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 >

第13章

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第13章

小说: 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贰O窦忠晟倌瓴抛诱赜茫槐岢ど骋彩撬撬档幕祷啊T僬吡饺艘裁晃幕

大风歌25…吕氏英杰 
(刘邦在高帝六年的正月和十二月两次封侯,其中在正月封的侯中间有三个人关系特殊,这三个人一个叫吕泽,是吕后的大哥,一个叫吕释之,是吕后的二哥,还有一个叫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并且樊哙也是刘邦的老乡,并且在刘邦整个生涯中也是功不可没。)
刘邦在高帝六年正月十二月两次封侯。正月封的三个人关系特殊。一是吕泽,一是吕释之,一是樊哙。樊哙原来卖狗肉,这人跟刘邦关系不同一般。他是吕后的妹夫,是刘邦的连襟。刘邦前两批封的许多都是刘邦的老乡。樊哙是亲戚,沛县起兵时,是萧何曹参建议召回的,派的正是樊哙,去找刘邦。因为樊哙知道刘邦在哪儿,去了刘邦会相信。樊哙亲。沾亲带故的亲。这是特殊关系的一条。第二条是萧何曹参是刘邦起义军中的老革命。这是天命。所以皇帝诏书是奉天承命,古人称革皇帝的命。他们沛县起义,樊哙放走刑徒时,樊哙就跟着他,一两年后才有秦末大起义。樊哙就显得更老资格了。这是故。两人关系不同的是,亲、故。这就非常特殊了。樊哙一生立过许多功劳。从芒砀山到关中到刘邦称帝,三大战役都参加革命了。一是灭秦二是亡楚三是平叛。
功劳不少,今天要讲的,是樊哙在刘邦整个生涯中三件重要事情。一是谏留秦宫。打到秦宫殿时,刘邦看到房子特漂亮,财产多,美女多。刘邦就想在秦始皇宫中住,第一个劝是樊哙。他是卖狗肉的,却第一个阻止刘邦入住秦宫。他还说过“沛公欲有天下邪?将为富家翁邪?”(《资治通鉴》)你想要整个天下,还是只想做个富人?要想整个天下,就撤。要想做个富人,就睡吧。话简单。这是司马光写的。他在北宋初年看到的文献比我们今天多。元代学问家胡三省,他做注《资治通鉴》时评论,说樊哙卖狗肉,有如此眼光,这应该是最大功劳。一是他阻止了腐败。否则走的就是李自成的路。让刘邦驻军霸上,这了不得。二是留足后路。世事难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料不到的东西太多。谋事与成事的区别在谋事是主观努力成事要受许多因素制约。刘邦一个小亭长哪见过秦始皇的床?不想走,但他没想到后果严重。刘邦退出来,张良再说,他才真正出来。这帮了大忙。刘邦在鸿门宴上说,还军霸上,否则哪有退路?这也是樊哙帮的大忙。三是争取民心。否则百姓会想与秦君一样。一退出来,人们会觉得这人与秦始皇不一样。划开了界限。民心争取到了,这了不得。
秦灭六国,六国抵抗了一百多年秦的兼并。可以知道秦的强大。但是陈胜吴广一起义,天下响应。楚国几千人一伙的反秦武装不可胜数。可见,不是少数几股力量,而是星火燎原。再强大的秦派章邯镇压都抵抗不了,三年就被灭了。民心的获得从住不住秦宫开始的。
第二个功劳是勇闯鸿门宴,一是阻止了项庄舞剑。二是一番话配合刘邦的说辞。三是刘邦退出来想逃时,刘邦最担心的是没告辞,樊哙说过“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刘邦才决定不辞而别。
第三件大功是擅闯汉宫。擅自闯入刘邦的寝宫,这也了不起。时间在高帝十一年,刘邦第二年死。这时刘邦病重。黥布叛乱。后来被策反,传出消息,黥布反了,刘邦不想听到人的声音。专门下诏书,大臣们不得入宫。情况紧急。史载,“群臣绛灌等莫敢入”,手下最信任的人都不敢进。这时樊哙来了,“排闼直入”,门一推就进去了。他是武夫,不考虑那么多。大臣们蜂拥而入,刘邦枕着宦官在睡觉。有人说是男宠。姑且不论。樊哙说,当年在沛县起兵打天下时,多么威武,现在竟然躺着睡觉不见我们而且外面有叛乱,你显得多么软弱。你都忘了秦始皇的赵高吗?狗屠呀,说这话挺有水平的。“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大笑,起来了,开始组织平叛。亲自出征,也因此致命一箭。这让刘邦精神上振作起来。晚年重病最容易精神上垮掉。樊哙的闯宫,重点点起了他的精神。不是亲征的重要原因,至少鼓舞了刘邦。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吕后的工作。吕后一个劲地哭。刘邦老了,病了,想让儿子去。一开始吕后没反应过来。想着儿子练练,吕后没想太多。有人给吕后分析,一太子带兵,太子统帅的是什么人?刘邦手下要出征的是当年打天下的猛将,不是一般的羊。是狼。谁能驾驭?刘盈想驾驭,困难。自古以来军队的将领重视资历。第二看打谁,打黥布,这是第一悍将。巨鹿第一个过河的就是他带两万军过河。项羽集团中就是最能打仗的。没带过兵的太子,刘盈,领着老将去打悍将不好打,赢了该,败了,正想换太子呢。有人讲给吕后听,吕后明白了。这次出兵非同小可,关系到太子之位,关系到吕后自己的位置。吕后就决定不能让儿子去,得让刘邦自己去。刘邦受了致命的箭伤,回来就不行了。
樊哙在人们眼中成了吕后一党。他是功臣,永远洗不掉吕党的嫌疑。吕后这一个妹妹,后来灭诸吕时,杀了吕媭,杀了樊哙儿子。汉文帝找了一个庶子接了侯爵的位。樊哙被外戚了。不过他也确实沾了外戚的光。吕后时他是上将军。周勃灌婴也在,唯独他是上将军。吕后让妹夫做上将军也还是沾了光。所以这个人应该是功臣,确实也有洗刷不掉的外戚色彩。
吕后两个哥哥有战功,刘邦惨时,树倒猢狲散,诸侯弄到五十六万人,彭城大败时,许多人逃到项羽处。刘邦去找吕泽。刘邦在吕泽这儿收聚散兵,并提出捐关以东的策略。张良提出三个人,这两件事上,刘邦都沾了吕泽的光。吕泽应当是功臣。吕泽也是刘邦集团的重要成员。他死得早。
还有没有幸运地被封的呢?
大风歌26…幸运之歌
(刘邦在高帝六年两次封侯,批量分封了29位列侯,其中绝大多数是靠战功卓著,因此才立功封侯。但在这29位列侯中,也有幸运者,他们虽然也立了功,但和其他被分封的列侯相比,他们是人生的幸运者。本期节目,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讲述在刘邦分封的29为列侯之中的幸运者以及他们被封侯的原因。)
人生不可攀比,人比人,气死人,重要原因是有人一生很幸运。别人无法比。像刘邦封的二十九个侯中,一人非常幸运,一直惠及曾孙女。这人不得了,曾孙女是我们讲过的陈阿娇。这人正是陈阿娇的曾祖父陈婴。
陈婴幸运在五个方面:一是被头领。秦末起义时,他不动,最后县里边年轻人起来闹革命,几万人找不到头,最后想到了陈婴,被拉出来当了头。坐在家里,享受起义的一把手地位。刘邦当上沛公,先在山里当了两年逃犯。任何一个时代逃犯都不好过。沛县县令派樊哙来请他,县令半路变卦,不让进城,他是靠年轻人的反秦热情杀了县令他才当了沛公。这比陈婴差多了。项梁找他联合,这是多好的事。项梁的大集团,二把手项羽成了楚霸王。来到天长,发现两万多人的力量,头领正是陈婴。项梁来找陈婴联合。陈婴答应的话,他们肯定平起平坐。因为他兵力多。陈婴的母亲聪明。她明白首恶必办的道理,她说,你们陈家没有过当官的,不如投奔,不要出头。所以陈婴投项梁。这是第二个幸运。几千支武装力量最后剩下的只几家,刘邦项羽,其他的大鱼吃了小鱼。秦末起义的反秦武装面临两个敌人,一是秦一是一块起义的人。项梁越做越大,他不会被吃了。危机是陈婴可能成为季布,会成为刘邦的敌人。避过这一劫得靠第三个幸运,这是辅怀王。项梁立楚怀王。把陈婴封为楚怀王的上柱国,宰相。高官厚禄,无权。无权正帮了他大忙。所以他不会跟刘邦结仇。第四个幸运是取江南。项羽做霸王后,把他迁往南方,杀了义帝。义帝身边人散了,估计陈婴这时落在江南了。项羽败了,刘邦胜了,陈婴把江西浙江平定了。大片土地投奔刘邦,刘邦高兴。陈婴成了功臣,刘邦封他为侯。五个幸运是惠子孙。他的功劳惠及子孙。孙子叫陈午。婚姻不简单。娶了汉文帝的女儿。长公主刘嫖。陈午娶了她,不得了。这是野心家。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导致栗太子被废。后来汉武帝继位,皇后就是陈阿娇。这就是金屋藏娇。当然阿娇的命运不太好,被休了。至少当上了皇后。陈阿娇正是堂邑侯陈婴的孙女。
周昌有堂兄叫周苛,在刘邦手下做事,与刘邦是老乡。本在泗水郡做小办事员。刘邦起义后,他们兄弟跟着起义。后来周苛越做越大,做御史大夫。周昌做都尉。周昌幸运来自堂兄。周苛在汉王四年为刘邦守荥阳。会战时刘邦不顺,出逃靠纪信假装刘邦开东门投降,一是靠陈平带两千女子出城。刘邦带着夏侯婴陈平从西门走了。刘邦下令周苛守城。明显城守不住。他走了。周苛城破被俘。项羽待他不错。你替我带兵,我封你上将军,封三万户侯。周苛反过来说,赶快投降,否则会被俘,你打不过他。最后被杀。周苛死了,对周昌来说,一下封了御史大夫。周苛儿子周成也被封侯。唯一对不起的是纪信。被项羽杀了,后人也没有听说什么受封。周昌当然也不简单,有两特点,一是特别强横,二是直言。周昌做了御史大夫,一次跑到刘邦寝宫汇报工作,进去刘邦正吃饭,拥抱着戚夫人吃饭,周昌不好意思转脸就走。刘邦看见了,把戚夫人放下,追上周昌按下脖子。甚至骑到周昌的脖子上。这个行为至少不雅。还得意洋洋地问,周昌说你就是桀纣之主也。刘邦一笑,没事。说明周昌敢说敢讲。
第三个幸运的人是因为有一个好哥哥。哥哥是刘邦手下的第一说客郦食其,最后死在齐国的人。一个人能说服齐国准备投降,结果因为韩信打过来了,齐王觉得受骗了,烧了他。他弟弟是郦商,高阳人。秦末起义时,郦食其是在家寻找良主。每个起义军经过,他都会打听,直到刘邦,他才主动见刘邦,成了名列第一个说客。他弟弟也被他引上正路。郦商是武将,曾成立反秦武装,当时这样的队伍多,随时可能被吃。他幸运在哥哥的眼力好。郦商跟着刘邦打了三大战役,灭秦亡楚平叛。他真正的功劳不在这里,一是立主发丧,高祖十二年,刘邦故去,吕后秘不发丧,她在和亲信审食其商量杀诸将,想把打天下的将领全杀了。那样肯定天下大乱。谁阻止这个行动?郦商,这是他最大功劳。他听说后,立即找到审食其,代地二十万军队,在功臣派手中,荥阳十万,一旦京城杀功臣,大臣叛于内,诸侯叛于外,天下必危,马上入宫告诉吕后,吕后才取消这个念头,宣布发丧。另一功劳是吕后死后,关键时刻他总能站出来。吕后一死,陈平周勃想杀诸吕,吕产吕禄掌握军权,陈平周勃商量,发现郦商有作用。郦商有一个儿子叫郦寄,不得了,和吕后的侄子是密友,吕禄相信他。陈平周勃商量后跑到郦商家,劫持了,做人质,让他告诉郦寄去执行任务骗出吕禄的军权,汉天下是高皇帝与吕后打下的,一个封了九个一个封了三个,都是大臣同意的,你却在这儿,大家怀疑你另有企图。不如交出兵权,回赵国,多好呀。吕禄犹豫了,忘了吕后的交代。出殡时你们不能去,不要交出兵权。找家族人商量,有人说应该交有人说不应该交。最后危急之下,郦寄再次找到吕禄,刘襄起兵了,你们的人在荥阳倒戈,危险了。吕禄一听,害怕了,交了兵权,送到周勃手中。周勃决定发动大搜捕,全部杀光吕氏家族。吕禄第二天就被杀。郦商的儿子起了关键作用。一直杀到樊哙的妻子儿子。他哥哥指的路成就了他。

大风歌27…谋圣受封
(刘邦总结战胜项羽的“三杰”时,把张良列为“三杰”之首,而刘邦对所有部下都想骂就骂,唯独对张良言必称其字“子房”,古代人称人字是表示尊敬,这对经常口吐脏字的刘邦来说就实属不易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张良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过大功,所以建立汉朝之后论功行赏,张良名至实归,被封为留侯。)
张良立过多少功劳?一是灭秦,二是亡楚。两大战役中,张良立过许多功。灭秦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攻取南阳,免除后患。并没把南阳军队打败,刘邦匆忙地走,张良提出这不行,刘邦才解决南阳问题。这是第一功。第二功是智取峣关,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杀过赵高掌权。子婴在峣关阻击刘邦。刘邦想以两万与秦兵拼了,抢先进咸阳。张良不同意,先派人谈,对方打听到守峣关的人是商人子弟,拿钱贿赂,一起瓜分。麻痹了,趁机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