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戴望舒诗选 >

第3章

戴望舒诗选-第3章

小说: 戴望舒诗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那迟迟寂寂的时间,
  而那每一个迟迟寂寂的时间,
  是将重重地载着无量的怅惜的。
  而在我坚而冷的圈椅中,在日暮,
  我将看见,在我昏花的眼前
  飘过那些模糊的暗淡的影子;
  一片娇柔的微笑,一只纤纤的手,
  几双燃着火焰的眼睛,
  或是几点耀着珠光的眼泪。
  是的,我将记不清楚了:
  在我耳边低声软语着
  “在最适当的地方放你的嘴唇”的,
  是那樱花一般的樱子吗?
  那是茹丽萏吗,飘着懒倦的眼!   
 
 



 独自的时候
  房里曾充满过清朗的笑声,
  正如花园里充满过百合或素馨,
  人在满积着梦的灰尘中抽烟,
  沉想着凋残了的音乐。
  在心头飘来飘去的是什么啊,
  像白云一样的无定,像白云一样的沉郁?
  而且要对它说话也是徒然的,
  正如人徒然向白云说话一样。
  幽暗的房里耀着的只有光泽的木器,
  独语着的烟斗也黯然缄默,
  人在尘雾的空间描摩着白润的裸体
  和烧着人的火一样的眼睛。
  为自己悲哀和为别人悲哀是同样的事,
  虽然自己的梦是和别人的不同,
  但是我知道今天我是流过眼泪,
  而从外边,寂静是悄悄地进来。   
 
 



 见毋忘我花
  为你开的,
  为我开的毋忘我花,
  为了你的怀念,
  为了我的怀念,
  它在陌生的太阳下,
  陌生的树林间,
  谦卑地,悒郁地开着。
  在僻静的一隅,
  它为你向我说话,
  它为我向你说话;
  它重数我们用凝望
  远方潮润的眼睛,
  在沉默中所说的话,
  而它的语言又是
  像我们的眼一样沉默。
  开着吧,永远开着吧,
  挂虑我们的小小的青色的花。   
 
 



 古意答客问
  孤心逐浮云之炫烨的卷舒,
  惯看青空的眼喜侵阈的青芜。
  你问我的欢乐何在?
  窗头明月枕边书。
  侵晨看岗踯躅于山巅,
  入夜听风琐语于花间。
  你问我的灵魂安息于何处?
  看那袅绕地,袅绕地升上去的炊烟。
  渴饮露,饥餐英;
  鹿守我的梦,鸟祝我的醒。
  你问我可有人间世的挂虑?
  听那消沉下去的百代之过客的跫音。    
 
 



 深闭的园子
  五月的园子
  已花繁叶满了,
  浓荫里却静无鸟喧。
  小径已铺满苔藓,
  而篱门的锁也锈了——
  主人却在迢遥的太阳下。
  在迢遥的太阳下,
  也有璀灿的园林吗?
  陌生人在篱边探首,
  空想着天外的主人。    
 
 



 寒风中闻雀声
  枯枝在寒风里悲叹,
  死叶在大道上萎残;
  雀儿在高唱薤露歌,
  一半儿是自伤自感。
  大道上是寂寞凄清,
  高楼上是悄悄无声,
  只有那孤零的雀儿,
  伴着孤零的少年人。
  寒风已吹老了树叶,
  更吹老少年的华鬓,
  又复在他的愁怀里,
  将一丝的温馨吹尽。
  唱啊,同情的雀儿,
  唱破我芬芳的梦境;
  吹罢,无情的风儿,
  吹断我飘摇的微命。    
 
 



 流浪人的夜歌
  残月是已死美人,
  在山头哭泣嘤嘤,
  哭她细弱的魂灵。
  怪枭在幽谷悲鸣,
  饥狼在嘲笑声声,
  在那莽莽的荒坟。
  此地黑暗的占领,
  恐怖在统治人群,
  幽夜茫茫地不明。
  来到此地泪盈盈,
  我是飘泊的狐身,
  我要与残月同沉。    
 
 



 对于天的怀乡病
  怀乡病,怀乡病,
  这或许是一切
  有一张有些忧郁的脸,
  一颗悲哀的心,
  而且老是缄默着,
  还抽着一枝烟斗的
  人们的生涯吧。
  怀乡病,哦,我啊,
  我也许是这类人之一吧,
  我呢,我渴望着回返
  到那个天,到那个如此青的天,
  在那里我可以生活又死灭,
  像在母亲的怀里,
  一个孩子欢笑又啼泣。
  我啊,我是一个怀乡病者
  对于天的,对于那如此青的天的;
  那里,我是可以安憩地睡眠,
  没有半边头风,没有不眠之夜,
  没有心的一切的烦恼,
  这心,它,已不是属于我的,
  而有人已把它抛弃了,
  像人们抛弃了敝舄一样。 
 
 



 在天晴了的时候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无题
  说的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的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起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若有人问起我的烦忧,
  说的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的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附录:
戴望舒的现代派诗
 
  作者:闫玮 张同检  转贴自:新编现代文学  

  新月派衰微之后,诗坛上兴起了现代派的诗。现代派得名于《现代》杂志,并因他们以〃现代〃为标榜。该刊编者施蛰存在《又关于本刊中的诗》中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诗形〃。他们的诗是20年代象征派诗的发展。他们不等同新月派的格律诗主张,强调形式的自由,不讲究整齐和押韵,同时注重意象的显现,诗意朦胧、晦涩。《现代》的另一编者苏汶说:〃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底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所以诗的〃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蔽自己之间〃(杜衡:《望舒草·序》现代书局,1933年8月出版)。

  戴望舒(1905-1950)就是现代派中的代表诗人。他1905年3月5日出生于西子湖畔的一个小康之家,母亲卓佩其出身于书香门第,给了望舒很好的启蒙教育。1923年,他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系。在此之后,他翻译了威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一起创办了《文学工场》。在这期间,戴望舒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为了表达他深沉的爱情,戴望舒用充满忧郁的诗来表达他的感受。

  1929年4月1日,戴望舒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优美、哀感、惆怅、朦胧,富有一种音乐似的美,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戴望舒也一时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3年,戴望舒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他不断用《路上小语》、《夜》、《独自的时候》、《到我这里来》向他心爱的姑娘表白自己的心迹,泣诉深沉的爱情。

  为了得到他心上人的爱情,戴望舒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并发表大量诗作,成为中国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避居香港,在香港,他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斗争,成为一名活跃的抗日文艺战士,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宣传抗日。

  1941年底,戴望舒被日本侵略者抓获入狱。在狱中,戴望舒并没有退却,在儿女情长和抗日救国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后经叶灵凤保释出狱。

  1949年3月,戴望舒回到北平;6月,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处从事法文翻译工作。同时,戴望舒还翻译了大量诗歌和30余部外国文学作品。

  在长期的斗争生活和不幸的婚姻生活中,戴望舒患了哮喘病,可他仍忘我地工作着,1950年2月28日,他带着对祖国的无限依恋,带着对自身生活的无数遗憾,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戴望舒的诗集创作,大致以抗敌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922年算起,到1937年止。这一时期,诗人在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的基础上,接受了法国象征派诗的影响,借鉴与改造其艺术形式,用来表现个人的寂寞和感伤情绪,隐秘、朦胧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特色。而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旧锦囊〃阶段

  生活在杏花春雨的戴望舒,17岁就开始练习写作了。这时留下的作品现在能读到的仅有十二首(诗集《我的记忆》中的〃旧锦囊〃部分)。由于这位敏感的诗人一开始就患上了感伤主义的时代病,也接受过欧美消极浪漫主义的思想,崇尚表现诗人自我和内心生活,诗中充满了自怨自哀和无病呻吟的情调。如〃为了如今惟恐有愁和苦/朝朝的难遣难排,/恐惧以后无欢日,/愈觉得旧时难再〃(《可知》),〃欢乐只是一个梦,/孤苦却待我生挨!/我暗地把泪珠哽咽,/我又生了一天!〃(《生涯》)但从中也可看出,这一阶段的诗歌较注重词藻的色彩美,具有西方唯美主义的倾向。在诗体方面,也进行了多样的探索,有格律和半格律的自由诗,注重诗行的匀称和诗的韵律。语言上受古典诗词的影响,但又运用了现代的口语,清新纯净。

  2、〃雨巷〃阶段

  1925年戴望舒转到震旦大学研习法文,这使他有机会通过法文直接阅读威尔仑、古尔蒙、耶麦等象征派诗人的作品。象征派诗人重视运用象征、暗示手法,借鲜明意象来表达诗人隐秘的内心情绪等特点,与他的艺术个性非常接近,因而开始将其艺术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来,与此同时,前期新月派的诗人们正在积极地提倡建立格律诗,当时不少诗人正热衷于把旧诗平仄规律应用于新诗,甚至致力于旧诗形象、意境在新诗中的再现,这也给予他一定影响。1928年发表的《雨巷》就明显受到法国象征派和中期新月派的影响,标志着他的诗歌艺术渐趋成熟。

  3、〃我的记忆〃阶段

  《雨巷》引起巨大的反响之后,戴望舒并没有继续沿着〃雨巷〃走下去。西方象征派诗人勇于反抗传统的形式以及敢于标新立异的革新精神给了他极大的启示,他毅然抛弃了诗歌表面的韵律和格律,而是去追求内在的诗情、内在的节奏和神韵,他开始认识到〃诗不能借重音乐〃,因为〃韵和整齐的字句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滞的、表面的旧规律,就和把自己的足去穿别人的鞋子一样〃(杜衡《望舒草·序》)。于是,他一反过去对音乐美的追求,在《雨巷》写成数月以后,创作了与以前作品风格迥异的《我的记忆》。卞之琳对他这阶段的诗歌语言、形式、风格追求做过这样的概括:〃在亲切的日常生活调子里舒卷自如,敏锐,精确,而又不失它的风姿,有节制的潇洒和有功力的淳朴〃(《戴望舒诗集》序)。《我的记忆》纯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选取了大量生活中最常见的意象:烟卷、笔杆、酒瓶等等,从而形成亲切感;全诗的语调也是平静,不动声色,确实是一种〃有节制的潇洒〃。《印象》一诗以真挚的感情作骨子,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是飘落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真珠,/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既是听觉视觉意象的叠加,又是具象与抽象的融合。〃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又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是〃人〃感觉中的〃自然〃,是追随〃自然〃的〃人〃。可见,从《我的记忆》起,一种舒卷自如的自由诗体便成为戴望舒得心应手的形式。这种诗体形式是在充分吸取中国古典诗词的营养,又大胆借鉴西方诗歌艺术优点的基础上揉合而成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无韵自由诗的成熟。

  后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