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 >

第246章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第246章

小说: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过去的苏军,在这样的准备面前必然要遭遇到损失数倍于对手的失败。

    可是防御的芬兰军队很快发现:苏军的步兵和实施夜间烟雾弹袭击的迫击炮手紧密而娴熟的配合,并利用自己的照明弹和射术非常高超的机枪手与精确射手乃至无后座力武器压制对手暴露出来的暗堡及防御火器,又是一轮摧枯拉朽一般的袭击。。。轻而易举的突破了对手至少五公里左右的前沿防御。

    天光刚刚开始放亮的时候:已经增援到北线的德国第五十二航空联队和鲁德尔所率领的第二伊默曼攻击机在大量德军飞机的掩护下接连不断的飞上了天空,开始对前沿的每一寸土地展开巡逻攻击,并搜索很可能集结起来的苏联航空兵和装甲力量。虽然摧毁了不少假目标还有真目标,却并没有发现苏军的重兵器部队如以往一样进行了大规模集结。前线的精锐苏军似乎也如同消失了一般。

    芬兰军队在天亮后迅速展开反击。芬军新成立的装甲旅也投入了作战,可是迎接苏军的却是两山轮战越南特工队或越军前沿迫击炮手一样水平的临时伪装卧姿掩体下射术优良的精锐苏军的阻击。很快就被轻而易举的打退了。空中巡逻的德军精锐航空力量虽然取得了几百左右的对地杀伤战果,可却终究缺乏给苏军以重创。

    夜幕渐渐来临的时候,随着照明弹还有拽光弹重机枪火力指明的方向,苏军那令人恐怖的夜袭又开始了。甚至有不少苏军利用暗夜和坦克肉搏,娴熟的将爆破筒塞入对手的履带或炮管里。或者直接运用磁性破甲反坦克手榴弹针对对手的履带或炮塔座圈展开袭击精确的攻击,月圆之夜几乎成了苏军步兵战术教科书式的表演。

    “他们真的是苏联红军。而不是日本军王牌师团?或者被苏联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精锐主力?”在得知苏军的装甲力量和航空兵都没有展开超乎寻常的行动,仅仅靠步兵就轻而易举的突破了对手防线的时候,身为穿越者的希特勒简直觉得不可思议。

    (本章完)

第516章 作战效率() 
按照朝战时期第四次猪排山的战斗节奏,或许是半个夜晚的攻击作战只能展开一个波次的进攻的缘故,进攻的苏军虽然显现出了强有力的作战能力,但并没有在半个夜晚的时间内给予前线的芬兰军队歼灭性的打击,仅仅是迫使其撤退。也并不是在所有的战线上都展开了行动,可是当夜晚再次到来的时候。

    精锐的“射击军”全线行动终于展开了。依然是没有大规模的炮击准备、有的仅仅只有接连不断步兵和迫击炮与无后座力炮短距离下的密集协同。还有那夜间娴熟而快速的进攻。

    虽然战争时期从日本到苏联,中级军官的培训也从四年被压缩到一年。一年时间打造出一支精锐部队算不上什么难事。但是这样质的脱变也让暗示着开战一年时间以来的最高统帅部在选拔和培训精锐方面所做的不同于以往的努力。

    在苏军强大的威慑下,芬军很快撤出了卡累利阿地峡,并在VT防线重新组织防御。期间德军精锐防空力量开始在整个白天大规模活动,并在重要到来上投掷地雷和未爆弹,很大程度上迟滞了苏军重装甲力量和后勤力量的伴随推进。

    因为之前苏军出人意料的表现,芬德联军本来对防守VT线的信心也不大,主要决心放在了拥有完善火力支撑的VKT线的防御上。而VT线更多是其火力支撑作用。

    利用南部地理通道比较纵深的防御体系不断消耗苏军力量,本来就是当初苏芬战争中的成功经验之一。可是这一次,芬兰军队再次低估了苏联“射击军”的进攻强度和进攻能力。

    部署在VT防线上比较满员的芬兰第四集团军6个师又一个旅三个榴弹炮兵团的德军加强炮兵大概五万人左右面对苏军十个师的进攻按照预先的作战方案:就算不低对手精锐轻型力量的突击,也应该给对手的兵源和后勤以很大程度上消耗,给VKT线上的防守争取到更多的兵力才对。

    然而实际的结果却是继续进攻中的苏军在拥有两倍左右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几乎迅速的突破了预设防御地带,直接给六个芬兰步兵师及一定加强力量带来了四万人左右的伤亡损失,在短短一夜之内就歼灭性打击了芬军三个师。

    当消息穿来的时候,就连张伟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即便以历史上的志愿军为参照物。如果针对比较有战斗力的部队执行进攻作战任务,早期几乎要集中一个军的力量才能一次短促的作战中歼灭一个营。攻坚杀伤能力为自身兵力的三十分之一。同波兰军队1939年防御中给德军造成的伤亡损失占自身兵力比例差不多。当然,入朝早期的志愿军在后勤携行理念与弹药分配上坚持国内时期的传统问题很大,按照后期的标准,至少可以把徒步弹药携带量连同普及冲锋枪后的火力发挥能力提高为原来的七倍。一场作战中至少可以消耗150发子弹和若**弹,而不是20发子弹及很少量的炮火,但即便这样计算达到上甘岭的作战效率。一次作战进攻中杀伤相当于投入兵力两成左右的对手就是极限了?不过这个问题即便在张伟压制自己的神念思维能力在常人水平,还是并不算太长的时间就想明白了:历史上当志愿军后勤大大改善的朝战后期,联军火力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更别说很多仗都是比较难打的政治战。按照日本人儿岛襄记载的朝鲜战争记录,一九五三年的不到七个月里,联合国军就消耗了一千一百万发榴炮弹和其他大量火力。夏季攻势时期,更是有过一个月内的时间就消耗掉三百万发榴炮弹的记录。几乎相当于全面战争动员后半个东线的炮弹集中在少数地段,还不说大量普及的红外步枪、无线电近炸榴弹等技术兵器带来的效果。联合国军朝战后期水平的炮火威慑和压制?可以说不论历史还是现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根本不存在。东线更多的情况,更类似于朝战早期联合国军因为指挥不当往往靠携行量作战的时候。在那些时候,不论是朝鲜人民军还是志愿军,即便是攻坚中,只算子弹数百发杀伤一人才是常态。如果是朝战后期那种战勤条件,毫无疑问在拥有正常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也将获得决定性的歼灭能力。

    决定性的火力差距给双方效率的改善,导致不仅没有朝战后期进攻联合国军防御阵地常见的比对手更大的损失,反而大大低于历史。包括空袭在内,进攻的苏联射击军差不多仅仅付出了八千人左右的损失就杀伤了四万芬兰军队。而且这样强度的作战几乎是在一夜之内以十分迅猛而果断的方式完成的。

    从兵源上说:即便是这些挑选出来的苏联兵源,也远远没有朝战中朝军队王牌主力的生活环境、政治和战争考验带来的战场心理素养,更别说中层人员的指挥水平。可是巨大的训练投入之下,整个师一级大建制训练上的特战化侦查兵化,却让即便至于极少数人能够靠谱的发挥,战斗效率也比苏军动员武装力量提高了十倍,达到或接近了朝战初期志愿军的效率水平。

    同历史上中朝军队不同的是,苏联做为一个工业国,当然有历史上的苏联和朝鲜不具备的一些可行的后勤手段。尤其是大幅度的强化了射击军专业技术人员的训练水平之后。

    在刚刚占据VT防线之后,“射击军”迅速以闪电般的行动对VKT防线的芬兰军队发起了决定性突击。在德军增援的空降力量抵达之前一直攻占到伊汉塔拉的一系列要地才算结束。

    同历史上的塔里…伊汉塔拉战役相比,这一阶段苏军伤亡损失与历史上最终类似,也达到两万人左右的规模,而芬兰军队及增援过来的德军先头部队伤亡损失则达到七万五千人。在攻克了这条重要地理通道的关键要道和防御地带之后。精锐的“射击军”没有继续进攻,而是由新增援上来不那么变态的近卫部队骨干承担继续进攻的任务。而射击军在协同常规部队攻克了一些战略要地之后也开始以少则营群最大为师的方式配合更多的苏军作战以尽量避免过大消耗的同时取得更多战果。

    (本章完)

第517章 “极光作战”() 
苏联精锐“射击军”给芬军带来的震慑与压力如同闪电一般迅猛,但就在芬军感觉到巨大压力的时候却消失了。新增援并轮换上来的苏军部队很快遭到了芬军的有力阻击。

    虽然这些新上来的苏联红军作战素质比起两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顽强且多少有一定战术能力的作战作风使得芬军在德军技术兵器支持下也要在防御中承受相当于对手至少一半左右的伤亡损失,但这已经是动员到二十多个师又获得十个德国师加强的芬德联军来说还算勉强可以应付。

    这样回归正常的作战并没有持续太久,仅仅在短短三天之后,苏军凌厉的攻势迅速在整个苏芬战场战线上重新展开了。

    北方的空勤条件并不算太好,但不超过一吨重的波2之类飞机在山区开辟百米左右范围的临时野战机场却问题并不大。尤其是燃料和其他方面的消耗也仅仅为其他战斗机不到十分之一的时候。在这种情况,即便是集结两千架左右规模的此类飞机,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相当程度上的隐蔽性。一架波尔在配备专门体重比较轻的女性驾驶员的情况下至少可以携带两名没有携带武装的士兵和满负荷的油料执行任务而且这种飞机的油料训练消耗明显不大。对于苏军来说,显然是在整个战线上秘密调动兵力的一种最有效选择。尤其是这种能够在五十年代初的朝鲜战场上都能有效执行进攻袭扰作战的飞机不太容易被敌方航空侦查和雷达轻易发现的情况下。

    几天的时间内两千架部署在野战机场内的波2飞机虽然平均每天只能运送四千人左右的精锐航空力量,几天时间内也只能完成的一万两千人左右的运输部署,但这些人员基本是从射击军前一轮的作战中挑选出来的表现突出的作战营或作战班组,当与大量的一般部队配合作战,主要从事侦查、确定目标后的突击、狙击、测距等方面的任务的时候,带来的加成也远远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

    五十个师左右的苏联红军再次展开了如同上一次苏芬战争规模一般暴风骤雨般的作战行动。有了大量射击军精锐的加成之后,往往面对不弱的对手和复杂条件下的进攻作战都能获得与守方类似的损失比,这还是苏军对作战时间和进攻强度明显有很大程度上要求的情况下。

    短短不过半个月左右的高强度进攻作战,投入攻击作战的七十万苏军作战部队承受了伤亡损失三十二万、其中战死近十万的代价。这样的进攻强度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还是芬兰军队面前可以承受的,可是当芬兰军队再次遭受三十万左右的伤亡损失,其中因为对手较强的突破能力四分之三左右是死亡、被俘、重伤等不可恢复损失的时候。加上之前的南部攻势还有两年前的苏芬战争,在并不算太长的两年多时间内芬兰军队就遭受了四五十万左右伤亡损失、其中战死和被俘超过二十万人。对于四百万人口左右的国家来说,相当于德军在一两年内的时间内就遭受了四百万以上不可恢复损失。虽然因为对苏联的空军和仇视带来的意志还没有完全消耗殆尽,可是有战斗力的作战力量却几乎消耗一空。

    当大量苏联新锐力量在射击军中脱颖而出的精锐的配合作战之下继续展开进攻作战的时候,整个苏芬前线的芬军再也支撑不住了,损失比也从之前防御作战中的一比一左右扩大到了类似柏林市区作战的三比一左右。而且大量动员起来的平民和妇女武装也开始在战争中不断被俘。

    一个月左右的高强度作战,当芬兰人在战争中的损失达到七十万以上,其中大部分还是纯损失的情况下,除了少数地方还残存的一些游击队之外。芬兰主要农业区和城市、通向瑞典与挪威的不少战略要道几乎都在春季的“极光”作战中被占领。

    几乎在占领芬兰主要地区的同一天,斯大林在莫斯科发表了长篇通信:《受骗上当的成年人也有罪责、政治没有无辜者》明确的指出:政治的较量没有无辜者,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现顽固而坚决的选择,尽管这可能是因为上层势力利用陈旧观念的鼓动,也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苏联不主张德国纳粹那样的民族清洗和民族灭绝或极端复仇主义,也无意吞并整个芬兰俄罗斯民族的殖民地,反而会在战后贸易和驻军中让德国人、芬兰人都了解到左翼政权同纳粹的不同,但必要的政治改造乃至社会改造则是必要的。。。

    同时:苏联方面还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