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精神病人看到了世界真相:把你的命交给我 >

第6章

精神病人看到了世界真相:把你的命交给我-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舒星妤点头:“哪怕是和我在约会的时候,他也时常长时间地走神发呆。说老实话,那时我对自己还挺自信的,他这个样子,让我有点挫败。有的时候,他会有异常的举动。比如在过马路的时候,他会突然冲出去,有一次车就急刹在他跟前,我都吓死了,他却像没事人一样。我和他一起坐火车回上海,在站台上等车时,我就瞧着他紧贴着铁轨,眼睛总往下看,像是随时都要跳下去。总之那样的情形还有很多,感觉他一点都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但是渐渐地就好了,只是我和他刚认识时那十天左右特别厉害,后来就再没有这种情况了。
  “我总是觉得,他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试探着问过几次,他却讳莫如深,我也就算了,两个人之间,总要留些余地的。他再也没有出现过当年的情况,相反地,倒变得非常重视身体保养,很惜命。大概结婚五年时,有一次他喝醉酒回来,说如果不是遇到我,就没有今天的他了,谢谢我帮他挣脱出来。我要再详细问,他却睡过去了,只断断续续梦话一样说了些很含糊的词,我能听清的,就是精神病院。好像是件和精神病院有关系的事情。第二天他醒过来,就绝口不提了。”
  “难道他住过精神病院?”
  舒星妤摇摇头说:“不知道,我也没有在私底下做过什么调查,我想着,有些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只要不影响现在的生活,不必深究。”
  “精神病院?”我念了几遍,问,“是哪家精神病院他说了吗?”
  “应该是当地的吧,武夷山市的。具体哪家我不清楚。”
  我记在心里,然后正式告辞。离开时我告诉舒星妤,我会尽力去查,但到底谜团能不能解开,我也不能保证。她说当然。
  回上海的火车上,我拿出那本记事簿。阳传良曾经和我提过他有这么个小本子,里面记录的,果然就是那些历史上难解的谜团,记载和考古发现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其中大多他都和我提过,但是本子上记得更详细,出自何处,又有哪些其他史籍的记载可供佐证等。但是和他的自杀,看起来并无关系。
  我一页页向后翻,看到过半的时候,却见到有一页下沿上写了两行小字,似是阳传良在写的时候突发奇想,随手记下的。却又用笔画去了,画得并不彻底,仍能看清写的是什么内容。
  一看清楚,我的心就“突”地一跳。
  凡此种种,忍不住有异想冒出来,难不成“过去”也和“未来”一样,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不断地变化,有许多的“过去”?唯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对于历史,有着多种不同的记载。
  历史不是固定的,过去在不停地变化!
  不仅是心脏猛跳,这两句话像是有种奇异的魔力,让我整个人的神智都像被冲城撞木迎面撞上,摇来晃去,许久才镇定下来。
  但是怎么可能,这是不可能的呀。过去怎么能变呢?简直荒谬,不合常理,不合逻辑,不合……
  我在心里念叨了一番,明知道这只是阳传良毫无根据的突发奇想,连他自己都觉得太过荒谬而画掉了。但这两行字仍在我心里,迟迟萦绕不去。
  只是发这奇想的人已经死去,无从和他探讨。而且这个奇想,也看不出任何和他的自杀有关的地方,所以被我强压在心里,不再去理会。
  回到上海的当晚,我把阳传良自杀的所有信息都梳理了一遍。不告而别、缺失的半天、满腹心事到最后跳崖身亡,蹊跷的地方是明摆着的,但线头却藏得很深,现在还拎不出来。我又换了个角度,假设自己是杨展,想要害阳传良,该从什么方面下手。

第三章 变化的历史(7)
会不会是催眠呢,深度催眠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难,如果下达的指令会危及生命,通常被催眠的人潜意识里会抵抗的。能催眠催到让人去死的,我知道有,但杨展能请得动?而且杨展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请催眠师对人下达自杀指令!哪个催眠大师犯得着做这种事情!
  药物作用呢,有些精神类药物服用过量,可以导致人郁郁寡欢,甚至有自杀倾向。但是法医尸检并没有这方面的发现,而且就算是吃了药想自杀,也会留下遗书之类,至少会给妻子或其他的密友一个电话吧。
  要么……哪种超自然力量?
  我连忙让自己打住,这太不靠谱了。
  现在掌握的有效信息太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推断,基本都是无效的。
  必须要多些线索。阳传良这头,已经没多少可查的了。但假定两宗自杀之间有关联,那我就不妨从调查杨展的自杀入手。他可不像阳传良一样,自杀前失踪数天,自杀当时无人看见。他为什么要自杀,总有人知道吧。
  我错了。我托了关系,找到负责杨展自杀案的刑警,这才知道,杨展的自杀原因,依然没有头绪。而且杨展无妻无子,母亲得了老年痴呆住在养老院里,没人盯着警方找自杀原因。这宗案子里,警方的精力是放在杨展持枪劫持人质上,而不是之后杨展的自杀。比如花了工夫去查枪的来源,结果端掉了福建一个以造黑枪为生的村子。而这个案子,本来该是个大花边,媒体追炒的热点,太劲爆了。其实却没翻起多少浪花,因为当日的受害者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竭力地把事情压了下去,比如李校长,虽然因此而入狱,但背后的大学依然做了许多工作来消除影响,否则会对该大学的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打击。
  “我觉得,杨展是心里对这些人的恨积累到了无法再忍的程度,一下子爆发出来,做出这样耸人听闻的事情,然后又不愿接受法律制裁而自杀的。”查案的刑警这样对我说。
  但我不相信这么简单。作为经历了那晚事情的人,我感觉杨展的肚子里,藏了很多东西。
  通过那位刑警,我找到了络腮胡,就是被杨展蒙骗,帮他演了一场劫匪戏的演员。他们也是被杨展蒙骗的,不能算是同伙,所以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拘留调查,最后还是放了出来。
  这人叫黄良,是个野路子的表演艺校毕业生。十多年前,演艺明星产业渐成气候时,一窝蜂地有许多的表演艺校涌出来。读几年出来,基本是没有文凭的,说到教学质量,用良莠不齐来形容还是轻的。从那里头出来的人每年一大批一大批的,可哪有那么多的正式上镜机会,别说他们,连正规中戏上戏北电的学生,也有接不到活转行的。用行话说,就是想被潜规则,也得有机会站到导演、制片跟前不是。所以这些小艺校表演班的,出来能进草台班子走走穴算是不错的了,更多的,是在夜总会里兼着一份小姐的差等机会,等着等着,也就彻底沉沦下去了。
  相比有姿色的女生,男生的机会就更少了,多数只能候在电影厂门口等群众演员的机会。黄良就这么度过了十年,后来觉得年纪开始大了,再等下去实在是没有出路,就和几个同病相怜的,一起组了个表演工作室,教人表演。收费不高,倒也有点生意,至少比等在电影厂门口强些。
  那位刑警很够意思,怕我约不出黄良,帮我打了个电话给他。所以黄良见到我的时候神色不宁,问一句答一句,非常配合。

第三章 变化的历史(8)
去了络腮胡,他看起来比那晚年轻许多,也就和我相仿的年纪。浓眉高鼻,算是长相英俊的了。
  “这件事情,我完完全全是个被扯进来的局外人。我怎么知道他会干出这样的事情,他设计好剧本,我们照着演就是。我只当他是又要搞个恶作剧,哪里想得到他来真的。”黄良一个劲地帮自己辩白,生怕我是来采访的,把他在报道里写得很负面。哦对了,我的确是以采访的名义来找他的。
  “又要搞恶作剧?你是说,他从前搞过?”
  黄良一愣,连忙摇头:“没有没有,我是说,我们之前也接过类似的业务,设计场景来作弄别人。”
  我深望他一眼,他咧嘴冲我笑。
  我不信他是口误,但黄良一口咬定他和杨展就有过这么一次合作,是杨展看到他们的招生广告,主动找上门来的。
  “就是这样了,我已经把事情经过全都讲了,剩下的,当晚你也在现场,也该都瞧见了。我对警察也是这么说的,没什么好隐瞒的,我也是上了当,也是受害人啊。说好了五十万,先付了十万定金,回头再付四十万。我是看在钱的分上答应做的,现在倒好,我到哪里去收尾款,还惹了一身的腥,差点吃官司。早知道这样,说什么也不会来蹚这浑水。”
  黄良翻来覆去吐苦水,把自己和杨展撇得一干二净。我觉得再问不出什么,只好结束谈话。起身离开的瞬间,我发现他的瞳孔忽然放大,这是绷紧的神经一下子放松的表现。
  他果然有什么瞒着没说。
  如果他和杨展还有过交集,是为了什么呢?
  “对了,你见过阳传良吗?”
  他低下头看表,然后才抬起头问:“啊,什么,谁?”
  “没什么。”我耸耸肩,“也许还会找你了解情况,到时候再通过赵警官找你吧。”
  “哦,你直接找我就行,知无不言,知无不言。”他伸出手来,和我一握。
  手心微汗。
  黄良之后,我接下来的访问对象是杨展的同事。杨展独自居住,最熟悉他的,就是同系的教授和实验室里的同事及助手了。我绝不相信一个人会毫无端倪地自杀,就算是精神问题,也必然会有先兆,区别只在于身边人有没有注意到罢了。
  如果我能了解杨展自杀的原因,也许就抓住了阳传良自杀的隐藏线头。
  其实我本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因为杨展和其同事之间的关系,要比阳传良和同事间的关系淡,这是两人不同性格决定的。既然阳传良的同事没有觉察出先兆,多半杨展的同事也不会。
  结果让我惊喜。
  在杨展自杀前,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或者也可以说是同一件。
  其一是我在访问所有的人时都提到的。三月二十二日下午,我收到请柬的四天前,杨展在为大一新生讲述量子物理的基础课时,上到一半,突然离开。没有人找也不是接了电话,而是讲着讲着,一下子停住,呆站了半分钟,然后发出怪异的大笑,扭头离开了教室。此后直到他自杀当天,凡是他的课全都请假,再没上过一堂。
  其二是杨展的助教,他带的博士生张芳告诉我的。二十二日上午,她从物理楼一楼的收信处帮杨展拿了一封信。她和杨展的关系算是很熟的了,在把信递给杨展的时候,就半开玩笑地说了句:“杨老师,这儿有封从精神病院来的信呢。”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张芳瞥了眼信封,这是单位统一印制的信封,所以在信封的右下角有单位名称,是一家精神病院。
  没想到杨展听了这话,眼瞧着信封,脸色就不对起来。
  张芳知道自己肯定是说错了话,也不敢再问为什么。杨展对着信封发了会儿呆,撕开信封,里面是封长信,先前张芳把信拿上来的时候,就觉得里面鼓鼓囊囊的。杨展看着信,表情更加古怪,眉毛越挑越高,仿佛信里写着让他非常惊讶的内容。
  张芳觉得自己不合适再待下去,就悄悄地出了办公室。一整个上午,杨展就再没出过办公室,中午张芳经过的时候,从半掩的门往里看了眼,见杨展依然在捏着信纸发呆。然后到了下午,就出了杨展课上到一半戛然而止这件事。
  “你记得那是所什么精神病院吗?”我提拎着一颗心问。
  “武夷山市精神病院。”张芳很肯定地说,“我都不知道,还有个武夷山市呢。”
  四个半小时后,我坐上了开往武夷山的火车。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一个人的精神病院(1)
白森森的一截,不是手套,而是手。确切地说,我最初看见的是一截指骨,现在用树枝拨了一阵,一副完整的手掌骨骼出现在我眼前。手很小,应该属于孩童,看不见脑袋及身体其他的部位,想必是埋在了更深处。在这样一处荒凉无人的精神病院里,久旱成泽的水塘中,出现了一具白骨。
  清晨五时五十三分,我浑身酸痛地从充满了隔夜味道的火车车厢里钻出来,站台上空气湿润,有泥土味,肯定还混着其他什么味道,但闻着就是比车里干净。
  雾气蒙蒙,水泥地湿漉漉的,不知是露水还是半小时前下过细雨,更有许多地方泛着油光。相比上海南站的窗明几净,这里更让我有真实感。
  几十名头戴同款遮阳帽的旅客从我两侧走过,没入前方的地道里。我跟着他们,走出火车站。
  游客们很快被举着旗子的导游接走,只剩了包括我在内寥寥几个散客。武夷山市到武夷山景区还有十多公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