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

第12章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第12章

小说: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说明东汉初年佛教已正式传入中国。

东汉时期,人们对佛教还没有多少认识,当时只是当做神仙方术家宣传的一种道术来信奉,而且信奉的人不多,影响甚小。

到了魏晋,尤其是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天竺的各种佛教流派,大都已传人中国。佛教典籍,也被大量翻译过来。仅魏晋时期即先后译经702部,1493卷。南北各地广修佛寺,佛教信徒人数大增。南朝梁武帝时,仅建康一地就有寺院500多所,僧尼10多万人。北朝的北魏末年,全境所建寺庙,竟达3万多所,从人数说“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南北朝佛教的空前兴旺景象,于此可见一斑。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兴盛,确实与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分不开,如北朝前秦的苻坚,后秦的婉兴,北魏的文成帝,南朝的宋明帝、梁武帝、陈后主等,莫不崇敬佛法,尊礼高僧,对于佛教,从政治上保护,从经济上支持。南齐宰相竟陵王萧子良,为僧众设斋,亲自给他们端水送饭。梁武帝时定佛教为国教。他本人几次到同泰寺舍身去做“寺奴”。然后每次又由群臣筹集一万万钱或两万万钱的巨款把他赎回来。他们这些行动,抬高了佛教的地位。

在封建统治者的扶植下,佛教的影响空前扩大,其政治势力和经济力量也就随着增长起来。寺院力量的壮大,既是佛教空前发展的产物,也反过来为佛教的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2。玄武门之变

李渊得知太子要与庆州的杨文干一起谋反,便命令司农卿宇文颖去庆州召回杨文干。李元吉却叮嘱宇文颖,告诉杨文干实情,不要来仁智宫。

杨文干知道实情以后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造反吧!”他带领人马突然袭击宁州今陕西宁县,一举成功。李世民率兵来讨伐,叛军士兵吓得一哄而散,有几位叛军将领把杨文干杀了,向李世民报功,宇文颖被活捉。

李世民在宁州讨伐杨文干时,长安城内,尹德妃和张婕妤、李元吉轮番在李渊面前说李建成的好话,裴寂和封德彝也为李建成讲情。李渊的特点是耳朵根软,于是改变废太子的主意,把李建成释放,仍驻守京师。立李世民为太子之事,也不再提。

表面上,兄弟三人还很和睦,可背后,李建成时时想除掉李世民。

有一回,李渊外出狩猎,由三个儿子陪同,李建成有一匹烈马,虽然跑得快,却有个致命的弱点:前腿软,在奔跑当中会突然跌倒,李建成让李世民骑着这匹马追猎。

李世民不知这匹马的毛病,骑上去打马追赶一只鹿。这马速度超群,比鹿还快。眼看就要追上鹿时,马失前蹄,李世民狩不及防,从马背上翻下,说时迟,那时快,李世民一个前空翻,稳稳站在地上!

李世民是聪明人,马上明白大哥要用这匹马来暗害他。

但是,李世民不在乎,因为,这几年东征北讨,他多数时间是在马背上,练就一套骑马的本领。所以,他又翻身上马,继续奔跑。连续掉了三次,没碰破一点儿皮!

李世民把马交还给李建成的侍卫,对站在一边的宇文士及说:“想用马暗害我,可惜生死有命,枉费心机!”。

李世民有意让李建成听到这句话,以起到警告的作用,然而,李建成却将这句话篡改成“李世民有天子命,将来要当皇帝,不能随便就死了”,让尹德妃和张婕妤在李渊面前吹风。李渊一听,很生气地对李世民说:“你想做天子,我还没死呢,也太着急了吧!”。

李世民一听,就猜出是嫔妃在父亲面前说了坏话,也不辩解,摘下王冠,让父皇派人调查,如真说过此话,甘愿受死。

李渊还要训斥李世民,中书令封德彝急忙进来,说突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联合起来,进攻豳州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

李渊吃了一惊,想一想,还得二儿子李世民率兵去打突厥。

于是换成笑脸,给李世民戴上王冠,让他以国家为重,带上李元吉去讨伐突厥。李世民一行来到豳州,与突厥对阵。李世民决定只带百名骑兵出阵与突厥数万大军对话,让李元吉一同去。李元吉吓得直往后退,说:“敌人这么多,怎能轻易出阵呢?万一失利,后悔就来不及了!”。

李世民笑了笑,说:“那你就在这里等我的好消息吧!”。

李世民来到突厥阵前,与颉利可汉、突利可汗对话。他胸有成竹,因为了解两位可汗的情况,也知道他们之间存在矛盾,所以,据理阐明利害,认为以和为贵,句句话说到突利可汗的心里,加上逢连雨天,不宜交战,突利可汗便让叔叔思摩到唐营议和,并表示愿同李世民结为兄弟,于是,突利可汗撤兵而回。

颉利可汗见突利可汗收兵,觉得自己力量太弱,打也赢不了,也只好退兵。

豳州退敌兵,李世民不伤一兵一卒,不用一枪一刀,仅凭一番话,就达到目的,其智其勇,非一般人能比,使朝廷上下的人无不为之叹服!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的一天,李建成请李世民到东宫喝酒,几杯酒下肚,李世民突然肚子剧痛,回到自己住的西宫以后,吐起了血。御医给他服了药,才渐渐好了。

李渊得到消息,猜想是大儿对二儿下了毒手。尽管如此,仍然不忍心废掉太子,又不想让二儿再受伤害,想了一个他自认为两全其美的办法:派李世民去洛阳,管理陕州以东的州郡。李世民觉得这样也不错,就答应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紧张,认为让李世民去洛阳是放虎归山,便找一些大臣向皇帝上书,说李世民去洛阳不会回来,有分裂国家的危险。李渊一听觉得有理,再次出尔反尔。

李建成、李元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拉拢李世民手下的亲信将领。首先看好尉迟敬德,李建成派心腹送给敬德一车金银珠宝,说明来意,尉迟敬德说:“秦王对我有再生之恩,敬德当以身相报,若贪财而对秦王存有二心,那就是见利忘义之人。这种人对太子殿下又有什么用呢?”。

尉迟敬德拒收金银,送走来使,便向李世民报告了。李世民说:“将军从今以后要处处留神,他们不会饶过你的!”。

果然,当天晚上就有刺客来到尉迟敬德住处,但见房门大开,知有防备,吓得没敢进屋就跑了。

暗的不行,就来明的,李建成在皇帝面前诬告尉迟敬德,给关进监狱,准备杀害,李世民在父皇面前慷慨陈词,历数尉迟敬德的功劳,李渊只好把他放了。

李建成想扫除李世民及其亲信,达到冲刺阶段。各种手法一起使用。收买这一招失灵后,并不气馁,又向皇帝密告李世民的天策府谋士房玄龄、杜如晦行为不轨,逐出天策府;派李世民部下大将程咬金去康州今广东省德庆任刺史。

程咬金虽是武将,却也粗中有细,看出问题,他对李世民说:“我至死不去康州,要保护大王。大王的羽翼一旦除尽,就该谋害大王了,请大王尽早决断!”。

李世民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召集天策府文官武将商讨对策。

这时,边境传来消息,突厥又来入侵,李建成荐举李元吉率兵出征,并调李世民部下尉迟敬德、程咬金、秦琼等大将随征。

这天夜里,东宫官员王向李世民报告,太子建成准备在昆明池为齐王李元吉饯行,请秦王参加,趁此机会谋杀;同时将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大将一齐杀掉。

李世民将此事告诉李渊,李渊要第二天亲自审问,让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同时参加。

李世民一次次地忍让,达到了极限。现在不仅是个人生死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唐朝江山将来落在谁手、向何处发展的大问题,他决定狠下心来反击了。

当天深夜,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将士埋伏在玄武门下。天刚蒙蒙亮,李建成和李元吉骑着马进宫,觉得四周情形与往日不同,李建成回马要走,李世民从墙后出来招呼他。李元吉做贼心虚,想先下手为强,摘弓搭箭,射李世民。可是,李元吉连发三箭,箭箭射空。

李世民不再迟疑,对准李元吉拉满了弓,李建成见状高喊:

“四弟小心……”话未说完,李世民射出的狼牙箭直奔他而来,李建成猝不及防,咽喉中箭,从马上掉下身亡。

与此同时,喊声四起,尉迟敬德率领70名骑兵如从天降。李元吉打马便跑,尉迟敬德张弓一箭,射中他后心,当场毙命。

这就是着名的玄武门事变。李渊知道消息,也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形下,只好立李世民为太子了。

李世民手下的部将,怕有后患,便同时将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们全部杀了。

魏征是李建成所在东宫的官员,经常给李建成出谋划策,此时被抓到李世民面前,将领们准备让李世民审问完然后杀掉。魏征在李世民面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李世民佩服他的胆略和才能,没有杀他,而且还让他在东宫做官;对前东宫和李元吉齐王府的官员都不追问,使这些官员感激涕零。

此时唐朝大权已掌握在新太子李世民手中。李渊于当年八月,主动传位给李世民,李世民推辞不过,只好同意。于是,在东宫显德殿举行交接仪式之后,李世民即位当了皇帝,即唐太宗。李渊被尊为太上皇。

李世民是年28岁,改元贞观,次年为贞观元年。从此,唐朝开始了兴旺发达的历史。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33。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改年号为贞观。太宗总结历代王朝兴衰弱的经验教训,虚心听取臣下意见,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政治较为清明,民族团结和睦,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人们称唐太宗在位时的清明统治为“贞观之治”。

多年的内乱使就会经济凋敝,土地大量荒芜,人口流失严重。为了恢复发展,太宗实行“抚民以静”的政策,休养生息。

他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他还改进了隋代的仓储制度,在京师设太仓,各州县建立社仓和常平仓,储粮备荒;为了发展生产,还奖励婚嫁生育、兴修水利工程等。

为巩固国家统一,太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权机构上,太宗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因此中央官制中的相权较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减少了中央政令的疏误。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太宗重视官员的培养与选拔,大力发展与健全科举制;注重官员的质量,精简政府机构;并制定宽简的《唐律》,废除苛法酷刑,实行严格的死刑复核制度,严以执法,宽仁慎刑。《唐律》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对亚洲很多国家产生过影响。唐太宗又改幕府兵制度,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唐太宗特别重视人才和善于用人。为求贤纳才,他增设科举考试的科目,鼓励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还要求大臣们注意选拔人才,做到外不避仇、内不避亲。太宗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因此不拘关系的亲疏和资格深浅,广招贤才。他任用原东宫旧属魏征、韦挺等人,不记旧怨;又任用出身寒微的人,如提拔农民出身的士兵薛仁贵为将军。唐太宗用人能够舍短取长,知人善任。大臣房玄龄不善于理狱而长于谋略,杜如晦短于处理琐事而长于临机决断,太宗使他们各得其所,人称“房谋杜断”。贞观时期君臣的纳谏和直谏是历史少见的良好政治风气。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阵纳,从谏如流,大臣们大多能直言极谏。魏征就以犯颜直谏而名垂青史。他向太宗进谏二百多件事情,常提醒太宗居安思危。太宗曾准备征发不满18岁的中男当兵,敕令已下,魏征就是不肯签署。太宗大怒,魏征毫不畏惧,据理力争,认为太宗不讲信用,不按制度规定的年龄征兵。太宗被说服,还赐他一个金瓮。魏征病逝后,太宗痛感失去了一面知得失的镜子。

唐太宗偃武修文,提倡儒学和文化。他尊儒崇经,规定在长安专门设立孔子庙堂,并下令全国建孔子庙,对其他文化学术也采取兼容并蓄政策。唐代的各种艺术因此繁荣昌盛,四方学者也云集长安,日本、百济等都遣子弟来唐。唐太宗又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成了“胡越一家”的盛况,唐太宗因此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在世界的东方出现了一个国力强盛的唐朝帝国。

唐太宗和他的文臣武将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贞观之治也成为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34。玄奘西行历险

中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主要描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