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野战军-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就是‘朱德射击手’,投弹40米以上就是‘贺龙投弹手’,刺杀勇猛,达到90分,就是‘高岗刺杀手’……”
第四章 南线与北线(5)
毛泽东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站在石级上遥望天际,得意地吸口烟,慢慢品咂:“贺龙同志带兵练兵,那是没的说。”
北出关山贺、聂联手,兵结归绥傅、何下注
部队集合起来拉了一阵歌,贺龙出现了。他像往常那样乐呵呵地捧着烟斗,一出来就钻到干部战士中间。此刻正是秋高气爽,偌大的左云城关广场沐浴着灿烂的朝阳。贺老总一会儿向这个干部询问几句什么,一会儿又同那个战士随便地唠起家常。他总是那样兴致勃勃,谈笑风生,富有朝气而充满信心,让人感到亲切温暖,踏实可靠。
晋绥野战军司令部的战前动员大会就要开始了。
塞外吹来的季节风一阵阵袭上人们的心头,老总和战士们一样穿着单土布军装,虽有一丝凉意但却精神抖擞。广场上密密麻麻的部队,因为贺龙的到来而显得气氛格外热烈。在这一群军人中间,贺龙便是他们的旗帜和骄傲!那些从湘鄂西(边)跟随贺龙闯过来的老红军战士不用说了,即便刚刚加入这支队伍的新同志,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青春和荣誉与贺龙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广场上笑声不断,有人隔着七八排队列大声喊:“老总,你的腰好利索了吗?”贺龙笑嘻嘻地朝喊声看了看:“嗬,你呀,刘卓甫!”五大三粗的刘卓甫是过去一二○师“战斗篮球队”的主力队员。毛泽东从重庆返回延安的那天下午,贺龙眉开眼笑地把球队一帮小伙子召到一块儿赛了场球,而且还主动要打中锋,结果一不留神闪了腰。当时,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他扶到住处。满头大汗的贺龙躺在床上无可奈何。“年岁不饶人喽!”他感叹着,脸上显出一丝少有的忧伤。但转眼间又笑呵呵地不服气了,“好了再干!”球队的小伙子们每天都要问一下警卫员老总好没好,今天见到贺龙神采奕奕,大家放心了。贺龙被刘卓甫这一喊,来了精神,他使劲拍了拍腰际,烟斗一点一点地笑道:“小鬼头,你莫急,打完这一仗,我们跟老大哥部队好好赛一场!”
这年,贺龙司令员已经49岁。
贺龙在队伍中流连了十多分钟,才健步登上主席台。“同志们!我们要在这里打一仗!任务是同晋察冀兄弟部队配合,反击国民党进攻!”他用力挥动着手臂,声音非常洪亮。
按老规矩,贺龙首先讲述抗战胜利前后的形势,从爷台山反顽斗争一直讲到上党战役的胜利,他说:“我们老大哥部队一仗就干掉阎锡山的13个师哩!敌人进攻38000人,我们出动31000人,敌人的38000被消灭了35000,另外逃掉2000,散掉1000,大胜仗啊!”接着,贺龙讲评晋绥野战军在晋西北和晋中开展工作的情况。谈到眼前的敌我态势,他的大嗓门又亮起来:“绥东解放区是我们绥蒙部队的广大指战员从日伪手中流血牺牲得来的,蒋介石勾结日伪军要抢我们的果实,还要进攻整个华北解放区,我们能答应他吗?不!不能答应!现在党中央命令我们跟他们干,我们要坚决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
会场响起一片掌声。贺龙笑眯眯地吸了口烟,双手把掌声压下去,嗓音平和了些:“同志们啊,这一仗非同小可啊,打赢了,我们晋绥和晋察冀两个解放区就会连成一大片。可以说,整个华北我们就算控制住了。如果打不赢,傅作义趁势向陕北压过去,而陕南又有胡宗南,南北合击,中间夹着我们的党中央延安,同志们哪,那是我们的脑壳,后果可怕呀!”
第四章 南线与北线(6)
贺龙的战前动员讲话并非危言耸听。中共中央军委让贺、聂联手来对付傅作义,除了用兵数量上的考虑之外,其中也大有攻则必胜的意思。部队集结后,贺龙与聂荣臻已将这次绥远战役的总体作战方案拟妥:贺龙指挥晋绥野战军三个旅(三五八旅、独立一旅、独立三旅)先向内蒙古跨越一步,把凉城、新堂、天成村这几个敌占点一一解决掉,然后集中兵力稳稳地配合聂荣臻的晋察冀野战军,攻打丰镇和集宁。而聂部则由东向西进攻,首先消灭隆盛庄、张镇的敌人,再各个击破丰镇、集宁二城。最终两股兵力合在一处,把敌人压缩到绥东地区铁路三岔口的一小块地域,聚而歼之。
这是抗战胜利后头一次跟国民党军大兵团对阵交战,虽说准备充分,部队士气也高,贺龙心里还是悬悬的不太踏实:“同志们啊,我们过去跟日本鬼子打的是游击战,小分队行动,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现今不一样喽,搞起大兵团,摆起阵势,在运动中歼敌,是个新问题哟。我们一定要同老大哥部队配合好,团结一致,依靠当地的人民群众和地方党组织。只要我们做到这一点,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他国民党绥远部队也是不经打的!”◇米◇花◇书◇库◇ ;__
出击的日子定在10月17日。这一天,贺龙亲率晋绥野战军主力北越长城。
正是夕阳斜照,老总跨上一匹火焰般的烈马,一声“出发”地动山摇。他挥手加上一鞭,战马立刻在夕阳余晖中,朝着古长城斑驳朴拙的烽火台疾驰。山冈上,满坡的红叶透出一团一团庄严,劲风秋意尽在不言之中。队伍分成几路,各自沿着山道多头并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结休整,战士们精神好极了,矫健的步伐中显示着信心和力量。整个战役第二天正式打响,24小时内,晋绥野战军便连克凉城、陶林,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和暂编骑一旅,一开打就损兵折将,各被吃掉一部。到10月20日,晋绥部队又拿下了新堂。与此同时,聂总也指挥晋察冀的部队按计划攻占了张皋、隆盛庄。
贺、聂两部激烈的枪炮声,掀翻了傅作义心中的五味瓶。
傅作义对绥远这块土地是有感情的。早在中原大战时,他就由张学良举荐为绥远省主席。当时绥远匪患成灾,傅作义上任的第一件公务就是剿匪。他一个省主席带着队伍东征西讨,硬是把数万人的四大股土匪,一股一股地消灭了。接着,又开始整治金融,开源节流,扩大流通,一个边远省份的破烂财政,让他调理到扭亏为盈的地步。他还把部队发动起来兴修水利,使十年九荒的河套地区,农业生产大为改观。
平心而论,傅作义对共产党并无恶意,当年王若飞在包头被捕,他还给过许多关照,以至彼此的个人情谊日深。但是对日本人,傅作义很不客气。抗战一爆发,他第一个致电阎锡山、张学良和蒋介石,请缨杀敌。后来日本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到绥远来诱降,许诺给他个人赠款6000万大洋,要他出面领导“华北独立”。他毫不含糊地表现了气节,说:“内蒙古是中国领土,不允许任何人来分裂。”结果翻了脸,打出一个“百灵庙大捷”。战后,蒋介石要他“适可而止”,毛泽东则给他发来贺电。
整个抗战期间,傅作义还真像个“战区司令长官”的样子,发动绥南战役,收复五原之战,特别是不避嫌疑学习八路军的政治工作制度,有板有眼地在师以上机关设立政治部、营以下设政治指导员,最后博得了一枚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勋章。日本人一投降,蒋介石的密令跟着就到了,傅作义抢占了包头,又从共产党手中夺去了归绥、集宁。他深知国共开战只是早晚的事,一不做,二不休,横下心拉起5万人马进攻张家口。他要为蒋介石把绥远揽在怀里。
第四章 南线与北线(7)
贺、聂一到,傅作义连呼“来者不善”。果然,几天工夫就弄得他不可收拾。看看自己那5万人马星星点点拉了十几摊,傅作义一下子就悟到了险情: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这可是八路军打游击的拿手戏呀!与其坐等贺、聂一摊子一摊子地收拾,不如知趣一点儿,先下手为强,主动放弃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城,固守一个点等待来日。他手忙脚乱地下令:“立即收缩兵力,向归绥集中!”
10月21日,傅作义的第六十七军军部及所属新编第二十六师,由丰镇撤到卓资山,第三十二师也撤到了福生庄、三道营,伪蒙骑五师由新堂撤往六苏木。听到侦察兵的敌情报告,贺龙会意地直点头,“傅作义呀,有点名堂哩!他是想收拢五指捏起一个拳头。要是绥东敌人的兵力都集中到归绥,当起缩头乌龟,我们就是满嘴的钢牙,怕也啃不动它啰!”
贺龙的敌情判断一出口,李井泉立刻注意到平绥铁路线上的一个小地名——卓资山。这个位于呼和浩特(归绥)东75公里处的小城,是个非同小可的地方。它北靠大青山,地势较高,平绥铁路从中间将其一劈两半。向东离集宁只有一箭之地,并可南拐丰镇;向西可直趋归绥和包头。此外,还有两条南北方向的重要公路,北去陶林、南达凉城,可谓绥东地区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
果然不出所料,傅作义的指挥棒准确无误地停留在卓资山。他一眼就选定了这扇“大门”,决心在此部署他的5万兵马,并把重任交给自认为能攻善守的第六十七军军长何文鼎。
卓资山一仗必打无疑。贺龙从李井泉的意见中获得了印证,当机立断定下决心:趁敌人来不及龟缩之前,改变主力东向集宁、丰镇的作战计划,而立即赶在敌人头里挥戈北上,直插卓资山,在敌人半腰一刀见血,让它首尾难顾,尚未收拢的五指握不成拳,造成整个战役上的有利形势。
三五八旅旅长黄新廷用手指反复在图上标距离,说:“第一刀的穿插是没问题,只是战役上形成合围之势,迂回时间来得及来不及?从这里到达平绥路就有上万公里的路程哩!”
“是啊,”独三旅旅长杨嘉瑞也接着说,“卓资山一打响,丰镇、集宁的敌人不可能坐以待毙,若是敌人往北……”
贺龙与李井泉相视一笑,会意地点点头。几乎在同时,他们将目光一齐投向集宁东北方向100公里处的一个小城——商都。
许光达险胜八苏木,独二旅奇投商都城
一个多月前,晋绥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独立第二旅旅长许光达和政委孙志远奉命率部出关,向长城以北挺进,一路向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第五师、国民党暂编第十七师滔滔不绝地杀过去。势如破竹般攻到新堂,他们突然接到情报,说敌人在八苏木方向集结了重兵,准备和独二旅决一死战。
吕、许、孙三人匆忙商量对策。作战方案还没拿出来,侦察员忽又报告:与八苏木成掎角之势的三苏木方向有1000多人的敌骑兵,匆匆直奔二旅而来。
吕正操头上冒着汗,问许光达:“刚说有重兵,这就杀过来了,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
“其中必定有诈!”许光达说,“八苏木的‘重兵’没有动静,三苏木的骑兵却大张旗鼓,会不会声东击西,吸引我们注意力?”许光达越琢磨越明白。他警觉地昂起头,“如果我没判断错,八苏木敌‘重兵’这时候正在向我侧后迂回。他们是想把我们一口吞下去!”
第四章 南线与北线(8)
情况一摆,立刻十万火急。吕正操和孙志远心里直发毛。许光达料敌如神的功夫,他俩早有耳闻。当年许在延安抗大当教育长时,曾经针对德国侵袭苏联,写过一篇有名的论文,叫作《闪击战的历史命运》,轰动了延安和重庆。其时,德国法西斯以闪击战横扫西欧14国之后,又卷向红色苏联,全世界都在为斯大林捏着一把汗,而许光达却断定德军在苏联战场必受挫折。果不其然,过了一个多月,莫斯科保卫战便大获全胜,德军几天之内损兵50多万!
按许光达的判断,形势十分严重。独二旅如果避开对方的骑兵后撤,敌骑兵极有可能趁势掩杀,使独二旅部队成“兵败山倒”之势,失去控制;独二旅如不后撤,就地迎战,八苏木的敌“重兵”已迫近侧后,与三苏木的骑兵正好前后夹击。吕正操急切地擂起桌子:“难道山穷水尽,一点儿办法都没了吗?”
孙志远忙着给部队做政治动员。他要求党员干部准备作出最大的牺牲,不管出现什么情况,要坚守阵地,跟敌人血战到底。
许光达一直把头埋在地图上。终于,他横下一条心对吕正操说:“办法倒是有一个,只是风险较大,可能会有大的牺牲。”
吕正操说:“只要能让部队跳出去,有点儿风险,有点儿牺牲都无所谓。”
许光达说:“我们可以去商都嘛,那里驻扎着苏联红军,我们去和他们会合,谅他八苏木或者三苏木的敌人,都不能把我们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