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一往情深深几许 >

第23章

一往情深深几许-第23章

小说: 一往情深深几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心里莫明涌起一震暖流,却估计装出厌恶的表情,讥讽道:“不是应该由男人养家户口吗?”
远方太阳猛的蹿出了地平线,大地突然一片光明,我情不自禁说道:“看太阳出来了。”
胤祥呆住了,说道:“原来太阳升起是这样美。”
朝阳下,胤祥侧脸的轮廓及其刚毅而优美,胤祥的眼底光明的如初生的太阳,没有一丝阴暗。
我迈步不开脚步,牵着马,怔怔望着胤祥。
胤祥的眼睛迎向我的目光,许久,阳光有些刺眼,我回过神来,问:“我们去哪里?”
胤祥想了想,自言自语:“苏杭是好地方,只是那里人太多,保不准谁认出我来。”
我打断了胤祥,“我身上那么多的钱,咱们干脆到处游玩,直到我没钱的时候,咱们在找个地方某生机,如何?”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我只能听你的了。”胤祥哭丧着脸说。
下午到了一个大一点的城镇,我琢磨着应该是现在的河北省沧州市周围的镇上,我们找了一个大的当铺,我典当了所有的首饰,只留下了耳朵上还剩下的那只玉兰耳坠,和胤祥送给我的玉兰簪子。我随手把银票分成两叠,一叠塞给胤祥,一叠塞到自己胸前的内口袋里。
晚上到了一个小镇,一起去投店,可是却只剩下一间房子,掌柜的说:“我一会去铺个地铺,你们两个大男人就凑合一晚”末了,还不忘加一句:“我们镇里就我着一家客栈,往前两百多里才有城镇。”
看着胤祥大大方方的表情,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担心很可笑。狠狠的给了自己一耳刮子,跟着胤祥上楼去了。当我把胤祥从床上拉到地铺上后,就倒头就睡。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太累了,还是因为胤祥的安心作用,我睡的特别的好,等我一觉到大天亮的时候,胤祥已经收拾好了东西,让伙计喂好了马,就等着我起来一起吃早饭。
“干吗不叫醒我?”我揉了揉眼睛,和他一起下楼吃饭。
“我看你太累了。”胤祥没有回头,低声说,满是疼惜之情。
我的心一酸,我是太累了,我无休止的追逐我抓不到的爱情,一如飞蛾扑火,或许我是一只懦弱的飞蛾,最终放弃了那嗜血的火焰,我怔怔的看着胤祥。
胤祥已经在小桌子前坐了下来,咧开嘴对我笑着说:“还不下来,我就把东西吃完了。”
看到一桌子的菜,我愣了一下,胤祥一直都在宫里,不知道什么是节俭。我叫住还要往上端菜的掌柜,对着满脸堆笑的掌柜说:“他是我的下人,他身上没有一分钱。”
掌柜愣住了,谄媚的笑起来:“客官说的哪的话,看客官的打扮,也知道是富足人家的公子。”
我强忍住笑意,冷冷打断他:“不许在上一个菜了,要不然我一分钱都不给你。”
掌柜的看了看一桌子的菜,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菜,犹豫半天,说:“得勒,这个菜我就当客官赏给小人我的。只收你桌上的菜钱。”
我忍住笑,坐下,猛的拍一下桌子,“你以后不许擅作主张。”
胤祥看了看我,笑起来,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
我和胤祥在济南看了趵突泉,胤祥对我异常的高兴,很不理解。在现在,我就爱用假期,拼命的旅游,著名的景点全都看过,不著名的景点也看来一大半。可是看到古代趵突泉的样子,我还是很开心。
路途中迎来了康熙五十二年,一路上,我们爬泰山,游淮安,逛扬州,看长江落日,看小桥流水……每个景点我都不错过。两匹马儿,对我们也越来越熟悉,偶尔还会对我们撒娇似的长鸣几声。 
到了西湖,已经是深夏,我们手里的钱也剩的不多了,蓝蓝的湖水和蓝蓝的天连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天。我和胤祥坐在西湖边上,看夕阳渐渐落下,看月儿渐渐升起。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晚风轻拂,轻轻的吹动着湖面,墨绿的湖面上映着我们相椅而坐的影子,不断的随着涟漪晃动。身边突然出现了很多微弱的光点,忽明忽暗,一闪一闪。
“看,那个两个萤火虫重合在一起了。”胤祥指着前面说道。
在胤祥的位置上看,那两个萤火虫是重合在一起的,而我这个位置看,它们有一段遥远的距离,或许所谓的重合都只是幻象。这样远的距离却让人有重合的错觉。我随口背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
胤祥把我的脸转向他,苦笑着,郑重的说道:“答应我,忘掉四哥,你要的,他给不了。”
我以为我胤祥已经治愈了我的伤痛,可是却残酷的发现,并没有忘记伤痛,我和胤祥拼命的玩,可在黑夜十分,当我睡不着的时候,胤禛孤寂的身影总会出现在眼前。眼前的这个人对我的深情,让我今生都会感动,我把头转了过来,不去看胤祥的眼睛,周围的萤火虫围绕着我们飞舞,点点光亮如梦幻般美丽,我念出了诗的另一半:“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
胤祥抛弃一切,在我身边保护着我,我把头轻轻的靠在胤祥肩上,感受得到他颤抖的身体,接着说道:“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就是你和我的距离。”
胤祥看着远方,轻声说道:“你要的,四哥给不了你的,我能给。”
瞬间,感动变成了爱。
第二十五章:玉楼金阙慵归去
    在杭州呆着的最后一天,胤祥要给胤禛写封信抱平安,我们失踪了这样就,第二天就要离开杭州了,我也就随他去了。胤禛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写完后问我要不要也个胤禛写一封。
我心里苦笑,既然见面我还能对他说什么哪?刻骨铭心的爱,刻骨铭心的痛,我只能深埋心底,努力的不起想他。我拿过胤祥笔,在信封上,写上:胤禛。手还是控制不住的颤抖了,我在信封背面,写了两个字:保重。
由于钱也不是太多,我觉得应该找一个小镇,安定下来,胤祥也随我了。我们向东,来到海宁,天色一晚。我和胤祥就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要了几个小菜。客栈又坐了两个老者在我们身边的桌子上坐了下来,一个已经满头白发,一身布衣,却依旧带着一身孺子气息,另外一个一袭黄色锦缎,一身商贾气息。
白发老人着急的说道:“贤弟,愚兄年纪已大,体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可是……”
黄衣老人打断了他,说道:“你的儿孙们都在这里,你为什么一定要去那个偏僻的乡村哪?”
“海盐学堂是我一手办出来的,虽然海盐乡没这里富足,可那里的人们也都是丰衣足食,若不是没有先生愿意去那个穷乡僻壤,我还真不想把学堂给关了。”白发老人,说着说着竟然有点伤心。
“虽说那个地方人们都有钱供孩子们上学堂,可是有那个有功名的人愿意去那里教书啊。”黄衣老人安慰道。“你也别自责了,你一辈子都在那里教书,老了也该享享清福了。”
“唉。”白发老人叹息一声,满是不舍。
“来来来,吃菜。”
我脑子一闪,对胤祥说道:“要你教书,你会吗?”
胤祥也一愣,说:“你不会想让我去教书吧。”
我也愣住了,可是一想胤祥堂堂一个皇子,我怎么会动让胤祥去教书的想法,我不停的往嘴里塞菜,想掩饰自己的尴尬。
胤祥对我开怀的笑一下,起身,坐到旁边两个老者的桌子上,道:“两位前辈,你看晚生能不能当先生哪?”
白发老人怔一下,高兴的笑起来,问道:“你读过论语孟子?”
胤祥笑起来,道:“读过。”
“大学中庸?”
“读过。”
。。。。。。
白发老人有点不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什么都读过,疑惑的吟念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故意顿主。
胤祥接着念道:“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感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尔”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可是却看到胤祥的神情渐渐暗下去,好像回忆起什么了,回头看了我一眼,眼中竟然带了几丝愧疚。
我不明白的看着胤祥,老者好像对胤祥的回答很满意,接着说道:“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胤祥接到:“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老者好像找到了知音,兴奋的拍了拍胤祥的肩膀,接着说:“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胤祥道:“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
。。。。。。
两人倒是相谈甚欢,我无奈的和白发老者身旁的老人对看一眼。看的出他也好我一样,听得懂一少部分,听不懂一大部分。天都已经黑下来,两人依旧在你一句,我一句接着。看着胤祥的博学,我突然有点愧疚,这样的治世之臣,我却把他带到这里来,太埋没他的才华了。
最后,白发老者身边的老人忍不住,打断了他们。白发老人爱惜的看着胤祥,道:“小小年纪如此博学,奇才,奇才。”
“你看晚生能不能当先生哪?”胤祥笑着问道。
“能,能。。。。。。”白发老者,激动的说道:“明日,我就带你去海盐学堂。我儿子就在这里,以后有什么事情就来找我。”又拉起胤祥,走到门口,指着远处可隐约看到的一个院子,道:“那里就是我家,以后你来这里买东西,一定要来看我。”
胤祥答应了,就回来坐了下来,看着我高兴的说道:“以后你要叫我先生。”
白发老者招呼伙计把他们那一桌的菜端到我们桌子上,又和黄衣老人都坐了过来。
黄衣老人不放心的看着胤祥,问道:“看模样,你们两个也是大家出身,怎么会来到这里。”
我和胤祥互相看着,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白发老人,却呵呵笑起来说道:“贤弟,你放心吧,这样博学多才的公子,身边跟着一个秀丽的姑娘,你还看不出来吗?”
我和胤祥忽然明白了,他们以为我们是私奔出来的苦命鸳鸯,对着苦笑许久。。。。。。
第二日,我们跟着白发老人崔语书来到离海宁四五十里地的海盐乡。这里盛产海盐,所以乡里毕竟富裕,每户人家的房子虽然不宏伟却都很漂亮。
星星点点坐落在这个村庄里。海风阵阵吹了,到处充满了海腥味,我和胤祥牵着马,走在石沙铺成的小街道,能隐约看到远处的晒盐场里忙碌的景象,到处可见小孩垮着竹篓去海边捡鱼虾,这些小孩一看到我前面的老人,撒腿就往路尽头一个红色的院子跑去,妇人们坐在村头树下补鱼网。夏末的艳阳照在海归的汉字们古铜色的脊背上,照在女人们迎接丈夫出海归来的笑容上,照在孩子们光光的小脚丫上。。。。。。
我的心突然升腾起一种渴望与安定,看到这些快乐的老百姓,我刹时发觉了自己的孤单和漂泊。这里是我之前无法触及的世界。
路尽头那个不大的红色院子就是海盐学堂。这里看起来更像个四合院,正对门是一间最大的房间,里面整齐的摆放着桌椅板凳,里面已经好了二三十个小孩子。两边各有两间房屋。
白发老者,把我和胤祥领进屋里,被二三十个年龄不同的小孩子盯这,我和胤祥的脸竟然都红了起来,这些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任何杂质,纯净的就如远处能看到的碧蓝的海洋。
老者拍了拍手,说道:“这位以后是你们的先生。”
二三十个小孩子,一起清脆的叫了声:“先生。”
胤祥连脖子都红了,不知道要说什么。看到胤祥的窘迫,老者,笑了笑,又拍了拍手,指这我说道:“这位是师娘。”
“师娘。”听得小孩子清脆的声音,我也紧张起来,可是心里却无比放松,我结结巴巴的说了句:“大家好。”
胤祥和老者都笑了起来。老者说道:“今天都散了吧,明日把学费带来,交给先生。”
几个孩子好奇的看了我们两眼,才跑开。一个七八岁男孩却一直低着头,没有走,我走了过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李福祥。”男孩依旧低着头,小声说道:“师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