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393章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93章

小说: 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工部主事萧仪正跪在大殿中间,等候朱瞻基的发落。

    朱瞻基可不会像一般的皇帝,认为雷击就是上天发怒,而且这件事属于天灾,跟办事人员无关。

    不过这萧仪负责的是行在府的避雷针安装,他装避雷针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程序来,没有把底线接好,这就有了责任。

    所以查清事实之后,按照大明律,这位萧仪要被罚金去职,关进大牢。

    不过朱瞻基给了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让他以白身回返北平,重新安装行在府的避雷针,然后劳役三年,在全国各地的高楼上安装避雷针。

    这倒不是朱瞻基心善,而是如今的科技人才太少,将这样一个科技人才关进大牢只是浪费,不如让他发挥点作用。

    萧仪感激涕零,谢罪而去,刘万这才上前通报了纪纲和柳升都在外面等着。顺便,他也直接将柳升的意见说了出来。

    柳升是个聪明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永乐年间,一直是侯爷里面最受恩宠的。大明的火枪手,炮兵都是他一手控制,这一点是张辅都比不上的。

    对他的担忧,朱瞻基也能理解。他自己不想去,朱瞻基也不会勉强,因为想去的人多了是。

    “让安国公先进来,纪纲稍后再见,吩咐御厨,今日留石见伯共进午膳。”

    大殿外,纪纲对于朱瞻基先接见柳升并没有意见,听说朱瞻基要留他一起进膳,更是觉得荣幸了。

    柳升进了大殿,躬身行礼,朱瞻基挥了挥手,让他坐下。“如今大军西征,安国公可有良策?”

    柳升斜坐沙发上,抱拳道:“老臣如今研发神威炮到了要紧关头,一心想为殿下造出威力更大的火炮。”

    因为炉温的提高,如今的钢水融化远超过去,钢材里面的杂质也少了许多。如今大明的铜炮数量越来越少,小钢炮反倒是越来越多。

    朱瞻基当然知道火炮的发展历史,开口说道:“安国公是火器专家,孤有一个想法,不知能否实现。”

    “殿下请吩咐。”

    “如今的火炮为了威力更大,打的更远,一直强调多装火药,加大口径。但是孤认为,加长炮管是一个更好的办法,另外,将炮弹做成尖头加长型,甚至可以研究将发火药与弹头连在一起。”

    “火药跟弹头连在一起?”

    大明的炮弹并不是全部都是圆形,现在已经有了链弹,开花弹,但是技术都还比较低级。

    不过朱瞻基说的将火药跟弹头连在一起,还是非常新奇的,这个技术方案以前也从来没有过。

    朱瞻基早有准备,让李亮拿过来了他以前绘制的图纸,招呼柳升来到了他面前的案几旁。

    “孤在燧发枪研制出来以后,就想到了用燧发枪发射一体式子弹,但是撞针好做,但是发火药却是一个问题。而且火枪的子弹小,不易制作,但是火炮的子弹大,倒是好研究一些。你来看看……”

    朱瞻基绘制的图纸就是后世炮弹的基本结构,以最常规的身管火炮炮弹为例,最前端是风帽,然后是引信,然后是弹丸,后面是药筒,药筒最后面是底火。

    当然,如今的技术达不到这个程度,风帽和引信部分现在很难实现,大明目前的技术水准,只能做出合格的弹丸,药筒,就连底火,现在的技术也达不到。

    但是这艘未来的火炮,炮弹发展方向,有了这份图纸,大明不用走任何弯路,可以全力研发。

    底火的难度在化学技术达不到,通过撞击底火,很难点燃药筒里的火药。

    最早的底火是用铜盂、雷酸汞等材料制造的,雷酸汞朱瞻基也只是知道这个名字,怎么制造,一窍不通。

    他也没有心思将精力放在这上面,这根本不是他的优势。他的优势在于知道发展方向,可以引导。

    真让他去研究,他不一定能比得上一个普通的道士。

    柳升就是大明一流的火器专家,看到这份图纸,在经过朱瞻基的介绍,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有些激动地说道:“殿下果然是大才啊……将火药封闭起来,才能爆发更大的威力。加长炮管,可以让弹头飞的更远。而且,这种定装弹对炮膛的伤害也小的多,不用每打一炮,就要清理炮膛了,而且可以发射的更快!”

    这种炮弹的威力现在还不好说,因为没有做出来,也没有试验过。

    但是定装弹不用费力先装火药,用草纸和细棕塞严实,再装炮弹。每打一炮,都必须用猪鬃做的刷子刷一遍炮膛,才能重新装弹。

    而增加炮管长度,用铜皮做成药筒可以增加火药的威力,这是柳升这个火器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大明现在已经有了弹簧,利用弹簧的爆发力,制作撞针,并不是难题。

    关键问题还是底火。

    所以朱瞻基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让柳升安排人员进行底火的研究。

    现在火枪的发射是利用火石点燃引线,利用引线点燃枪膛的火药,发射子弹。

    而且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实验性的独弹丸,但是射程有限,目前基本上每次都还是装五颗弹丸,增加杀伤力。

    五颗弹丸是经过无数次试验获得的最佳效果,不仅射程最远,杀伤力也最强。弹丸装的更多了,反而影响了射击威力。

    柳升爽快地接下了任务,保证一定尽快让人研发出合格的底火。

    但是朱瞻基没有他这么乐观,因为化学研究不同于物理,物理的规律还能通过观察,整理,推论出来。

    但是化学研究,是一门学科的细化,微观的精深研究,没有捷径可走。

    很多时候,化学的突破都充满了偶然性,而不是必然性。

    朱瞻基沉吟了一番说道:“我拨给你两台显微镜,你让那些研究火药的道士和化学专家们进行研究。另外,化学研究院的工部染匠和道士,你也可以直接调用。”

    “是!”

    “但是,不能因此就疏忽了新兵训练,待成国公那边完成了新兵募集,训练我可都交给你了。”

    “臣遵旨!”

    朱瞻基没有再跟他提去北明山的安排,他不去也是聪明之举,但是想去的人还是很多,比如外表愚鲁,实则滑头的薛禄。

    薛禄跟着自己去了一趟西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让他去北明山待几年,捞一笔,也算安慰他了。

    待柳升离去,朱瞻基转向了身后的几个顾命大臣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就到这里,你们也都各自返回各部处理公务吧!”

    解缙还有些没有明白过来,问道:“殿下,你不是说要把安国公派往北明山的吗?为何没提?”

    朱瞻基笑道:“方才刘万说了,安国公怕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推了这个肥差,故此孤就不提了。孤欲派阳武侯薛禄去北明山,不过薛禄不比柳升威势,怕是难以压制鞑靼,瓦剌各族。杨师,孤欲派你前往北平驻守,替薛禄主持后勤,可愿前往?”

    驻守北平虽然不比北明山,和开平前屯卫的油水大,但是因为控制了南粮北调,也是一个肥差。

    杨荣此人是有能力的人,让他一直当个参谋,有些大材小用。

    朱棣需要他来参谋,但是对于大势,他比谁都看的清楚,所以更愿意让杨荣去主持一方。

    杨荣当然知道坐镇北平的好处,虽然从内阁首辅到提督不见得是好差事,但是对于杨荣这种想要做点实事的大臣来说,他宁愿坐镇一方,也不愿意在京城闲着。

    他起身拜道:“臣愿前往!”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兵部尚书方宾与金爱卿前往西北,要等黄福回来,才能让兵部下旨了,你且再等半月出发。”

    “臣遵旨。”

    方宾和金幼孜前往嘉峪关替换黄福回来,是朱棣在的时候就决定下来的。

    一方面是黄福父子俩都在军中,一个南路军,一个北路军,影响太大。一方面也是想让一直在京城之外漂泊的黄福在京城享几年福。

    黄渊出发之前,就向朱瞻基表达了对老父身体的担忧,朱瞻基也答应了会把黄福调回来。

    而且,有黄福这个能干,又跟其他大臣不和的德高望重的重臣控制兵部,比方宾更让朱瞻基心安。

    让众人先离去,朱瞻基留下了解缙。没有了外人,朱瞻基才说道:“解师,你性格秉直,今后还需要你多多提醒。孤敬你为师,不会因你言辞违逆,就怪罪于你。但是,你这口无遮拦的习性,在人多的时候,还是要多改改啊!”

    解缙也有些羞愧,自嘲道:“老朽这辈子怕是都改不过来了,此后,定当谨记殿下之言。”

    打发了解缙离开,朱瞻基这才叫进来了纪纲。

    纪纲一进偏殿,立即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臣纪纲见过殿下!”

    “纪爱卿不必多礼,只要能好好帮孤守着石见银矿,监管着东瀛,比行多少礼都更能让孤开心。快起身,跟孤好好说说,东瀛这几年的情况。”

    朱瞻基当然不会不知道东瀛的情况,不管是内监,咨情司,还是锦衣卫,都在东瀛各地有无数暗探。

    但是一些事情,角度不一样,看法也就不一样,纪纲这种已经半融入东瀛社会的上层人士,自然比大明的那些暗探,东瀛那些日奸,眼界更加开阔。

第六十七章 结盟() 
“足利义嗣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他性喜奢华,轻浮无端,相比足利义持,他更多的是一个傀儡。目前,幕府的大权被日野康子把持,另上杉禅秀一系大将把持地方权力,幕府相比足利义持之时,权力大大萎缩。

    不过,这对我大明是一件好事,地方势力膨胀,导致了幕府权力变小,各个地方政权都有意独立,现在只是缺少一个契机。”

    朱瞻基很清楚东瀛多山,少地,国家积弱。他们若不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也根本不可能上千年来一直实行封藩制度,根本没有形成过真正的集权政府。

    至于天皇,也不过是个名誉上的领袖,根本不像中国的皇帝一样真正控制整个国家。

    也是一直到了十九世纪,黑船事件之后,他们开始大力发展贸易和工业,才将整个国家统一起来。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孤以前一直想要把东瀛势力进行分化,大力扶持地方势力,淡化天皇一系。但是,最近孤却改变了主意。”

    纪纲当然想要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因为只有分化的东瀛才能让各大势力勾心斗角,而他也才有生存的空间。

    如果东瀛人都联合起来了,他在东瀛发展的压力自然要大上许多。

    所以他有些紧张地说道:“殿下,按照现在的局势发展下去,不要二十年,整个东瀛就会四分五裂,形成一个个强力的大名,幕府的话语权,神道教的万事一体体系,就将会被完全削弱啊!”

    朱瞻基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现在秋子生的是他的儿子,他也不想给自己的儿子以后留下一个乱摊子。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虾夷地现在是我们大明的地盘,东瀛只有三岛之地,盛产白银的石见,盛产黄金的佐度岛都在我大明的手里,他们已经缺少发展的契机。孤想要的是一个是源源不断为我大明提供劳力和女人的地盘,不是一处乱摊子。”

    纪纲是真的摸不透朱瞻基的心思了,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过了三年,朱瞻基的意见会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但是他知道,统一的东瀛,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朱瞻基也不可能直接明白地跟他说,现在东瀛的小王子是我的种啊。

    所以朱瞻基只是跟纪纲说道:“东瀛小王子已经四岁了,你还没有见过吧……我知道你这几年日子好过,去银行兑换五千银币,当做几个月后五岁生辰礼吧。”

    纪纲不仅控制着石见银山,还是东瀛现在最大的走私犯和人口贩子,五千两银子,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而听到朱瞻基的话,纪纲登时明白,问题就是出在小王子的身上。

    东瀛小王子的出生,在永乐十五年的入秋,因为称光王的身体不好,东瀛王室的继承人问题一直是东瀛人的心结。

    当小王子出生的时候,东瀛各大名无不欢呼雀跃。

    上千年严苛的等级制度,天皇在东瀛虽然一直被排除在权力范围之外,但是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精神领袖。

    东瀛大名们虽然不想让天皇一系掌权,但是需要这样一块遮羞布来给他们遮风挡雨。

    要是没有了天皇,大明会不会直接吞并东瀛,这是幕府和大名们最担心的。

    只要天皇一系有继承人,那么大明想要吞并东瀛,或者派大明的藩王来接管东瀛,就不会名正言顺。

    “臣明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