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浙残明梦 >

第141章

江浙残明梦-第141章

小说: 江浙残明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吉原来忌惮家康威势,想让他死心塌地辅助他儿子。现见二人如此进谏,知人心可用,于是设大老、奉行之制。五奉行如原所置,即浅野长政、石田三成、增田长盛、长束正家、前田玄以五人;授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上杉景胜为五大老,其中以德川家康为“笔头”②,总揽国政,发号施令。另以中村一氏、生驹亲正、堀尾吉晴为三中老。小事决于奉行,大事决于大老;大老、奉行或有不协,则由中老居中和解。他企图通过这些相互牵制的职位设置,使秀赖得以稳坐江山。

同时,他又命前田利家辅佐秀赖,以片桐且元、小出秀正为秀赖傅,木村重成、薄田兼相渡部尚为副手。此外还分亲兵为七队,以速水守久,伊东长次、青木一重、真野宗信、中岛氏种、野野村吉安、堀田高正为队长,以保证秀赖的安全。他密嘱片桐且元、小出秀正道:“我起自人奴,至为关白,孰非国恩呵。孤与明构兵,祸结弗解,孤深感后悔。它闻我死,或许大举来报。国朝自古未曾受外国侵辱,至此因我而受,我深以为耻。这是我所以托国于家康的缘故。至于我家存亡,则未暇顾及呵。虽然如此,家康必不负我,你们谨慎保护秀赖,莫使他们暗生嫌隙。”

丰臣秀吉的用心可谓良苦,该考虑到了他都已经考虑了。七月十五日,他召集诸侯到他病榻前托孤宣誓。决定由五奉行任秀赖的“付家老”, 五大老共同负责国家大事的治理,太閤的领地和其他筹划事宜则由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总揽。

八月五日,他还不放心,再次召集五大老和五奉行交换誓书。誓曰:“虚心协谋,务辅嗣子,勿树私党,勿忘公义,勿变更,勿漏泄,勿不告而结婚,勿不告而交质。”

随后他又决定让秀赖娶德川家康之子德川秀忠的女儿,一再嘱咐家康善视孙婿。而另一面,他又暗中叮嘱前田利家说:“秀赖就拜托你了”。

直到他感到万无一失了,这才放心地作遗言道:

秀赖之事,再三托咐丰臣家五大老,详细告知五奉行,诚属依依难舍以上。秀赖之可拥立事,希望五大老在此文书上署名为荷。此外,不欲思及他事。遗言。

庆长三年八月五日  秀吉  

八月十三日,忧病交加的丰臣秀吉感到自己快不行了,急召德川家康、前田利家等重臣于京都伏见城。

正是鸟之将死,其鸣亦哀。临终前,他遗嘱道:“我即逝世,则先不可声张。浅野长政、石田三成速赴朝鲜,将诸将尽数召回本朝。不能收则遣家康。家康有不可往,则遣利家。二人遣一。莫使十万兵士,为外土之枯骨呵。”

众臣皆俯伏答应。秀吉于是牵着秀赖的手,嘱咐诸侯道:“孺子可怜,惟望殿下尽力辅之。托诸君!托诸君!”言罢,泪下数行。

德川家康、前田利家等皆拜伏,道:“惟命!敢不效以死!”随后刺血书而宣誓。

秀吉倚在榻上,熟视誓书,一边抚摸着六岁稚子的头,喟然而叹。   

良久,他忽作歌道:“如露之临,如露之逝。吾身往事,宛若梦中之梦……”声音渐落,良久寂然。众人抬头一看,原来他早已气绝身亡了,时年六十三岁。

丰臣秀吉死后,众臣秘不发丧,将其葬于京都阿弥陀峰。立其子秀赖为主。嗣子六岁,未能亲政,由前田利家保护在大坂,德川家康则在伏见代为视事,相约待其年长后再归政于他。

九月三日,德川家康与诸侯盟誓无贰于嗣君。然后派浅野长政、石田三成以遗命赴肥前,密召尚在朝鲜的诸将。并指示在朝诸军,争取和议,以便体面撤军。如此一来,原来就怀有厌战情绪的倭军便如秋涛骤泄,再也无心卖命于异国他乡。

尽管诸臣言行谨慎,消息终究还是传了出去。十月,福建都御史金学曾侦得丰臣秀吉死讯,急将此奏报当朝。

明、朝联军得到朝廷指示,确知丰臣秀吉病卒,乘机发动总攻。倭军无心恋战,纷纷弃窟登船准备渡海东归。

 

 

 

 

————

①检地:即丈量土地,以作为收取贡赋的标准。

②笔头:即首领。
 
 历史时空  
 
 中华人物  
 
 读史心得  
 
 乡土史话  
 
 
 事事关心  
 
 生活万象  
 
 国学研求  
 
 人文发展  
 
 
 传统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小说剧本  
 
 
 书生之见  
 
 评书论艺  
 
 书人书事  
 
 电子书库  
 
 
 
 
  
| 
 文章中心首页 
 | 
 历史天地 
 | 
 社会纵横 
 | 
 文学殿堂 
 | 
 书虫联盟 
 | 
 南窗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玉苍山下 》》 文章中心 》》 文学殿堂 》》 小说剧本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东李西麻(20)    热      【字体:小 大】 
 
第十五章 最后的胜利:露梁海战 
 
作者:郭进艮    文章来源:玉苍山下    点击数:197    更新时间:2011…10…10 
(一)顺天定策

 

明军水陆四路会攻之役后,倭军虽胜,但兵力消耗甚多,只得绻缩在顺天、泗川、南海一带沿海。尤其是丰臣秀吉死讯传到朝鲜,倭军军心大乱,诸将暗地里相互告语,早存归意。

小西行长盘踞顺天城外曳桥,高筑石台,刘綎等屡攻不下。

所谓曳桥,其实无桥有台,朝鲜方言中桥、台意思相近,遂讹传为曳桥。其形势绝险为湖南之最,极难攻取。

先前李舜臣到顺天,召集朝鲜水军诸将商议方略。部将宋希立道:“倭贼已据形势之便,一时难以力取。现在天兵、我军水陆俱下,如果以陆军进逼曳桥,水军扼守獐岛,以阻截岭南之海路,使倭贼内外俱阻,腰膂中断,则泗川之贼必不能助。即使他们想要出援,彼此号令不通,也是无法相应。等他们师老粮竭,气挫势窘,然后四面进逼,行长可一举成擒。”

李舜臣大喜道:“正合我意。”

于是和明军水师提督陈璘率军进据獐岛洋口,焚烧倭军粮草,派庆尚右水使李纯信把截露梁水路。这边刘綎和朝鲜将领权栗也据曳桥西北,并分兵阻截蟾津陆路,以断泗川倭军声援。

相持不久,行长粮竭势窘。而据守釜山沿海的倭军军心不稳,俱有归志。陈璘、李舜臣连日进攻,皆获大捷。

陈璘所统率的明水军共有部众一万三千余名,战舰五百余艘,种类有福船、楼船、栢槽、沙船、苍唬船等等。其福船分四层,最底层装填土石,使其更加巍然稳重,如同海上专城。战舰上装备有威力强大的虎蹲炮、佛郎机以及碗口铳、喷筒、鸟铳、烟罐、火箭、药箭等等,战斗力颇强。

朝鲜水军此时实力也得到空前壮大,战舰数量也剧增至数百艘,其中以李舜臣所改装的龟船颇具特色。龟船船身长十一丈三尺,宽一丈四尺半,可防御火器攻击。甲板之上有厚木制成的外壳,并裹上鳞状铁叶,可抵御敌人弓箭和火器的投射。顶盖上和甲板旁遍插尖锥、利刃,以防敌军登攀。此船龙头龟尾,头尾各有铳穴,船内装备天字、地字、玄字、黄字等火炮及其它火器。两舷各有六个铳穴,可毙左右近敌;头尾装有大型铁锥,可撞击敌船;两侧各设浆十支,进退自如,敏捷如飞。此船因外形酷肖海龟,机动灵活,纵横自如,故名龟船。

倭军的战船主要是安宅船和关船。倭船块头不大,构造简单,性能较差,遇到明军战舰或朝鲜龟船,往往一撞即破。其主要武器是大筒和鸟铳,火力远逊于明军的大炮。但近距离作战,鸟铳则优于箭矢,往往能命中目标,甚至能准确击中暴露在外的明、朝联军将领。

原先自元均覆亡,倭军得势,泛海出没。明、朝水军船只缺乏,力量薄弱,因此倭军得志,所向横冲直撞,畅通无阻。至此官军实力剧增,船只往来海上不绝。由陈璘、李舜臣统帅的明、朝水军联师随即进入对马海峡,控制了整个海面。

当下陈璘见制海权已在我方,便对诸将道:“我等专事水路,倭军今盘据山城,勇力何施?须当养精蓄锐,伺机邀击。”于是分散各兵停泊加德、巨济、古今诸岛,互为声援,昼夜巡警,灯火相望。倭兵势缩,自夏至秋,不敢横行海上。

陈璘性格暴躁威猛,人多畏惧。当初将离王京,朝鲜王饯送于青坡野。察访李尚规不知何故得罪他们,被一军士以绳子系在脖子上拖拽而走,一时血流满面。柳成龙令译官劝解不得,便对同僚道:“可惜李舜臣军,又将败矣。与陈璘同在军中,动辄掣肘,萌生矛盾,必将侵夺将权,纵暴军士。逆之则增怒,顺之则无厌,军队何由不败?”众皆以为然,相与嗟叹而已。

不料情况恰恰相反。陈璘早闻李舜臣威名,颇有惺惺相惜之意。而李舜臣闻陈璘将到,则事先命令军中大佃,渔猎大量山珍海味,盛备酒醪而待。陈璘船入海,李舜臣整备军仪远出相迎。既到,大犒三军。诸将以下,无不沾醉。明军受到了朝鲜军的热烈欢迎,相互传语道:“果然不愧是良将。”陈璘大喜,自此凡事推诚相待,十分尊重。出则同轿,从不以主帅自居。如有明军侵扰朝鲜军民,则令李舜臣便宜行事,从不掣肘。李舜臣于是得以约束明军,与朝鲜军合作无间。有夺民一缕者,一律拿致捆打。岛中肃然,秋毫不犯,一军赖以相安。

行长为讨好明、朝联军将领,遣人赍鸟铳、长剑赠给李舜臣。李舜臣推辞道:“我自前日杀贼无数。所得铳剑,自足为战。”倭军又想送银两酒肉给陈璘,李舜臣道:“此贼于天朝也有难赦之罪,老爷反欲受赂吗?”此后倭使再来,陈璘便推辞道:“我于统制公既已见愧,何可再为?”两人相得如此,是以有携手奋战、共破敌寇的基础。

 

 

 

(二)诸倭宵遁

 

万历帝得到金学曾谍报后,知丰臣秀吉已死,举朝相贺,催促邢阶等乘机追击。经理万世德此时也已到达朝鲜,见倭军筑寨固守,决定先设计用间,离其党而攻其隙。他特地起草檄文一道,大意道:

“关白不道,各岛民无罪,何苦八年于外,万里捐躯?本院愍恤,为约三章。反师操戈,杀关白,推择酋长,统领海邦,保全人民,传袭子嗣,策之上也。明识顺逆,解甲来降,策之中也。释构罢兵,各全性命,策之下也。”

史世用及茅国器弟茅国科持檄前来见岛津义弘,劝以大义,谕以利害,郭国安则从旁怂恿。义弘早存去意,当即顺水推舟,许诺撤军。郭国安又私下对他们道:“国有大故,势当疾归,所恃者惟釜山数月粮而已。不如密遣死士,一炬焚之。”茅国科大喜,归告董一元。

然而不用明军出手,倭军已经自己先缺粮了。清正最先粮食告罄,派人向岛津义弘处叩借。义弘道:“我粮也尽了。奈何?”往叩各营,都如此回答。诸倭将这才认为存粮将尽,人心已变,况且秀吉已有遗嘱,于是相约及早撤兵。决定东路的加藤清正由蔚山直接回国,西生浦、梁山、竹岛等地倭军在釜山集结,随小早川秀秋渡海回对马岛;顺天、泗川、南海、固城等地倭军则依次到巨济岛集结,候船回国。

诸倭将既已决定其事,却又向明朝提出撤军名分。如以朝鲜王子为人质,朝鲜每年向日本交纳米、虎皮、豹皮、药种、清蜜等租税,企图在他们离开后还能捞回一笔好处。但明朝和朝鲜既已刺探到丰臣秀吉的死讯,便对这些要求不予理会,乘势加紧进攻。

不久,茅国科得到许仪后密报:“中路倭兵将于十六日行李上船。”明、朝诸军闻讯,摩拳擦掌,准备予以当头痛击。

陈璘在海上闻此,大喜道:“我等击倭收功,正当其时。”当下作出部署:联军水师主力由古今岛移驻左水营、螺驴岛。以一军据顺天城南光阳湾口的猫岛,封锁光阳湾;一军在露梁海峡及以东海域巡逻,监视倭军行动。

十一日早晨,西路倭军乘船集结松岛,试图遁归,然而遭到扼守猫岛的明、朝联军水师拦截。行长拣选精兵多次发动攻击,均无法突破防线,只得仍旧退回。而他想从陆路撤退时,刘綎的明军就如一头拦路虎蹲踞在那里,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眼看十一月十五日的撤退日期将至,小西行长被困十余日无法脱身,只得主动向刘綎约和,企图借机遁归。

刘綎将计就计,与吴宗道及降倭密议,同意行长议和主张,并以金帛赠行长,以稳其心。行长进献铳剑,并请遣官为质并退兵。刘綎另以旗手刘万守、王大功冒称参将,带领三十名家丁前往。行长嫌家丁太少,又请加二十人。刘綎一一答应。行长大喜,密告道:“我留首级、器械而去,可入城取走。”然后暗遣一军在前探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