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5章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5章

小说: 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就是看出了方孝孺一心博名,却没有半点能耐,干脆地一杀了之。

    对文人,他虽然利用,却从来没把他们当回事。而且文人他也只用具有实干之才之人,嘴炮在他这里是没有市场的。

    他虽然不重视文人,对于实干之人却非常重视。在他上任之初,提拔的所有文人无不是当世之大才。

    永乐元年,他就提拔了解缙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组建文渊阁内阁。再加上后来的杨溥、蹇义、夏原吉,于谦等等,全部都是明朝中兴时期最具政治手腕的文人。

    虽然后世他的名声不算好,但是纵观五千年历史,在当皇帝这个职业上,能够与朱棣相比的皇帝,最多也不过三五人。

    至于被后世吹上天的仁宣之治,康乾盛世,跟他相比就是渣。

    朝堂风云变化,这些跟现在才六岁的朱瞻基都没有关系。为了让朱瞻基蒙学,朱棣亲自下令,在金陵给他的两个叔叔修建王府,腾出了文渊阁。

    朱高煦本来就不喜欢皇宫,他性喜渔色,在皇宫规矩大,不仅约束多,也失去了腾挪的空间。

    要知道,皇宫可算是朱高炽的主场,他的目标是跟自己的哥哥争夺皇位,在皇宫里,他没有半点优势。

    只有离开皇宫,以退为进,在皇宫外发展自己的势力,才能有机会跟自己的哥哥来掰手腕。

    朱高燧可就不情愿了,把文渊阁腾出来组建内阁也就算了。但是朱棣竟然是为了让朱瞻基学习方便,就让他搬出皇宫,这就未免太对不起他这个儿子了。

    一个黄毛小儿,半点功劳未建,现在却一下子越过了他们这两个在战场上屡建大功的儿子,如何让人心服。

    不过他为人本就阴鸷,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暗地里却加快了与两个哥哥相争的步伐。

    文渊阁也就是明朝内阁的雏形,如今解缙身为首辅,却也只是个三品官员。

    他们相当于是皇帝的秘书,朝堂大事每日一汇总,他们这些秘书要针对每一奏折给出处理意见,然后把奏折和初步处理意见汇总到朱棣那里去。

    除了这些公务,解缙每天早上还要负责给六岁的朱瞻基讲一个时辰的课,然后布置课堂任务才去上班。

    到中午时分,他会检查一番朱瞻基的功课,并且告知朱瞻基哪里对了,哪里错了,等朱瞻基彻底明白,这一天的功课才算结束。

    经历过后世的填鸭式教育,现在的这种教育方式对朱瞻基来说,根本没有半点压力。

    后世的小学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轮番交替,语文的广博,数学的精深,彻底开发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

    而这种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的精英教育,学的还只有语文一科,所以这些对朱瞻基来说,学的非常轻松。

    唯一不算轻松的,就是每日一百个大字了。

    朱瞻基算是领略到了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书法的重视了。在后世的人看来,写字只是工具,只是途径,但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把书法看的比文采还要重要。

    他年龄还小,每天只需要写一百个大字,但是这每个字都必须工工整整,一点错误不能出,哪怕字上面多了一个墨点,都需要重写。

    前世的周游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但是每天写这一百个毛笔字,真的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

    不过他也没有半点抱怨,而是把写字当做了磨练心境的方法。

    他却不知道,解缙虽然每天只是简单地赞赏两句,但是他的字早已在内阁以及朱棣那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能够用毛笔把字工工整整写出来就很不错了。这个时候,只是临摹,根本没有书法可言。

    但是朱瞻基不仅仅是朱瞻基,他还是周游。

    周游在现代社会中小学是个落后生,二流子。这样的学生在上学期间为了出风头,往往会写一手好字。

    周游的硬笔书法就写的很不错,楷书仿了几年庞中华,拥有了一点基础之后又向行书方向发展,再到草书阶段,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他现在虽然只有六岁,刚开始练字,但是前世的风格却影响到了现在。

    所以他的毛笔书法虽然基础差,但是整体的框架结构与风格都在,让他的书法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并且他的书法风格不是那种华美优雅,自带一种冷峻与凌厉,非常具有气势。

    这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解缙在他面前不会无底线地夸他,但是在内阁的一帮同仁,包括皇帝面前,只差把他夸成圣人了。

    这也让一帮同仁无不羡慕异常,能为世子师。并且还是一个未来极有可能当皇帝的老师,这可是解家三代兴旺之势啊!

    朱棣也从朱瞻基的书法中看出了杀伐果断之气势,对这个肖己的孙子越发中意。

    严令世子书法绝不可出文渊阁,对于一个才六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书法风格实在有些太超前了。

    朱瞻基对此一无所知,他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放在熟悉环境方面,外面的风风雨雨,跟他现在还无关。

    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次参政,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永乐元年五月初一,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平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河南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

    此奏章一出,立刻引起朝堂上下议论纷纷。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此举乃是逢迎朱棣之心,也是朱棣对朝堂的一次试探。

    朱棣迁都之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但是如今的金陵可谓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口逾百万。

    江浙一带又是著名鱼米之乡,经济发达,将首都迁往现在只是一座小城的北平,朝堂阻力非常之大。

    朱棣即使有难得的霸主之势,也不能直接逆势而为,想要迁都,也要讲究方法。

    第一步是将北平列为陪都,时机成熟,再宣布迁都。

    内阁众人也对此举意见不一,为了此事争执了数日,都没有一个结果。

    在文渊阁读书的朱瞻基原本对此事一无所知,他读书在文渊阁与藏书库天一阁之间的侧殿,与大堂尚有一段距离。

    侧殿有五间,有一单独小院,并且直通内宫,可直接到他居住文华殿,本仁殿。

    而文渊阁依托皇宫城墙而建,在皇宫的最南侧,进入宫门可以直接入文渊阁,想要进入内宫却还要经过门禁。

    他年龄太小,与外臣接触过多,并不是一件好事。为了避嫌,朱瞻基一般很少进入文渊阁。

    不过这一日午时已过,解缙还未到来,加上他也难免对明朝初建的内阁有些好奇,索性带着金阔和余先来找解缙。

    从来文渊阁读书,他的身边除了付典衣和薛掌闱,又增添了两个朱棣派到他身边的长随。

    长随在明朝太监等级中算是中层干部,却没有多大的实权。但是现在跟了朱瞻基,也算是有了盼头。

    金阔祖籍扬州,木讷少语,但是忠厚稳重。

    余先祖籍湖广行省兴国路,朱瞻基问过才知,所谓的兴国路就是后世的咸宁。

    余先同样话不多,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做事一板一眼。

    朱瞻基年龄还小,朱棣也是特意选了两个这样的太监安排在他身边,也算是用心良苦。

    付典衣她们不能跟着朱瞻基接触外臣,但是金阔他们就没有这个顾忌了。所以现在,反倒他们跟在朱瞻基身边的时候更多。

    (继续求一下小票票……)

第七章 迁都() 
胡惟庸之后,朱元璋撤销了丞相一职。相当于一个国家只有各部委,没有总理了。

    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再大,也不可能忙的完所有事情。朱元璋什么事都喜欢亲力亲为,朱棣却没有他那么足的精神,所以现在又弄了一个内阁,也就是秘书处。

    在皇帝霸道的时候,内阁初创,没有实权,也还不具备后来的权势。

    解缙今年才三十四岁,他这个内阁首辅,不过也只是相当于一个大秘书。

    整个内阁也才不到百人,除了七个内阁成员,办事人员总共不到百人。

    文渊阁面积虽然不算大,但是也足够将他们容纳进来了。

    朱瞻基自灵魂变成周游之后,不喜欢让人抱,距离近的时候,也不愿意坐轿子。

    整天喜欢腰里挎着郑和送的小木刀,到处逛游,权当锻炼身体了。

    一路行来,所有人见到他哪怕不认识他,看到他的身后跟着两个长随,四个小太监,也都知道他是谁,纷纷俯身问好。

    进了文渊阁,朱瞻基就看到了朱棣的御驾仪仗队在院子驻守,登时知道了为何解缙没有去宣布他放学。

    拿着今天学习的课堂作业,朱瞻基才不管里面在谈什么国家大事,就直接闯了进去。

    几个守卫想拦不敢拦,只能大声行礼。“见过世子殿下。”

    他年龄还小,有些事需要忌讳,却不必太多计较。

    朱棣如果没有来,他还会让人通传一声,单独见一见解缙就好了。

    但是现在朱棣来了,他这个当孙子的首先应该表现出来的是欢喜之情,而不是避讳。

    小小年纪就因为避讳而疏远朱棣,这不是好事,更会落一个心思深沉的评价。

    他敢大摇大摆往里面闯,几个太监却不敢跟进去,在外面干跺脚。

    文渊阁大厅里,听到侍卫通传的声音,一个声音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五则北平土地贫瘠,迁都至此,需要南方粮食源源不断运往京师,增加民负。六则……”

    这个时候,朱棣大声喝道:“孙爱卿不必多言,陪都非国都,朕今时尚无迁都之意。”

    “迁都,为何迁都?”

    众人都纷纷惊诧地看向了刚进来像个小大人一样手扶刀柄,大摇大摆的朱瞻基。

    皇帝讲话之时,无人敢打断他的话,这恐怕也是朱棣当皇帝后第一次说话被人打断。

    不过面对朱瞻基,他却并没有生气,而是温和笑道:“基儿为何不返内宫,你皇祖母怕是还要等你一同进餐。”

    朱瞻基穿过了诸位大臣,向着朱棣走去,大太监王彦伸手来扶,被他轻轻摆手制止。来到朱棣面前,他长揖到底,直起身来才说道:“见过皇祖父,一餐不食尚得过,一法错却万民不得过。”

    朱棣笑问:“何言对错?”

    “有利万民是对,民不聊生是错。”

    “那迁都到底是对是错?”

    朱瞻基面对众人大声说道:“立陪都是对,立国都是错。”

    朱棣脸上的笑容有些尴尬了,因为几乎没有人赞成迁都,所以他才采用迂回战术先立陪都。但是到了自己孙子这里,竟然也说迁都是错。

    他轻咳了一声,问道:“难道基儿舍不得应天府繁华?所以不赞成迁都?”

    朱瞻基上了两级台阶,靠在了朱棣的大腿上,望着他说道:“孙儿生于北平燕王府,自小在那里长大。来应天后也一直在宫中,不曾去过市井。所以哪里繁华孙儿并不知。”

    “那为何不赞成迁都?”

    朱瞻基大声说道:“孙儿前段日子学习三字经,看过我大明地图。自古以来,中原大地朝代更迭,除蒙元入侵百年期间,立都北方,再没有其他朝代将国都偏离中原。吾虽生于北平,那里是吾故乡,却也知道,那里不适合当国都。”

    在这个时代,再也没有谁能比他清楚定都北平的错误。

    污染和人口爆炸带来的压力现在还不需要考虑,仅仅一个粮食问题,就给明清两代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一个人口超过百万人的消费型城市,仿佛是一个巨型吸血虫,吸收着京城周边的资源。

    在北方粮食都不能自给自足的时代,一个北方都城,消耗的资源太大了。

    而且,北平还缺水,人少的时候不觉得,人多的时候……

    其次,定都北平虽然在历史上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高评价,但是实际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是弊大于利。

    历史赞成派对永乐迁都的意见认为,由于首都距离长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

    朱棣本人就曾以北平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北平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

    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例如土木堡之变、平军覆灭之后,明朝坚决地组织了北平保卫战,而不是像西晋、北宋一样放弃北方。

    而历史反对派则认为,一方面迁都北平给明朝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