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风云百年-中国1908-2008 >

第30章

风云百年-中国1908-2008-第30章

小说: 风云百年-中国1908-200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得到了国民党人广泛的支持,可见国共矛盾,中苏矛盾由来已久。3月22日,汪精卫遂以此次事件自己负有领导责任为由辞职,将军政大权都交给了蒋介石。
汪精卫这权交的也太快点了吧,是啊,我也觉的太快了,不知道汪精卫当时怎么想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汪的辞职避免了党内争斗,保证了国民党的团结。 
“中山舰事件”后不久,苏联调走了和蒋介石不和的季山嘉,陈独秀在代表中共进行了申辩后并未做深究,蒋介石即宣称这事和中共无关,国、共、苏继续合作,一场风波以蒋介石的胜利而落下帷幕。


风波已平,没的说,开始北伐吧,1926年7月4日,在广州,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注31】,誓师北伐。
国民革命军是即袁世凯新军之后,中国军队又一次质的飞跃,在苏联的军事和经济帮助下,在优良的武器武装下,在“为主义牺牲”的精神鼓舞下,国民革命军势如破竹。这其中“叶挺独立团”表现出色,为其所属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需要说明的是,“叶挺独立团”是大革命时期,唯一由共产党全面掌握的部队。
1926年底,北伐势头正猛,高歌猛进,直逼北京。因为苏联是这次北伐的幕后支持者,甚至就是幕后主使,张作霖一气之下,哪管什么国际法不国际法,派兵冲入苏联驻华大使馆,将躲在里面的李大钊等人逮捕,并旋即处死,后来很多资料表明,李大钊并不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就义的,张作霖杀他,是因为他是苏联的代表,是国民党的高级官员。
与此同时,蒋介石独断专行的行事风格,已经引起了国民党人的不满,开始怀念汪精卫在位时的民主作风了,于是“拥护汪主席复职”的呼声日渐高涨,1927年初,孙中山的儿子孙科等人竟然成立了“迎汪行动委员会”,到最后,蒋介石已经无法控制,只好也站出来,欢迎身在法国的汪精卫回国主政。2月初,汪精卫回国。
 汪精卫回国时,转道苏联,斯大林接见了这位中国的左派领袖,并希望他能协调蒋介石和苏联顾问之间的关系。
北伐军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和苏联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但这些帮助不是无偿的,他的条件是允许共产党在北伐所到地区发动工农和进行反帝宣传。可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所占的地区越来越多,一些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首先就是各地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在共产党的鼓动下,无产阶级似乎一下子觉醒了,翻身做主人的愿望化作了无穷的动力,他们组织工人纠察队,组织罢工,和资本家谈判,有声有色,风风火火,农民那边就更热闹,“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权力归农会”,毛泽东在他的文章中记录了农民运动的情况:
的确的,农民在乡里颇有一点“乱来”。农会权力无上,不许地主说话,把地主的威风扫光。这等于将地主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反对农会的土豪劣绅的家里,一群人涌进去,杀猪出谷。土豪劣绅的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也可以踏上去滚一滚。动不动捉人戴高帽子游乡……为所欲为,一切反常,竟在乡村造成一种恐怖现象。【注32】
这些引起了广大国民党人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对社会秩序的最大破坏,属于“痞子运动”“惰民运动”,闹的太过分,有违民主法制精神。毛泽东则不这么看,他说:第一,上述那些事,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自己逼出来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历来凭借势力称霸,践踏农民,农民才会有这种很大的反抗……第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时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注33】
我们可以看到,国共两党的分歧虽然是根本性的,但在北伐之前,尚可相互包容,但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水火难相容了。


国共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同时,国民党内部的争斗也进入了白热化。我们讲了这么多了,大家可能发现了,国民党从其前身同盟会起,就有一个内讧的传统,也许这不独是国民党的传统,而是整个中国人的传统,要不咱们有个皇帝说了算,大家当奴才,要不就恨不得10个人有20个观点,吵来吵去,没完没了。这不,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在3月10日就召开了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与会者一致认为,蒋介石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一意培植私人势力,挟军力与党和政府对抗(指蒋介石拒绝将北伐总指挥部迁至武汉),制造军事独裁。因此罢免了蒋介石国民党中央常委主席职务,选举还在回国途中的汪精卫为国民政府主席。后来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国民党左派领衔的一次会议,苏联顾问鲍罗廷参与其中,此人虽然比季山嘉温和,但依然与蒋介石不睦,倒蒋和此人应有关系。
蒋介石当然非常气愤,我率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你们一帮酸儒正事不干,就知道捣乱。遂在北伐军攻陷南京后,即将北伐总指挥部迁至南京,与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而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史称“南京事件”。
1927年3月24日7时,程潜率领的国民革命军江右军所属的第2、第6、第40军主力部队未经抵抗即顺利占领南京城及下关。
 从上午8时许起,南京城内爆发大规模的抢劫外国人的排外风潮,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南京城内和下关的外国领事馆、教堂、学校、商社、医院、外侨住宅均遭到侵犯和洗劫。有多名外国人死伤,因为死伤数量报道不一,本人只能撷取其中一则供大家参:金陵大学副校长文怀恩(Dr。 J。 E。 Williams,美国人)和震旦大学预科校长(意大利人)遇害,此外英国侨民死亡2人,日本侨民死亡1人,法国侨民死亡1人。在袭击中,英国和日本领事馆成为袭击的首要目标,英国驻南京领事Herbert A。 Giles被枪击伤,正在生病卧床的日本领事森冈正平也遭到枪击,但是没有受伤。
 下午3时,被围在下关一座小山上的美国领事戴维斯向停泊在长江上的英国和美国军舰发出开火援救的信号,英美军舰开始炮轰南京。江右军司令程潜一方面制止抢劫,一方面委托红十字会代表同英美军舰联络,请其停止炮击。英美军舰炮击持续约1小时后结束,抢劫风潮于下午5时左右逐渐平息。
为什么会发生针对外国人的抢劫事件,当事各方都充当了什么角色,到现在还是莫衷一是,但直接原因无外乎如下两点,一是北伐军军纪不严,二是北伐军反帝情绪强烈,或二者兼而有之,对这件事的评论,我认为也有两点大家应该是有共识的:一、在中国的内河和领海是不应该有外国的军舰的,更不要说向我开炮了。二、针对普通侨民的暴力行径是令人发指的,在哪都说不过去的。
“三一0”武汉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与“三二四”“南京事件”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可这两件事却共同指向了一个大家更加耳熟能详的日子——四一二。


蒋介石认为“三一0”决议根本不能代表国民党,在苏联的强力压制下,武汉国民政府已经“赤化”,共产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背后那个强大的苏联,苏联是利用给予国民政府的援助,通过共产党来谋得对中国政府的控制权。蒋介石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共产主义不可能在一国实现,而是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苏联及其领导的共产国际追求的是“没有国家概念的世界大同的社会”,所以他们是不介意干涉别国内政的,在他们眼里,根本无所谓内政与外政。而马克思主义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却是格格不入的,我们知道“三民主义”更接近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纲,而其中的“民族主义”所追求的民族独立与民族自决更是与马克思主义所谓的“工人阶级是没有祖国”的观点背道而驰。蒋介石即是孙中山学说的坚定支持者,本人又是极具民族主义色彩的人物,同时还是一个强势的领导者,一个拥兵自重的强势领导者,他当然不会接受苏联给予他的压力,可以说“三一0”使蒋介石动了杀心。
就在这个时候“南京事件”的发生,给了蒋介石一个很好的借口,你们共产党整天在部队里进行反帝教育和鼓动,鼓吹“暴力”,前面已经发生过几次冲入外国使领馆的事件了,这次可好,打砸抢杀都出来了,你们这么弄,世界各国会如何看我们的国民政府,如何看我们的国民革命军啊?我们是革命的部队还是土匪武装啊?可直到现在,也没有共产党人组织和鼓动“南京事件”的任何证据。
4月3日,在上海孙中山故居,蒋介石及在沪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与汪精卫会晤,一、表示坚决拥护汪主席复职,二、请汪主席将武汉国民政府的苏联顾问鲍罗廷赶走,这小子不安好心不干好事。三、马上“分共”,也就是将共产党从国民党中分出去,从国民革命军中分出去。共产党在已经以武汉为中心,四处搞农会搞暴动,现在竟然跑到南京大街上胡闹了,你汪主席看着办吧。汪精卫说“三大政策”是先总理遗训,哪能随便改,再说了就是要改咱也得开个四中全会集体决定,民主原则是不能废的。蒋介石为首的众将坚决反对汪精卫,认为他这是在偏袒中共,一时间汪精卫成了众矢之的,这一天的会议不欢而散。第二天,汪蒋继续开会,经过一夜思考,双方的态度都缓和了很多,政治人物都是善于妥协的,于是汪蒋达成了几点共识:1。由汪精卫在4月15日召开国民党中央二届四中全会,所有问题在会上决定。2。通告共产党暂停在国民政府内的一切活动,听候中央开会决定。3。工人纠察队等一切武装团体均服从蒋总司令指挥。


在北伐军进入上海前,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赵世炎等组成的中共特委领导下,举行总罢工,同时转入武装起义,经过30小时战斗,击溃北洋军阀在上海的驻军,占领了上海租界以外的地区。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民政府。汪蒋共识中的第三点,指的就是要解除这只工人武装。
接着,汪精卫找到了中共总书记,通报了蒋介石的情况,告诉他,一定要控制住中共的活动,不给蒋介石以口实,于是两个人在4月5日联合发表了《国共两党领袖汪兆铭、陈独秀联合宣言》,宣言中称:中国共产党坚决承认,中国国民党及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在中国革命中毫无疑义的重要,只有不愿意中国革命向前进展的人,才想打倒国民党,才想打倒“三民主义”……国共两党将为中国革命携手到底,绝不受人离间。
这篇联合宣言,实际上是汪陈二人企图在中间和稀泥,缓和局势之举,可二人太过高看自己的党内威信了,结果是把自己和了进去。国民党右派们是反对蒋介石独裁加反对容共,看到汪精卫宣言中坚定的容共立场,转而支持蒋介石,因为和蒋介石毕竟是党内矛盾,而陈独秀则更加可怜,因为共产国际一直直接给中共发号施令,他这个总书记本就无甚实权,在党内激进分子早已对国民党排共政策愤愤不已的时候,他却发表如此谄媚的声明,使党内很多同志都对其大为不满。
汪精卫尚未感觉局势向自己不利的方向转化,以为通过和蒋介石的共识已将形势缓和,回到武汉还高喊“反共就是反革命”呢,蒋介石却突然发布了“武力清共”的命令,1927年4月12日,北伐军关闭了共产党在上海的党部和总工会,解散工人纠察队,收缴了枪支1700余支,大量共产党员被捕与被杀,紧接着广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省也开始了武力清党,白色恐怖骤起。
远在武汉的汪精卫急了,你蒋介石怎么一点信义也不讲啊,于是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讲话:蒋介石的反共,只是一种借口,其反革命之行动,丧心病狂之至,自绝于党,自绝于民众,纪律俱在,难逃大戮。4月18日,汪精卫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发表通电:蒋中正屠杀民众,摧残党部,甘为反动,罪恶昭彰。已经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开除党籍,免去本人所兼各职。着全国将士及各革命团体拿解中央,按反革命罪条例惩治。蒋介石一看,你汪精卫撕破脸了,也干脆硬了起来,在南京也建了一个国民政府,请党内唯一和汪精卫资历匹敌的胡汉民出任国民政府主席,自任中央军委主席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史称“宁汉分裂”。
可笑吧,北伐本来是要统一中国,结果打着半截,竟然出现了北京、武汉、南京三个国民政府。共产党方面也感觉非常的冤枉,我一心一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