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家中养猪的副团长之死 >

第2章

家中养猪的副团长之死-第2章

小说: 家中养猪的副团长之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地向在场施工的负责人发了火:“你敢糊弄我?糊弄得了老百姓的眼睛吗?团党委怎么向老百姓交代?”
最终,这条道路高质量地完成了。
二连饮水工程和危旧住房改造工程的实施,使连队职工群众彻底告别了吃“涝坝水”的历史,并让他们住上了做梦都不敢想的水、暖、电和电视等齐全的红砖房。
有人对郭斌的工作方式持怀疑态度,认为当团级领导干部,在宏观上管理好就行了,不能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老郭则认为,只要是与老百姓利益有关的事,都不能含糊。
力量源于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郭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与老百姓的血肉联系。
一身清白
比起普通百姓,领导干部会更多地面对诱惑和考验。在领导岗位上真正做到固操守节,承受考验,比常人更难。
“考验”二字,力重千钧。
郭斌经得起考验,因为他对老百姓的利益和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他有着比别人更深层次的理解。
郭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生在四川省西充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因家庭困难,高中末读完便回乡务农。
22岁那年,郭斌从家乡来到边境186团,报名参加了沙尔梁水库施工队伍。由于他在工作中有较强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不到半年,便被聘任为水库施工队队长。
在186团工程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郭斌带领上百名从全国各地招募来的民工战严寒、斗酷暑。历时八年,肩扛手撬,人挑马拉,全面完成了从水库主体至引水渠、龙口泄水渠等工程的建设。
从此,186团人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他及他率领的民工队伍,为186团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186团党委决定,将郭斌分配到团场一连任大田班长,同时将施工队伍人员全部留用分配。郭斌由于表现突出,先后被186团党委任命为副连长、连长、供销科副科长、科长等职,曾连续11次被师、团两级评为先进工作者。
无论是作为掌管年流动资金达三、四千万元的供销科负责人,还是作为主管全团工、交、建和流通行业的主要领导,要想“捞”好处,不须吃、拿、卡、要,就有数不清的人主动送上门来。
郭斌常常告诫下属在廉洁自律上不能干“‘粉条泡进开水里’的事儿,让自己直不起腰来”。他用简单朴实又充满哲理的语言,和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连长科长,都是“皇上”。供销科长更是人人垂涎的“肥肉”,每年经过他的手流动的资金高达三、四千万元。有人开玩笑说,郭斌在每笔资金上含糊一个小数点儿,一年也可以弄出好几个万元户来。
当时,郭斌家里十分困难,全家住着50多平方米的危旧房,从老家农村来的父亲双目失明,母亲体弱多病,家属没有工作,两个孩子要上学,投奔他来的亲人一大帮。平时,郭斌狠不得一分钱扳成两半儿用。
但他从没想到要给自己“捞”一分钱。当时正值许多国有流通行业经营者纷纷因经济问题落马的时候,他不但一身清白,还被师党委委以重任。
当上副团长以后,郭斌更加注重严格要求自己。团里上马项目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层层把关,他个人从来不以权干预,经济上的事情更是不插手。
郭斌分管的行业,他必须经常与社会不同层次的人士打交道。作为副团长,他连一件像样的衣物都没有。在团里和连队,他套着几十元一件的夹克衫,脚蹬一双圆口“千层底”布鞋,比普通职工穿得还简朴。出差时在公众场合,不认识的人经常闹出把司机和他身份倒置的笑话。
郭斌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每天的早餐是一个馒头和一碗稀饭,一天生活费顶多10多元钱。到北屯出差,他住宿的招待所房间都是20元以下的,即使到乌鲁木齐出差,他住宿的费用也比规定的标准低得多。
郭斌怕花钱。他每次给家人打电话,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将话说完,常常是家人还没开口说话,手机已经关闭了。
近年来,团场实行办公经费预算管理,郭斌由于业务量太大,每年都要超支上千元,每次到年底结算时他都主动扣除。同事和基层领导得知老郭自动扣除了超支办公经费,也学着他做。
郭斌的弟弟郭炳洪自己买了一辆车在基层一家企业服务期间,因企业不景气亏损倒挂了1万多元的账。这家企业负责人去找团党委替郭炳洪求情适当减免,郭斌得知后,让弟弟一分不少在工资中陆续扣掉了全部倒挂费用。
一次,郭斌为一位哈萨克斯坦客商借了1000元钱解燃眉之急,后来,这位客商非要返还他1000元美金。1000元美金,对于当时每个月只能领到500元生活费的郭斌,相当于妻子喂10头猪的回报。可郭斌说,中国的干部坚决不能干这种事的。当场予以了拒绝。
不平凡的成长经历,使郭斌懂得时时刻刻都要清清白白做人。在老百姓眼里,郭斌就是个在廉政问题上一辈子干干净净的人。
严肃家风
去年9月的一天,郭斌的妻子李正玉在一连一块油葵地地头站了足足20分钟,眼巴巴地看着地里承包户收割剩下的油葵头,最终没下地去捡拾。
家里实在太困难,负担重,老郭鼓励没工作的妻子在家养猪、种菜贴补家用。眼看快入冬了,自留地中的饲草料根本不够几头猪出栏,李正玉第一次想到来捡拾油葵头。走到地头,老郭的嘱咐又让她打消了念头。
老郭经常提醒妻子,团里有规定,职工承包地里的作物没有复收以后,任何人不得私自下地捡拾。作为领导干部家属,一定要带个头。
“做官和做人,都要像‘青石板上摔乌龟’一样,要敢于硬碰硬,才不亏心。”这句话出自郭斌的心。李正玉说,自己最理解老郭用家乡话说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
老郭就是这样做的。即使当了团领导,他还是像一棵永远不会离开大地的大树,枝桠扬得越高,根往泥土里扎得越深,他的根系牢牢地扎在“职工群众”四个字上。
四年前,团党委新班子成立时,几位刚调到团里的常委不相信副团长还养猪。结果到郭斌家中一看,发现圈里猪壮鸡肥,整个院子还长着绿油油的青菜。
作为直接主管团场工、交、建及流通行业的行政领导,想安排几个人的工作,不用吭声,就会有人考虑的。郭斌从来不把老百姓给予的权利用来谋取个人利益。
郭斌当了“团官”,姐姐、姐夫,弟弟、弟媳都来投奔他,希望能找个工作或者承包土地。郭斌说,186团人多地少,职工都没地种,不能违背原则。他鼓励自己的亲人到货场去当装卸工,甚至捡拾废纸壳、废铜烂铁等垃圾维持生计。
副团长的兄弟姐妹去卖苦力,捡垃圾拉不下脸,郭斌亲自装车卸车给他们看。他说:劳动最光荣!有啥子丢人的?
郭斌的父母原来住的危房被拆迁了,弟弟郭炳洪想说服哥哥,借团里危旧住房的政策,一起给老人买套房子。郭斌一口回绝:那不可能!我们父母不是团里的职工,我又管着这一块儿工作,不能违背政策。再说,我也拿不出钱来。
后来,兄弟俩只好凑了2400多元钱,给老人买了套危旧住房。
郭斌愧对父母,只好平时多到老人身边看看。即使这样,住房相隔30多米,一个月也难见几次面。
为了表示歉意,他每年要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来接济他们。
时至今日,他的父母、姐弟都觉得无法原谅他的“绝情”。
当了6年的“团官”,郭斌两个女儿在生活上比普通职工的孩子过得还可怜。孩子在外地上学期间,老郭和妻子每个星期为他们把馒头烤好带到学校,来节省开支。
他在内心知道自己欠着两个女儿的账,但却只给孩子一颗好心,从来不给孩子一个好脸。
小女儿郭雪梅通过努力,参加师公开考试成了团中学一名教师,去年参加全师语文课卷大赛获得第二名后,满以为爸爸会高兴地表扬一番。可他却说,你离第一名还有一段距离呀!
大女儿郭玉梅参加公开竞聘后,几位常委同他商量说,完全可以按照正常程序进入团计财科,他一句话顶了回去:我是副团长,女儿就进团机关不合适。硬是把女儿打发到了基层。
郭斌性格豁达、耿直,为人豪爽。因此,下级和职工群众都喜欢和他来家常,有什么心事也愿意和他沟通交流。
每次和下属出差,凡是生活上的开支,他总是主动付帐,不占一分钱的便宜。向困难职工捐钱、捐物,他都是慷慨解囊,毫不犹豫,率先捐赠,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爱民如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风亮节。
长路相送
 “老郭啊,你给我们修好的自来水,你不是还没喝上一口么……”
 “郭巴斯,我们工作没做好,你可以批评啊?为啥非要甩手离开我们呢……”
2004年11月15日一大早,186团各基层单位的职工群众自发前来向为
他们奉献了一生的郭副团长送行。
偏远边境连队的职工们挂着晶莹的泪霜赶来了;团部许多的个体工商户们自发歇业一天赶来了;远在190多公里外的农十师领导赶来了;当地县委、政府,驻地海关、口岸委、军警部队赶来了;曾经无法理解你埋怨你的群众赶来了……
沿途大街两旁,行人肃立,为你行注目礼。很多职工和临时工,追着灵车,一直跑到墓地。
前来为你送行的一位吉木乃县委领导说,自己在吉木乃县工作了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撕心裂肺的送葬仪式。
你太忙了。仅10月6日到11月12日一个月零六天的时间里,你除了为团里明年的发展出国考察一次外,还曾三次到乌鲁木齐,三次到师部北屯,10多次深入到全团检查工作,出差行程近1万公里。
2004年11月11日,从团里出发,你就感到了身体不适。可是,你却没舍得到医院去看看。13日上午,快速反应的病情使你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在现场的北屯医院专家说,你的离去,与过快的工作频率,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积劳成疾有直接关系。你就这样匆匆忙忙走了。
你在这边境一线奉献了27年之后走了,留下一家四代继续留守在这边境一线,国门之前。你走的那样突然,那样匆忙,甚至没有留下一句话,带着疲劳,带着还没实现的理想,走完了49岁的人生……
186团干部群众时至今日,还不相信你就真的这样悄无声息地突然走了。很多在外出差的人们,回来看着为你送行的录像泣不成声,至今,人们还自发地到墓地去看你。
前几天,你不是刚从国外考察项目回来,还在186团边贸货场院内勾划出境贸易、旅游购物的前景么?
前几天,你不是还深入到各个连队查看了解今年因特大冰雹灾害造成绝收职工家庭的取暖过冬情况么?
前几天,你不是还来到驻地边防军营哨所,了解询问战士们水、暖、电供应保障是否正常么?
前几天,你不是还给老人买回了一大块排骨,说等闲下来好好陪陪他们逛逛团部的街道么?
前几天,你不是还给妻子说,自己做官清清白白,无愧于全团父老乡亲,让她尽管放心么?
前几天,你不是还鼓励两个女儿要加倍努力,干什么工作都要争第一么?
谁会想到,一贯为别人着想的你离去,让多少人彻夜难眠,多少人泪飞如雨!谁会想到,一棵生命的大树就这样倒下!
别说其他人想不到,连你自己都不会想到,这不知疲倦地劳累,一转眼就变成死神。你已与曾经朝夕相处的人们天人永隔……
人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啊,天若无情,为什么让你这样的好人来到人间?天若有情,为什么天不假寿,让你过早地离开人间!
天府之国生育了你,中哈边境养育了你。父老乡亲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尽管你生前低调宣传,但是,你做过的一切,全团父老乡亲都记在心里!
哪里有比职工群众口头流传得更久的历史?哪里有比百姓心头更坚固的丰碑?你活得辛苦而操劳,你活得清白而坦荡。你活得值啊,你留给了职工群众一个领导干部无愧于天地、无愧于黎民的身影!
老郭,你让人们记住了:天地之间,曾经有过你这样无愧于国门,无愧于中哈边境这片热土,无愧于186团父老乡亲的共产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