋水先生,为什么不说?”

    水木论坛里,各水木学子以及一些文学界的精英不时讨论说道。

    “别急,水木校方虽然没有承认,但也没否认呀。”

    一位学子安慰的说道。

    “咦,这倒说的是。”

    “所以,我们还是期待秋水先生自己公布身份吧。也许,现在秋水先生不公布身份,是有别的原因呢?大家也不要总是猜来猜去,有这功夫,不如研究秋水先生写的散文吧。”

    “是极,是极,天下散文,唯我秋水,这句话不是白叫的。最近秋水先生写的这两篇散文,当真是经典。特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是经典中的经典。真不知道,秋水先生若是再写其他的散文,还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一众学子都是文学界的精英,对于这一些散文自然有独到的欣赏眼光。

    而就在一众学子欣赏着秋水写的散文之时,秋水ID却是又发了一篇散文《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篇什么样的散文呢?

    在开始阅读这一篇散文的时候,没有人能够知道。

    不少人看到这个标题,心下里还觉得,这又是一篇秋水先生回忆性散文呢。

    可是,当一众读者看完了这一篇《藤野先生》之后,无数的读者瞬间沉默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七章:少年闰土() 
沉默。

    为什么沉默?

    其实,沉默的原因,只是一众读者感觉到内心无比的难受。

    他们原以为这只是秋水先生又一部回忆性的文章,而且从开头来看,也的确是这样的。可是,当看到文中主角在日本学医之时的遭遇,内心的难受却是无以复加。

    “太******无耻了,中国人就考不了高分吗,中国人得到了60分就是作弊的吗?日本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能做到。”

    “弱国无外交,弱国的身份也使得本国普通民众在与他国的交流当中都会受到无比的羞辱。”

    “是呀,民国时期小日本还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我们中国却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弱小的国家哪怕是走在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欺凌。”

    不在沉默中死亡。

    那便在沉默中爆发。

    所有读者看到《藤野先生》这一篇散文之后,都被秋水先生在日本学医之时所受到的遭遇感到愤怒。

    他们大声的急呼。

    他们不断的大喊。

    他们在网上发泄。

    只是,对比无数网友愤怒的心情,当看到一众中国人对于电影当中日本人杀害中国人无动于衷之时,那隐藏在无数读者内心的难受,才是最让人纠心的。

    “难怪小日本当时会看不起我们,连中国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小日本会看得起自己吗?”

    “那些麻木的人应该来看看秋水先生写的这一篇文章,看看秋水先生的文章是否能够激起你那颗爱国的心。”

    “是呀。当年日本也才多大的地盘,多少的人口,为什么可以侵略中国,为什么。还不是中国人软弱麻木。如果当时所有的中国人一起站起来抵抗小日本,小日本又如何能侵略中国。”

    “我似乎有一些明白秋水先生写散文的用意了。也许,秋水先生写当年自己弃医从文的经历,其实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能够拯救中国人的不是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就像秋水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一样,当医生能医一个人,两个人,但医不了千千万万个人。秋水先生,您弃医从文真的是弃对了。”

    《藤野先生》与阿长与山海经,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不一样。

    不再只是回忆以前,也不再是想着童年的乐趣,而是一部无比严肃的爱国散文。

    虽然这一篇散文的时代背景是在民国时期,已经和现代社会不一样。

    那时的中国不是现在的中国。

    那时的日本也不是现在的日本。

    但真要细究的话。

    其实那时的中国,也是现在的中国。

    那时的日本,也还是现在的日本。

    现在的国家虽然强大,但是,仍有无数的哈日哈韩的家伙。哪怕不哈日哈韩,也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身为中国人都看不起中国人,请问,外国人会看得起你吗?

    这才是中国最为悲哀的。

    看到藤野先生,有一些读者初开始有一些不能接受。

    也有一些学子不忍直视。

    他们感觉秋水先生写得太严重了。

    他们也想说,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可是,当冷静下来思索之后,他们的脸上却是青一阵,红一阵。

    没错。

    秋水先生没有说错。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荒诞。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麻木。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无知。

    有些人……

    或者说不是有些人,在这里面的有些人,或许就是自己。

    拍的一声。

    有一些读者感觉脸上发烧,全身说不出的难受,好像被打了一巴掌似的。

    他们回忆以前,似乎或多或少有的时候,也做过类似看到日本人杀死中国人而感到大笑之类的事。或者是,看到日本人杀死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漠不关心。

    可以说,藤野先生这一篇散文言词之犀利程度,瞬间完爆此前的任何一篇散文。

    哪怕是比起“背影”,在整个的思想高度上,也是高上了一筹。

    只是,这并没有结束。

    鲁迅弃医从文拯救中国人精神的作品,他哪里是只有藤野先生这一篇呢?

    在藤野先生之后,《故乡》《孔乙己》《阿Q正传》却是接连发布。

    先说故乡。

    故乡说的是什么?

    故乡说的是主角与闰土的故事。

    可是,主角与闰土真有什么故事吗?

    有的,的确是有的。

    但是这种有,只是在少年时候。

    在少年的时候,主角与闰土建立的深厚的友谊。

    而当主角慢慢长大,而当主角与润土越来越为的生份,这种友谊却再也不在。

    文中最让人难受的一幕“秋水先生”是这样写的:闰土见到“我”时,分明叫出的那一声“老爷”,母亲听了后说:“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闰土却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大家是否还记得,主角当年与闰土是多么的亲密。

    大家是否还记得,主角回忆闰土给他讲在田里刺猹的画面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充满回忆。

    甚至,主角这一次回家其实除了看看故乡之外,最想见的还是闰土。

    只是,一声老爷,冲破了一切。

    是什么让原来的闰土与我的友情再也不再?

    是什么让原来的闰土不再叫我迅哥儿,而是称呼我为老爷?

    是规矩。

    而这规矩,便正是从祖祖辈辈历史遗传下来的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

    等级。

    是的,就是等级。

    别认为这是封建时期的等级,也别认为这是以前的等级观念。现在是现代社会了,现在是新中国了。不不不,等级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也不管是封建社会,还是现在的新中国社会。甚至,在现代社会,社会中的等级观念更为的严重。

    就像原来一位贫穷的村中少年一直被村里人看不起,被村里人欺负一样,可是,过了十几二十年之后,人们却是发现,这位村中少年发了大财,亦或是当了大官。从此,原来看不起这位少年的人儿,就此变得看得起他了。原来欺负这位少年的人儿,变得再也不敢欺负他了。

    不,什么不敢欺负,恐怕这会儿连提以前的事儿都不敢提了。有些人,甚至还有事没事跑去那位少年的家里,巴结一下他,指望什么时候能让这位少年回头帮他们一把呢。

    如果不是现代社会早已不兴叫什么老爷,恐怕,叫老爷的又何止闰土一个?

    当然,这并不是闰土的错。

    是谁的错?

    主角秋水先生也不知道。

    就像秋水先生看着“宏儿“与“水生”一样,当年的“宏儿”与“水生”之间的友情不正是自己与闰土的翻版呢?或许,他们现在还玩得很快乐,现在他们一直称兄道弟。但是,谁能保证。过了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的友谊还在,他们还能以兄弟相称。

    这是人的错?

    还是社会的错?

    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此抛出。

    ===

    PS:鲁迅没有写过少年闰土这篇文章,小学课本上的少年闰土其实是节选《故乡》里鲁迅回忆闰土的情节。所以,少年闰土里的闰土与完整版的闰土有很大的差别。(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八章:有一种精神叫做:阿Q精神() 
故乡紧接藤野先生一文,虽然故乡看起来也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但故乡与藤野先生这两篇散文在回忆当中却是蕴含了更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容。这个内容由初开始的令人惊艳,耳目一新,再到后面的沉重,以至于到最后,则是压得有一些喘不过气来。

    而在故乡之后,孔乙己则更是将这种沉重提升到了一个质的高度。

    孔乙己说的是一个没有考上进学的读书人。

    对于这样的一位人物,事实上要分析他,则要对他进行多面分析。

    首先,孔乙己做为一个读书人,他有他善良的一面,或者说是人性闪光的一面。如孔乙己在教主角“我”写“茴香豆”的“茴”字,这里面的“我”可能不是秋水先生,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哪怕是我对孔乙己无理轻视,孔乙己仍是善良的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