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π型人 >

第7章

π型人-第7章

小说: π型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国外念书时期,开始大量运用日文与英文。返台后在校任教,除了填写办公室表单及撰写研究计划外,书写中文的机会微乎其微。平时上课的讲义、研究成果的论文,甚至是电子邮件,几乎全是以英文书写,原本喜爱的中文却进入了漫长的休眠期。
  一通难以启齿的电话
  爆发SARS疫情那年,在因缘际会下,唤醒了我内心沉睡多年的中文细胞。
  SARS肆虐的那段时间,百业萧条,人心惶惶。许多厂商抓住民众惊慌失措的心理,假借纳米科技之名,推出许多夸大效果的产品,许多消费者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纳米科技是我的研究课题之一,自己深感有责任告诉社会大众纳米科技的真相及原理,于是开始认真思索,是否应该着手撰写一本传播正确纳米知识的书籍。
  在书店里见到商周出版有一系列的科普书籍,我随手拿起一本,抄下出版社电话及主编姓名,内心想着要如何向出版社毛遂自荐。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萦绕许久,每次想鼓起勇气打电话,却又犹豫不决而放下话筒。
  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已记不清有多少次。
  我很少打电话给不很熟识的人,更遑论是陌生人。
  除了返台前曾经寄简历求职外,我从未向陌生人“推销”过自己,因为生怕遭到无情的拒绝。
  日复一日,我想写书的念头愈发强烈,觉得自己已经按捺不住那股很想提笔为文的冲动。
  记得那是6月的一个中午,我开车到中坜参加学生的口试。
  从中坜返回台北途中,觉得自己心中那股想写书的念头达到了顶点。
  当下我把车子停在休息站,顶着烈日当空的艳阳,找到一个公共电话,投下一枚硬币,鼓起最大的勇气,拨打那近月来一直不敢拨的电话号码。
  电话接通。
  “请问您是林……林副总编辑吗?”我有点口齿不清。
  “是的,”一个富有磁性的声音由话筒传出,“请问有什么事?”

踏出迈进新领域的第一步(2)
“我……我想……想写一本书。”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用力挤出这句话。
  “请问您是……”对方有点疑惑。
  我开始噼里啪啦地自我介绍,说明自己是学校教授,研究纳米科技已有数年,很希望有机会写一本介绍纳米科技的书,也讲述了诸多书中内容的构想……
  独白式地说了许久,最后,我蹦出一句:“如果贵出版社没有兴趣,我还是一定会写完它!”
  我当时应该是被大太阳晒昏了头,否则有哪个从来没有写过书的作者胆敢向出版社戗声呢?
  奇迹出现
  我很后悔自己冲口说出那句话,让前面的委婉说明前功尽弃。
  我并没有挑衅之意,只是表达强烈的写书意愿,而且有自信可以写完、写好这本书。
  “吕老师,请让我们内部讨论一下。”对方客气地说,“如果觉得合适的话,我们会再与您联络!”
  这不就是“谢谢、再联络”的标准辞令吗?
  我由极度的兴奋,瞬间跌入无底的深渊。
  静悄悄地过了几天,无声无息。等待期间十分难熬。
  没想到等待之后,奇迹竟然出现了,我接到林副总编辑的电话。对自己而言,这是喜从天降。
  两天后,他偕编辑来访,三人相谈甚欢,也当下邀请我着手进行新书的写作。  在签约前,他未曾问我是否有写书的经验,有多久没有大量撰写中文。 我也没有主动告诉他。
  我用数月的时间,汇整大量的资料,将自己对纳米科技所知所学转化成数万字的中文,我生平的第一本书终于顺利出版上市。
  写书过程中,我的中文细胞彻底苏醒,当年那个喜爱写作的文艺青年已全然复活。
  人生的奇妙际遇
  多年以后,回想当时情景,一直觉得人生的际遇实在奇妙。
  当初如果没有鼓起勇气丢下那枚硬币,没有打那一通电话,我也就不可能有机会写那本书。
  如果没有写那第一本书,也就不可能有后续不断的写作邀约及其他作品问世。
  当个人著作陆续出版后,我也从一个平凡的教授,变身成可出书的作者。
  我可以在学校里专心一意从事科学研究,也可以在家中忘情沉浸于文学创作的天地里,成了标准的双职场π型人。
  虽然我是一位学校教授,但我也是一位专业作者,因为我对自身作品的要求,绝对不亚于职业作家的标准。
  跨入新领域的勇气
  我爱写作,也乐于研究科学,这两个兴趣在我身上并行不悖、相容无碍,并且彼此相互激荡。
  科学研究注重的是科技成果的创新,文学写作要求的则是既有概念的突破。  前者在创造未来,后者则在创造思想。
  我的科学知识丰富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我的文学创作则细腻化了自身的科学研究。
  我深深觉得,由既有的第一领域跨足至第二领域,着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多数人都习惯蜷居于第一领域的舒适圈,却迟迟不敢面对第二领域的未知世界。
  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会找到自己的幸福。
  战胜内心的胆怯,你就会开创新的天地。
  害怕失败、犹豫不决的人,很难跨出踏入第二领域的第一步。
  当年的傻劲与勇气,让自己很幸运地走上成为作家之路,也成为一个π型人。
  请你也鼓起勇气,向未知的领域踏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没有第一步,就没有未来的第一万步!
  

π型人的成功之道 通关测验
请自我评估,若已达成,请打√; 若尚未达成,请留空白。
  当每道题目都能打√时,代表你已顺利过关!
  请在读完本章后,进行第一次的复习及自我评估。
  请在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的回忆及自我评估。
  请在三个月后,进行第三次的检讨及自我评估。
  会积极培养自己的双专长,建立支撑未来事业的两大支柱,让自己的工作前途一帆风顺。
  不会因拥有单一专长就感到自满,会利用求学阶段或下班时间,努力培养第二专长的技能。
  不会受限于传统的薪资成长曲线,会搭上π型人的晋升电梯,步入第二条薪资成长轨道。
  我会努力打通晋升的通道,勉励自己学习第二专长、熟悉第二技能、取得第二文凭、跨足第二领域、精通第二外语、建立第二视野。
  会未雨绸缪,预先察觉环境的变迁及形势的变化,以第二专长及第二技能应对新环境的挑战。
  明白爬绳子很辛苦,走梯子却很轻松。会努力打造自己专属的梯子,让自己比爬绳子的人更早抵达目的地。
  我会努力成为π型人,习得别人难以具有的特殊技能,充实别人难以精通的专业知识,并突破别人难以突破的职场瓶颈。
  明白单一专长用在单一领域只产生一倍的力量,双专长用在双领域却会产生四倍的力量。会利用π型人的优势,让乘数效应放大。
  不会将π型人的双专长、双文凭、双证书仅当成个人的装饰品,而是会实际应用于工作上。
  了解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之间取得平衡的重要性。避免自己偏废任何一边,或过于缺乏某一方面的知识。
  会积极运用人文知识及科学知识处理工作上的问题,并在人际与科技之间取得平衡。
  不会将自己局限于原来的舒适圈,会鼓起勇气,去除心理障碍,跨出原有的第一领域,再大步迈入第二领域的美丽新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