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股盲"如何成"股精" >

第35章

"股盲"如何成"股精"-第35章

小说: "股盲"如何成"股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线操作对投资者的技术分析提出了更多也更高的要求,而中长线则对基本面、政策面的研究要求更深入一些,至于哪条“线”更适合你,当然要靠你自己来选择了。总的来说,短线操作不仅难度大,风险也较大,如果你没有扎实的盯盘技术,没有较高的操作技巧,没有较好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好还是不要做短线,而尽量选择中线与长线投资。这是最稳健也最可靠的投资方法,是一般中小投资者的首选。我们不要看到有些人做短线赚了钱就眼红,就冲动,就盲目跟风,实际上,从长远看,赚钱赚得多的,还是做长线的,亏钱亏得大的,也多是做短线的。当然,不是说做长线的都会赚钱,这里还有一个选股与选时的问题,选的股票不对,或者进股的时机不对,同样有可能亏损。但在选股与选时正确的前提下,我们依然看好长线,推荐长线。
  (三)、掌握股票投资组合的技巧
  股票投资组合的技巧是投资者依据股票的风险程度和年获利能力,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恰当的选股、搭配以降低风险的股票投资策略。
  股票投资组合的基本原则是:在同样的风险水准之下,投资者应选择利润较大的股票;在相同利润水准的时候,投资者应选择风险最小的股票。股票投资组合的核心和关键是有效地分散投资,因为通过分散投资,将投资广泛地分布在不同的投资对象上,可以减低个别股风险而减少总风险。因此,有效的投资组合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所选择的各类资产,其风险可以部分地互相冲抵,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其二,在投资总额一定的前提下,其预期收益与其他组合相同,但是可能承受的风险比其他投资组合小;其三,投资总额一定,其风险程度与其他投资组合相同,但是预期收益较其他组合高。具体到股票投资上,应当对备选的各种股票的性质、特点、价格水平、过去的收益率以及预期收益率等有详细的了解和估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投资多元化组合的实施。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金融投资的“三分法”。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最为通用的方法是:1/3资金存银行以备不时之需;1/3的资金购买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作长期投资;1/3购置房产、土地等不动产。在股票投资上,人们也往往把1/3用来购买安全性较高的优先股或可转换债券,1/3购买业绩稳定的蓝筹股和成长股,1/3购买热门股或投机股。上述三分法虽然没有多少充足的理论依据,但在实践中受到普遍认同。
  2、不同行业、企业以及不同时间、地点的分散组合投资。包括:其一,投资行业的分散,即不集中购买同一行业企业的股票,以免碰上行业性不景气而蒙受损失;其二,投资企业的分散,即不把全部资金集中购买某一企业的股票,即使该企业业绩优良也应注意适当分散投资,因为常开不败的鲜花;其三,投资时间的分散,可按派息时间叉开选择投资,因为按照惯例,派息前股价往往上涨,即使购买的某种股票因利率、物价等变动而在这一时间遭遇系统风险,还可以期待在另一时间派息分红的股票上获利其;其四,投资区域的分散,企业不可避免会受到地区市场、政策、税率乃至自然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效果,分散投资于不同区域的企业可起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作用。
  3、按风险等级和获利大小的组合投资。虽说投资风险变化莫测,但现代证券理论越来越倾向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即在可能的条件下将证券风险计算出来。比如计算市盈率,便可推算不同证券不同的风险等级。市盈率越低,风险等级越低,投资风险越小;反之,风险等级越大,投资风险越大。另一方面,也可根据公司的财务报表及股价变动记录,预测每年收益率。最理想的组合形式,就是投资者在测定自己希望得到的投资收益和所能承担的投资风险之间,选择一个最佳组合。例如,你希望得到的投资收益率为20%,那么应在收益率为20%的上市股票中,选择风险最小的品种。如果你能够承担的风险为20%,那么应在那些同样风险等级的股票中,尽量选择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品种。
  

第六章  操作技巧(6)
4、长、中、短线的比例组合投资。投资者应把股票分门别类,选股上长线、中线、短线搭配,避免频繁进出而导致的风险。
  当然,投资多元化组合不能机械地理解,因为过于繁杂的投资组合虽然可以降低风险,但也可能使收益减少。多元化掌握在什么程度,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实力和经验来决定。再者,应注意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常对投资组合中的股票种类进行适当调整,一成不变的投资组合很难发挥控制投资风险的作用。总之,投资者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在进行股票投资时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以便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取较大的利益。
  二、股票买卖的技巧
  (一)、买卖时机的选择
  股票的操作不管是如何的复杂,但核心只有两个方面,一是低位买入,二是高价卖出,做到了这两点就能赚钱,没有做到这两点就肯定赔钱。事实上,大多数股民不能做到这两点,他们要么是高位买入,要么是低位卖出,关键原因是没有把握好买卖时机,该买进的时候没买进,该卖出的时候又没有卖出。前者是坐失良机,本该赚的钱没有赚到;后者则往往高位套牢,数年也不得翻身。
  买卖时机的选择,实质上也就是大势走向的选择。在熊市的末期或者牛市的初期买进股票,在牛市的顶峰抛出股票,绝对能让你赚得盆满钵满,而如果你要逆市而行,则必将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亏钱蚀老。关于根据大势选择买卖时机,我们在第一章里已有详细分析,在此不再重复。这里我们介绍证券分析专家根据技术指标确定买卖时机的一些技巧。
  A、买进的最佳时机
  1、5日(10日)均线经过下滑、走平后开始上翘,此时当股价带量收阳上穿5日(10日)均线时;或5日、10日均线上穿20日(30日)均线形成“上拐点”,此时为买入时机。
  2、成交量悄悄放大,股价刚刚走出盘局(图形上呈图弧底、V形或矩形),且三条短期均线刚刚呈多头排列,开始构筑出上升通道。
  3、股价二次或三次探底时形成W底、三重底或头肩底。
  4、日K线显示某股票下跌二浪之后小幅波动,量缩至其流通股的千分之五以下,最好这样缩量盘整三天以上,或者在此区域阴线阳线交错,量能均衡且比前日有所放大,可介入。
  5、如某股票跌至两年来的底部,即使跌破历史低价,也只是瞬间,其实是庄家在刻意打压吸筹,若有大买单在低位扫货,应果断跟进。
  6、某股票小阴小阳或中阳一路稳步爬升,且有一段不小的涨幅,某一天(该股没有什么利空)突然出现一根下跌型的中阴或长阴,十有###是庄家在震荡洗筹,可适当跟进。
  7、当股价在低位时,遇个股利空出台且放量,但股价却不跌(甚至反升)时。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2006年初的情况,便会发现许多股票都处于最佳的买进时机,可惜的是许多人在经历了5年多的熊市后,对股市丧失了信心,没有认真研究股市,以至对这明显的买进信号视而不见,结果坐失良机。
  B、卖出的最佳时机
  1、当股价达到自己预先设立的心理价位或者目标收益率时即可抛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一年来没有动作过,而今有庄介入的个股,一般涨幅都会超过50%,多数可达100%。保守型投资者可在最低价上涨50%时抛出,进取型投资者可继续持筹看涨,在股价创下某高点后回落,跌幅超10%时获利了结。
  2、如某股票某天莫名其妙地拉出一根长红,且放巨量(达到其流通股的10%以上),第二天一早可马上出局。
  3、某股票已有一段较大的涨幅,许多报纸和股评人士在圈点推荐之时,市场出现极乐观的市况,也是该派发的时候了。
  4、利用均线系统识别,一般可选用长期均线组合:21日、68日、1444日均价线,当股价从低位拉升至阶段性高位后,股价与144日均价线严重背离,股价移动平均成本越来越高,伴随承接盘的转弱,股价回调至144日线是必然的选择。
  

第六章  操作技巧(7)
5、盘口变化也会给出庄家出货的信号,作为投资者卖出股票的机会。在股价拉升初期,庄家往往会用大单拉升小单打压股价,以吸引市场的注意,给投资者造成大资金不断涌入的迹象。而在回调阶段则恰好相反,即用小单拉升大单出货的手法造成股价反复震荡。
  6、股价出现大幅上扬后,成交量却出现背离现象,呈价升量缩的特点,这表明行情上扬并没有受到场外资金的追捧,只不过场内持股者惜售心较强,导致上档抛压小,资金不大也能推高行情,但这样的行情不会持续很久,形成头部的机会很大。因为成交量是股价涨跌的原动力,股价从低位拉升至阶段性高位时,必定有成交量的配合;当股价再次上升时同样需要成交量的放大,没有成交量的支持,股价是很难继续上涨的。
  在买卖时机的选择上,对投资者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卖出时机。因为相对来说,只要股民心态好,不盲目,不冲动,要做到低位买入并非难事,但要做到高位卖出却非常困难。卖早了赚的钱少,卖迟了又可能被高位套牢。因此,买入时机重要,但卖出时机更为重要。这是保证胜利果实到手或减少亏损的关键。事实上,在股价低位时买入股票,甚至低价位买中大牛股的不乏其人,但赚了大钱的却是凤毛麟角。个中缘由,就是许多股民光会买不会卖,在不适当的时机将股票抛掉了。
  股票卖出时机不当,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始信心百倍买股,相信是强庄大牛股,但在庄家反复洗盘中,却逐渐失去了耐心,于是有蝇头小利便急着跑了;另一种情况是贪多恋战,本来股价已经升了许多,到了顶部,仍想它再升些,本来持股已经赚了不少钱,仍盼它多赚些,在顶部纠缠不休,终被套牢,“煮熟的鸭子飞了”,自己反被闷在蒸笼里。
  卖出时机掌握得不好,通常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受自己的情绪或市场热点气氛的影响频繁换股,没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2、获利品种不知道适当了结,总想看高一线;3、被套之后只是等待,万不得已才会被动斩仓;4、明明行情到顶应该减仓时不知如何下手。那么投资者该在什么情况下卖出股票呢?除了上面介绍的技术指标外,还有四种情况可以考虑。
  第一种情况,当股票达到目标位时,没有充分的不卖出的理由,则应卖出。投资者在买入股票的同时,都会根据买入的理由制定一个目标位和大概的持股时间。当到达目标位之后,如果该股在走势上没有明确体现出后市趋势,则应该卖出。实际上一只个股在大多情况下并不能反映出后市走向,无论从技术面还是基本面上都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所以此时卖出体现了一种合理的操作思路。
  第二种情况,当发觉自己买入的理由不成立时。买入需要理由,例如你因为某种消息而买入一只股票,但后来发现消息并没有兑现,这就是理由不成立的一种情况。另一方面虽然消息是准确的,但分析的逻辑不合理。消息看似利好实则利空,公布之后市场反应与你的判断相反,这也是理由不成立的一种情况。当你发现买入的理由不成立而同时又找不到其它充分的理由让你继续持有时,则应卖出,因为你买入行为的本身是不合理的。
  第三种情况,当股价达到你设定的止损位,或形态明显走坏,则应坚决卖出。设定目标位的目的就是将损失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这种情况下斩仓没有什么犹豫的,此时割舍,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一次性卖出。
  第四种情况,当你需要调整持仓结构时。你觉得目前大势并不是太好,而手中的仓位又较重时,则应适当地卖出一部分筹码。这时候有很多人以股票是否已经获利作为卖出的前提,其实这种作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它忽略了各种股票在股市当中实际的因素,正确的作法是将股票的买入价格暂时忘掉,将它们的当期市场走势逐一比较,找出你认为最没有潜力的品种卖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章  操作技巧(8)
(二)、买卖方法的选择
  1、分段买入
  由于股市的复杂性与投资的风险性,投资专家一再建议投资者在股票交易中,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