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地带-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者序(1)
2005年至今中国股市经历了巨幅波动。在这个过程中,股民数量激增,几近全民炒股的“空前盛况”。股市大涨时,鸡犬升天,一些盈利能力差甚至亏损企业的股票屡创新高;股市萎靡时,泥沙俱下,众多蓝筹股票也难以提振市场人气。我们不禁会问,什么决定了一只股票的价值呢?管理者又该为此做些什么呢?
本书从股东权益谈起,并把“股东权益管理”作为本书的根本立场,明确阐述了公司市场价值的内涵:在竞争环境中,公司的市场价值等于在当前和预计的生产经营活动下,未来可预计的收益用系数贴现后的现值。从直觉上判断,公司未来的表现与当前的收益存在某种关系,作者由此提出了“竞争优势缺口”(GAP)的概念,即公司产品领先同类别产品的优势,GAP越大,公司的股票越可能获得高的估值。如果预期企业会保持甚或超越当前的盈利水平,无疑会稳定股票价格,于是作者引出股票估值的另一个维度—竞争优势期(CAP),也就是公司能够维持竞争优势的时间。GAP和CAP共同决定了公司股票的价值,GAP关乎横向的比较,CAP则是纵向的预期,较高的GAP和较长的CAP成就了公司增长的市场价值,管理层的使命就是让公司在这两方面都取得进步。
作者一直关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他先前的两部著作《跨越鸿沟》和《龙卷风暴》都获得了市场的好评。在本书中,作者延续了自己一贯的思想,并做了积极的拓展。
在方法上,作者将公司的业务分为“核心业务”和“辅助业务”,以此作为资源分配的标准。公司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辅助业务则应该尽可能剥离,通过采购或合约的形式实现。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提升竞争优势,增加GAP,延长CAP,进而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对于竞争优势,作者进行了分门别类,配合以公司可采用的策略,分别对应,形成了一个竞争优势图。相对于传统的认识,作者引入了新的元素—突破性创新和品类优势。突破性创新指的是,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进而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品类优势指的是对某个行业—尤其是细分市场的领导力,取得这种优势的企业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向上削弱供应商的力量,向下提高产品的价格。
作者所指“断层地带”就是突破性创新产生之前公司所处的不稳固状态。没有人可以预测这种创新什么时候会出现,也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去促成它,本书的意义在于让管理层和投资者认识到这个衡量准则,在管理和选择中给予它更多的关注。本书取用了大量的案例作为例证,这些案例多是关于著名公司的,若展开论述,必然要扩大篇幅,因此作者采用蜻蜓点水的手法,并未多着笔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以便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
前 言
人们说,诚实有益于灵魂的安宁,那么就让我坦白地开始本书吧。相对于初稿,我做了大量改动,先前的一些假设被证明是不可靠或错误的,一些漂亮的结论被证明是华而不实或浅薄的,作为作者,我本能地想要逃避。但是,我却无处可逃,并且如果管理者和CEO们的缺点都可以被容忍,为什么要对作者和顾问如此苛刻呢?所以,就这样吧。
神奇的创造力总是引诱着同时也在躲避着你。当我要开始另一本“正确”的书的写作时,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我发现,我所要表达的正是本书的一部分。坦白地讲,我们在“鸿沟组织”的咨询工作从1999年开始才真正成熟,而先前版本的模型框架已经更新过多次,这些模型都包含在本书里。但是,对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而言,所涉及的模型和思考却是不依赖经济环境的变化的。因为股东权益管理最终还是要归结为对竞争优势的管理,不管航行是顺风还是逆风。 txt小说上传分享
译者序(2)
在本书中,我试图重新对经济环境进行假设。在先前的版本中,网络泡沫被视为洪水猛兽,它可以增强美国公司的适应性,现在被投资狂热所替代。能够带来持续收益的突破性创新,远非我假设的那么司空见惯。当投资是长期的,对时间的管理要比收益更重要。然而,一旦泡沫破灭,收益回到正常水平,对两者的衡量就要重新进行了。总之,我过去对新经济的论述看起来都是废话。
所以让我们丢开这些,从久经磨难的技术部门看待这个世界。美国不再是那个远离恐怖袭击的美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也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期。在这些背景下,讨论新经济还有什么意义吗?
我认为这种讨论是有意义的,并且应赋予新经济更多的重要性。股东权益管理要求更好地利用金融资本,如果对金融资本的需求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么就不能很好地管理股东权益。应该知道,金融资本最主要的需求是提升所投资公司的估值水平。
在20世纪,增加估值的手段是通过规模扩张。金融资本被用来扩张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多的业务被引入公司内部,以便降低成本。不能扩张的小公司会被淘汰,这就是强大的市场力的作用机制。世界500强企业就是在这样无情的环境里诞生的,在这个过程中,荣耀都归于大的机构。
然而,在21世纪,情况却发生了转变。由于工作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要求投资要与此步调吻合。所以,对专注于某一项特定业务的公司来说,投资是高效的,而对那些大而全的公司,效果却不明显,因为这些公司会消耗投资的效力,而不会带来实际的竞争优势。通过购买专业的服务,小公司也可以达到大公司的生产力,或许只是增加少部分成本,而不会增加投资费用。相反,相对于大公司,小公司可以增加对产品差异化的投资,获取竞争优势,而不必扩大规模。这种差异,很快就传导入股东最看重的资本回报率(ROIC)。
正如本书将要详细论述的那样,经济环境的变化让企业不得不重新权衡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这是因特网时代带来的新理念。因特网将传统的界限打破,现在不同的企业,甚至是不同大陆上的企业按照一种新的逻辑构筑价值链。不可否认,因特网经济才刚刚起步,它潜在的特性还没有发挥出来,同时这些特性的实现也没有日程表可言。关键的问题在于,因特网经济能走多远,需要多久才能把它的优势全部付诸现实。
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特网时代和采购时代将变成同义词,它们将共同铸造一个真正的新经济。在电子产业,生产采购正是这种变化的标杆,除了少数情况,一家电子企业,如果不采用采购战略,几乎难以为继,因为在庞大而复杂的电子产品世界里,如果进行大而全的投资,只能获得很少的回报。只有专业的公司才可以很好地利用资本,因为它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所以,电子产品企业总是和电子元器件厂商合作,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经济生态。
制造业开辟出新的天地,服务业紧随其后。既然生产型企业可以采购它所需的部件,为什么在服务型企业中,员工绩效考核、薪水发放、店面装修、数据中心或电子邮件系统要自己管理呢?资本对管理层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他们不得不专注于公司关键的创造差异化的能力—在本书中,我称之为“核心业务”,而应该剥离剩下的、我称之为“辅助业务”。
我们不要低估这种转变。首先转变带来了挑战,现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许多系统都不完善,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是我认为,管理层面对当前世界的思维方式更应该改变。仅仅创造收益是不够的,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给定的资源创造出足够的收益。更进一步,你能分辨在企业内,哪些业务是高回报的,哪些又是低回报的吗?你能将高回报的业务作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而将低回报的辅助型业务委托给供应链上的其他公司吗?
为管理者们提供一个考察这些问题的框架,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投资资本,是本书的目的之一。这不是要取代管理者对损益(P&L)的需求,而是要对其做有益的完善,这也就是说损益只是本书方法的一个子集。没有一个适应性更强的参考框架,管理者们还是会继续遭遇投资者的无动于衷,继续抱怨华尔街的鼠目寸光,继续认为股票的价格只是基于分析师的一时之兴。如果采用本书提供的参考框架,或许还有理由继续抱怨,但是你会更深入地理解投资者的行为机制。
最后,我们应该清楚,新经济是一种关乎资本运用效率的经济形态。一项工作可能分布在一张巨型的专业网络中,它靠信息逻辑系统相互关联,进而形成高效的产出。在这样的网络中,资本回报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因为每家公司都将资本投入到自己高回报率的核心业务中,而那些低回报率的辅助业务,则占用很少的投资,或被剔除到业务范围之外。这是一种最有效率的经济系统。
毋庸置疑,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更多是观念上而非现实的,但是,我们现在就可以为之付出努力,并创造出超额的股东权益。同时,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将业务分散到全球各地,并协同其他国家的人民一起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繁荣,或许,真的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和美好。
所以,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内,股东权益管理的准则都有其吸引人之处。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商业活动中实践它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 1 章理解股东权益(1)
你的股票价值几何?一份股权赋予了它的持有者享有一份未来收益的权利,持有公司的全部股权,就意味着你可以享有公司的全部收益。可是,你的股票到底值多少钱?如何判断呢?
这个问题源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一只飞翔在林中的鸟,你怎样确定它的价值呢?投资者和分析师必须通过某种方式了解你的公司以及它未来的发展轨迹,以便决定在某个价格上买入还是卖出或是持有你的股票。
这需要某种通用标准作为估值的基本原则。先来看一个定义:
一家公司的总价值,即市场价值,等于在当前和预计的生产经营活动下,未来可预计的收益用风险系数贴现后的现值。
我们来逐项分析这句话的含义。我们感兴趣的是现值,因为对所有的投资而言,都是从现金开始的,而投资者手中握着现金,不会轻易交付于他人。那么,以投资者手里的现金计算,你的公司价值多少呢?只有买家和卖家在给定价格下,以现金交易公司的股权,才能得到公司股权的总价,每次新的交易也会形成新的估值。在股票市场的连续波动中,一系列不停的报价形成了一个以现金为标准的估值流。在任何时候,以当前的报价乘以公司流通在外的股票数,就得到了公司当前的总价值,或者说是市场价值。
上一次的交易价格,标示着公司的历史价值,也是下一次交易的参照基准。但它不会决定下一次交易,决定下一次交易价格的是对公司未来情况的判断。
投资者特别地关注未来可预计的收益,这基于以下原因:
?关注公司的收益,而非收入,因为收益是投资者拥有股权而享有的权益。
?它们是未来的收益,因为投资者对过去的收益没有索取权。在未来获得收益后,可以将这些收益按照股权份额分配给投资者,也可以再投资到公司的生产中去。如果是再投资,投资者希望能够在未来获得因再投资带来的额外收益,因此延后了收益的享用。
?最后,它们必须是可以预见的收益,因为投资者在将未来收益贴现为现值时,需要某些可靠的依据。
可预计性是投资的基础,因为较为明确的预期意味着较低的风险水平。在成熟的市场上,有较高可预计性的公司,它们往往是市场的领导者,如企业系统产品领域的的IBM、电脑软件行业的微软,还有微处理器行业的英特尔。然而对某些公司而言,预期比较困难,股价也因此波动剧烈,比如弱势市场上居于领导者地位的美国航空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或者处于强势市场上却不是领导者的公司,如生产手机的摩托罗拉和爱立信。
投资者所关注的未来可预计的收益,必须来源于公司当前和预计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是说,尽管投资者享有公司的一份收益,而不论这份收益是如何获得的—比如在公司驻地发现了金矿,更常见的,公司因参股其他的企业而受益—但是,在对股票估值时,投资者并不会考虑这些意外的收益。例如,尽管A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