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 >

第9章

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第9章

小说: 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百奴仆,但弟弟夭折了。这样的时刻,张良把弟弟简单地安葬了。把三百奴仆全部放走。把财产变卖,拿着一大笔钱寻找刺客。六国被秦兼并过程中,这十年中,六国出现了两个热血青年,一是燕太子丹,另一个是张良。二人都是花钱买凶去杀秦始皇。张良找人,秦始皇第三次巡游时,张良与刺客埋伏在河南的博浪沙,因为先前有荆轲及离的行刺,秦始皇弄了几辆相同的车,砸烂了其中一辆,没砸到。搜捕,张良逃到江苏隐居。这次行刺是重大案件。当时秦始皇没抓到刺客,下令在全国搜十天。
张良遇到奇事。他一天过桥时看到老先生。冲着他走过来。把鞋脱下来扔下去。指着张良说,帮我拾过来。张良看到是老先生有意丢的,他感到扁这老头,但他太老了,他应压着火拣回来,叫张良穿上。张良又恼火。但想到,忍着穿上。老头,笑了笑走了。张良傻了。这老头不正常。走了一里多地,老头回来,说孺子可教。五天后,天亮来这儿等我。张良觉得这人奇。张良遵命。天刚亮,刚到,老先生到了,训张良。而且说,与老人期,何后也?说完走了,五天后再来。五天后,天还不亮,张良就赶来了。又骂他了。走了,五天后,再来。这次张良不敢睡了。半夜去了,刚到不久,老先生来了。说完,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这书好,用心看,你就可以成帝王之师,十年后发达,十三年后我们还会见面。一块黄石就是我。张良天亮打开一看,《太公兵法》,托姜子牙的名义。张良一生与此有关。从此,张良隐居下来,专心读揣摩十年。十年后果然陈胜吴广起义。张良一百多人,想投奔,遇到刘邦投奔刘邦了。说给刘邦,刘邦悟性高,一说刘邦就明白了。张良也试着说给别人,别人没反应。张良觉得刘邦是可跟的人。他就跟刘邦了。
两离两别。一是项梁立了熊心时,张良看出熊心是楚怀王的孙子。所以张良也找项梁,韩国也有后代,能不能立为韩王,可以减少压力呀。让张良去找,这是第一次与刘邦离别。这就是韩王成。张良就跟着他去韩国打天下,不顺。一直到遇见刘邦时,刘邦帮着韩王成打下十几座城。所以刘邦建议在这儿为王。先借张良给我。项羽封十八个诸侯王时,张良就回到韩王成。张良所有做的事都是为韩国复仇,想重立韩国。但做法与愿望相反,替刘邦出了许多主意。像鸿门宴表现出色。项羽也因此恨韩王成。项羽甚至扣着韩王,降为侯,后来杀了。这一段经历让张良彻底地绝望了。好不容易立了韩王。封了两次,却被杀了。他逃回去跟着刘邦了。归汉了。这可以看出来,与刘邦的相遇有偶然性,本是投奔别人遇着张良;也有必然性,刘邦特别能理解他的,这是天赋的问题。刘邦悟性高。张良为刘邦的建汉立了大功劳。这才有刘邦为帝后对手下的大臣们讲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为刘邦西汉建立立了太大功劳。
二是萧何,也是刘邦炫耀的一个资本。与张良大不一样。与刘邦关系中有三个老:一是老乡;二是老同事;三是老战友。两人关系更亲更近。都是丰邑人。江苏丰县。当时丰县与沛县是同一个县。沛县丰邑。二是老同事,刘邦所在的沛县,萧何老早就做功曹。主吏掾。刘邦不太遵章守纪。他弄了几次犯法的事,都是萧何救他的。萧何熟悉法律,多次袒护刘邦。老战友上,刘邦在泗水亭长途中,把人放了,藏在山中,萧何做了不少工作,考察干部时,萧何每次考评都是第一,人们都想调他入中央工作,他不去。今天有许多说法。刘邦当时并没有舞台,根本不可能看出做大事的可能。还有说法说他预感秦帝国的风雨飘摇。这是推测。萧何为什么不去?我们不知道。农民起义开始后,沛县县令,面临选择,要么成为秦帝国的替罪羊,被杀,要么来一个华丽转身,可以保全自身。所以沛县县令想起兵,保全自己。找人商量,萧何曹参都不同意。得召回逃出去的人。就是刘邦,县令就召刘邦,刘邦乐不可支。县令改变主意,势力大,没自己的份,就想杀萧何曹参阻止刘邦入城,两人早出城了,与刘邦会合,杀了县令。萧何就带领全族的人参加了刘邦的起义军。对刘邦最后当皇帝立了四件大功:一是成全沛公,沛公是刘邦人生的第一个舞台。是萧何成全的。二是成全了高帝。攻占秦宫时,其他人找最有钱衙门抢钱时,萧何抢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图书等东西被他抢到,后来帮刘邦大忙。当时书是刻的,流传不方便,那时的地图是机密。萧何全拿到手了,刘邦知道了人口,可以方便收税,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成全了刘邦。所以后来做了高皇帝。三是举了韩信。四是经营后方。整个战争期间,刘邦屡战屡败,但是萧何经营了三块地,关中汉中巴蜀,不断地补给,刘邦打到最后,萧何功不可没。今天我们介绍了两位。韩信我们讲过了。三杰帮了刘邦,刘邦得了天下,是不是就能想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呢?
大风歌18…血性男儿
(秦末天下大乱,草莽中英雄辈出,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在民间有一个田氏家族,兄弟三人从乱世中崛起,三人相继在齐地称王,成为群雄逐鹿中一支重要的反秦武装。田氏家族的第一颗明星是田儋,田儋很了不得。当秦末农民大起义开始的时候,陈胜曾经派了一个人要到齐地去攻城略地。结果,陈胜派的这个将领赶到了狄城,就是今天山东的高青县,这个时候狄城的县令防守得很严,所以陈胜的军队一时得不了手,所以狄城就一直控制在秦帝国的手里面。但是有一天,这个狄城出了一件大事。豪强田儋捆着他家里的一个奴隶去见县令,带了一帮年轻人去见县令。因为秦朝规定,凡是主人要处死自己家里的奴隶的时候,需要报请当地的父母官批准。所以,这个田儋押着要处死的奴隶,绑着他去见县令,其实这是一计。绑了他去见县令,县令毫无戒备。在县令接见田儋和他要处决的这个奴隶的时候,田儋就突然出手,把狄城县令给杀了。杀了县令以后,田儋就把这个县的权给夺了,夺了权以后,田儋自立为齐王,可以说是当时的风云人物。而田氏兄弟中的老三田横和手下的五百壮士,更是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故事。)
刘邦称帝后,项羽韩信都解决了,但千里外的人牵着他的心,这是田横。田横岛在山东青岛附近。当时他有五百人。这就让刘邦纠结。让他最担心的是两点,一是家族势力强大;二是深得齐地民心。这个家族出了三个人物。老大田儋老二田荣老三田横。老大是堂兄二三是亲兄。这在齐地不得了。三兄弟是齐国灭亡时齐国君田氏家族的支脉。田儋了不得。起义时,陈胜曾派人来齐地攻城掠地。这个将领赶到狄城,这县令防守严,不得手。一天,出了大事。县有一个豪强田儋捆着家奴见县令,秦律规定主人要处死奴隶时得报请批准。这是一计。县令无戒备。接见时,田儋突然出手杀了县令,之后,田儋夺了县城。讲了三条:一是反秦趋势已经形成;二是齐国是最早建立的诸侯国;三是田氏本来就在齐地称王。然后田儋自立为齐王。自立,项梁曾立熊心为怀王。是项梁立的楚怀王的孙子。是被立的。这是自立,差别大。被立是政治傀儡。自立往往会有大权力。田儋带兵东征,全部平定整个齐地。他成了第一任齐王。这时出现了一件事,魏国魏王遇到问题了。被章邯围住了。魏王向齐王求救。田儋去救人,不简单。结果章邯打败了联军,把魏王和田儋全部杀了。田荣挺身而出,在东阿聚集军队造反。
田荣也有能力,与章邯军对峙。章邯率领军队包围东阿。危险时,有人出手相救,是项梁。他派兵解围了。项梁是田荣的恩公。这样,田荣得救了。田儋死后,齐变化极大。后方出了问题。齐地百姓立了齐王。田荣惹火了。不打了。带兵回去,把新齐王撵跑了,把哥哥的儿子立为齐王。他做国相,军政大权在他手中。然后,齐国原来的齐王逃到了楚国。将军与国相逃到了赵国。这时,项梁遇到麻烦了。章邯军队与项梁决战。要求田荣增援。田荣不干,出兵得有两条件,把新齐王杀了,赵国的国相等杀了,三人杀了我才出兵。项梁救他时没条件,现在要他出兵他有条件。楚国不杀逃来的赵也不杀。田荣不出兵。跟田儋比,田荣差了太大。田儋善度大势,适时起兵,魏有难就出手相救。这人能看懂天下大势。二是田儋有勇有谋。三是自主自立。田荣与田儋比,差远了。两大特点:一是心胸狭隘。看重王位。过于看重齐王王位。他不顾大局,不救项梁,项梁兵败,被杀。田荣显然太狭隘。他不懂得天下起义军一荣俱荣。二是破坏性强。表现在自立齐王和煽动叛乱上。搞得天下大乱。这些与项羽分封有关。项羽对他不出兵救项梁有关。齐一分为三,就是没有田荣。田荣恼火。他把三个齐王(其中有一个是他侄子)杀了,自立为王。然后给项羽没封的彭越一个将军印,封他为将军,让他也来反项羽。还有陈馀,向田荣借兵,也把张耳赶走了。田荣杀了三个齐王,煽动彭越陈馀叛乱。刘邦也在他煽动之列,但这时刘邦比他聪明还定三秦了。刘邦托人将信交给项羽了。刘邦把火引向山东田荣处。张良也误导,让项羽将火烧向了田荣。结果两人一交手一战就把田荣打得大败。田荣还是虚火旺实力弱。他逃到平原,百姓把田荣杀了。
田横这时才出现,逮住机会。一是刘邦占了彭城,把项羽的老窝占了。项羽立即回兵与刘邦交战。一打打了四五年,再也无力管田横了。再一个,项羽在齐地措施失当,齐地百姓不满。项羽恨田荣,老屠城,搞得百姓造反。项羽主力一撤,田横拥立了田荣的儿子,自己掌握大权。田横有特点;一是前赴后继;二是血性十足。刚烈,是血性男儿。他做了几年齐的实际统治者。做了几年,不长,楚汉战争后期时,刘邦派郦食其来劝降,田横决定投降。第二个韩信来了,被手下人一说,带兵打来了。田横觉得郦食其骗他,烹了他。龙且败给韩信,田横实际很快被韩信攻占了。他本想靠龙且,现在只能逃到彭越处。彭越本是帮刘邦的,但为什么他还敢找彭越呢?因为当初给过他将军印。彭越出于感恩,收留了。刘邦当了皇帝,封彭越为梁王。田横觉得大事不妙。带五百壮士逃到了今天的田横岛。所以刘邦惦记的就是田横了。他觉得田横控制了齐地,深得百姓拥戴。刘邦怕有变,就给田横下诏书。赦罪,召他进京,田横矛盾。他有杀了食其和与龙且联手对抗韩信的罪。他的家族就在齐。离开只能蔫。召他进京,田横,说不敢。郦食其在朝中为官,不敢去。刘邦先下诏书给郦商,谁敢动他一根毫毛,灭三族。然后派人下诏书给田横,大者王,小者侯,否则诛灭。这下子田横没办法了。田横带两个随从去了,离洛阳三十里地时,跟使者说,我得沐浴,收拾再去拜见。他带着随从,跟他们讲,见天子是耻辱,不见;天子跟郦商下诏书,让他不动我,将来同朝共事,见到他心里有愧;三皇上想看我的模样而已。这儿离洛阳只三十里,自杀,人头不会腐烂,跟活着差不多,随从捧着头告诉使者,赶到京城,刘邦一看,这就是田横。看完后,刘邦知道他是自杀的,刘邦感慨,派士兵按齐王礼厚葬。下葬后,两个随从挖开也自杀了。刘邦立即下令召五百人重用,使者到岛上,五百人集体自杀。后来岛因此得名田横岛。这是历史有名的事。集体自杀来彰显了人性中的血性与正义。这在楚汉战争历史中成为一段佳话。投降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放弃就选择成仁,这不容易。有两首诗:元代的陈杞写的《田横墓》:“一门兄弟王齐中,耻与群臣侍沛公。五百余人同日死,也胜匹马向江东。”清人王士祯《田横客墓》:“一剑纵横百战身,楚虽三户能亡秦。拔山力尽虞兮死,争及田横五百人。”三句写项羽一句写田横的门客。
大风歌19…冰火人生
(项羽死后他的部下也是树倒猢狲散,项目的这些部下有很多曾经追的刘邦四处逃窜,在项羽这些部下里有一个名叫季布的人曾经把刘邦逼得节节败退,最后却被刘邦赦免,然而曾经放过刘邦的丁公却成了刘邦的刀下鬼。)
项羽死后,手下也是树倒猢狲散,季布曾经让刘邦逃得东奔西跑。刘邦赦免了他。而放过刘邦一马的丁公却难逃命运。
项羽自杀后,部下溃散了。有几个人是点名要追杀的。第一个就是季布。在刘邦看来是非杀不可的。他曾为项羽部下,多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