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浙残明梦 >

第35章

江浙残明梦-第35章

小说: 江浙残明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月十一日,卢象升率兵进驻巨鹿县贾庄。而高起潜率山海关、宁远兵在鸡泽,相距不过五十里。卢象升派杨廷麟前往请援,高起潜置之不理。

卢象升转至蒿水桥,遇清军大队人马冲杀而来。总兵王朴见敌军来势甚猛,先自胆寒,领本部兵马逃走。身后诸将,惟总兵虎大威、杨国柱相从。

卢象升率中军,虎大威率左军,杨国柱率右军,向敌军发起冲锋。双方互有杀伤,各引兵还营。

到了半夜,号角之声四起。次日,清军数万骑兵杀来,将明军内外三重围个水泄不通。

至此,卢象升麾兵力战,呼声震天。自辰时直杀到未时,援尽弹绝。

虎大威请突围,卢象升厉声斥责不许,奋勇杀入敌阵,手刃数十人。最后身中四箭三刀,力竭而死。部将虎大威、杨国柱拼死杀出重围而去。

身后仆人顾显也同时战死。掌牧杨陆凯恐士卒践踏毁坏卢象升遗体,下马伏于他身上,身中二十四箭而死。

所部数千士卒全部为国捐躯,无一降者。

 

卢象升战死后,高起潜率部仓皇逃走,又恐坐诛,便隐瞒卢象升死况。直至不久后,为顺德知府于颍查验死况上报,其事才始白于天下。

杨廷麟在战场上寻得卢象升尸体,麻衣还裹在身上。一幸存的明军士卒大老远看见,就痛哭叫道:“此即吾等卢公呵。”

三郡父老闻讯,无不失声痛哭,竞相立祠祭祀。

杨嗣昌初时不肯相信,也私下派出三名逻卒察验死状。

其中有一人回来禀报道:“卢象升确实战死疆场。”

杨嗣昌大怒,鞭笞他三日夜。

那人临死前瞠目道:“天道神明,勿冤枉忠臣。”

言罢将头一歪,登时断气。

天下人闻此,无不扼腕叹息,痛骂奸臣。

 

 

 



留都防乱公揭事过后,黄宗羲除了暂回余姚一段时间外,不久又带着宗炎、宗会一同赴南京应乡试。

这年北闱乡试,宗羲不慌不忙,奋笔疾书。满望经九年熬炼,时文大进,必能高中。

谁知榜发当日,结果又是名落孙山。

宗羲再次怀着失落惆怅的心情,离开了南京。

宗炎、宗会近几年来同拜刘宗周为师,学业突飞猛进,“东浙三黄”声名日上。乡试考官都想搜天启间黄尊素、魏大中两家之后人出其门下。也是命运所然,一直不曾碰上。三年前,黄氏兄弟在杭州应试,李映碧却在金陵主北闱,搜黄氏兄弟不得。三年后的今天,三黄赴金陵应解试,陈子龙却在杭州为南闱同考官,又搜诸人不得。

既知落榜,宗炎、宗会自回余姚。宗羲则干脆一路游吴江、金坛等地拜访周延祚和周镳。

正所谓祸不单行。途中,他得病了,患的是疟疾。

这种病,俗称打摆子。忽冷忽热,冷的时候浑身打寒颤,热的时候大汗淋漓,一路上可真把他折腾得够呛。

他不得不撑着赶路。还好,在周镳宅内,两人谈至夜分,而疟疾竟不发。

宗羲辞别周镳后,本来想回余姚,可他硬撑不下去了。他只好再次回到金陵,住在朋友金光房的天界寺私室里。

夜,是那么的静。卧病在床的黄宗羲,百无聊赖中,他开始想念故乡的山与水,想念虽未五十却已是双鬓斑白的娘亲……

姚江的水是多么的清澈见底呵,那阵阵腾起的白浪、那延绵一片的黄竹林、那蜀山之侧永乐寺里动人的钟声让他几多次魂牵梦萦?褒儿①已经十一岁了——这孩子,虽然体弱,却长得眉清目秀,分外讨人喜欢,他现在是否还依偎在爱妻的怀里甜甜地入睡?

他想家了。

朦胧中,他似乎听到有人说话,接着便传来一阵脚步声。

宗羲挣扎着起来。待要问时,门帘一掀,原来却是诗友吴道凝与金光房。吴道凝抢步上前一把将他按住道:“别动,休养要紧。”

吴道凝从袖里拿出一个小个小匣子,对宗羲道:“太冲兄,你的病有救了!”

他嘻嘻地笑着,像个小孩子似的。

吴道凝是崇祯三年与宗羲同结星社的诗人,也是方以智的舅舅。那时,他们都还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翩翩美少年,在以中老年人居多的诗社内显得尤为突出。不想眨眼间,两人都已年届而立。吴道凝也是此次应试不第、滞留金陵不归的诸生,偶遇金光房,知宗羲在天界寺养病,便跑到句容拜求茅山道士,得秘方“绝疟丹”一丸,兴冲冲地赶回要他服下。

宗羲谢过吴道凝的美意,接过药丸,一股难闻刺鼻的药味迎面而来,他不由地皱了皱眉毛。但感念朋友情真意切,不忍拂其好意,掰取少量冲服。

吴道凝搀扶着他倚在榻上,见他服下了药,感到十分高兴。

谁知宗羲刚服下这“绝疟丹”不久,立刻上吐下泻,病得更厉害了。

吴道凝慌了手脚,忙跑去找也流寓南京的外甥方以智。

待方以智匆匆赶到时,宗羲已经浑身无力,颓唐困顿。

方以智是一位身怀绝技的诸生,平时谈吐为宗羲所折服,于天文、地理、象数、音律、医药、文学等等无不精通。

他赶到后,坐在床边,也不按常规,却在肘下离关下一尺处诊尺脉。众人诧异,也不多问。

只见方以智认真地把脉半天,这才劝宗羲躺下道:“太冲兄,此疾不大碍,待小弟开些药方。只需依症下药,不消数日便可痊愈。”言罢朝吴道凝看了一下。

吴道凝虽为方以智的舅辈,但相仿的年纪,又自幼一起读书、玩耍,使他们一向不拘长幼之礼。心如火焚的他,此时也顾不得外甥投来略带讥讽的眼光,擦擦额头细汗,一把握住宗羲的手,咧开嘴笑了。

不数日,宗羲的病竟渐渐筌愈。

 

 

 



宗羲既恢复健康,在家呆着没事,便慢慢地走出来。

方以智跑来相告,吴应箕与江右张自烈集复社同人及东林遗孤成立了国门广业社,四方名士毕集,要邀黄宗羲一同入社以诗会友。

宗羲到场时,发现里面有好多故交,如宣城梅朗中、无锡顾杲、宜兴陈贞慧、如皋冒襄、归德侯方域、桐城方以智、芜湖沈士柱等等都在那里。

大家阔别一年数载,今竟相见,无不以为乐事。

于是觥筹交错,酒酣耳热。

席间,不知不觉又以咀嚼前去年留都防乱揭事件主角阮大铖的近事为笑乐。

顾杲道:“防乱揭出,阮胡子欲尽购所有揭帖,却收之不足,不了了之。可见纵使钱多,也无济于事。”

陈贞慧也道:“前日,阮胡子窜身周相国②幕中,酒阑歌遏,襟解缨绝,则道‘贞慧何人?何故必欲杀阮某?到底何怨?’语絮且泣……”

众人一听,哄然而笑。

此时,梅朗中将话题转到时局上道:“自去冬卢九台蒿水桥为国尽忠以来,看来天下除了洪亨九③,无人能敌鞑虏了!”

沈士柱打着哈哈道:“洪亨九?洪亨九又能于事何补?去岁本已将流寇重兵围剿得无招架之力。李自成潼关一战一败涂地,仅率十八骑远遁;张献忠、闯塌天、射塌天、蝎子块等皆受抚。其余老回回、革里眼、左金王等隐伏大别山,老曹操龟缩襄阳,都衰疲不敢出。谁料因卢九台遭奸相所害,洪亨九不得不转至松锦防御鞑子兵。而这边李闯又从鱼腹诸山窜出,入河南旬日间众达十数万,联兵曹操罗汝才,攻克太康、睢州、宁陵、考城、归德诸郡县。张献忠也自谷城起兵,取武昌,下湖广,入四川。洪亨九纵有万夫不当之勇,岂能兼顾两面?”

黄宗羲叹道:“此都是奸臣误国、豺狼当道之结果呵。”

众人正在这里嬉笑怒骂,那一头却传来侯方域与歌妓喝酒的调笑声。

众人转头一看,不由又好气又好笑。

原来,侯方域是个风流才子。其父侯恂于崇祯九年(1636)为温体仁、薛国观所嫉,遭给事中宋之晋劾奏而逮系于狱。然而侯方域却并不因此而有所收敛。

当时秦淮河畔,当年的傅寿、李贞丽等已淡去,新崛的一班名妓如顾媚、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卞玉京、寇湄、郑妥娘与已故才女马湘兰被誉为“秦淮八艳”。其中李香君为李贞丽养女,因娇小俊美,号“香扇坠”,与侯方域相为知己。李香君对侯方域一往情深,而侯方域却并不是一个对爱情忠贞不二之人。每食侑酒,必以红裙相伴。

宗羲见此,心下不乐,便对张自烈道:“朝宗(侯方域的字)之大人尚在狱中,岂宜有此?”

张自烈是个宽厚之人,便道:“朝宗素性耐不住寂寞,故而如此。”

宗羲道:“人若不耐寂寞,那将何所不至!吾辈不言,终是损友。”

张自烈点头赞同。众人在旁闻听,皆叹为诤言。

侯方域见这边众人都在望他而笑,很有些尴尬,忙推开歌妓,举杯解嘲道:“来呀!喝!喝!”

众人纷纷举杯相劝,一饮而尽。

 

 

 



骄阳似火,炙烤大地,龟裂的田野上似乎都快冒了烟。禾苗枯了,树叶蔫了,河流干涸了,没有风。时值仲秋,然而天气依然热得如同盛夏。

浙江这几年来一直灾情不断。崇祯九年,浙东大旱。次年闹大饥荒,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到了今年(崇祯十三年),绍兴一带更是饥馑不断,民不聊生。刘宗周倡办粥厂,祁彪佳以平粜赈济。但是不过是杯水车薪,活不了众多人。

宗羲自南京回余姚后,恰逢此灾情。路上饥民千百成群,肩背米袋,手执长刀,至各大户家讨米分粮。那些大户胆小的分些粮米以了事,强硬些的则组织团练以自卫,官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小户人家只图自保,得过且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人变得悭吝自私起来,几粒米都藏得如同珍宝。

余姚县中点解南粮,凡充此役者无不倾家荡产,几位叔叔皆相对而泣。而妻子叶氏又身怀六甲,宗羲不得不设法出外籴米以度难关。他听说浙江一省,唯温台一带稍好,便决定到离此稍近、素有鱼米之乡之誉的台州黄岩籴米。

跑上偏又遇到綦严,不得向前。他只好跑去向倪元璐、祁彪佳、王峨云三位退职在家的乡绅求助,通过讲情,得以通行。

从黄竹浦往南经四明山入天台,一路上满目萧条,昔日的鸡犬相闻的情景不见了。宗羲不禁仰天长叹:“这就是所谓的崇祯中兴吗?”

忽然,他感觉脚下绊到了什么。宗羲吓了一跳,他是练过武的人,反应敏捷,纵身一跳。他转头一看,原来却是从枯草丛中伸出的一只手。

那手伸出来本来是想揽住什么,被宗羲闪开后,随即从草丛中传出一声呻吟,然后是一句微弱的声音:“好人,给一点吃的吧,已经有好几日不曾吃饭了。”

宗羲拔开枯草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大爷。只见他头发花白,瘦骨嶙峋,形同枯槁,扒在地上,双目无神,巴望着宗羲。

宗羲忙将他扶起道:“老丈,家住何处?”

那人摇头不答。

宗羲从袖内摸出几个铜板给他。他却又摇摇头,边喘着气边道:“要吃的,吃的。”

宗羲不由潸然泪下,他放下老人,站起身来,和蔼地对他道:“老丈,晚生去去便来。”

他快步如风,直奔前面不远处的村子而去。

可是,他找遍了整个村落,村子里不时能见到尸体。幸存的男女老少都是衣冠褴褛、面黄肌瘦,除了服饰与身高,几乎分不清他们有何区别,不用谈家有多少粮米。

最后,一个愤愤不平的村民将他指引到一户人家房前,说只此一家稍有余粮。

宗羲叩门进去相求买些粮米时,男主人却死活不肯,他道:“银子又不能当饭吃?我等自己都没得吃的了,哪有余粮卖出?”

宗羲看了看他家里,也是一贫如洗,还有一个婴儿在女主人怀里啼啼哭哭的。

他心下一酸,无奈,只得仍旧折回。

那老头还躺在地上,竭力地抬着眼望着行人。

宗羲满怀歉意地对老头道:“老丈,晚生此去黄岩籴米,短则十数日,多则一月。你若等我,便在此处相候,便分一些给你。”

宗羲怀着歉意,拱拱手后便离开。

他始终记得老人满是泥垢的脸庞,恳求的无助的眼神。一路上,步子走得更快了。

进入台州界,一路萧条景象开始渐少。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男耕女织,鸡犬相闻,倒不似宁绍一带此时的暮气沉沉,宗羲感觉倒似进入了世外桃源。

行不多时,他问了问路人,得知这里不远处便是台州府城——临海县。

他突然想起自己在杭州读书社时曾在严调御家座上曾认识一个叫陈函辉的也是临海人,两人之间还聊得甚为投机。于是他问明方向,顺路去拜访陈函辉。

陈函辉字木叔,为崇祯七年(1634)进士,曾任靖江知县。有政绩,因故罢职归乡。在家造一小楼,称“小寒山”。所居处四面环水,围以阑干,非舟不能登其堂。

他见余姚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