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巴尔干的圣徒 >

第39章

巴尔干的圣徒-第39章

小说: 巴尔干的圣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人失业和伤残保险,在工人中捞取了相当的好名声。

    到了1910年丘吉尔先生又成为了内政大臣,这时候丘吉尔先生为了维护国内社会环境的稳定,开始大力对游行罢工的工人运动进行打击。

    担任内政大臣时期丘吉尔多次下令英**警对手无寸铁的罢工工人进行毫不留情的镇压,把许多原本对丘吉尔寄予厚望的可怜工人给打的半死丢进了监狱。在监狱因为规模限制管不下那么多的工人后,丘吉尔果断的扩建了监狱并让被逮捕的工人在监狱中进行无偿劳动,对此丘吉尔洋洋得意的称之为一次重大的监狱改革。

    而时间到了1911年时,折腾完英国工人的丘吉尔先生摇身一变成为了海军大臣,成为海军大臣的同时丘吉尔先生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件大事——结婚。

    正值壮年的丘吉尔先生虽然此时已经体型横向发展,但是出于自己政治生涯的考虑,一开始丘吉尔还是希望能找一个身份显赫又年轻貌美的贵族小姐做为自己的妻子。

    但是很可惜,即便丘吉尔先生自己是个风头正劲的年轻政客,但此时他所代表的马尔巴罗公爵家族在其他大贵族的眼中只能算一个破落户,加上丘吉尔之前对保守党政府的反水行径给了那些大贵族极差的印象,所以这些名门显贵家的小姐就完全不可能下嫁给丘吉尔先生了。

    即便经过一番努力,最终丘吉尔先生也只能无奈的选择了一位同样是破落贵族的克莱门蒂娜小姐结婚。不过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丘吉尔对自己的婚礼极为用心张罗。不但邀请了一千多名吃白食的宾客凑数,丘吉尔先生更是在婚礼上获得了大英帝国国王赠送的一根刻着马尔巴罗家族族徽的手杖。

    在结婚的同时,丘吉尔先生也不忘记显露自己的威风,刚上任海军大臣丘吉尔就因为蛮横的作风和自己的同僚和下属发生了多次严重的冲突。

    为了获得海军部队的支持,丘吉尔还不负责任的下令允许基层官兵对其长官进行随意批评,基层官兵因此对丘吉尔大加好评。但这些基层官兵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丘吉尔却严禁自己的下属对其进行任何质疑,并将不愿意屈从自己的正直官员强行赶走去职。

    而且丘吉尔更彻底改变了原先鼓吹削减军费的言论,开始大力鼓吹增加海军拨款,主张和德国进行海军的军备竞赛,以此为自己的海军大臣任期捞取政治分数。

    没多久丘吉尔的这种两面派行径就被心怀不满的下属传扬开来,并通过了保守党控制的报纸舆论大力宣传变得广为人知,丘吉尔身上也就套牢了一个投机暴发户的称号。

51。同盟会的大麻烦() 
这一天的闹剧很快就在上海传扬开来了。在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德国在上海负责发布会的人员虽然没有对这件事公开发表什么意见,但是私底下都对丘吉尔这种对记者抖威风的行径大加嘲讽:

    好歹你丘吉尔也是个堂堂大英帝国内阁的海军大臣,犯得着跟一个心不在焉的小记者置气么。还闹得要取消人家报纸的采访权,真是贻笑大方,一点容人的肚量都没有。

    虽然德国人对丘吉尔在心里看不起,但因为丘吉尔扛着大英帝国全权专员的名号,所以德国人还是客客气气的发了请帖邀请这位海军大臣参加即将召开的发布会。

    同样收到德国人请帖的还有法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等等,就连因为在北非遭遇惨败而陷入国内政局混乱的意大利人都收到了邀请,总之只要是在上海租界区有那么一块地盘的,全都收到了德国人的邀请。

    在得知德国人声称拥有足以压倒英国人照片的强力证据后,除了英国官方表示蔑视和不相信外,其他国家不管跟德国关系如何,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和自大的英国人不同,其他国家在上海的人员从德国人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做出了公开展示的举动中,均判断德国人很可能是真的拥有了什么可靠的证据。但即便是最大胆的猜测,也只是估计德国人可能拥有着比英国人更多更清晰的照片,而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是电影记录这么逆天的玩意。

    诸多外国的大小列强在华人员兴味十足的猜测着德国人的发布会情况,但是对身为事件主要相关方之一的华夏南京临时政府来说,德国人的发布会看上去就不是那么有趣了。

    原本德国人要往北方袁世凯那边运输军械物资的时候,南京临时政府的这些人就被吓得不轻。当时袁世凯的北洋大军已经打到了长江边的武昌三镇,而驻守武昌三镇的南方革命军是从前线一路败退下来的,所以北洋军只是通过试探性的进攻就夺取了其中两镇的控制权,若不是负责指挥的段祺瑞担心北洋军过于深入下令停止进攻,武昌三镇早就全部易手被北洋军占领了。

    武昌三镇是革命党最早起兵反清成功的地区,同时之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也对其生产储藏的大量军械物资十分依赖,一旦失去武汉三镇后,对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党将会造成军事经济政治上的三重打击。

    所以孙文一方面要求周边的军队前往支援武昌三镇协防,希望能够延缓北洋军接下来的攻势,同时孙文也主动找上了多年支持其反清大计的友邦日本国。收到孙文的求助后,觊觎华夏利益的日本国对此窃喜不已。因为这个时空甲午战争发生的异常变动,使得日本国在清国身上除了夺取到台湾岛外,并没有获取到原本该有的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巨额战争赔款。

    这个时空因为清国用割地换取了俄国和德国两大列强的强势介入,所以虽然甲午战争同样以对日求和告终,却只赔付给了日本国八千五百万两白银作为战争赔款。而这笔款项在扣除了日本国战前向大英帝国借贷的巨额军费后,剩下的数目并不足以支撑日本国完成初步的工业化。所以这个时空的日本国对本国人民进行了更多的压榨,也更加看重了孙文等反清华人的作用。

    在孙文等人在日本成立同盟会后,这个时空的日本政府出于尽快让华夏陷入战乱从而趁机谋利的急切心理,对同盟会进行了额外的人力物力投资,经过一段时间的拉拢收买后,日本政府认为已经成功的将同盟会主要成员都收拢成为了其在华夏的代言人。

    认为自己将同盟会培育成了一颗合适的棋子后,日本政府便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将其骨干孙文等人送回华夏。

    终于机会被日本政府等到了,这个时空自甲午战争后清国政府完全倒向沙俄和德国的行为,虽然使得国力损失得以减少,却也加速了华夏南方投靠英美等国的新兴买办阶层,也即是江南地方豪强的不满。这种不满累积到了极限后便以武昌三镇为导火索引爆了激烈的冲突,最终酿成了席卷江南半壁的大规模战乱。

    发觉华夏发生内乱后,觉得时机已到的日本政府当即派人护送着孙文等同盟会骨干返回了华夏。

    因为有着日本政府提供的人力物力支持,同盟会很快就成为了名声最大的反清力量,之后孙文利用江南地方豪强之间互相对立的矛盾,使用种种允诺和空头支票将这些地方豪强的武装一一招揽,从而使同盟会成为了江南地区的反清领袖。

    可毕竟同盟会在华夏根底太浅,比不上对各自势力范围经营已久的这些江南地方豪强。所以虽然同盟会招揽了这些地方豪强,却无法指挥动这些地方豪强各自的军队,所谓的反清领袖成了一个名义上的称号,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效果。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孙文派出自己的老搭档陈少白和黄兴二人,让他们开始在同盟会控制的地盘上开始招兵买马,训练直属于同盟会的嫡系部队。

    本来这个训练部队的过程中,日本政府想要趁机派军官参与,试图将这支同盟会在华夏训练的军事力量据为己有,从而加强对同盟会以及华夏南方的掌控。可没料想孙文却和黄兴早有默契,他们用日本政府提供的资金去雇佣了英国的退伍军官负责训练同盟会的嫡系军队,从而使得日本政府完全掌控同盟会的想法化为了泡影。

    发觉自己被孙文和同盟会给放了鸽子的日本政府恼羞成怒,他们当即断绝了对同盟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援助,试图以此来逼孙文就范低头。

    可日本政府没想到,没有了资金来源的孙文倒也有着自己的办法,他先是试图向地方豪强求助获取资金,在费尽力气也只得到了地方豪强杯水车薪的一点款项后,孙文转而将目光转向了这些豪强背后的最大主子——大英帝国。

    孙文主动上门的行动很快得到了大英帝国的回应,通过一番卖力的演说孙文让接见他的大英帝国远东官员相信,孙文和他的同盟会完全可以替代那些各怀心思的地方豪强买办,成为大英帝国未来长期控制华夏的优秀代言人。

    不过大英帝国的绅士们做事比起日本政府还是要严谨一些,他们派出官员对孙文提出了资助的条件,那就是要求孙文公开宣布,同盟会成立的南京临时政权在将来新建军械厂或者采购军械时,必须优先考虑英国为提供方而不得对其它第三方进行倾斜。

    面对这样近乎将未来国防军械命脉完全交给英国人掌控的条件,即便是面对日本政府资助也生冷不忌吃下的孙文一开始也颇为犹豫。可是在袁世凯北洋军不断进逼的军事压力下,为了自己的一番经营不至于完全破灭,最终孙文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孙文选择再次找上日本人,经过一番游说孙文居然成功的把原本怒火中烧的日本政府奇迹般的拉了进来。孙文此举是力图让英国和日本这两个对华夏都有野心的列强互相牵制,从而可以让同盟会建立的南京临时政权有机会从中周旋,争取到属于自己的利益。

    而日本政府之所以愿意答应孙文的要求,不是这些日本人真的被孙文说动而大度的不计前嫌,其实是因为日本政府不甘心自己的苦心布局到头来却只是让英国人受益。所以打着合作旗号的日本政府对英国提议,不光是要控制住同盟会所建立南京临时政权将来的国防军械命脉,还要控制住南京临时政权将来的内政管理机器——也就是警察队伍。

    英国人对日本政府的增加的这个提议自然是欣然同意,而得知将来连警察机构都要变成英日控制的地盘后,孙文顿时感觉自己似乎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可是事已至此孙文再懊丧也没有用处了,面对英日毫不掩饰的贪婪嘴脸,孙文也只能自我安慰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光复中华的卧薪尝胆,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无可奈何的忍辱负重。最后孙文还是签下了合约,从而换取了英日两国共同提供的一千五百万英镑巨额贷款。

    卖掉了未来的军械生产采购权和警察培训机构后,孙文及同盟会的南京临时政权终于让腰包充实了起来。有了这些钱首先同盟会草创了政府班子,开始将同盟会的嫡系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充,用贷款采购的英日军械物资把征集的士兵也给武装了起来。

    英国人出手将德国人援助袁世凯北方政权的军械物资扣住后,缺乏物资的北洋军开始部分后撤收缩防线。看到机会的黄兴当即带着这些同盟会的新家底主动出击,消灭了几支撤退中的北洋军小部队,并攻占了几处小城市。同盟会随即将这些战斗宣传为了不得了的光荣胜利。更是大说什么此后便可以一路横扫北洋大军,指日光复北国故土之类的场面话。

    同盟会的声势倒也借此大涨,让原本因为签约借款而郁郁寡欢的孙文都乐呵了一阵子。可同盟会上下的这种好心情在得知德国人即将召开的发布会后,立刻就变坏了。

52。德国公馆的火灾() 
获得了英日两国的巨额贷款后,同盟会随即联合江南反清势力在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可虽然成功的将孙文推上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之后的几个月内即便同盟会利用英日的巨额贷款训练了十几万的嫡系革命军,却一直难以将同样得到大英帝国支持的地方豪强给吞并吸收掉,不得不在临时政府内部划出了一大半的权利分给了这些人。

    所以在德国人受到英国人外交压力,连带着袁世凯北洋军政府不得不表现出退缩状态时,同盟会可以趁机捡点便宜壮大声势。眼下德国人却是气势十足的要用发布会来对英国人进行外交上的反击,同盟会孙文等人很清楚一旦德国人的反击成功,英国人短时间内就很难再像之前一样阻止德国人往袁世凯北洋军政府输血的行为了。

    即便对外宣传上同盟会还在给站在自己一方的人鼓劲打气,可面对北方虎视眈眈就等着德国人援助到位发动进攻的北洋军,同盟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