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孩到男人-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清问梅梅:“你同意周沐去当兵?他这一去可是要好几年回不来的。”
“只要周沐过得开心快乐又有所追求,我愿意。”
周清沉呤片刻,说:“好吧,梅梅,你对周沐说,他要保证一定考上军校,我同意他去当兵。”
周沐听了,欣喜若狂,他大笑大叫着,抱住梅梅又亲又吻的。。。。。。
周清夫妇俩会心的笑了。
周清稍微活动活动,周沐当兵的事便有了着落。出发那天,亲朋好友一大堆人去为周沐送行,场面非常之感人。
周沐去了大西北,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第153节:毁灭记
谁也没有事先提出,潜意识里的默契,两人都有了到校园附近租房子一起生活的意愿。因此,当小聪说他已经租好一个房间时,华玲玲没有说什么,只好娇羞的笑,笑得那么的灿烂。
以同样的理由说服亲人……………高三了,学习紧,没有时间回家。那天晚上,两人各带自己的东西于小屋里相会,四目交接,会心而笑。
高中学生同居,在安城并非新鲜事,早几年前,即大有人为,后来渐成风气。如今,同居之风已遍及各大小中学,人们见惯不怪,不以为意。因此,安城一中周边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许多小巧玲珑浪漫朦胧的成人用品商店,而且生意好得不得了。
付小聪和华玲玲并没有沉迷情欲荒芜学业,爱情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畅想着美好的未来。他们已经立定了共同的目标:南开大学。华玲玲充分展现了她的秀丽的书法,用毛笔写一横幅张挂于书桌的正方,道是:南开大学,我们梦的希望;我们希望的摇篮!他们的进取精神也带动了罗友,罗友也下定决心向南开大学进军。因此,几乎每天晚自习后罗友都得到他们的小屋里待上一个来小时,与他们一起复习功课,一起攻克难关,也一起展望未来。但是他们仨那里晓得,一张地狱之网正向他们罩过来!
那天晚上,他们正在做一份物理试卷,破门而入的周伟一帮人不由分说把他们三个铐了起来,分别塞进警车带走了。
警笛呼啸,划破了安城夜的宁静。
但是周伟等几人和两三个记者还在小屋里呆了半个多小时才走。。。。。。
惊慌失措的房东从警员口中得知三人的罪状,立即向学校报告;诸校长和殴副校长震惊非常,连忙通知家属,并与家属一起赶往公安局探听实情。但是公安局并允许他们见人,说是案情正在调查和审讯当中。担惊受怕的他们无可奈何,只好在公安局大院守着天明。天亮之后,仍是寒冷彻骨,太阳虽照耀大地,然暖阳并不是属于他们的,自有暖阳的仆人们在享受!
一时间天地大乱,无个头绪!正不知该从何方…………公安局,学校,或者家庭……………着手描述事态进展及始末时,安城的无冕之王们帮了大忙,第二天,《安城早报》,《安城日报》,《安城时报》,《安城晚报》,《安城导报》,《安城消息》等大小报刊均在头条详尽的报导了案情。报导千篇一律,内容如出一辙,只要看看最具权威的《安城日报》即可。
三优秀高中生毁灭记
…………………从偷盗抢劫到色情诈骗再到
贩毒吸毒,一步步滑向深渊的旅程。
本报讯(资深记者吴仁12月5日电)昨夜十时许,由水东区公安分局局长周伟同志领队的“讯雷”缉毒专案队突击搜查了中山路123号楼306室出租房,逮捕犯罪嫌疑人三名,缴获毒品及吸毒用具若干,至此,代号“迅雷”行动取得重大突破,案子暂告一段落。
1。 守株待兔
据省公安厅掌握的可靠情报,一携带2000克冰毒的少年于Y省逃脱,很大可能已向安城市流窜。市公安局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案情,部署战略,并组建以水东分区局长周伟同志为首的代号为“迅雷行动”的缉毒特别大队。周伟同志二话没说迅速挂帅上阵。他以多年的办案经验断定携毒少年不会坐为车入境,而且以毒贩的狡猾,也不会乘长途客车,周伟同志认为,少年要进安城市,极有可能是转乘短途汽车,因此他要求缉毒特别大队对短途客车的查控力度。果不出周伟同志所料,11月18日下午,在安宁县直达安城的一辆客车上,缉毒队成功抓获携毒少年。经审讯,少年系Y省N市人,15岁,读初二年级,因迷恋上网而手上又无钱,所以他答应一个叫涛哥的人的要求,把2000克冰毒送到安城琴江河岸交给一个女孩子,他便可获得800元的报酬。周伟同志推断真正的毒贩还在背后,于是决定下第二步棋…………………引蛇出洞。
2。 引蛇出洞
在缉毒队的安排下,少年把冰毒送至琴江岸,缉毒队员四周布控。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仍不见小女孩出现。同志们都很焦燥,周伟同志及时勉励大家再耐心等待。
下午三时许,目标终于出现了,但令同志们大吃一惊的是,来者竟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子。小女孩与少年对上暗号,取走小年的毒品,甩给少年一迭钱,而后匆匆忙忙的离开。有些同志按奈不住,要去捉拿小女孩,周伟同志立即制止这种冲动行为,他分析说:“小女孩并不是真正的毒贩,她百分之百是受人驱使的。我们不能鲁莽行事。耐心等待吧,看看小女孩会把东西交给谁。”
3。 欲擒故纵
周伟同志身先士卒,亲自带队跟踪小女孩。然令大家困惑不解的是,小女孩并没有直接把毒品送给主谋,而是藏在一个墙洞里。她走进安城六小,和同学们玩去了。
缉毒队一面监视小女孩,一面暗中调查她的情况。小女孩叫春春,四年级学生,家住平西区,父母早逝,跟从婆婆艰难度日。春春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且并无不良记录。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也过去了,春春如别的孩子一样按时上学放学,并无异样。同志们都有些泄气,周伟同志胸有成竹的说:“毒贩教春春这么做的,过不了多久,春春一定会去取。”
同志们都称他们的局长料事如神,是名符其实的神探,是安城人民的福音,果真不假,这次周伟同志又算中了。过了一个星期,星期一下午放学后,春春离开伙伴独自一个走到学校后面,来到原先放东西的墙壁前,她先四周看了看,确定没有人注意她,她便伸小手进去取出毒品,放进书包里,然后蹦蹦跳跳的离开。
同志们紧跟其后。。。。。。。
4真相大白
高高兴兴的春春走进了中山路123楼306室出租房。周局长
率领同志们迅速上楼,破门而入。情景不堪入目:两男一女如蛇般纠缠在一起,春春正用卫生纸擦拭他们弄出来的液体。周局长喝令他们穿上衣服,并宣布了逮捕令。同志们于春春身上搜出冰毒2000克(系少年送来的),于出租房里缴获白粉563克,毒品用具8副,脏款28654。36元,手机三部,戒指6枚,手链4挂,另壮阳药三瓶,避孕套5盒。
民警把脏款及犯罪嫌疑人一并逮捕归案。
经审训,犯罪嫌疑人均是安城一中高三学生,两男生分别叫付小聪,罗友,女生叫华玲玲;春春系他们雇佣,每接一次货给她20元钱,每次他们做爱完后给他们擦净下身给10元钱;春春已被他们雇佣达三个月之久。
据悉,华玲玲前男友系某高干子弟,但因华玲玲生活太奢侈腐化,又太贪得无厌,攀荣斗富,男友不堪金钱重负,狠心甩掉了她。从此华玲玲怀恨在心,立志要报复天下所有的有钱有势的男人。
5。 追根溯源
事发后,老师和同学都大为震惊。教过他们政治课的曾老师说:“他们三人走向犯罪的道路是在情理之中的,付小聪和罗友念初中时常常打架斗殴,偷抢诈骗,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华玲玲读初中时不过十四五岁,却跟社会上的无业青年谈恋爱,并为此三次做人流。这样的学生,成绩不错又有什么用呢?”
经进一步调查,他们犯罪的动机终于浮出水面。开初,付小聪和罗友为了钱只是入室偷盗上街抢劫,认识华玲玲后,他们一处鬼混,成绩一落千丈。。他们利用华玲玲的美丽疯狂作案,先由华玲玲去勾引有钱的男人,然后付小聪罗友两人适时的出现,冒充华玲玲的男朋友,对被勾引的男人拳打脚踢,敲诈勒索,许多人都忍气吞声,拿出三千五千不等的钱了事。
他们的贪欲之心不断膨胀,诈骗得来的钱还是不够花,他们便通过各种管道,走上了贩毒吸毒的不归路。
他们的抓捕归案大快人心,许多有良知的人都勇敢的站出来揭发指控他们。然而,他们的父母亲人居然不肯相信人证物证俱在的铁一般的事实,这是多么的悲哀!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曾经以嫉恶如仇著称的某退休老班干部,居然站出来为三个犯罪嫌疑人开脱罪名!
6。 警钟长鸣
高三学生贩毒案震动了安城。市委书记周保龙同志及时作出批示,要求各中小学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校风校纪的整顿。各校立马行动起来,不允许学生擅自于校外租房间,严查非法同居;并以付,罗,华三人为反面教材,要其它学生引以为戒。
7。 并非尾声
案件正在进一步的调查审理之中。本报今后仍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并在第一时间予以报导。
一则图文并茂的新闻看完,我们不得不向吴仁先生送上崇高的敬意,虽然文笔不敢恭维,且新闻的标题和内容不太相一致,内容着重突出周局长的丰功伟绩,与文题牛头不对马嘴。然这是全国的无冕之王们的惯常写法,无可厚非。
且说龙江水看到报导后非常的愤怒,他怎么能够相信付小聪罗友华玲玲是毒贩呢?他的第一反应是有人栽赃诬陷他们。他急急忙忙的去找周清,仿佛脑海里有一道灵光指引着他。要从周清处得到些什么,然而他也说不清。
第154节:出路(5)
周沐告别家乡不久,周洋返回了家乡。
周洋背着行李走出城北汽车站,一脸的倦容,是远方归来的游子,但并不衣锦还乡。他在浙江苦苦的挣扎了几个月,终于撑不下去了。先前的他常为自己精湛的国语和历史得意,满以为身价很高,如今才明白不值一文,金钱不需要无用的国语,也不需要陈旧的历史。他唯有苦笑。他没有找到一份象样的工作,身上的钱用完之际,他无路可走,只好收拾包裹,逃回老家。
喜欢舞文弄墨的他以诗表达对外面世界的无奈,道是…………………梦
阴沉的天空,
云彩藏哪里?
飘落的梧桐叶边,
何以寻觅风的踪迹?
惨淡的人造灯光,
放逐了清月的温馨;
浑浊的死水池里,
冒出蛙鸣的得意!
周洋重新执起教鞭,不过他已没有了那种自负的乐观情绪,而且是一改过去爱训斥人的毛病,对任何事情都持中庸的态度了。他更其不思进取;先前的他不思进取还在于他的清高孤傲,甚或说他的目中无人;如今的他是真正的不思进取了。
他周旋于世俗空隙间!
此后不久,在双方父母的牵线搭桥下,他和欧敏结了婚。婚后不到半年,欧敏便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他惊讶万分,深感不安和纳罕!所有的事情发生下来,他自己都稀里胡涂的。
第155节:出路(6)
安城的冬天似乎毫无特色,除了早晚较冷外,有阳光的日子仍是如初秋的天气,较为和暖;而且自然界也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丝毫没透露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气息。莘莘学子一心于备战黑色的七月,无暇它顾;即使有意外事情发生,也是尽量的淡化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我们只能来关心关心龙江水,看看他在做什么,想什么。
龙江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不苟言笑。他总是黑沉着脸,紧闭着嘴,忧郁着眼。这和他的身份和年龄都极不相称,以致陌生的人接触他时总以为他是工作多年的而立之年的人了。他太过于早熟,一副深沉世故的苍桑,历尽艰辛者的老练。他不欢喜与人交往,对人总是那种冷冰冰的态度,使得人们差生错觉,认为他是个不可接近难以相处的人。他又不善于扯东拉西,天文地理,三教九流的神侃,他固执地认为闲聊是很可悲的消遣。他欢喜一个人独处,或散步,或孤坐出神。在自己手造的和他人有意无意的帮造的高墙围堵下,龙江水的生活圈子日渐缩小,最后几乎过着三点一线的日子,宿舍,食堂,教室轮流转。
他常常困于苦闷和迷茫中不能自己。未来人生和山村命运是他思考的两大主题,人生的变化无常无从希望和山村的边远闭塞贫穷落后这两道驱不散的阴霾旋绕着他的心。
黄昏,沙地上,龙江水盲无目的的走,西北风卷着寒意,肆意的侵扰着他;四周很静,河水匆匆的迈出脚步,欲把孤独全留给他。布鞋踩在沙地上,沉重的响。
付出越多回报越多,这句古训用在他身上很不灵验。不说别的,单是学习成绩就让他苦恼不已,虽不算差,门门功课勉强能及格,然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