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渔村-第6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敖沐阳吃惊的问道:“现在捻匠这么少了?”
敖志明叹了口气道:“不好干啊,现在有多少人家还用木船?你是渔家娃,你知道捻匠这活得多细心、多能吃苦,一艘渔船就是好几条命,捻匠肩膀上任务重啊。担责重、吃苦多,可是赚的偏偏少,已经没多少人干啦。”
敖沐阳默默点头,现在渔村有好些工种消失不见,说起来自从他回到村里,确实没有再听说过捻匠的消息。
在渔家历史上,捻匠一度是很吃香的活,虽然累,虽然责任大,可是这是门手艺活,那时候家家户户有木船,家家户户靠木船捕鱼来吃饭,捻匠不光生意多,而且受尊重。
如今,风水轮流转。
得到了敖沐阳的口信,敖志明就把四个捻匠给叫了过来。
敖沐阳去跟四人接触,发现他们年纪最小的都有六十五了,年纪最大的一个七十六!
跟医生一样,捻匠也是上了年纪更吃香,这一行当很是依靠经验。
四个捻匠都认识,年纪最大的老捻匠叫陈冬娃,他就成了捻匠小组的负责人,有什么事由他跟敖沐阳来接洽。
头一番见面,敖沐阳没有直接让他们去干活。
他知道捻匠都是老烟杆子,特意准备了四条烟,不是什么好烟,就是红洋当地产的白浪,一百二十块一条,劲大、耐抽。
阅读地址:
1349。消失的工艺(5)()
一人一条烟,四个老头有些受宠若惊。
一般船家都会给捻匠准备烟和茶水,不过就准备一包,抽没了自己想办法。
捻匠的活太枯燥了,经常自己一个人在船上待一天,敲敲打打很容易精神疲惫,所以他们喜欢抽烟来提神。
敖沐阳把烟给了他们分了,也把茶拿了出来,一人分几个茶包。
陈冬娃拿出个几乎掉光漆的老式军用水壶,他只拿走一个茶包,憨厚的笑道:“这一个够泡一天啦。”
敖沐阳说道:“老爷子不用客气,这个咱家里不缺,你们拿着喝。”
陈冬娃亮了亮白浪说道:“谢了,村长,我们有这个抽着就够得劲。”
一排渔船停泊在码头上,他们各自上了一艘船,然后把工具箱打开,拿着放大镜从木船的船头开始看起。
敖沐阳探头看了看,工具箱里家伙什挺多,凿头、斧头、缝钩、侵口等等十几种,另外还有捻匠三宝,麻绳、桐油和石灰。
看过工具箱,他蹲了下来说道:“老爷子,我没什么事在这里看你们干活行不?我不是信不过你们,也不是监督你们,我就是没见过这活,有点好奇。”
陈冬娃叼着烟笑道:“行啊,想看就看,欢迎着呢。唉,说起来啊我还真希望咱渔家娃娃能好奇点,多来几个人看看,说不准有人感兴趣,能跟着我学。”
他抽了抽鼻子吐了口烟,又说道:“祖师爷传了一千多年的手艺,可能就要在我们这一代断喽,以后我们这帮老家伙死了,到了地底下真不知道该怎么去见祖师爷。”
敖沐阳安慰他道:“没事,可能祖师爷已经转世投胎了,你们碰不上。”
四个老头都被这话逗乐了,一个叫彭年安的老头说道:“但愿如此喽。”
敖沐阳问道:“我听我们村老文书说来着,现在捻匠这活就没年轻人愿意接手?这好歹也是门技术啊。”
陈冬娃摇头:“这个年代,笑贫不笑娼。捻匠不赚钱,谁愿意跟着学?现在年轻人愿意学手艺,但得是赚钱手艺,不赚钱的一边去。”
彭年安说道:“老陈你也别有意见,我儿子不愿意学,就是不赚钱。没办法,他们现在花钱的可多了,我儿子跟人姑娘去相亲,人家开口就要一套房子,你说干咱们这活,要凑齐一套房子的钱得到什么时候?猴年马月!”
“这次是个大活,要是每天都有这样的活就好了。”另一个叫做陈得福的老捻匠满足的说道。
一艘船两百块,龙头村的木船有一百五十多艘,分配下去基本上每个人能赚到八千块左右。
但他们得忙活小三个月才行,这段时间他们没日没黑不能消停。
“你快拉倒吧,每天都有这活,那可不是美死你?”陈冬娃笑道。
敖沐阳苦笑道:“我倒是觉得会累死。”
两天维护完一艘船,捻匠们得一直聚精会神维持高效率才行,否则时间拖的更久。
陈得福叹道:“我现在的希望就是累死在船上,能赚到钱才行呀。家里三小子还没有结婚,还指望从我身上刮一层油哩!”
听老捻匠们说的萧瑟,敖沐阳心有戚戚,他说道:“这样,老师傅,你们明天收拾的漂亮点,我找人给你们录像放到网上,宣传一下咱们这门技艺,同时帮你们征徒弟,你们看怎么样?”
彭年安瞪大眼睛问道:“放到网上?在渔网上干活?这可怎么弄?”
陈得福顿时笑了,他说道:“电脑网,你说你整天闷着头也不看个电视?这都不懂?年轻人玩的,电脑网,用一台电脑,你能跟外国人联系上哩。”
彭年安抽着烟琢磨了一会,摇摇头说道:“搞不懂。”
陈得福还想解释,陈冬娃摇头道:“你跟老彭说这个没用,他家里都没有电视,平时要么干船上的活要么去地里忙活,哪懂这些东西?”
彭年安咧嘴笑,露出一口老黄牙:“得吃饭哩。”
“现在网上都叫吃饭叫恰饭了。”一直没说话的程大金插了一句。
陈冬娃摆摆手道:“都别说闲话,人家村长说帮咱们宣传宣传,这多好的事,明天换上身好衣裳,配合村长搞一搞。”
“行。”三人点头。
陈冬娃跪在船头拿起斧子磕了磕船板,他对敖沐阳笑道:“村长,我干的时候给你讲讲哈,这叫捻缝,这是个细活,又是个技术活,你得找船上的缝和窟窿眼,必须得全部找到,一个不能少。”
这艘船上有一条比较大的缝,不过之前堵过了,里面有石灰膏。
陈冬娃用斧子沿着缝隙敲了一圈,又拿起一把小凿子对着缝隙抠了起来,将里面旧有的石灰膏全给抠了出来。
抠干净石灰膏后,里面有一些黑乎乎、黏糊糊的东西,敖沐阳问道:“这是谁的船?放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陈冬娃笑道:“一节麻绳,这个没问题,规矩都是用麻绳来堵缝子。”
他拿出一段新绳子塞了进去,用刷子蘸着桐油在缝隙四周和里面仔细的刷了起来。
敖沐阳以为接下来是要用石灰将缝隙给堵起来,结果并非如此,老爷子将放进去的绳子又给拿了出来,用斧头给剁成了小短块。
剁碎之后,他把麻绳给拆解开来,混上石灰和桐油放进一个仿佛小石臼的东西里敲打起来。
随着不断的捶打,解开的麻丝和石灰、桐油混合在一起,逐渐混为一体成石灰膏。
老爷子敲打速度开始加快,这个时候他就不抽烟了,防止烟灰落到里面去。不过他没把抽到半截的烟扔掉,而是掐灭后夹在了耳朵上。
敲打了一会后他用手试了试,然后摇摇头说道:“不够软和。”
足足敲打了二十分钟,他又试了试这石灰膏,此时石灰膏变成了橡皮泥,入手不黏但异常柔软,这样他点点头说道:“好了。”
他把石灰膏塞进缝隙中,不多不少正好合适。
最后他又继续往上刷桐油,再拿了个小铁片将缝隙给盖住,这小铁片不是钉在上面,而是用一层胶给黏在上面,修整之后,这条缝隙被完好的堵住了。
老爷子抹了把汗水,从耳朵上拿下那半截香烟重新点燃塞进嘴里,道:“行了,再走下一路。”
阅读地址:
1350。拍视频(1/5)()
捻匠这个活的要命之处,是一旦开干了就没什么歇息的机会,他们自始至终得保持全神贯注,搜索船上每个角落,不能放过一个漏洞。
敖沐阳蹲在码头上看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看不下去了,他跟陈冬娃打了个招呼道:“老爷子,你们先干着,我先回家了。”
陈冬娃笑道:“成,我们这个活没劲,太枯燥,哈哈,一般人看是看不下去。”
“要不是为了生计,可能我都不干这活了,所以咱们怎么能要求现在的娃娃来学?他们更不愿意吃这个苦头。”陈得福摇摇头道。
敖沐阳沉默的应承,反正他干不了这活,还不如去做厨师,这活实在是没有趣味,收入还低。
他往家里走,路上碰到三灯给他送豆腐。
这豆腐做成了水绿色,看起来像是长了一层青苔,其实这是因为用了苦梓叶的汁的缘故,不太好看,但好吃又有营养。
三灯送来一盘子豆腐,敖沐阳吃惊的说道:“呀,怎么给我送过来这么多?”
“那可不,给村长送礼不得多送点?”三灯咧嘴笑着开玩笑,“主要是做的也多,自己磨的豆腐好吃,多给你送了点。”
敖沐阳看看天上的太阳说道:“这个天的豆腐做多了可不行,得赶紧吃呀。”
说起天气,三灯脸上露出了苦色:“村长啊,今年不是雨水挺丰沛的吗?唉,怎么好像又旱起来了?从去年秋天到现在,这快一年了吧?就下了两场雨呀,唉,这地里可怎么办?”
敖沐阳摇着头说道:“什么挺丰沛的,就初春那会下了一场春雨而已,今年天气预报给出的就是干旱预警。”
三灯脸上顿时露出了沮丧之色,他说道:“春天那雨下的那么得劲,还以为今年能顺风顺水过个好年,原来还是干旱啊。”
敖沐阳也无可奈何,对于渔村来说,夏季还是多下几场雨比较好,不说水稻田需要雨水浇灌,也不说龙涎湖需要雨水补充,就说他们村子搞旅游还是雨中风景更好一些。
还好龙头村的海鲜、美景和服务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到了禁渔期游客依然很多,天气炎热,内地的游客开始往沿海避暑,红洋是这些游客的首选,而龙头村又是游客们到了红洋后的首选。
红洋过海那会,渔政联合派出所、民间海洋巡逻队对偷捕滥捕的情况进行了严格整治,这影响一直延续到禁渔期开始。
另外六月一号当小朋友和家长们在欢庆佳节的时候,几个相关部门又隆重的搞了个禁渔期严格执法的誓师大会,红洋媒体进行了大肆报道。
这一连串的动作互相影响,大大震慑了渔船违法出海的行径,禁渔期开始之后,渔政和海警进行了严格监察,发现今年的违法船只很少。
戴宗喜要求他们不准放松警惕,必须要将严格执法的力度持续到禁渔期结束。
海上没什么事,敖沐阳便没有去参与巡逻行动,他们只要起到民间辅助作用就行,过度参与反而容易让人说闲话。
这样老敖有了时间,他就策划了关于捻匠捻船的拍摄行动。
第二天上午,他带着新媒体四人组去了码头。
许楠顺便给他看了一张报表,他们做的这些新媒体节目竟然开始盈利了。
“今天得拍摄一个广告,这捻船的节目有没有插播广告的空间?”许楠问江雪,后者是内容总监——监自己一个人。
江雪正要说话,敖沐阳看着报表抬头问道:“这上面赚的钱,单位是人民币还是泰铢啥的?前天你们接的广告费是五十万?是走私犯子找你们做广告啦?”。。
许楠翻白眼说道:“村长你什么意思呢,上面不是说的清清楚楚吗?是哇哈哈投标的广告,他们针对游客来做这个广告,所以选了咱们。”
敖沐阳惊讶道:“五十万?”
许楠道:“村长你真的有点村炮,这收费相当低好不好?咱们在各大平台上的节目还在发展中,预计再过半年,他们投放这种规格的广告得五百万!”
敖沐阳倒吸一口凉气:“不可能吧?在电视上放一次广告才多少钱?”
“第一,广告投放不看平台,看的是受众量,我们现在仅仅在公众号上,一次视频的投放观看量就达到了两百万,所有平台加起来得有上千万!”
“第二,这不是一次广告的价钱,而是一档广告,放到中药上就是一个疗程,咱们收费真不高,主要是咱们现在是初始阶段,合作的都是大公司,做的广告都靠谱。要是咱们像一些短视新媒体公司那样随便接广告,那早就起飞了。”
听着许楠的分析,敖沐阳琢磨了一番说道:“敢情我努力发展村子的旅游业,带领全村老百姓发家致富,还不如不搞这么多事,就带着村里人拍视频?”
许楠摇头说道:“那倒也不是,这种新媒体发展模式是有局限性的,主动权也在平台手中,其实发展乡里还是你们徐徐渐进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