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我的邻居是皇帝 >

第298章

我的邻居是皇帝-第298章

小说: 我的邻居是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为何还有沿着黄河的庄园,为何还有世家的田产土地?”叶华笑嘻嘻反问。

    柴荣深深吸口气,突然他握紧了拳头,用力捶打书案,气哼哼道:“朕被骗了,朕被他们给骗了!天天说朕富有四海,说朕是天下之主!可朕能做什么主?天下之田,有半数不在朕的手上,士人又不纳赋,不服役……当了官,反倒要朕给他们俸禄,简直岂有此理!”

    柴荣呼吸越发粗重,英挺的五官气得都挪移了。

    换成任何人,发觉自己被骗了好多年,都会满肚子气的。

    柴荣插着手,质问叶华。

    “叶卿,你说,到底朕是天下之主,还是士人是天下之主?是朕给他们做事,还是他们给朕当臣子?”。。

    叶华收敛了笑容,“陛下,这个问题太难了,只怕唯有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才能相提并论。还是先谈谈井田制吧,看看到底能不能行得通!”

    柴荣黑着脸,勉强点头……所谓井田,从流传下来的资料来看,就是周天子京畿之土地制度,有公田私田之分,这里土地肥沃有灌溉沟渠,水源充足,产量很高,收获丰厚。周天子把这些土地分给士人或者国人耕种……国人不负担租税,只负担军赋和兵役。他们平时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小罐米和一捆牧草,作为军费。战时当兵,自己准备武器、粮食和军需。国人有当兵和受教育的权利,所以也叫“武夫“或“士“。

    而在井田之外,距离城市较远。那里土质瘠薄,产出不多,就分给住在野外的庶人。庶人住在野外,所以也叫“野人”,蔑称他们叫“氓”。庶人没有任何权利,只有给天子耕种井田和服杂役的义务。

    其他各级的领主,也都效仿周天子的作法,所以在周代,朝和野,国人和庶人,是泾渭分明的两条平行线。

    弄清楚这个,其实也就明白了井田制为什么会维持不下去的原因。

    简单来说,周天子作为最有权势的封建领主,他首先选了一块最合适耕种的土地,他把土地划分成整齐的井田,修建道路,挖掘水渠,让国人在上面耕种,承担各种义务,维持他的统治地位。

    对于那些偏僻遥远的土地,无暇顾及,没法直接统治,他就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去负责,这样一层层下来,就构成了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

    假如社会没有任何发展,各诸侯国资源禀赋都一样,这一套分封体系可能会永远持续下去……但问题是随着耕种技术的进步,铁质农具出现,那些偏远贫瘠的土地,也能产出更多的粮食,庶人们开垦出更多的良田,原本的井田已经没有多少优势可言,相反,还要承担繁重的义务,属于天子的国人大量逃亡……

    这时候一些封国的君主,厉行改革,推动变法,不断吸收各方的人才,壮大实力。周天子原本确立的绝对优势被削弱了,甚至天子的实力还不如诸侯,自然就到了礼坏乐崩,无以为继的地步。

    “陛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实在周代的时候,也没有做到。真正掌控在天子手里的土地,只有王城周围的那一圈而已!臣所言要恢复井田,可不是在开封周围画个圈,臣的意思是要将天下所有的土地,全数纳入陛下的掌握……所有土地,必须缴纳田赋,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只有当一块土地的产出,分出一部分交给陛下,这块土地才属于朝廷!只有这样,陛下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柴荣听得热血沸腾,把每一块土地都真正掌握在手里,那样的天子该有多大的权势,多大的力量!

    “叶卿,你说动朕了……可王莽要做这件事,他一开始就输了!”柴荣以手抚额,“你让朕如何是好啊?”

第442章 大家都在找盟友() 
王莽推行王田,结果却招来天下士族的反对,战乱四起,十五年的光景,新朝就被推翻,王莽也身死国灭,成为历代儒者争相辱骂讨伐的对象。

    谁敢说王莽一句好话,就会被当成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王莽的生平,就会发现,他能顺利取代汉朝,登基称帝,并不是王莽这个人多阴险狡诈,欺骗天下所有人。事实恰恰相反,王莽登基还真有些众望所归的味道。

    他出身外戚世家,王氏豪门,可王莽勤俭好学,名声威望都到了顶点,天下人人服气,视之为当世的圣贤。

    恰逢当时西汉的皇帝昏庸,豪强并起,兼并土地,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

    王莽是借着这股民怨,靠着强大的威望,以不流血的方式,取代了西汉,登基称帝。

    等到当上了皇帝,王莽就要着手解决土地问题,抑制兼并,照顾贫苦百姓……所以,他推出了最重要的王田制改革,也正是因为王田,彻底激怒了士人,他们联手反对,才葬送了新朝。

    但是平心而论,这些世家豪门,也是看到了问题,而王氏又是顶级豪门。

    王莽能称帝,跟世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靠着世家而起,又因为世家而亡!

    这就是王莽的悲剧。

    从王莽的身上,能浓缩出历代改革家的心路历程,和下场解决。

    首先,要想改革,就必须在体制内爬到足够的高位,在这个过程中,要拉拢有权有势的人物,拉拢一切支持自己的力量,许多好处,承诺照顾他们的利益……经过苦心经营,爬到了足够的位置,拿到了权柄。

    这时候就要开始改革。

    可真正到了这时候。改革家们往往就会发现,他们要改革的对象,正是支持自己上来的那一群人!

    不对他们动刀子,改革就无从下手。老百姓失望透顶,民怨沸腾。

    如果对他们下手,又等于是自毁长城,自断根基。

    这帮支持你的人一旦反水,那攻击的力道,远不是外人能企及的,新朝就在这种强大的攻势之下,里应外合,灰飞烟灭。

    王莽是这样,王安石也是这样,养望几十年,深得士人推崇,一旦掌权之后,推行新政,就遭到了士人集团的集体反对,两次罢相,人亡政息。

    张居正呢?一样是如此,他给徐阶当学士,在朝堂上装孙子,积蓄力量,等扳倒高拱,当上了首辅之后,蓦然回首,他要改革的正是以老师徐阶为代表的士人集团,没法子,张居正只能跟太监和后宫取得联系,结成铁三角,他的手段明显比王安石高了一筹,因此一条鞭法推了下去,大明朝也有了起色。

    可到了最后,张居正依旧免不了人亡政息的命运。

    他希望做的改革,是靠着一个异族皇帝完成的,那位广受穿越妇女喜欢的皇帝拥有整整百万人的一个族群,可以不甩士绅文官,所以他的改革能推得下去。

    柴荣问叶华,他能不能改革成功,会不会重走王莽的老路?

    叶华认为柴荣还有机会。

    首先,大周开国仅仅六年,士人集团没有茁壮到可以和皇权分庭抗礼的程度。

    其次,武人集团还在,而且这个武人集团经过了升级,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跟文官士人抗衡。

    也就是说,柴荣手上有了可以对付文官的一张好牌。

    “陛下若是有心推动,臣以为还有成功的机会,若是错过了最宝贵的时间,再想推动,就千难万难了。”

    柴荣沉吟了半晌,苦笑道:“朕继承大统之后,满以为最紧要的是对外用兵,扫平天下,一统江山。可到了如今,朕才明白,要解决大周的内患,才是真正困难的事情!”

    柴荣搓了搓手,咬着牙道:“做,不管多难都要做!朕要是不把规矩定好,后世子孙就会有无数的麻烦,他们到时候想做也做不成了。”

    纵观历代,开基立业,定下规矩,足以影响几百年……而且就只有那么一次机会,定得好,就能打造出三百年盛世,定不好,就要憋憋屈屈,亡国亡家,丝毫马虎不得。

    “陛下,臣以为应当订立一高一低,两个目标。”

    “说具体点。”

    “陛下,这最高的目标,就是要所有土地都属于朝廷,百姓只有耕种的权力,而没有买卖的权力。每隔二三十年,朝廷重新划分一次土地,确保耕者有其田!”

    此话一出,柴荣脸都黑了,要把所有土地都收上来,这该多难啊!

    “叶卿,低的目标是什么?”

    叶华不免有些失望,所谓五代第一明君,格局也是小了,追求有点低啊!叶华无奈,只能说道:“低一些的目标,就是清丈田亩,落实均田,士绅一体纳粮!服役!不得有例外!”

    柴荣嘴角抽搐,这个低一些的目标,其实也一点不低,甚至说,非常有难度!

    先说清丈田亩,只怕历朝历代,都鲜有能弄清楚,究竟有多少土地的。

    而士绅官吏受到优待,免收赋税,这也是历代延续的规矩。

    不只是士绅,李唐皇室甚至给寺庙免税,弄得那帮和尚肥得流油。柴荣灭佛,除了要熔佛像铸铜钱之外。

    就是要摧毁寺庙经济,要求寺庙下面的田产,必须缴纳田赋。

    让士人纳粮就很困难了,还让他们服役,这就更是难上加难,要登天了!

    “叶卿,能不能打折扣……比如只纳粮,不服役?”

    叶华耸了耸肩,“陛下,远的不说,就说治理黄河,需要多少人手?朝廷落实分田,就能顺利动员所有百姓吗?不能!为什么?因为有很多豪门士绅,他们坐拥更多的土地,拥有更多的财富,却不替朝廷服役。一张渔网,坏了一个窟窿,等收网的时候,就一条鱼也没有了。”

    “陛下让士绅例外,就没法完全无偿动员百姓。不能无偿动员,黄河又不能不修,就只有花钱雇工……试问,国库又能拿得出多少钱来?”

    “不要说了!”

    柴荣粗暴地一挥手,“既然要做,就不能打折扣!朕现在要问你,武人这边,能不能接受这几项内容?”

    这才是真正的关键!

    柴荣要依靠武人,去改革士绅。

    如果武人都不能接受,又何谈改革?

    叶华沉吟道:“陛下,这事情应该请教魏王,或许他老人家能给个更确切的答案!”

    柴荣沉着脸,立刻下旨,让人去请符彦卿!

    ……

    行宫里面,君臣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行宫的外面,也在积极奔走。

    裴禹死了,遵照柴荣的旨意,他的尸体被扔到了城外,家丁带着空荡荡的薄皮棺材,回到了简陋的家中……裴御史死了,他为了向皇帝进言,死在了行宫!

    不需要太多的渲染,臣子死了,那就是为民请命,是昏君无道,害死了忠臣!

    而且还有个更劲爆的消息,原来裴禹带着棺材死谏,他的夫人在家里等着,等到过了午时,丈夫没有回来,裴夫人就吞下了准备好的毒药,死了!

    当时裴禹的死讯还没有传出来,裴夫人就能殉节而死,堪称壮烈!。。

    裴禹准备的棺材没有浪费,正好给了他的夫人。

    如果说给裴禹办丧事,文官们还有所忌惮,可是给裴夫人送葬,那就没什么顾忌了。

    有人叩响了范质的大门。

    被叶华警告之后,范质已经关闭大门多日,不见客人,可外面的人越来越多,全都是门生故吏,亲朋好友,范相公也没法躲下去了!

    “唉,你们是想害死我啊!”范质哀叹着,推开了府门。

    这些人大喜过望,“范相公果然高义,我们已经让人去请冯太师了,有两位相公主持,足以告慰英灵!”

第443章 欺师灭祖() 
冯道觉得自己快死了,他的手指溃烂,眼睛也看不清楚了,甚至连脚趾也没了知觉,还变黄变黑,流出脓水。

    难道是自己一生毫无节操,朝秦暮楚,做了太多的违背良心的事,积累的坏水身体都盛不住,流了出来?

    发现这么多可怕的症状之后,冯道变得十分沮丧,甚至想赶快一死了之。

    可有些时候,越是想死,就越是死不了。

    孙女不知从哪里淘来了一个方子,每天用盐水给冯道清洗双足,定期修剪趾甲,每天还要搀着老冯道转两圈,吃得食物也变得清淡了许多。

    在孙女的精心照顾之下,冯道的病情居然没有恶化,还奇迹般顽强地活着。

    “老夫真是交了好运,有一个贴心的孙女在身边,真是死而无憾了。”

    冯姑娘将盐水倒掉,用干净的细布仔细擦干祖父的两脚,换上柔软的鞋子。

    做好这一切之后,她长出口气。

    “这些法子是有人教给我的,祖父的运气可不只是孙女而已。”

    冯道翻了翻已经浑浊不堪的眼球,他鼻子里哼了一声。

    “老夫的眼睛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