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浙残明梦 >

第127章

江浙残明梦-第127章

小说: 江浙残明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谈多时,要时罗看看时候不早,便以义智将令甚严为由,不敢久留,告辞而去。

十月下旬,船到对马岛。又为风所阻,耽留了一段时间。义智设宴招待明、朝使臣,屡遣人邀黄慎前往。黄慎却托病坚辞,并道:“我们今番之行,与前日使臣之行不同。今既不能传命于关白,而竟私下赴岛主之宴吗?况且身有重病,故而不能赴盛宴。请为我向岛主致以歉意,岛主厚意心领了。”

义智只得求沈惟敬出面相邀。沈惟敬只得招译官李愉传话道:“老夫闻岛主设宴请陪臣,而陪臣辞病不往。您的处事也太过偏激了。凡事有经有权,何至一向固执?来此外国,不可无权。使臣一番往参,似无大害呵。”

黄慎却回话道:“我国与关白讲好之后,则两国之臣相与宴饮无害。今关白不见使臣,使臣不得传命。使臣与他国之人相会宴饮,极不妥当。老爷虽有所指挥,而不敢从命。来在异域,朝夕饮食,尚且于心不安。而向他们索食,既有腼面,更以何心赴宴为乐啊?”

沈惟敬闻听笑道:“为此小事,也太过于固执了。”

当天义智家大设宴具,终日等待,而黄慎终竟不往。

十一月二十三日,自对马岛发船。到了洋中,风势渐微。明使之船回泊大浦。而朝鲜船则催督橹役,日落后抵达釜山。

十二月上旬,行长等开始陆续渡海。沈惟敬派人传话道:“陪臣往王京必有许多措置之事,可以先向王京。”黄慎以下闻此言,理装将起程。

行长闻讯,忙命沙古雁门送致礼物,并请相会。

两人见面后,行长开口道:“使臣远道而来,不能成事而归,我也自觉脸上无光。太閤初还王子之时,以为必送王子一人以谢,而你们终不入送。因此我于前日禀于沈游击,沈游击答道:‘我请陪臣于国王,国王犹有持难之色,况能遣王子啊?更勿烦说。’我又言于杨方亨,杨方亨唯唯而已。我辈开始也以为陪臣独往,事或可成。不想太閤以王子不遣之故大发雷霆,这也是吾辈轻慢的原因啊。前日天使相会之时,我即不敢往见太閤。使臣须以此意详达于国王,以便使大事有成。我自当初主持此事,至今已有三四年了,必欲此事有成呵。”

黄慎断然拒绝答道:“王子决无往谢之理,我们不可开口于国王之前。设令开口,必不可成。吾辈在此说话,不过是些空谈。我们虽未复命,已知朝廷的意思,故而言之如此。”

行长见此,又道:“朝鲜肯定怀疑日本将拘留王子,故而不送,然而决无此理。只是太閤的意思是:我先前已放还王子,而朝鲜不以王子来谢,这便是十分轻慢我。如果不是王子,即使以百官尽都前往也是无用。王子一去之后,别无他事。”

过了一会,行长又道:“国王虽爱王子至极,但必须以前日被掳时思量。为亿万生灵考虑,则已是极好了。我也知道使臣难于开口,然而必须以此情明白陈达,使好消息速报于我。我力图四五月前使大兵不出。如果大兵出来之后,即有好消息,也来不及了。”

行长言至此时,转而又道:“朝鲜常怀疑吾辈赞成壬辰之祸。而太閤有命,不敢违抗罢了,并非我们自请而来啊。宗义智也以此事为恨。义智就是俺的女婿,我尤以通信为急。使臣还朝,一定要传白我的实情呵。”

黄慎不再回答。当下各归馆所。翌日登程。

黄慎回到王京后,向朝鲜王详奏事情前后经过,并陈倭军再动之意。朝鲜王嘉奖其劳,特地将他升为嘉善大夫。其后倭人往来,常常前来问候黄慎,将他比为高丽末期的名臣郑圃隐。

   

   

   

(二)日本野心不死

   

倭军久屯釜山,前后将近五年,如同鸷鸟之匿形。朝鲜军民或杀其樵采,或袭其船兵。他们也不报复反攻,轻急躁动,只是或声称请兵关白,或声称责礼朝鲜而已。

这釜山南望对马,北通全罗、庆尚,东有东莱、机张、西生、琳琅五浦为之左臂,西有安骨、加德、熊川、森浦、巨济、闲山、德桥、金海、竹岛、龙堂为之右臂,联络犄角,可攻可守。驻兵于此,不可不谓倭军得策。

当时也有的人认为:日本虽称拥有六十六州,实际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省。倭军初因取粮朝鲜,故而轻入,毫不反顾。其后朝鲜因受到战争的破坏,致使倭军征输难以供给。而从日本海道运粮,路途遥远不说,风向又常不利。因此他们只好借着封贡愚我撤兵,以保取胜十全。

这话也有些道理。别的不说,就提和谈初期,秀吉即命倭军屠晋州,犯咸安,掠安康。其后则模棱其说,暗地里命令行长、清正积聚粮粟,整修战备。

正如要时罗所言一样,丰臣秀吉深深地知道人民痛恨他,因此他不断地变着方法劳役人民,不让他们有一刻休息。

日本文禄二年(1593,明万历二十一年)秋天,浅井氏又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丰臣秀吉十分高兴,将军事交托给前田利家,自己回到京都。将儿子取小名弃丸,长曰秀赖。传令诸藩奉献财力,筑造伏见城以供秀赖居住。诸藩以及老百姓都敢怒而不敢言。

秀吉的原拟接班人丰臣秀次是他的外甥,过继于他为养子。浅井氏先前也曾替他生了儿子鹤松,不久即夭亡。现在生了秀赖后,秀吉便开始翻悔了,有意改立亲生儿子为嗣。眼看秀赖一天比一天长大了,而秀次却丝毫无表达出避位之意。秀吉无奈,只好筑伏见城准备让给秀次,而以大阪给秀赖。

文禄四年(1595,明万历二十三年)三月,伏见城筑成,秀吉徙居以迎明使。而将浅井氏安排在淀,世呼为淀君。

秀次为人顽劣放纵。他留守聚乐第时,荒淫无道,渔色不论贵贱。右大臣晴季女新近守寡,而有孤女,秀次竟将其母女一齐宣来供他蹂躏。平时经常无故杀人,甚至要剖孕妇。世人以杀生与摄政音近,背地里呼他为“杀生关白”。田中吉政为其师傅,多次强颜进谏,秀次便托事将他远调。

秀吉再赴行营时,外界议论认为秀次理当代行,而秀次并无行意。黑田孝高便对他道:“殿下的威灵可谓甚矣。文武之毂相系于门,天下士民亲其喜怒以为庆吊,殿下知道其中的缘故吗?”秀次道:“这是因为我为关白的缘故而已。”孝高道:“殿下不以太閤为叔父,能得为关白吗?太閤年已六十,犹自枕甲而眠。而殿下恬然独纵嗜欲,何不自省啊?位极人臣,而欲望不厌于天下。怨之所萃,奸之所乘呵,臣窃为殿下危之。为殿下而计,不如赴浪古耶代统军事。太閤已倦兵事,必欢喜答应。届时立功自固,谁能撼动?望殿下三思。”秀次不听。

及至秀赖生,秀次也自疑将被废,更加自暴自弃。

初时有流言称秀次谋反,秀吉均置之不问。石田三成、增田长盛与秀次有隙,知道秀吉内心已存猜忌,便常常迎合他的意旨,在他面前进谗。秀次自知取怨多,每次出游即具铠仗,又厚赠诸侯伯而与他们立誓。三成、长盛便依此为据,力说他有反形。时间一久,连秀吉也不由不生疑心,便派三成、长盛等前往诘问。

秀次大惊,献誓书七遍。秀吉意下稍解。然而第二天,秀次的心腹介木村重兹却又无故乘坐妇人的车内进入聚乐第,至漏刻尽时方才出去。三成早派人侦知,急忙向秀吉密报。

天亮时,秀次又催促德川氏嗣子,要他朝参,意欲挟为人质。嗣子走归伏见城,事闻秀吉;正好毛利氏也献上秀次所拟誓书。秀吉大怒,派使臣召秀次。

秀次这下可以说是六神无主了,只好乖乖地前往伏见。部下爱将吉田修理请让他领一万士卒夜袭伏见,但秀次不敢同意。

到了伏见,秀吉传令不见,命将他流放在高野,由僧人与山监守。后又从三成所言,命福岛正则前往赐死。他内心里其实还是希望与山为他求情的。然而当福岛正则提着秀次的首级回来时,秀吉愕然道:“山僧无情。”

石田三成乘机鼓动,又请将秀次首级枭示京都。并将他的妻儿及姬妾三十余人尽数处斩,埋于一坑,名之为“畜生冢”。

秀次既死,秀吉为秀赖的继位扫清了障碍,便急不可耐地为他封官晋爵。后阳成天皇庆长元年(1596,明万历二十四年)五月,秀吉以秀赖朝见,诏叙年仅三岁的秀赖为从三位任右近卫中将。

然而他不知道,一个秀次倒下去了,更多的秀次站起来。

随着实力增长,德川家康的威望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丰臣秀吉统治后期潜在的威胁。

德川家康小秀吉六岁。他原为三河国冈崎城主松平广忠嫡长子。七岁时父卒,领地为今川氏所控制,他作为人质在今川义元领地长大。十五岁时,今川义元将自己名字中的“元”字赐给他,得名“元信”。第二年,另撷他统一三河国的祖父德川清康名字中的“康”字,易名为元康。正亲町天皇永禄三年(1560)今川义元在一次战争中阵亡,元康得以回到冈崎。次年与织田信长结盟,开始蚕食今川氏领地,势力日增。永禄六年(1563)改名家康。后向天皇申请改姓“德川”,并被任命为三河守,继承他祖父的事业。本能寺之变后,德川家康与丰臣秀吉先战后和,并助秀吉剿灭北条氏。就藩江户,统治着关东二百四十万石的领地。

明朝和朝鲜使者渡海之际,其时日本京都一带地震不止,人们都惊称此为近古所未有之大变。德川家康连夜麾兵入卫。秀吉道:“不知皇宫如何?我当与卿一同前往看望。”仓促间连贴身侍从都来不及带,德川便以其兵拥之而行。

道路昏黑。有人在德川家康后面连连扯他的袖子,德川不敢回顾。秀吉却在前头谈笑而行,并将佩刀解下,授给家康道:“我老了,觉得此刀之重,烦卿拿着。”德川不敢接,秀吉便授给非伊直政。

不久,秀吉的侍从接踵而至,于是一同入朝。

德川家康虽慑于其威不敢轻举妄动,但他巴不得丰臣秀吉在明、日战争中损耗自身力量。只是秀吉并未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亲寡族微的他废年长的外甥而立年幼的儿子,其实无异于自残手足。尤其是明、日和谈破裂后,秀吉更是日夜与加藤清正、大谷吉隆、石田三成、增田长盛等商议出兵之策。

诸藩因在壬辰倭乱中损失过大,又无从补偿,颇为厌战。但由于丰臣秀吉野心不死,一意孤行,大多数人包括日本人在内所担心的第二次朝鲜战争最终还是爆发了。 

   

   

   

(三)朝鲜党争

   

朝鲜此时,正处于党争的旋涡当中。

前书说过,朝鲜自中宗恭僖大王起,朝内党争不已。到了宣祖时,开始形成以金孝元、许晔、李山海等为代表的东人党和以沈义谦、朴淳、郑澈等为代表的西人党。两派相互排斥,结党纷争。

壬辰倭乱爆发前一年的储君之争,成为诱发两党决战的导火索。

李昖元妃无嗣,其他妃嫔先后生下十多个儿子。如曾被倭寇俘虏的庶长子临海君李珒、庶六子顺和君李玒,一度监国抗倭的庶次子光海君李珲,以及李昖宠妃仁嫔金氏所出的庶四子信城君李珝等等。临海君生性柔弱;而光海君果敢机智,平时较得李昖喜爱。当时东人党支持光海君,西人党则支持庶信城君。

这一年,西人党魁、左议政郑澈等上书请求早定王储,志在信城君,从而拉开了储君之争的序幕,并使双方阵营彻底摊牌。

领议政李山海抢先一步提出立光海君为世子。其子李庆全则收买了仁嫔之兄金公谅,要他诬告郑澈故意拥立信城君以扰乱后宫和陷害王子。李昖大怒,命令将郑澈革职发配明川。

西人党根基既受撼动,树倒猢狲散,其成员户曹判书尹斗寿、右参赞尹根寿以及白惟成、柳拱辰、李春英等纷纷被疏论罢斥。

经此风波,朝内遂成为东人党的天下。

踌躇满志的东人党,随后又因其领袖在京城中所居位置的不同,分裂成以李泼、李山海为代表的北人党和以禹性传、柳成龙为代表的南人党。

壬辰倭乱发生时,光海君果然被立为世子,而临海君则成为倭军的俘虏。北人党魁李山海被李昖贬斥了,南人党魁柳成龙一枝独秀,然而同时西人党要员尹斗寿、尹根寿、郑澈等也在此前后复出。于是党争又转化成南人党和西人党的交锋。

南人党柳成龙、李德馨等在抗倭中与明军提督李如松关系密切,受到了来自明方将领的支持,在战争中也体现了他们存在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壬辰倭乱结束,西人党开始跃跃欲试,企图夺回旧权。南人党自不甘视其坐大,柳成龙等人先后弹劾复出的郑澈。郑澈被迫乞归,不久逝世。尹斗寿也被迫再次下台,西人党再遭重挫。

至此,党争仍旧归于南人党和北人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