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渔村-第7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确实,敖沐阳点头,龙涎湖里水藻多、鱼虾蟹也多,常年没什么人来规模化捕捞,只有秋季捕蟹和冬季钓草鱼这么两项活动,确实会给湖泊的生态系统带来压力。
李继又说道:“不止如此,来到湖里的游客多,湖里接受的垃圾就多。虽然你安排了人不断拖网清理垃圾,可是这清理的都是固态垃圾,垃圾上本身带来的细菌已经进入了湖泊中,无法被打捞消灭,或许这就是感染源。”
敖沐阳沉重的点头,他问道:“那怎么消灭弧菌?”
李继道:“从弧菌的发病原因分析可得,引起弧菌暴发的最大因素就是溶氧。水体溶氧过低,底泥氧债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造成河蟹应激,减弱其抵抗外界不良因子侵袭的能力。且低氧条件下,需氧微生物受到抑制,厌氧微生物崛起,易形成优势物种,从而达到甚至远远超过其致病阈值。”
这番话说的就很有水平了,敖援藏向敖沐阳投以求助性目光,敖沐阳摊开手说道:“往湖底加氧?”
李继说道:“这是治根的法子,还要有治标的法子,我回去找专攻甲壳类动物学和水产病理学的同事问问吧。”
敖沐阳立马拱手道:“李老师您费心,回头我给您准备一桌饕餮盛宴!”
李继笑道:“也别回头了,择日不如撞日,今晚准备一下吧。”
敖沐阳:┓?′??┏。。
来吃晚饭的时候,李继也带来了解决弧菌爆发感染的方法。
第一是确定细菌感染区域,根据他同事的专业分析,以龙涎湖的规模,现在不是全湖爆发了弧菌感染危机,而是某一片湖底出了问题。
之所以会有螃蟹死亡,是因为淡水蟹在换壳季节有地盘意识,它们轻易不会离开自己的地盘,也轻易不会让别的同类进入自己地盘。
确定了这片区域后,那就要走第二步路了,向水域投放制氧机和增氧剂,并组织人手对相关水域的湖底进行大清理,要带走残饵、污物,清除湖底腐烂杂草。
同时要往湖底撒药来杀灭细菌,现在有抑弧菌试剂泡腾片,一片片的跟砖头似的,分散着扔到湖里,正好湖底没有水流波动,泡腾片可以放心的作用于问题水域。
李继还告诉他,现在爆发了弧菌感染的水域还不少,主要是今年干旱,除了春天一场大雨外,至今一直没有雨水降落,湖中池塘没有新入水源,也就没有氧气带入。
这点老敖没办法,他控制不了天气。
听了他的回答,李继冷笑道:“你这是逃避,都没有想解决方法,直接就说自己没办法!”
敖沐阳想了想后心里一动,说道:“那,来个龙王祈雨的活动?”
正在喝酒的李继差点呛着:“祈雨?你他么没脑子啊?这能有用?肯定是想办法人工降雨啊!”
1387。明星(1)()
周四,镇上开会。
前滩镇各村的主要领导干部都来了,因为龙涎湖出了弧菌感染,敖沐阳连夜安排人去市里买了增氧剂、灭菌泡腾片等药物,早上的时候他要安排工作,所以来的晚了一些。
他和敖富贵到达镇政府办公大楼的时候,会议室里已经很热闹了。
不热闹是不可能的,前滩镇可是个大镇子,共辖一百二十多个村子,也就是说来开会的人足足有二百四五十号!
村干部们姿态多样,有县市政府派下来的大学生村官,他们面貌青春、气质上扬;有靠村民选上去的村里人,他们多是渔民出身,皮肤黝黑粗糙、举止豪放;也有靠贿选村民上台的暴发户,这些人就穿金戴银,腰上挂着金色大h,配上他们那圆坨坨的肚子,那h腰带扣就跟个封印符似的。
这些人很多互相之间不认识,所以就凑成了小团体,基本上狗找狗、猫找猫,腰上系着金h腰带的是一伙,大学生们是一伙,渔民本色的是一伙。
吕志超还没来,村干部们在一起寒暄,镇政府安排了五个姑娘在端茶倒水、送上瓜子花生和果盘。
这下子好了,村干部们有吃有喝,凑在一起口沫横飞,有人牵着牛从镇政府门口经过,一个保安挥手道:“这是母牛吗?绕个路吧,里面一堆人在吹牛比呢,小心给你家母牛吹炸了!”
敖沐阳因为是从湖边赶来的,脚上穿着雨靴、身上湿漉漉带着泥点子,跟个泥腿子似的。
但他可是村干部里的超级巨星,当他出现在会议室门口,立马有人喊道:“嘿,敖兄弟你来啦。”
敖沐阳扭头看了看,结果不认识,他便礼貌的挥手打了个招呼笑道:“不好意思,来的晚了。”
被他这么打了个招呼,那村干部视作荣耀,他用不在乎的语气对身边的人说道:“哦,这就是龙头村村长敖沐阳,前段时间一起喝过酒。”
这些村干部自然都认识他,毕竟他现在被市里宣传为明星村长,不少村子的干部都来龙头村取过经。
他进门后会议室更热闹了,哗啦啦一群人围了上来,向他伸出的手臂要是举起来那跟小树林似的。
敖沐阳被簇拥在中间,不断跟人打招呼、不断跟人握手,把他给忙的焦头烂额,差点懵了:
“敖主任你好,好久不见啊,今天中午一起喝个酒。”
“你好你好,是啊,好久不见,下午还有公务咱们中午就不喝了。”
“敖主任正好我想请教你点问题,你看下午我跟你一起去你们村聊聊?”
“客气了,什么请教不请教,有事直接找我。”
“敖主任咱们俩来个自拍,我从县里来村里就是受到你的光辉事迹的影响,必须得多多向你学习。”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敖沐阳没想到自己这么受欢迎,有人直接对他敬礼了,他看到这样的一幕直接慌了:我就是个村长,又不是首长,你这是整什么?
敖富贵也很慌,有些人一看敖沐阳那边围堵的水泄不通,就跟他打起招呼。
可怜敖富贵一个不认识,他光是要记下这些人的名字就差点记炸了脑袋。
一片拥挤中,又有个中年人凑到了敖沐阳跟前,敖沐阳习惯性伸出手准备说久仰久仰,结果那中年人对着他撇撇嘴说道:“这不是敖主任吗?我还以为大家在看明星呢,不过敖主任也是明星,哈哈,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他呢。”
敖沐阳本能的察觉到对方对自己有敌意,但他并不意外,自己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获得所有人喜欢?
中年人挺着个大肚子,肚子上的腰带扣是个巴掌大的金h,他拎了拎皮带估计还想说点什么,结果被人给挤开了。
在一片嘈杂中,敖沐阳勉强听到那中年人在喊道:“今天没你的事,我才是主角!”
一直到吕志超和其他几个镇领导到来,敖沐阳才从人群中得以脱身,这样还是有人对他招手:“敖主任过来坐。”
敖沐阳满身大汗:“你们先坐,我今天吃坏肚子了,我先去一趟洗手间。”
他从厕所回来,会议室的秩序已经被吕志超给整顿好了,这样他便低着头在后面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还是低调点好。
会议主题他已经很熟悉了,就是继承渔文化、光大渔传统,内容跟周一时候他们讨论的一样。
千篇一律的东西,敖沐阳本来可以不听了,但吕志超不断的提到龙头村,这样不断有人回头看他,他就不得不做出表率:目光前视、腰杆笔直,幻想连连,神游天外。
吕志超要求各村向龙头村学习,毕竟龙头村过去两三年不断举办谢洋大典、开海大典和龙王祭之类的活动,逢年过节还会根据渔家传统来展示一些风俗。
会议开了一个小时后进入了自由讨论的环节,吕志超要求村干部们发挥头脑风暴,群策群力来支持这项惠及全镇渔民的活动。
敖沐阳从小在渔村里长大,全镇村子多,但各村风俗差不多,所以他们提出来的东西他都了解,没什么兴趣去听,又开始走神。
他不知道走神多久,然后注意力被一阵呼喊声给唤了回来:“……哪里发现了?会不会是海上丝绸之路啊?”
“对对对,这是个大发现呀,去年市里还搞过海洋丝绸之路的侦查行动。”
“规模怎么样?老杨你自己去确定过了吗?”
敖沐阳一怔,大家伙这是在讨论什么?怎么这么激动?
一个腰上挂着金h标志的胖汉子站起来,他说道:“我确实能确定,你们看我今天还特意带来了一件海捞瓷,这应该是大明朝时候的花瓶。”
说着,他从桌下拿出个背包,随着背包被小心翼翼的拉开,一座大约有四十公分长的瓷瓶露了出来。
这个瓷瓶是个漂亮的鹅头花瓶,造型修长优美,不过看不清瓷质,因为它外面分布着许多小海螺和小藤壶类东西,有人看了一眼便叫道:“卧槽,真恶心,真吓人啊!”
“你有密集恐惧症吧?”又有人调侃道。
会议室里多数人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不少人还离开座位往那胖村长身边走去,争抢着要看他展示出来的这花瓶。
1388。海捞瓷(2)()
至此敖沐阳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有人发现了海捞瓷!
而且这个发现海捞瓷的人还算是个熟人,就是刚才对他说自己才是今天主角的那个暴发户村干部。
不过他要是找到了一艘满载海捞瓷的沉船,那他确实是今天的主角。
海捞瓷,顾名思义就是从海里捞出来的瓷器,其实它们是中国历史上外销瓷的一个分类,书面定义为“从古代沉船打捞出来的中国瓷器”,而在考古业界专业术语则是“出水文物”。
一直到清朝闭关锁国,中国古代一直有大量瓷器出口,其中红洋的海岸线很长,又是海上丝绸之路途经之点,当初许多经过的满载商船会在红洋港口做短暂停留再前往远海,这样碰到极端天气,就会有一些船沉在红洋一带的海域中。
千百年来,沉没在红洋湾的船只为数不少,这些船上若是载有瓷器,那捞出来的就是海捞瓷。
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如今全球整体大环境就是发展盛世,中国本土更是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战争,收藏业很火爆。
其中在各种藏品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古代瓷器。
当然像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更受欢迎,但那玩意儿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私人几乎不能收藏,收藏了也不能流通。
胖干部展示出来的花瓶从外表看就是海捞瓷,海捞瓷在海里泡过多年,至少也有三四百年,虽然瓷器本身防水且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可海里海藻多微生物多小甲壳类生物也多,它们会附着在海捞瓷上,影响其价值。
海捞瓷出产的瓷器跨越时代众多,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宋元以后尤其多。
这些时代的陆生存储瓷器价值巨大,比如一座元青花便以几千万打底,而海捞瓷中出产的相同时代瓷器的价值低许多,因为它们品相不行。
之前敖沐阳在海里也捡到过瓷器,就是被程德明命名为龙泉窑梅子青大口短颈天字罐的那一件,但他只捡到过这么一件,听这胖干部的意思,他至少发现了一座沉船,船上全是海捞瓷。
如果他说的是事实,那这可是个大新闻。
不少人争抢着去看那瓷花瓶,吕志超也想看,他使劲拍了拍桌子强调纪律,然后说道:“杨支书,你把这花瓶拿到主席台上来吧,这样大家都能看着。”
杨支书很享受成为话题中心的感觉,听了吕志超的话他就应了一声将瓶子搬到了主席台,主席台上还有空座,他便腆着脸坐下了。
坐在敖沐阳前面的一个汉子不屑的说道:“啊呸,杨宝才真有脸坐在上面,看着他就恶心。”
敖沐阳感兴趣的问道:“这位老哥怎么称呼?”
得到他主动搭腔,那汉子有些受宠若惊:“敖主任客气了,老哥啥呀,我叫陈明亮,是北约村的村支书。”
中国地大物博,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些乡村的名字就很奇葩,比如首都有个村叫乃子房,魔都不甘示弱有个村叫高朝村,江浙有个村叫火星村,青海则有个村叫菊花村。
相比之下,这个北约村就不算奇葩了,毕竟村子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之前,而北约这组织成立了也就半个世纪。
听了陈明亮的自我介绍,敖沐阳露出个恍然的笑容:“北约村啊,知道、知道,我一个铁子他二舅姥爷就是你们村的。”
陈明亮来了兴趣,他问道:“叫什么名字?咱们这说不准还能攀上个亲戚呢。”
敖沐阳摇头道:“具体叫啥我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